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北京紫竹院公園裡的荷塘邊,有一座「菡(han四聲)萏(dan四聲)亭」,南北兩側各有一幅對聯。南邊的對聯是:「月移竹影疑仙苑,風送荷香度畫廊」,北邊的是:「竹本無心節外偏生枝葉,藕雖有孔胸中不染塵埃」。十年前走過此亭,念著對聯,聞著荷香,恍惚間覺得人間仙境一般。
在這清冷的冬日,畫一幅荷塘,懷念一下夏日的清香,和那曾經的美好時光。
首先構圖,三朵荷花大約構成一個三角形,一朵花骨朵在右側做個點綴,荷葉位置低於荷花,左邊大些右邊的小些,保持畫面平衡。
然後細化線稿,確定荷花的每一片花瓣和荷葉的每一個褶皺。我去掉了左側下方一片不完整的荷葉,在右側花骨朵下方又加了一片小荷葉。
這三朵荷花形態不同,盛開的程度也不同,荷葉大小不同,朝向也不同。在畫這種花卉的組合的時候,應該多一些變化,不能把每朵花每片葉都畫成一個樣兒的。
現在開始上色啦,首先畫最左邊那朵荷花,淺粉色516打底,深粉色512畫花瓣尖部和脈絡,因為畫出來比較偏紫,還用了一支肉紅色517來平衡彩鉛顏色的偏差。
第一朵荷花上色完成,中間還露出一點黃色的蓮蓬。
現在畫中間上面的那朵,這朵花完全開放了,蓮蓬旁邊的花蕊隨著花瓣垂下來,很特別的形態。
先畫出蓮蓬,然後畫花瓣,花蕊部分留出空白最後再填。
花蕊用金黃色504深深地一根一根畫出來,為了明確它們的相互關係,在花蕊的間隙用558棕紅色勾出來。
發現少畫了一片花瓣,加上!這片花瓣位於花朵的最底下,由於遮擋顏色較深,根部還有些發綠。
小花骨朵完成,下方的綠色用的是灰綠色544和黃綠色551。
現在開始畫右下角離我們最近的那朵荷花了,利用這朵荷花,跟大家具體講一下荷花花瓣的上色過程吧!
第一瓣我選擇了靠旁邊的一瓣,因為早上起來手還有點生,先從不太主要的位置開始。
底色,淺粉516,注意靠近花瓣根部顏色很淺
然後用深粉色加深,看到花瓣的脈絡了嗎?上色下筆的方向就是脈絡的方向。
然後用肉紅色517筆把整個花瓣都輕輕地鋪一遍,讓花瓣顏色更自然。
這朵荷花的每片花瓣都很有代表性。第一片比較簡單,第二片重點在於花瓣內側凹進去的顏色過渡。這第三片花瓣的顏色較深,脈絡非常明顯,畫底色的時候就可以先把脈絡位置找到,顏色畫重一點。
然後加深的時候就按照一條條脈絡來一條條的加深,依然注意花瓣根部顏色發白,一定要收著點上色。
加深完了是這樣的
再用肉紅色鋪一下
第四片花瓣在陽光下顏色交錢,但靠近外側有些黃棕色的陰影,一開始我用了土黃色553號,發現顏色偏黃,又用了棕紅色558重新畫,畫這種陰影就注意靠近根部和邊界顏色重,越往上往內部顏色越淺。
這片花瓣深色很少,在需要的地方點綴一下即可,但脈絡不可少,細細的勾出來。
下面來看第五片花瓣,花瓣底色顏色不均勻,在上底色時就把這種不均勻畫出來
深色要加強這種不均勻感,但要注意輕輕地按照脈絡加。
右邊兩片小一點的花瓣比較簡單。現在來看下這一片大的花瓣,在上底色的時候就畫出脈絡走向
按照脈絡加深,留出根部的白色
然後別忘了用肉粉色鋪一下,所有花瓣的顏色要和諧。
花瓣底部的黃綠色,用黃綠色551來畫,然後用棕色553加深一下邊界
最下方兩片小花瓣,顏色也很有特點,尤其是那片有點捲曲的,用了淺粉+深粉+黃綠+紅棕多種顏色疊加,畫完之後用棕紅色559把花瓣根部進一步加深。
好了,我們的荷花都畫完了,看下整幅圖的樣子,等明天我們再畫荷葉。
荷花部分畫法回顧:
1. 構圖大體上要左右平衡,花朵和葉片的形態要有變化。
2. 每片花瓣的顏色基本上都是淺粉打底+深粉加深+肉紅調節,但根據花瓣的位置和光線又有不同,甚至一片花瓣上由於光照的原因顏色也有很多變化,要注意觀察,仔細對待。
3. 荷花的脈絡十分明顯,一定要表現出來,否則花瓣會失去通透感。盛開的花瓣顏色較淺,小花苞顏色要深些,因為包得比較緊實。
4. 花瓣根部並不是粉色的,有些黃綠色調,上粉色的時候要留白,黃綠色還要注意與粉色自然銜接。
好了今天就畫到這裡,朋友們明天見!
歡迎關注秋月畫畫,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