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旅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跟隨央視一起轉寬窄

2020-09-09 安仁文博

大家知道嗎

央視新聞又雙叒來寬窄巷子啦~

前天下午

央視新聞服貿會特別節目

《為您服務:行萬裡路的萬種可能》

做客「成都會客廳」

對寬窄巷子進行了長達30分鐘的直播連線

央視記者與本土評書名人肖幹蝦

與眾多遊客一道在寬窄巷子

慢走茶馬古道,品鑑市井美食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國慶中秋長假將至,大家都已經開始盤算「去哪兒旅遊」了。9月6日,央視新聞服貿會特別節目《為您服務》特別探訪旅遊服務展區,在假期當前,為遊客「指路」。

成都作為旅遊黃金周熱門目的地之一,歷年吸引千萬遊客湧入,整座城市的旅遊氛圍始終和諧濃厚。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之下,今年的國內旅遊更會成為重中之重。

國內旅遊小高潮「國慶中秋長假」將至

作為「成都會客廳」的寬窄巷子

承載著關於老成都許多的美好記憶

遊客來到這裡,究竟可以解鎖哪些本土玩法?

央視記者本次又打卡了哪些好吃的、好玩的?

快隨文旅君一起來看看吧~

打卡流動風景 體驗書香成都

「鐺鐺鐺鐺……」剛走進寬窄巷子東廣場,幾輛外觀酷似老上海的有軌電車正整齊地停在路邊,等待遊客上車。央視記者走上「書香巴士」——鐺鐺車,用手機掃碼閱讀,開啟文旅閱讀新體驗。

賦予記者閱讀樂趣的「鐺鐺車」,作為成都文旅公交聯合成都圖書館一起推出的「城市流動閱讀新陣地」,既是成都特色文化的載體,也是可移動的消費場景。

市民和遊客在乘坐鐺鐺車時,可以通過手機掃碼獲取天府文化推薦書單、地方特色文旅信息等數字閱讀資源。讓遊客在旅行的同時,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成都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感受「書香成都」的魅力。

近年來,在文化和旅遊加速融合的背景下,成都湧現了不少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產品。由成都文旅集團旗下文旅公交推出的成都首條「鐺鐺車」熊貓專線,以公交為點,串點成線,實現了吃住行遊購娛旅遊產業鏈的整合與旅遊+的跨界融合。

對話寬窄院落 感受生活美學

從鐺鐺車走下,記者一眾人沿寬窄巷子東廣場進入寬巷子,步入德門仁裡這座「老成都」韻味的人文居所。這裡是寬巷子8號,門牌「德門仁裡」四個字由著名學者流沙河老師所提。

「德門仁裡」原是賀遷居送的祝福牌匾,寓意居住安穩適意,且褒揚居住之人家的美好德行。現在從舊人居所,到建築獨具風格的酒店,其命名依然保留了這塊牌匾的原初意義,體現傳統「德」「仁」文化的傳承,延續了成都人居住追求安逸舒適的本質。

▲ 德門仁裡

▼ 蓋碗茶

置身川派景致,在風景獨美的院落裡乘涼休閒;品一盞蓋碗茶,在身處鬧市獨享寧靜的體驗中,享受悠閒愜意的院落生活。

來德門仁裡,住宿之外還可喝茶賞院。這裡僅有6間客房,中庭有修竹,有老樹,有閒池,幽靜清雅很有老成都院子的特點,其院落文化與現代元素的完美結合深受年輕人喜歡。

遊歷市井小巷 品味地道美食

從德門仁裡出來,沿著寬巷子一路尋找,沿途的商鋪、美食紛紛入眼,與巷子裡往來的人們一起組成一幅市井長卷。

寬巷子沿途獨具特色的寬窄雪糕、臉譜雪糕是這裡靚麗的風景。穿過南北通道,在窄巷子賞糖畫,看吹糖人,品三大炮……老成都的地道民俗小吃統統匯聚於此。

轉身步入金熊貓餐廳,在獨具一格的清幽院子裡來一碗頗具巴蜀特色的「熊貓湯圓」,憨態可掬的造型搭配軟糯甜蜜的芝麻蜜餡兒,給你好看又好吃的成都專屬美食記憶。

無論是「上廳堂」的精緻川菜,還是市井間的風味小吃,從東廣場沿寬巷子一路漫步,再從窄巷子穿行至井巷子,這條央視推薦「好玩又合理」的遊覽路線能全面滿足你的味蕾,給你最巴適的成都體驗。

品味千年少城文化 共享安逸休閒

寬窄巷子是成都人的精神家園,也是天府文化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從美景到美食,從傳統院落到潮流好店,沿著窄巷子一路行進,人們可以在這裡自由捕捉豐富的意象,愜意享受逛街之趣,旅行之樂。

無論是對寬窄巷子建築美的駐足欣賞,感受自由漫步於其間的閒適,還是打卡網紅地標,體會「逛吃潮買」的悠閒。這裡「逛+閒+憩」的生活節奏不斷吸引著人們前來,感受成都人民「同款」安逸生活,參與和分享另一種生活的激情和豐富。

這裡一步一景,拿起相機捕捉傳統元素在現代城市中的躍動;這裡古色古韻,可一身漢服古妝在青磚黛瓦中穿行;這裡寧靜致遠,在桂花飄香的書屋捧一碗醉人心脾的茶香……寬窄巷子的市井生活裡,有裝不完的意象和感動,院裡巷間無不體現著成都人的生活之趣。

假期當前,打卡寬窄巷子,尋找你心中「最美」「最好吃」的打卡線路。景致、美食、潮玩、趣事……你所期盼的生活美學,此刻寬窄皆有映照。

相關焦點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這是我今年最有感觸的一句話。這句話的前一半很熟悉,後一半不是看今年的主持人大賽完全忘得一乾二淨了。也是看主持大賽感觸頗大多的一句話,選手姚軼賓和王嘉寧的比賽很精彩,但是最後評委董卿的話才是亮點,我反反覆覆看了幾遍。
  • 餅子讀行,一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旅行人
    餅子讀行今天的達人——餅子讀行,正好就迎風而上,突破重圍,成為了當下頭條/西瓜/百家號短視頻的優質領域作者,甚至被粉絲親切的稱為全網文筆第一01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旅行人關於「餅子讀行」,一個極其具有書卷氣息的文藝名字,餅子讀行本人是這樣解讀的:餅子是小時候同學起的外號,跟隨了餅子三十多年,當自己需要一個網名的時候,發現外號比自己任何想起的那個網名都足夠的具有代表性
  • 成都玉林附小學馬宇歌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效果出奇
    用以表彰她於各有關方面的積極支持下,在自己連續任教長達4年的同一個班裡,組織全班57名學生,通過動員學生家長的長期廣泛參與,組建並開展了多年如一日的「小飛俠」少先隊活動,向全國素質教育典範馬宇歌看齊,按照「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中華傳統成才理念,持之以恆地進行素質教育所取得的顯著成效。下面是吳濤華老師寫的一篇發自肺腑的的感言。
  • 既讀「萬卷書」也行「萬裡路」|文旅節目小潮流
    >在京郊延慶,《我的桃花源》的體驗者們不僅開啟了奇妙的延慶長城之旅,還體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福建的太姥山,《最美旅拍2》的兩位體驗者通過一次挑戰度滿滿的飛拉達(攀巖)體驗,讓觀眾一覽太姥山的風採;在大灣區,灣區體驗家走進灣區汽車工業的龍頭——廣汽集團,帶領觀眾一起感受灣區車企的核心競爭力
  • 關於 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
    古人告訴我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關於讀書和行路的話題眾說紛壇,其實這就是身體和靈魂,一定要有一個在路上!常常聽到別人在討論這個問題,經常有人說,「帶孩子出去玩,其實孩子本身不想出去,實際上是大人自己想出去玩。」對這一點我不敢苟同。
  • 對於孩子來說,「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哪個重要?
    有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哪個重要?這是個有趣的話題,也是很多人都會思考和遇到的問題。在我看來,這兩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
  • 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
    磊子/文 萬卷書我沒讀過,行萬裡路,我踐行過。 兩個月間,我驅車行了一萬多裡路,在高速公路開車,很單調的,於是我就聽聽歌,學習道德經和道聽途說。一方面開車欣賞風景,一方面開車學習,兩全齊美。 行萬裡路,景在腦海中,行駛了10個省,印象最深的是青海湖,第一次去,在鬥音,微信朋友圈等一些媒體看過,很是想去。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唐山市啟動閱讀贏積分·免費遊景區活動
    為積極探索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深入推進唐山市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融合發展、創新發展,8月14日,由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唐山市圖書館、部分縣(區)圖書館,唐山市部分旅遊景區(點)承辦的「讀萬卷書
  • 你如何看待「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句話?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出自董其昌先生《畫禪室隨筆——卷二》中的一句畫訣:「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是指既要發奮讀書,讓自已的才識過人,也要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暑假又很短,讀讀書,旅旅遊,陪陪孩子,眨眼就過了一半。有的朋友說,暑假看不進書,天氣炎熱、心浮氣躁,根本靜不下來。有的朋友說,現在誰還看書啊?一人一部手機,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還有的朋友說,書是最好的安眠藥 ,看不上三頁就夢裡會周公去了。我卻不以為然,從小,我就喜歡讀書。
  • 048-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
    其實這些年來走了不少的地方,但要說到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中的那種境界,似乎還沒入門。這也是我們行萬裡路的一個目的。
  • 告別吳哥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有多少人能做到?
    這個製造很簡單,對於長時間騎行的人來說,可以分散力量,不會覺得坐的地方很疼,回國以後要和單車廠聯繫一下,把這個發明和他們一起合作弄出來,如果看見文章的朋友,對坐墊這個方面有興趣可以給我聯繫,私信我。轉過身來對我說」沒有啊,我可是在工作」「工作?你不是來旅遊的嘛?」
  • 我在路上等你—讀了萬卷書也別忘了行萬裡路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外裡路,行外裡路不如閱人無數」,而我?我更願意將兩者相結合吧。今天收到了一條很有意思的評論,他說:「旅行是心靈的閱讀,而閱讀是心靈的旅行」。可見,不論是閱讀還是旅行,我們都得從「心」出發。我們從何而來?我們該去往何處?我們當初為什麼要出發?
  • ...老師: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暑假如何和孩子一起帶著問題去旅行
    我是來自路橋區新橋鎮初級中學王燕紅,今天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有關《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暑期如何和孩子一起帶著問題去旅行》的話題。旅行,要發揮學習功能最大化,經常和研學相結合,研學旅行是近十年來出現的新詞,由我國古代遊學、近代修學旅行,逐步演變發展而來。可追及春秋戰國的「遊學」,多指遠遊異地,從師學習,以所學遊說諸侯,求取官職。
  • 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總有一個在路上
    整個寒假哪裡也沒有去,不過倒是藉此機會靜心讀了好幾本之前一直計劃讀卻沒有讀的書,畢竟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總得有一個在路上。後續會將自己的一些讀書感悟逐漸與大家共享,這也算是自己的成長經歷。今年送了一批高三學生,暑假裡本著犒勞自己的目的,在省內走三個地方,分別是濟南、青島和煙臺。這三個地方大學時期和室友都去過,不過現在時過境遷,和老公再去一次,感覺完全不同。
  • 來井研「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井研文旅資源豐富「成都戰役首戰遺址」——竹園博物館以熊克武故居,「成都戰役首戰遺址」——竹園博物館等古蹟的紅色革命傳統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具有主題鮮明、情感特色凝重的特點。
  • 讀萬卷書也行萬裡路了嗎? 學子自由行秘笈
    「和許多留學生一樣,我喜歡一個人或者和幾個老友一起去旅遊。在路途中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欣賞沿途的風光……每一段旅途,都有令我難忘的記憶。」就讀於日本名古屋大學的張小林(化名)說。「我來到日本已經兩年多了。每個假期,我都會出去旅遊一趟。到現在為止,我幾乎遊遍了日本。
  • 讀了萬卷書也行萬裡路了嗎? 學子「自由行」的秘笈
    「和許多留學生一樣,我喜歡一個人或者和幾個老友一起去旅遊。在路途中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欣賞沿途的風光……每一段旅途,都有令我難忘的記憶。」就讀於日本名古屋大學的張小林(化名)說。「我來到日本已經兩年多了。每個假期,我都會出去旅遊一趟。到現在為止,我幾乎遊遍了日本。還記得剛到日本的第一個假期,我就和舍友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實現了去北海道的夢想,去了札幌、小樽和富良野。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行者徐霞客
    讀萬卷書對很多人而言是種煎熬,但對於徐霞客來說讀書是最大的樂趣,他的記憶力相當的好,凡是看過的書基本都能記住。家裡的藏書被他翻完之後,他就開始到處尋找新的有趣的他沒見過的書籍,為了求得好書,即便他沒帶錢,也會用自己的物品去交換回來仔細認真的研讀。19歲(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已經成年的徐霞客,永遠失去了父親。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一定要去厄瓜多!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一定要去赤道。在赤道上倒水,水會直線下流,在南半球,水順時針流走,在北半球則會逆時針流走。厄瓜多的首都是基多,窄窄的街道單行線,鵝卵石鋪的,走在街上會有很悠閒,還有一種穿越的感覺,就好像回到了中世紀,大家的生活節奏都很慢,每個人見到你都會很熱情,基多分為老城和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