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4 21:17:52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賈運可
繼上周大跌後,本周美元稍有反彈。市場避險情緒因包括新冠疫情反覆等在內的一些事件而階段性上升,這是美元反彈的最主要誘因,而來自美元經濟基本面的支撐極小。美元短期反彈持續時間當取決於疫情進一步變化,由中線看美元基本面疲弱,未來有可能維持熊市格局,中線投資者不宜逆勢做多。本周餘下時間不確定性因素已不多,最主要的是英歐之間的脫歐談判。
截至北京時間周四19時左右,美元指數暫報90.21點,本周迄今累計漲幅為0.32%。
本周最大風險事件是英國等地發生的傳播力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新聞,以及英國倫敦的「封城」等新聞。此外,英國脫歐進程及美國經濟刺激計劃相關消息,也對風險情緒構成擾動。
至周四同上時段,已知的英國變種病毒已不只一種,另有些無法證實的其他國家或地區變種病毒的小道消息或謠言,市場情緒因此進一步趨向不安,為風險幣種提供了支撐,其中當然包括美元。
經過數月的談判,美國國會本周通過了9000億美元的救助法案。然而美國總統川普本周二曾發出威脅,雖然沒直接說否決法案,但仍使投資者感到心中無底,這樣市場風險情緒進一步上升,對美元構成輕微利好。
川普表示,新的9000億美元救助計劃是不合適的「恥辱」,並敦促議員修改法案的內容,特別是將直接救助資金從60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
從字裡行間看,川普其實也沒有說要否決這個法案,他僅是要求國會提交一份「合適的法案。」Raymond James分析師Ed Mills表示:「川普總統要求修訂救濟法案,將個人支付金額提高到2000美元,這大大增加了未來幾天的不確定性。」
此外,川普周三否決了兩黨共同通過的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分析人士指出,這加大了美國政府可能在新冠大流行期間面臨停擺的可能性,並會引發華盛頓新的動蕩與不安。
美元指數今年以來已經下跌了6%以上,屬於嚴重超跌。市場原先的普遍看法是明年全球經濟將因疫苗研發成功而復甦,投資者於是拋售美元並換入高風險幣種,最終使美元這幾周走勢較弱。
進入本周之後,英國新冠疫情的變數及美國刺激計劃變數使得上述看法暫時受阻,這種情況下美元自然就產生了一些反彈。
不過,縱然美元短線有所反彈,可疫情終歸會過去,故美元中長線走勢仍不容樂觀。
美國有美元霸權,所以市場在許多時候能忽略美國的財政及貿易赤字,比如當美元資產收益率較高時就是這樣,再比如全球地緣政治或其他因素不安時也是這樣。然而,就目前情況看,上述能支撐美元的因素均暫時消失了,所以美元中線走勢也許只能是下跌了。
在貨幣政策方面,美聯儲不止一次重申了寬鬆傾向。在財政政策方面,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向來是鴿派。此外,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大概率會在上任伊始推出更多的刺激計劃,這有機會使美國預算赤字進一步擴大。
如果美元反彈後又轉為下跌,那麼下一支撐位在88點左右,即兩年多前的低點。如果這一位置再失守,那技術面上將相當不樂觀,因其下一個明顯支撐位遠在80點。最近幾十年美元僅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有幾年去過80點下方。
也就是說,做多美元的風險可能還有10%左右,投資者即使仍因某些原因做多美元,也應細細考慮一下承受能力。
英鎊本周反覆極大,周一大幅低開,收盤假陽線,周二大跌,周三及周四又大漲。至周四同上時間,英鎊暫報1.3591美元,本周迄今暫漲0.43%。
影響英鎊的重磅因素有兩個,一是英國脫歐進程消息變來變去,二是英國不利的疫情新聞層出不窮。
周一及周二英鎊走弱與英國出現變種新冠病毒相關。本周三有外媒報導稱,英國和歐盟似乎即將達成脫歐協議,這是英鎊其後大漲的主因。雖然也有媒體說協議並未達成,但市場仍將信將疑,英鎊仍走得較強。到了周四,另有些脫歐談判相關利好出來,所以英鎊進一步走強。
周四英國的《金融時報》報導稱,英國和歐盟已敲定脫歐後的關鍵性貿易協定,談判雙方周三徹夜工作,敲定最終法律文本。不過,另有些消息稱,協議可能晚幾天。
在正式消息明朗前,英鎊仍將震蕩,走勢頗有些不測。就操作而言,投資者目前宜順勢做多英鎊,原因是:如果協議宣布,持英鎊當然有利;如果協議未宣布,因年末是最終期限,故接下來幾天仍有相當大概率達成協議,至少也會是臨時協議,所以英鎊很難有單邊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