如何從一棵「菜」到「翠玉白菜」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菜」和「翠玉白菜」在本文中分別指什麼?
菜:在這裡形容資質普通的一般人或品質一般的原材料。
翠玉白菜:它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今年去臺北時特地去看了看,這翠玉白菜高9.1釐米,寬5.07釐米,長18.7釐米,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是百分百,但它是由翠玉所雕琢而成。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都讓人感覺十分熟悉而親近,菜葉上還停留了兩隻昆蟲,蝗蟲與螽斯。昆蟲的每一根觸角都清晰可見,真是惟妙惟肖。
據說此件翠玉白菜原是永和宮的陳設器具,是清末瑾妃隨嫁的嫁妝。白菜寓意清白,象徵新嫁娘的純潔;螽斯和蝗蟲這兩種昆蟲素以多產著稱,寓意多子多孫。
自然色澤、人為形制、象徵意念,三者搭配和諧,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但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光是它的巧奪天工,更是關於這件作品的前世今生。據博物館的講解員介紹,翠玉白菜是由一整塊白綠相間的玉石雕琢而成。由於玉石半白半綠,甚至材質上還有一些斑點,最多也就是中等成色的材質,也就是本文提到的一顆普普通通的「菜」罷了。如果用其打個手鐲或其它配飾什麼的最後肯定也就是一般般的飾品而已。但讓人稱奇的是這個玉匠,他沒有用其打造普通的配飾,而是充分順應和利用其自然的色澤和分布,更在原玉條件的限制下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把它設計成一顆白菜。這樣原來白色的部分正好成為菜幫,原來綠色的部分正好是菜葉,在綠色最濃之處雕琢成了兩隻栩栩如生的昆蟲,甚至原材料上的一些斑點也成為白菜經過風霜後的自然成色。再加上好的寓意,真是巧奪天工,終於把一顆「菜」,打造成了一顆「翠玉白菜」,最終成為鎮館之寶。
一塊普通只有中等成色的玉石居然最後成為鎮館之寶,這充分展現了玉匠辨材、識材、用材的能力,是一種協調天然與人為的難得功力。遷移到我們的人才選拔、培養和使用上,是不是也有可能把一顆普通的菜變成翠玉白菜呢?
從人才供給的角度來看,卓越的人才和頂級品質的玉石一樣都是非常稀少的,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多的是資質中等人才,就像是品質中等的玉石。這大概無論在公司或團隊中都佔絕大多數的。如何讓這些普通的菜成為翠玉白菜,這是每個領導者在現有資源條件下提升團隊績效的關鍵路徑之一,非常值得認真思考和開始行動。
如果你是一位團隊領導者,正在為團隊內缺少得力幹將而發愁,又頭疼在外部很難找到你心儀的人才或即使找到了,待遇和條件不足以吸引他時,你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開始著手:
1、思維模式的轉變
過去我們可能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從外部找到頂級的人才,眼光總是關注在外部和頂級的人才上,這樣往往是以遺憾和失敗告終;殊不知在你的身邊和團隊中其實已經有翠玉白菜的胚子,只是你是否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這兒?是否能慧眼識才?是否能量才而用?更重要地是,是否有信心把一顆普通的菜塑造成翠玉白菜?
所以思維模式和關注點的轉變是第一步的。
2、選才角度的轉變
我們過去選才的重點更多會放在已展現出的業績和能力上,即使考慮到潛力這個維度,也更多使用現有的框架和機會去套。殊不知現在的時代是一個快速改變的年代。很多的經營理念,運作方式都在主動或是被動的發生著快速變化。人才的認定也是如此。過去的人才在這快速變化的時代未必還是你的中流砥柱,過去普通的員工那些「普通」的品質和能力可能在新的商業模式和環境中大放異彩,甚至很可能成為你未來的鎮館之寶。
3、實踐打磨和雕琢
當然,不是每一顆普通的菜都能成為翠玉白菜。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本身經得起打磨和雕琢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才也是同樣的道理。看到的潛力和最後是否能真正發揮出來並轉化為業績是至關重要的。是否經得起在實踐中的摸爬滾打也是普通菜轉為翠玉白菜的關鍵所在。這也是很多優秀公司對於人才的觀點:賽馬而不光是相馬。
同時,在人才實踐打磨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支持和幫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團隊管理者來說,70/20/10法則揭示了人才培養和成長的規律。「70/20/10法則」是麥肯錫的一項研究成果,它揭示出人才70%的成長來自在崗培訓,20%來自向他人學習,10%在傳統的培訓學習。
在崗培訓,就是我們說的在實踐工作中的打磨和成長,這是人才成長根本和核心。
向他人學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Coaching(輔導)或者Mentoring(導師制)等等,通過與行為標杆或經驗豐富的人進行交流、模仿並得到反饋和建議。
自我學習,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提及的培訓的方式,例如課堂培訓、書本學習等等。
如果管理者能在有效辨才、識才的基礎上,再結合70/20/10進行有效的打磨,從一棵菜到翠玉白菜的可能必將大大增加。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團隊的Leader,當你從思維模式、選才標準、實踐打磨三個步驟開始思考並付諸行動時,你關於人才短缺、業績受阻的困惑可能開始有了新的思路和行動路徑。
另外,如果你不是一個團隊的領導,而是一個自己覺得現在還比較菜,但很羨慕翠玉白菜的人,你也在可以在別人沒注意到你,沒想好把你放哪,雕琢成什麼的時候,主動思考並借鑑Zenger Folkman的CPO模型,考慮一下如何把自己塑造成翠玉白菜。
1、 Competency 自己的能力和優勢在哪兒?
充分認識並發揮好自身能力和優勢,並把它磨礪得更突出,這是提升自信心和持續創造出色業績的前提。
2、 Passion 自己最喜歡做的什麼?
熱情和興趣是持續動力的源泉,特別是碰到挫折和挑戰時。
3、 Organization needs 哪兒是組織、團隊的需要和機會所在?
通常當你的能力、興趣和組織需求產生交集時,這是你最容易取得Top Performance的甜點區域。
我們人類和那塊玉石最大的不同是:玉石永遠只能處於被動狀態,等待玉匠來發現它,雕琢它和成就它;但我們人來卻擁有更多主動創造機會的可能。當你及時把自己身上的潛能和特質展現出來時,你從一棵菜轉變為「翠玉白菜」的可能性也將大大增加。
最後,希望無論你是一位對人才躊躇滿志的團隊領導,還是一位覺得自己目前有些菜的璞玉,都來認真思考一下如何把他人或自己從一棵菜轉變為翠玉白菜吧!創造他人和自己的過程,是一個極富想像力,同時也充滿成就感的過程。希望未來不僅在博物館裡看到、聽到和唏噓一棵菜到翠玉白菜的故事,更在現實的舞臺和職場中看到更多翠玉白菜脫穎而出!
你會成為塑造翠玉白菜的高手嗎?趕快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