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
我是
我是陣風,像冬日的冷風,也像夏日的涼風,像捉不住的流沙
總是拒人千裡之外
我是條海魚,像海邊的垃圾,像隨著洋流隨處飄蕩,像個瘋子一樣
根本讓人無法理解自己,其實我自己一樣也不理解自己
我的情緒在南北回歸線之間,而生活就在兩極
兩者相融自己就生活在赤道
我想跨越珠峰朗瑪峰,越過喜馬拉雅山脈,潛入海底八千裡,衝進大氣層
我想看一眼南迦巴瓦峰
如果有一天我成了流浪者,我一定不會跟你說
by—Shelley
旅遊是人類文化前進的一部分,通過漫長的旅行,我們不僅可以目睹祖國的大好河山,也可以增加自己的視野。
旅行,可以讓我們處於深度思考。
旅行,可以讓我們真正屬於自己。
時間不一定是濟世的良藥,旅行卻可以治癒一切。
南迦巴瓦峰,有人說它是與死神比肩的美,有人說它是日出最美的地方。
關於南迦巴瓦峰,我幾乎是詞窮,我想不出來形容它的詞語,所以直接上圖和文字來欣賞吧。
地理位置:位於西藏的林芝、米林、墨脫、波密四縣交界處的南部有一處馬蹄形大峽灣,峽灣內側便是世界第15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因為排名前14的世界高峰均在海拔8000米以上,所以南迦巴瓦峰算是世界7000米山峰最高的。
入選理由:《格薩爾王傳》中將這座山峰描繪成「長矛直刺蒼穹」據說山頂上還有神宮和通天之路,那些美麗的傳說為這座剛烈雄渾的雪峰增添了神秘的光環。當一座諸神曾經光臨的雪山聖地出現在眼前,誰又能拒絕它的誘惑呢?
最佳旅行時間:2-4月 、10-11月
旅行指數:★
南迦巴瓦是一個因為諸般傳說而生動的名字。有人將它譯做「燃燒的閃電」更有人依據《格薩爾王傳》中《門嶺的戰鬥》一節,將它稱作「穿透天穹的長矛」這些都是被施以狂野的想像後,高度概括而得的名字,傳神而富於意蘊,但是倘要為之尋找一個直觀而樸素些的名字,或許:那木桌巴爾山:正合適,意思是「天空中掉下來的大石頭。
南迦巴瓦主峰上接雲天,傳說在祥和的日子裡,諸神會在這裡聚會,舉行盛大的煨桑儀式,而那半空裡拖曳的旗雲,便是他們煨出的為世人祝福的桑煙。這座山峰也因為這樣的傳說在當地人心目中有著不可撼動的神聖地位,人們只可以仰望,卻不能對之指手畫腳,有關的僭妄之辭一律不要出口的好。
南迦巴瓦是關於喜馬拉雅山地質成因的簡寫的一頁,表現出來極其強烈的地質構造活動的跡象,並以不斷的正在發生的變化給人們提供了推測這一地區未來地質變化的契機。這裡處於多個構造系統的複合部位,受力最強也最複雜。在不同構造的強力衝壓之下,這裡的山體高高隆起,巖石也深度變質成為眼球狀的片麻巖石,同珠穆朗瑪峰一樣。在構造複合的過程中,抬起的一塊形成了南迦巴瓦,而相對下沉的一塊則成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毛坯形態。
這二者相遇的地方,就形成了驚世駭俗的大峽谷「U」形拐彎,奔騰直下的大水在南迦巴瓦峰的阻攔下生硬地掉轉了方向,這是何等驚人的氣魄!
所謂:碧水東流至此回「為雅魯藏布江的粗獷荒蠻增添了一些婉轉的韻致。
在1950年的一次特大地震中,雅魯藏布江上兩處落差超過10米的瀑布憑空消失了,南迦巴瓦峰以一種不同尋常的大膽態度向人們展示了它活生生的趨於高大的生命,而因此被從高山上抖落到溝谷河道裡的冰川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消退。在南迦巴瓦峰,地質地貌活動不再是一個已經完成了的過去時態,一切第一正在進行中,人類在這裡頭一次有了一種參與滄桑,見證滄桑的豪邁情懷。
與死神比肩,與堪稱美的,也就只有南迦巴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