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疫情的全球性爆發,國內外影視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面對疫情之下大環境的波詭雲譎,電影是從上遊投資到終端放映的全產業鏈,這個鏈條的每一個環節都經歷著很大的危機和打擊。
疫情爆發前,各大電影人還在等待春節檔的「年底紅利」,沒想要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行業集體內傷。
最市場的徐錚直接把《囧媽》賣給字節跳動,率先回本。毫無疑問徐崢的眼光很獨到,也很果斷。原本同期上映的電影經過漫長苦等後,只能紛紛被迫放棄,宣布改檔。
10月5日,英國最大、全球第二大連鎖影院運營商「電影世界」正式宣布,從10月8日開始,暫停運營在英國和美國的影院,消息一出,公司股價應聲暴跌60%。
受新冠疫情的反覆衝擊,這家一度非常成功的全球第二大影院運營商,至今已負債82億美元(約合556.76億元人民幣),今年股價跌幅更是超過82%。
疫情之下,停擺了半年的國內影視行業同樣陷入窘境。院線龍頭萬達電影披露上半年報,虧損15億元。
受到疫情的影響,電影院受到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新冠肺炎過後,電影院短期也難以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然而舊的商業模式的崩潰也可能會引發創新浪潮,讓電影業的發展尋找到新的可能。
疫情期間電影業完成了一次洗牌,熱錢褪去,留下的都是電影業最忠誠的從業者,影視行業可能會收穫一次小小的質變。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低風險地區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
影院復工之後,沉寂了許久的院線檔終於熱鬧了起來,各類電影百花齊放,在票房和口碑上都收穫了不錯的成績。
根據貓眼專業版的數據顯示,七夕節當天,全國總票房收入近5.23億元,創下了影院復工以來的單日票房新紀錄,為七夕檔歷史第二高票房。
而這一數字背後更深刻的意義在於,在全國影院僅開放50%座位的前提下,這一票房達到了去年同期(5.69億元)的90%以上。
在疫情防控方面,中國已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為電影業的復工復產創造了有利條件。復工之後票房的穩步增長也為人們提振了信心。
雖遭影視寒冬,但電影人們依然在今年奉獻了諸多優秀作品。儘管線上媒體作品比以往佔據了更多市場,但至少說明電影人從未忘記自己的使命以及對藝術高質量孜孜不倦的追求。
近日備受關注的管虎導演的《八佰》被譽為是「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市場的開路先鋒,如今在熱映影片中的評分排名也位居首列。據相關數據,《八佰》的點映創造了中國點映票房的最高記錄。
觀眾回來了,影院復甦了,但疫情對電影行業帶來的影響顯然也不會就此消逝。「後疫情」時代,傳統電影業面臨著衝擊和挑戰,電影行業和電影人應該尋找怎樣的出路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榮思認為,現階段應快速儲備影院發行重點影片的片源。這就需要更大的市場信心,讓更多新片製作快速啟動,為明年電影市場做好內容儲備。
其次,做好電影商業模式結構性改變的心理準備。疫情這種超級黑天鵝事件的出現,充分說明了傳統電影產業結構性的脆弱,必須要從發行結構角度大膽探索和創新,為下一次超級黑天鵝事件出現前做好充分準備。
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已如期開幕,正如以「重逢」為主題的海報所要表示的一樣:是一塊銀幕散發著光芒,仿佛劃破了城市的天際線,等待迎接破曉。
這既代表了觀眾與電影的重逢,同時也象徵著行業在經歷疫情後迎來希望的曙光。
在電影發展步履維艱甚至有可能倒步而行的這一年,但榮思依然堅定的相信,電影行業會給我們一個可值抱擁的未來。
惟願當燈光暗下來,在這光影迷離的世界裡,我們不僅可以沉浸於那一晌貪歡的溫柔時刻,也能收穫一份永矢弗諼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