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責任編輯|晴寶
隨著疫情的好轉,人們生活逐漸恢復往常,迫切地約上三五好友,來場不一樣的旅行;有這樣一個地方,不但滿足無數網友憧憬的美好生活,是《嚮往的生活》拍攝地。
還上過央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裡的實景模板美景地。
它就是浙江桐廬。
桐廬,一個因《富春山居圖》而名揚天下的美麗縣城。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鍾靈毓秀之地、瀟灑文明之邦」的美譽。更被範仲淹贊之為「瀟灑桐廬」。
來到桐廬,竟有著似曾相識的親切感,大概是兒時熟讀《與朱元思書》的緣故吧。這裡真的很美,山美,水美,雲美,風也美。
桐廬不僅是一個讓時光慢下來,讓炎炎夏日變溫柔的地方;一個讓你遠離喧囂,遠離酷暑,去了就想留下來的避暑勝地;還是一個元代時期,讓文人墨客們在經歷亡國之痛後,寄情於山,進入一個自由超逸的精神境界的地方。
其實,《富春山居圖》畫的並非桐廬,而是桐廬境內最美的富春江。但桐廬絕對是一座五彩繽紛,赤橙黃綠青藍紫並存,卻不減水墨畫的意蘊深遠,備受文人雅客喜愛的江浙小城。
「有水皆含月,無山不帶雲」是晨陽乍現的桐廬最好寫照,山水林木間環繞著還未散盡的雲霧,帶著它慵懶和可愛的「起床氣」。
桐廬境內錦峰秀嶺,洞奇石美,如碧玉飄帶縈繞仙境,美景無處不在。身著古風裝扮,一把油紙傘,漫步在奇石山水間,便是一場與山和水的約會。
富春江——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來到桐廬,第一站便是富春江,富春江的山水歷來與長江三峽,桂林山水齊名,並稱為我國三大山水風光帶。
元代畫家黃公望正是以富春江為背景創作的《富春山居圖》,此畫並非畫家心中臆造(想像),是通過對景物細緻入微觀察後落筆而成。
《富春山居圖》的舉世聞名在於,它是中國山水畫巔峰時期的登峰造極之作,其最大的筆墨特點就是蒼潤清逸,簡括空靈,任極自然。
《富春山居圖》從意境到筆墨表現的「蒼」(枯筆幹畫法),不僅是滄桑的精神體現,也是傳統山水畫的美學價值所在,更加巧妙地呈現了富春江的安寧與靜謐。
畫家瀟灑蒼潤的筆墨,一陰一陽結合,描繪高嵩有致的群山,與林木長廊形成一高一低,一豎一橫的鮮明對比,漁人在漁船上垂釣給畫面增添了雅韻和靈氣。
畫家就這樣把桐廬富春江的景與情,在畫卷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夏日初夢時,如詩富春江!正如詩人韋莊的讚譽「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
江上開始有稀稀落落的人與車往來,漁人們也早已行船垂釣,趕在旭日東升之時,享受富春江夏日初晨的涼爽與愜意。這一幕在雲霧瀰漫的青藍山巒輝映下,你我早已走進《富春山居圖》畫卷,流動於在畫間。
黃昏的燈火與晚霞,成了這幅藍色山水畫的點睛之筆,冰涼的藍色湖水與暖陽餘暉及江邊亮起的煙火,形成的冷暖呼應,極為精彩。
在富春江的亭臺夕陽下,攜同愛人幽會,還有著不被打擾的小緊張,和滿懷期待的小竊喜,這是夏日裡久違了的你儂我儂的浪漫時刻。
碧綠的湖面上,漂泊著一隻小船;小船上站起一個隨願而歸的漁人,就如同古代的隱士,方有「一人獨佔一江水」的快意。不愧是「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怪不得桐廬之美以富春江山水為最。
夏日的「鬧劇」還在上演,我們卻在江船屋裡享受清風,就連火熱的太陽,在這裡好像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桐君山——中華醫藥鼻祖的聖地
桐廬,以桐為姓,以廬為名,世世代代是隱君。相傳在黃帝時期,一位老人來到這裡採藥治病,他在一棵桐樹下,建了一個茅廬。因為不願意留姓名,人就稱它為桐君老人,桐君山的名字由此而來。
桐君山,不僅是富春江畔的著名古蹟,更是中華醫藥鼻祖的聖地。
走在青山綠林小道上,一片片白牆黛瓦,融合在清爽之中。
登桐君山極目四望,趕上富春江的煙雨景色,目光所及之處都像風一樣,輕柔地吹拂於心田,令人陶醉,令人留戀。
清末梁啓超遊歷至此稱之為「峨眉一角」,而康有為則譽之為「峨眉諸峰不及此奇」。
踩著青石,淌過碧水,乘上小舟,跟著漂流一起來,這座最具幸福感的小城,值得在火熱的夏天一留再留,體驗25°的涼爽生活!
嚴子陵釣臺——小三峽之稱
近兩千年前,嚴子陵用一支釣竿,拋灑出千古文人的隱逸之思,這裡映照著無數詩人的停駐與離別。
嚴子陵釣臺,是富春江上的主要風景區。
牆壁上的古文,融合形象的文字,灑脫的墨風,在古樸的牆簷下,透著隱君墨客濃濃的書香氣。
坐船沿富春江航行於此,兩岸青山綠水,沿碑廓拾階而上,彷佛來到世外桃源,園林裡還冒著仙氣,讓人有與文人墨客相約密會的竊喜。
這也是古代隱士們在雲遊水中,發現的山水之美,在山水間暢遊使他們得以精神的慰藉。
島上佇立著古色古香的建築群,環境幽靜秀美,文化氣息濃厚。走累了駐留在亭廊邊的石凳坐下小憩,抬眼間便可瀏覽充滿詩意的碑文,其書法更是賞心悅目。
登頂後遠眺嚴子陵釣臺的另一處,是古樸亭臺與供遊船伊始停靠的碼頭,連成欣賞美景和垂釣的絕佳長廊。
你可以在長廊上觀賞秀美的山水,也可以乘船飛馳於山水間,吹著清爽的風,追著炙熱的夢,體驗畫家在《富春山居圖》裡點石弄墨的豪情,好不快活。
瑤琳仙境——全國諸洞之冠
在桐廬,除了富春江,最有名的就是瑤琳仙境,其溶洞年代久遠,內涵豐富,保存完好,在五彩燈的映襯下,瑤琳仙境便揭開了它斑斕的神秘面紗。
溶洞內涼風陣陣,似與洞外夏秋之分。幽深暗河,密集的鐘乳石,炫彩的溶條,千奇百怪,匯成氣勢雄偉的洞穴大觀。
瑤琳仙境是華東沿海中部亞熱帶溼潤區卡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全洞藏於地下,以曲折幽深有致的洞勢地貌,瑰麗多姿的群石景觀,在20多個溶洞中,它被譽為「全國諸洞之冠」。
畫家葉淺予誇它是「中國少有,世界罕見」。
熔巖自上而下,像靜止的飛瀑流泉,美得令人移不開眼,挪不動步。
鐘乳石在紅,金,黑,紫,藍等五色彩燈相襯間,彷佛一位眾人追捧,身著璀璨豔裝的「明星」,在舞臺中央表演,與臺下眾人一起「午夜狂歡」。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而瑤琳仙境既有山亦有海,全在熔巖浮雕中顯現,讓你飽足眼福後,還想把它收藏於數位相機與手機裡,帶回家,好不滿足。
天子地——一個讓你忘記時間,但憑草木,斷春秋的地方
走出溶洞,炎炎熱浪早已被眼前的青山綠林淹沒,天子地的綠海美景,是令人享不盡的東方神韻。
走在天子地幽谷的長廊上,休閒地欣賞著遠處的山間雲霧,感嘆著幽谷裡的詩情畫意,在夏天感受著春天的清爽和田園的靜謐。
天子地境內,川谷靜寂,瀑道綿長,抬眼白雲飄逸,俯視屋落風姿,宛如一條酣睡的青龍;在湖鏡裡也可欣賞天上雲海,在青瓦白牆屋落連成的長廊伸向遠方。
臺階旁的水風車一下子把人拉回到了古代。只見官人同友人相談甚歡,兒女與同伴嬉戲的打鬧聲,打破了這份安詳與寧靜。
相傳八仙曾雲遊於這四面環山,屋前碧水繁花的天子地,驚嘆其美景,留下許多關於此地的讚譽之詞。
天子深幽之處,小橋流水,花木扶疏,仿佛來到了美麗的古村落。庭外清泉輕輕入耳,院內幽靜安寧,就連陽光都忍不住沉醉。吟詩作畫,花鳥相伴,山水相襯,一幅幅充滿詩意的田園風光,卻不減情趣畫面悄然呈現。
遊歷天子地,便想留下來過著清新雅俗,回歸田園的生活,不需要計算時間,每天看雲過,聽風走;偶爾光著腳丫點溪泉,偶爾坐在一旁靜靜地聆聽水聲;時光不再匆匆,陽光不再炙熱,只憑草木,便可斷春秋。
桐廬,山的偉岸,水的靈韻,雲的飄逸,風的清爽,真可謂「一幅畫,看盡一座城,享盡一盛夏,道盡一生夢啊。」這是你嚮往的美好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