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最大的關帝廟——拉薩關帝廟

2020-12-25 騰訊網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關公廟貌遍天下,五洲無處不焚香」。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共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關帝廟3萬餘座,僅日本和馬來西亞就有關帝廟1000多座。這種海內外對關公的廣泛崇拜,體現出關公文化的博大包容。 一座關帝聖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風的展示;一尊關公聖像,就是千萬民眾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託。從現在起,我們開始尋找海內外最美關帝廟,讓關公文化成為連接海內外中華兒女的紐帶。

拉薩關帝廟,藏語稱關帝格薩拉康,是一座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磨盤山的關帝廟,也是西藏五座關帝廟之一。拉薩關帝廟是目前西藏自治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關帝廟,2007年被列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拉薩關帝廟位於拉薩布達拉宮以西、藥王山以北、高大約20米的「帕瑪日」山(磨盤山)上。

1791年,廓爾喀人入侵西藏,清朝乾隆帝派福康安於次年率萬餘清軍入藏,與駐藏官兵合作將廓爾喀人逐出邊境。清軍初抵拉薩時,福康安見老的札什城關帝廟殘破不堪,便主持在磨磐山新修了這座關帝廟。清軍凱旋拉薩,福康安在此廟內立紀功碑,乾隆帝為關帝廟親筆題寫匾額。

該廟現存主要建築有山門、庭院、僧舍、主殿、絳央拉康(即漢語「文殊殿」)及耳房。主殿內供奉關羽、諸葛亮、關平等塑像,絳央拉康供奉文殊菩薩。

該廟因年久失修,殿宇傾頹,於2007年開始得到拉薩市文物局等單位修復,2007年3月23日維修工程開工儀式在拉薩舉行 。海內外華人向該廟捐贈了關帝像等。修繕工程對關帝廟的山門、庭院、主殿等主體結構,以及碑刻、牌匾、牆面彩繪、停車場、車行道等附屬設施進行了全面保護性維修及環境整治。

來源:西藏戶外旅遊

點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拉薩修繕具有200多年歷史的西藏唯一一座關帝廟
    拉薩修繕具有200多年歷史的西藏唯一一座關帝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6日 11:36 來源: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拉薩3月26日電(記者顏園園)拉薩西郊磨盤山頂,有一座以漢式建築風格為主的關帝廟,它是為紀念清朝中央政府派兵進藏
  • 為什麼以前關帝廟特別多?
    如果你查看解放前的資料,很多村子、鎮子裡面,都有關帝廟,幾乎每個縣城,除了必有文廟(孔廟),都有武廟、關帝廟,老百姓俗稱關老爺廟,還有立馬關帝廟、雙關帝廟、關嶽廟,這些和關羽有關的廟,數量可比文廟多多了。不僅如此,很多買賣人家都供奉關公像,有的人家裡,也供奉關公像。大量的關帝廟還建到了海外,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帝祭拜。
  • 關羽崇拜與北京關帝廟
    關羽,大概是中國人物神化後對人們影響最大的一個偶像。  歷史與文學作品中的關羽  老百姓心目中的關羽形象主要來自《三國演義》,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五綹長髯、赤兔馬、青龍刀,所有的中國人,不管是哪個民族,都知道這是關雲長。
  • 泉州文廟、清真寺、關帝廟
    1961年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十大名寺」泉州關帝廟泉州關帝廟府文廟古榕樹泉州府文廟泉州關帝廟泉州關帝廟泉州關帝廟泉州清真寺泉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代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人文薈萃,有「海濱鄒魯」之稱,民間信仰文化豐富,被稱為「泉南佛國」。
  • 運城——寨裡關帝廟獻殿
    寨裡關帝廟獻殿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泓芝驛鎮寨裡村內,距市區20公裡。該廟創建後歷經戰亂,其他建築早毀,僅獻殿獨存。獻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正面簷下施通圓木大額枋,其上施四鋪作單下昂鬥拱九朵。前簷的大梁放置在通面額之上,不與下面的立柱相對應。次間外的兩根柱子略向中間靠近,皆為移柱造。
  • 不忘的關帝廟情緣
    對於全國的關帝廟,只要有機會和時間,我很喜歡去看看。目前,已經去過的關帝廟有十多所了吧,比如,淮安關帝廟、成都關帝廟、臺兒莊關帝廟、山海關關帝廟……,當然了,解州關帝廟那是非去不可的,而且是去過不下五次。
  • 解州關帝廟入選這個榜單→
    解州關帝廟入選這個榜單→ 2020-12-01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福建東山關帝廟
    這裡是國內最大的關公文化傳播平臺,連接300萬關公信眾,講關公,學關公,拜關公,敬關公。東山關帝廟位於東山銅陵鎮東邊的岵嶁山下,在風動石景區內依山臨海,氣派巍然、金碧輝煌。北京故宮博物院專家評價道:「選址精妙、結構精巧、工藝精湛。」東山關帝廟是中國四大關帝廟之一,是臺灣眾多關帝廟的香緣祖廟,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走進邳州土山關帝廟
    土山關帝廟雖歷史久遠,但面對地震、兵劫戰亂也未能保全,現有建築也歷經了數次重修。有記載的自明至民國曾進行四次大修。清朝雍正三年(172年)關帝廟重修。據邳州新聞消息,2005年土山關帝廟在邳州市及土山鎮兩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關心下,啟動了土山關帝廟和土山古建築群的修復工程,恢復原廟址22畝(1500多平方米),恢復原有房百間,同時復建了後山的馬跡亭及周圍山上的關公磨刀石,馬蹄印,張遼跪印馬屁股等古蹟。
  • 我國最大的關帝廟,總面積7.3萬平方米,被譽為「武廟之祖」
    我國最大的關帝廟,總面積7.3萬平方米,被譽為「武廟之祖」俗話說,五千年歷史看山西,山西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省份之一,一直以來都擁有悠久的歷史,而在眾多的山西文化中,最為有名的就要數關帝文化了。作為三國時期關羽的祖籍地——山西運城一直以來深受全國遊客的青睞,就是因為這裡有我國最出名的關帝廟——解州關帝廟。解州關帝廟,位於運城市市區大約20公裡左右的解州鎮,因為解州附近的常平村是三國時期關羽的故鄉,所以這裡的關帝廟也被人們稱之為「武廟之祖」。這座關帝廟始建於隋唐皇九年,到了宋,明時期對這裡進行了擴建和重修,到了清朝康熙41年,這裡被大火燒毀,經過十餘年才得以完善修復。
  • 山西這個冷清的景點,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關帝廟,看點豐富值得打卡
    在旅途中見過的關帝廟不少,像泉州塗門街的關帝廟,像洛陽關林廟,像當陽關帝廟等都可謂讓我留下來不少的旅途記憶,不過在眾多的關帝廟中最讓我驚喜的則是山西運城的解州關帝廟,畢竟這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關帝廟關帝廟供奉的就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關羽而建造的。可以說和孔廟一樣,關帝廟同樣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時時刻刻的影響著人們。
  • 火了潮音寺 「淹」了關帝廟
    於是,有人就跑到距此幾十米外的西大沽關帝廟,在廟裡解決問題。記者昨天採訪時看到,這座被列為濱海新區文物保護單位的西大沽關帝廟如同一個臨時公廁,環境髒汙。  已成「臨時公廁」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潮音寺景區,在景區外沒找到公共衛生間。在市民的帶領下,距離潮音寺幾十米遠處找到了市民口中的西大沽關帝廟。
  • 運城又一景區火了,被稱為「關廟始祖」,是世界上最大的關帝廟
    或許一些外地人不知道,山西運城是我們所熟知的關羽的祖籍地,人們為了紀念其,在運城內建造了關帝廟,最出名的就當是解州關帝廟了,她已經逐漸的融入了山西人民的生活當中,也是我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個景區與運城市區也大約只有著20公裡的距離,同時也是由於這裡曾經是關羽的故居,所以人們家將這風關帝廟景區叫做
  • 全球最大的關帝廟,被譽為「關廟之祖」距離運城市區20公裡
    山西運城是三國蜀將關羽的出生地,其境內的解州關帝廟是最有名的關帝廟。它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山西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解州關帝廟位於距離運城市約20公裡的解州鎮。解州附近的常平村是三國蜀將關羽的故鄉,因此關帝廟也被稱為「武廟之祖」。解州關帝廟始建於陳末隋初,經過歷代修葺和擴建,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期重修。
  • 河南最大的關帝廟,就在周口!門票僅20元,卻少有人知
    有資料記載,周口最早的關帝廟興建於康熙二十年,地處沙河南岸。但當時由於沙河還沒有修橋,交通不便,沙河北岸的山陝商人,往往因為燒不上第一爐香,而與沙河南岸的山陝商人發生矛盾。康熙二十九年,兩岸商人在籌備祭典儀式時矛盾激化,北岸的山陝商人便立誓要在沙河北岸建一做規模更大關帝廟。
  • 拉薩最特別的一座寺院:求財必須帶上酒,否則女神不答應
    西藏,大小寺院多如繁星。即便是在拉薩,寺院也是遍布全城各個角落。但唯有這一座寺院,是拉薩乃至整個西藏獨一無二的存在,它不是大昭寺,更不是集寺院、城堡、宮殿為一體的布達拉宮,它是扎基寺,是西藏唯一一座相當靈驗的財神廟。它是藏傳佛教格魯派(最早據說是噶舉派)色拉寺的分寺,比起色拉寺的50塊錢的門票,扎基寺是免費的。
  • 關帝廟匾額經典賞析
    遍布神州各處的關帝廟,既懸掛有歷代帝王封賜的匾額,也有歷任官員、士農工商、各個階層信眾敬贈、祈福或還願的匾額,這些匾額跨越時空,被很好地傳承和保留下來,成為關帝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帝廟匾額歷史悠久,寓意深遠,雖歷盡歲月滄桑,至今仍從題匾中感受到關帝正氣浩然、威靈顯赫的英武神韻,充分體現了關帝信仰習俗影響的深遠。
  • 伯施曼鏡頭下的關帝廟老照片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關帝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現象,全國各地都建有關帝廟。伯施曼1906年至1909年在中國考察時對山西解州、湖北當陽、浙江杭州、陝西西安、廣東廣州重慶萬縣等地第關帝廟做了考察和記錄,留下了豐富的考察記錄、照片和測繪圖。
  • 周口關帝廟
    關帝廟,位於周口市潁河北岸,是「豫平原保存較好,建築藝術價值較高的古建築群」。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號稱「周口八景之冠」。它猶如一段凝固的歷史,記載著昔日周家口商業的繁榮和經濟的鼎盛。關帝廟本名「山陝會館」。
  • 張家口市懷安縣關帝廟傳說
    懷安縣柴溝堡鎮關帝廟村在明代為通蒙大道,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六合房主人開渠灌地,後有數家遷居此地,形成村落,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村北有西洋河流經,村內有三乾渠自西向東流過。儘管村子不大,但在全縣是首屈一指的「文化村」。村子以廟為名,以廟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