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位於湖州南潯區練市鎮的西堡村紅美人種植基地內,農場主朱國泉剛接完客戶電話,便忙著將「紅美人」稱重裝箱,「當地不少企業的年貨都準備用紅美人柑橘,銷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兩年前,朱國泉辭去工作,回村承包了120畝土地種植「紅美人」柑橘。沒技術、沒經驗,政府請來專家幫著種;市場少、平臺小,園區組團幫著跑。如今,他也從農業門外漢成長為「土專家」,年收入達30萬元。
政府搭臺、村民創業是南潯區高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富裕示範樣本的一次生動實踐。在1月8日召開的區委四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上,南潯區動員全區上下加快重塑水晶晶南潯,建設美麗繁華新江南,高質量打造湖州「開放東大門、創業新高地」,高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富裕示範樣本。
數據顯示,2020年,南潯區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預計達到1.65∶1,全區低收入群體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位居全省前列。回溯過往,南潯區富甲江南,藏富於民,城鄉收入差距較小,城鄉人居水平和環境提升均衡,具備實現共同富裕的條件和基礎。
「近年來,全區系統謀劃政策措施、項目載體和工作舉措,健全低收入群眾全面發展機制,促進鄉村各類要素動能釋放、活力迸發。」南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實現高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富裕示範樣本的奮鬥目標,全區將圍繞「四項倍增計劃、四大幸福工程、四個城鄉一體、四種特色文化」四大主線,部署實施千億產業集群倍增計劃、萬套農家庭院貼心工程、生態環境城鄉一體、弘揚南潯傳統文化等16項工作。
上月,總投資290億元的浙江泰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項目主體廠房實現結頂,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月。該項目的快速推進是南潯開展千億產業集群倍增計劃的一個縮影。近兩年來,南潯區奮力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歷史機遇,立足光電全產業鏈集群發展,全速推進泰嘉光電這個省重大產業項目,咬定工期要求,把握時間節點,趕進度、保質量、優服務,全力以赴推進光電產業項目落地達產。
南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工作部署,該區將強化改革創新、法治建設、從嚴治黨等各類保障,全方位匯聚共同富裕的強大動能,努力開啟富有南潯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