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9月24日拍攝的「祝福祖國」大花籃。 當日,「祝福祖國」大花籃主體完工,亮相天安門廣場。大花籃頂高18米,籃內擺放有全國各地代表性「花卉」及富有吉祥寓意的「果實」,花壇底部則是由鮮花構成的10顆紅心圖案。大花籃計劃於25日正式完工。 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記者陳旭)「祝福祖國」「萬眾一心」——國慶前夕,在天安門廣場中央,眾人熟悉的18米高「祝福祖國」主題花壇如約而至,再次成為匯聚五湖四海遊客的天安門廣場上萬眾矚目的焦點。
「我們每年都帶著老母親看大花籃,已經十年了,今年這個約定也一定要實現。」家住北京市豐臺區72歲的宗春根用輪椅推著90歲高齡的母親,漫步在廣場北側的步行道上,不時駐足合影。每年國慶來「大花籃」打卡已成為一家人的約定。「遠遠眺望,大花籃就像一份獻給祖國的禮物,我們也要告訴祖國一聲,生活越來越好。」
今年,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仍為大花籃造型,直徑12米籃盤內花團錦簇,125枝大型仿真花果簇擁著,呈現出喜慶的花果籃主景;由我國自育品種小菊「絢秋星光」與一品紅組成的10顆紅心的圖案包裹在花壇底部。
記者在天安門廣場發現,前來參觀的遊客雖然都戴著口罩,但是手舉專業直播設備的「主播」多了,身著民族傳統服飾的「網紅」多了,戴紅領巾、穿校服、行少先隊禮的孩子們也多了。「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基。」來自廣東的漢族傳統服飾愛好者杜海芳說,國慶花壇表達華夏兒女對祖國的深切祝福,她也用身穿漢服的方式慶祝。
近些年來,國慶花壇越鋪越廣,從天安門廣場延展至長安街沿線。今年,長安街沿線建國門至復興門共布置10處主題花壇,其中東長安街的5處花壇集中展示祖國發展的歷史性成就,西長安街的5處花壇展望著祖國美好未來。
在西單西南角的「眾志成城」花壇,醫務人員、科研人員、社區工作者等形象被搬上了花壇,戴著防護目鏡和口罩的醫護人員宣誓的形象成為花壇的主景,表現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同心戰疫的偉大精神;在西單東南角的「人民幸福」花壇,嬉戲的兒童、健身的年輕人、推嬰兒車的媽媽、打太極拳的老人,寓意全國人民幸福生活;西單西北角,「命運共同體」花壇以笑臉組成的花鏈為主景,展現著共創美好繁榮未來的願望。
夜幕降臨,霓虹初上,晚7點,天安門城樓金水橋邊,五彩斑斕的噴泉湧起。
「我們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國,這是兒女們心中期望的歌……」一位「主播」正在天安門前直播,直播間內幾萬名觀眾一邊雲遊天安門一邊與主播聊天,共同留下對祖國母親的祝福:「祖國萬歲!」「祝願祖國繁榮昌盛!」「我們在田園小村看到天安門,謝謝!」……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