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稻禾》即將亮相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2020-12-11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音樂之聲記者昊飛)由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於2013年編創的舞作《稻禾》,即將於2017年11月2日至5日亮相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獻禮國家大劇院開幕運營十周年。9月11日,林懷民現身國家大劇院,為即將上演的這部《稻禾》預熱,分享創作《稻禾》的臺前幕後故事。

自2009年以一部飄逸靈動不失現代意識的《行草》首次登臺國家大劇院,雲門舞集就與國家大劇院結下不解之緣。2011年《流浪者之歌》、2013年《九歌》、2014年《松煙》以及2016年《水月》,林懷民有計劃、有步調地甄選帶到國家大劇院的每個舞作,並在2012年至2015年間,讓雲門舞集二團以《雲門新聲》《斷章》《來》等舞作來展現雲門舞集的藝術傳承與鮮活未來。此次林懷民特地選擇《稻禾》這部曾為慶祝雲門舞集四十周年而創的獻禮之作,為國家大劇院十周年慶生。

林懷民說:「我有『稻米情節』。七零年代的《薪傳》徒手『插秧』。九零年代的《流浪者之歌》真米登場。遠兜遠轉,雲門四十歲,我竟然又回到稻田。」 為籌備舞作《稻禾》,林懷民特意選擇臺灣池上稻米達人葉雲忠先生的田,請攝影家張皓然以兩年的時間,多次到池上駐點,記錄一方稻田的生命周期:從初秧,結穗,收割,焚田,到春水重新灌滿田地。這些美麗非凡的實景影像,被影像設計王奕盛以全景和特寫交織投射在舞臺的天幕與地板上,營造出奪人魂魄的舞蹈空間。王奕盛也因《稻禾》收穫2014英國劇場影像設計「光明騎士獎」。遼遠而穩定的臺灣客家古調,西方歌劇高昂的詠嘆調,池上本地錄製的稻浪風濤,雷鳴雨聲,共同成就了《稻禾》的音樂環境。在《稻禾》中,雲門舞者仍舊以多年修習的內家拳與太極導引的身法呈現當代舞步,以對自己身體的高度掌控,來訴說人與自然的緊密關聯。為演出《稻禾》,林懷民曾組織舞者親赴池上稻田,與土地親密接觸,在稻田裡參與農民生產勞作,舞者也將這份獨特的體驗融匯於舞蹈創作中,格外地貼切踏實。林懷民講:「種田的故事池上的朋友已經說得很好,《稻禾》不走寫實路線。」林懷民將泥土,花粉,榖實,風,水,火這些自然界的因素為題入舞,訴說稻米的生命周期,也委婉喻示人生。

2013年《稻禾》在臺北首演,並於兩廳院藝文廣場及臺灣七個縣市文化中心,同步進行實況轉播。演出結束,林懷民率領舞者到廣場上,向席地而坐的兩萬觀眾致謝,並邀請大家合力展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兩幅巨型紅色布幔,為臺灣祈福。林懷民更是帶著舞者和舞作《稻禾》,回到給予他無限靈感的池上田地,以生機盎然的稻田為幕景,在風雨中吐納、在稻田中起舞,回饋給池上周圍的農民兄弟。發布會現場,林懷民通過影像紀錄也將這份感動傳達給現場的每一個觀眾。從2014年起,《稻禾》已經走過全球多個城市,紐約、華盛頓、洛杉磯、舊金山、巴黎、裡昂、倫敦、莫斯科以及中國香港等城市的觀眾每每在舞作終結時起立喝採。倫敦《泰晤士報》評價:「林懷民舞作與雲門的演出風格獨特非凡,他們總能打破西方人對舞臺時間的期待。他緩緩建構舞姿,細密展開舞句,舞作彷佛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進行。舞者對身體的高度掌控,有如超人。倫敦《衛報》點評:「《稻禾》靈敏的結合了人與自然,東方與西方,死亡與重生,極端感人……這是林懷民的大地頌歌。」

相關焦點

  • 雲門舞集《稻禾》即將亮相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音樂之聲記者昊飛)由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於2013年編創的舞作《稻禾》,即將於2017年11月2日至5日亮相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獻禮國家大劇院開幕運營十周年。
  • 雲門舞集《稻禾》杭州起舞 林懷民西湖邊「打call」
    騰訊大浙文娛訊 10月27日、28日,雲門舞集40周年經典舞劇《稻禾》將登陸杭州大劇院連演兩場。10月24日下午,70歲的雲門舞集創辦人、藝術總監林懷民拄著拐杖,現身西湖邊,提前為即將在杭州上演的《稻禾》「打call」。
  • 雲門舞集《稻禾》杭州起舞 林懷民西湖邊「打call」
    騰訊大浙文娛訊 10月27日、28日,雲門舞集40周年經典舞劇《稻禾》將登陸杭州大劇院連演兩場。10月24日下午,70歲的雲門舞集創辦人、藝術總監林懷民拄著拐杖,現身西湖邊,提前為即將在杭州上演的《稻禾》「打call」。
  • 鄭宗龍作品《十三聲》即將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標準舞臺加入四百多座位貨櫃的擺放方式一看就有雕塑感羅曼菲雕塑和為她留下的一池蓮花新劇場用新建築「擁抱」舊建筑北京晨報記者 柴春霞/攝9月4日,來自臺灣的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攜舞者楊凌凱亮相國家大劇院鄭宗龍現場教學,深度解析雲門舞集舞蹈訓練方法,並結合自身成長經歷,介紹即將於10月26至28日亮相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的作品《十三聲》的創排歷程。創作歷程臺灣艋舺的街頭記憶艋舺「十三聲」,是鄭宗龍的母親跟他說的傳奇人物。
  • 鄭宗龍作品《十三聲》即將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標準舞臺加入四百多座位貨櫃的擺放方式一看就有雕塑感羅曼菲雕塑和為她留下的一池蓮花新劇場用新建築「擁抱」舊建筑北京晨報記者 柴春霞/攝9月4日,來自臺灣的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攜舞者楊凌凱亮相國家大劇院鄭宗龍現場教學,深度解析雲門舞集舞蹈訓練方法,並結合自身成長經歷,介紹即將於10月26至28日亮相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的作品《十三聲》的創排歷程。創作歷程臺灣艋舺的街頭記憶艋舺「十三聲」,是鄭宗龍的母親跟他說的傳奇人物。
  • 「我的身體會舞蹈」 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9月啟幕
    中新網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高凱)2018年9月11日,一年一度的國家大劇院舞蹈節將拉開帷幕。本屆舞蹈節以「我的身體會舞蹈」為主題,在為期103天的時間裡,集中為觀眾呈現16臺42場精彩演出,並將結合多種普及活動形式,讓觀眾近距離感受舞蹈魅力。
  • 中外名團名家將齊聚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本報訊(記者 倫兵)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將於9月11日開幕。  著名芭蕾舞團的登臺是歷年舞蹈節的特色之一。今年,曾經為國家大劇院帶來現代版《天鵝湖》的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將回歸經典,帶來《睡美人》。《睡美人》是古典芭蕾中最為豪華的芭蕾舞劇之一。記得上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芭蕾舞團在世紀劇院演出的《睡美人》第三幕十分絢麗,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將帶2015年新版本的《睡美人》,很值得期待。
  • 世界名團 中國名導 相聚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  義大利阿岱舞蹈團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  國家大劇院一年一度的舞蹈節堪稱北京演出市場的舞蹈盛宴今年,在國家大劇院開幕十周年之際,已於9月13日開幕的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邀請了15臺中外優秀的舞蹈作品登臺。從作品風格上看,既有古典芭蕾《睡美人》,也有現當代享譽國際的舞蹈作品,還有重新編排的古典芭蕾巨作《天鵝湖》,既有中國民族舞劇,也有中國現代舞作品,還有古典舞與現代舞相結合的作品。  一流舞團、名導帶來經典與現代  舞蹈節中,一些一流舞團相繼亮相。
  • 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堂·吉訶德》亮相2019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昨晚,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以《堂·吉訶德》亮相2019國家大劇院舞蹈節。正是通過這部舞劇,彼季帕為古典芭蕾確立了「雙人舞」和「性格舞」兩大模式,奠定了程式性的規範基礎。馬林斯基版《堂·吉訶德》是俄羅斯現實主義戲劇芭蕾的奠基人之一亞歷山大·戈爾斯基的改編版本,在保留了《堂·吉訶德》原本框架、音樂和部分編舞的基礎上,戈爾斯基對舞劇進行了創造性的改編。
  • 讓林懷民告訴你雲門舞集經典舞作《水月》的幕後故事
    由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編創於1998年的經典舞作《水月》,即將於8月25日至28日首次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臺。7月26日,林懷民與資深舞評人、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舞蹈學博士慕羽展開一場藝術對談,回顧了《水月》這部經典作品臺前幕後的故事。自2009年以來,雲門舞集便頻頻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臺。從第一部融合古典意境和現代意識的《行草》,到2011年的《流浪者之歌》、2013年的《九歌》,2014年國家大劇院舞蹈節期間的《松煙》,無一不給北京觀眾帶來截然不同的藝術享受。
  • 中國東方歌舞團首部中國舞劇 《蘭花花》助陣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蘭花花》助陣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主辦方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姜正紅) 作為國內舞蹈領域中一年一度的藝術饗宴,「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自2012年誕生以來,已成為觀眾們翹首期盼的舞蹈盛會。
  • 雲門舞集亮相大劇院舞蹈節 寫意《松煙》墨香嫣然
    雲門舞集亮相大劇院舞蹈節 寫意《松煙》墨香嫣然 2014-10-23 21:51:11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高凱)10月23日,來自寶島臺灣的世界級舞蹈團體——雲門舞集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著名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松煙》首次亮相與北京觀眾見面
  • 楊麗萍舞蹈劇場《十面埋伏》揭幕2015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楊麗萍舞蹈劇場《十面埋伏》揭幕2015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2015-09-30 21:58:51,標誌著為期68天的2015國家大劇院舞蹈節正式拉開帷幕,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時間內,來自四大洲的眾多頂級舞壇名家名團將陸續華麗登場,帶來19臺44場舞蹈演出。
  • 雲門舞集亮相大劇院舞蹈節 寫意《松煙》墨香嫣然
    雲門舞集亮相大劇院舞蹈節 寫意《松煙》墨香嫣然 2014-10-23 21:51:11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高凱)10月23日,來自寶島臺灣的世界級舞蹈團體——雲門舞集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 臺灣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再度登臺國家大劇院
    臺灣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再度登臺國家大劇院 原標題: 攝影/飯島篤  北京青年報訊(記者 倫兵)臺灣的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是中華舞蹈走紅西方的代表,從《流浪者之歌》開始,「雲門舞集」的很多作品都在國際上贏得很好的聲譽
  • 雲門舞集《水月》起舞國家大劇院
    (原標題:雲門舞集《水月》起舞國家大劇院)
  • 臺灣雲門舞集《流浪者之歌》4月登廣州大劇院
    《流浪者之歌》劇照享譽世界的中國臺灣雲門舞集將於4月1日-2日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記者獲悉,「雲門」掌門人林懷民此次將帶著他最珍愛的作品《流浪者之歌》亮相,這也是該劇在大陸的首次演出,此後,還將到廣州等地演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雲門舞團一如既往的肢體舞蹈外,舞臺上拋撒三噸半「黃金」稻米的場面也是該劇的一大看點。【看點】黃金稻米上起舞《流浪者之歌》是「雲門」近年舞作中演出最頻繁的作品,也是林懷民最看重的一部作品。
  • 回首雲門45年經典 「林懷民舞作精選」即將全臺巡演
    天光雲影,風吹稻浪,大美池上驚豔了世界。  2013年,雲門舞集《稻禾》的首度亮相,便是在池上天地間,為2000多名池上鄉親義演。「池上不只是雲門舞集最美的舞臺,也是全世界最美的舞臺。雲門的舞者走遍世界,最愛的舞臺還是池上。」時至今日,林懷民經常會得意地用閩南話模仿池上阿嬤們,「都看不懂在講什麼啦,但是好美啊!」
  • 回首雲門45年經典 「林懷民舞作精選」即將全臺巡演
    天光雲影,風吹稻浪,大美池上驚豔了世界。  2013年,雲門舞集《稻禾》的首度亮相,便是在池上天地間,為2000多名池上鄉親義演。「池上不只是雲門舞集最美的舞臺,也是全世界最美的舞臺。雲門的舞者走遍世界,最愛的舞臺還是池上。」時至今日,林懷民經常會得意地用閩南話模仿池上阿嬤們,「都看不懂在講什麼啦,但是好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