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縣中藥材種植養殖園區建設成效顯著

2020-12-13 和訊

  騰藥材種植養殖園區按照「有組織、有基地、有龍頭、有科技、有展示、有標準、有品牌、有文化」八有標準,細化落實建設規劃方案,在基地建設、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組織化程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科學規劃,建設標準化騰藥產業試驗示範基地;引進適宜騰衝種植、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高的藥材品種進行試驗示範,帶動中藥材產業化發展。一是引導高田公司流轉土地建設了7000畝三七標準化種植基地,其中三年七1800畝,二年七5200畝;投資2000萬元在固東新建年加工幹三七1000噸的初加工廠一個,目前已完工;實施標準化基地7000畝,實現農民土地流轉收入630多萬元,當地農民務工收入4200萬元。2014年採挖1800畝,預計畝產150公斤,總產27萬公斤,預計實現產值1.08億元。2014年規劃種植5000畝,正在開展土地流轉工作,預計12月份種植結束。二是引導和順生物科技公司、康恩貝(600572,股吧)巴福樂公司建設了1200畝銀杏密植基地;目前,銀杏種植面積近3萬畝,銀杏密植葉用林3600畝。三是引導大戶投資6000餘萬元建設重樓基地1550畝;四是在馬站、新華兩鄉鎮完成茶園套種杜仲面積1050畝,種植21000株;五是騰藥及科倫藥業(002422,股吧)美洲大蠊GAP養殖基地正在申報認證中,目前完成美洲大蠊養殖10000平方米,產幹品量100噸,實現產值2000萬元,科倫藥業騰衝縣美洲大蠊GAP養殖基地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資4000萬元;六是依託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引進了桔梗、川烏、蒼朮、百合、當歸、丹參、黨參、黃芪、續斷等10多個品種示範種植4000餘畝,其中專業合作社在界頭、曲石、北海等鄉鎮訂單種植續斷近3000畝,畝產值3000元,預計實現產值總900萬元。七是西山壩中藥材種質資源基地,收集了玉竹、杜仲、竹節參、十大功勞、白芷、地不容、半夏、白芨、雲防風、升麻、天南星、珠子參、姜狀七、獨活、熟地黃、山茱萸、澤瀉、黃柏、杜仲、厚樸等65個本地野生品種和外引品種,示範面積16畝。八是在沙壩林場培育杜仲、黃柏種苗各1萬株。引進辣木在荷花汪李村育苗35000株,預計可種植100畝。

  為提高中藥材產業開發的組織化程度,引導中藥材種植大戶成立了中藥專業合作社,截止8月份全縣共有藥材類專業合作社76個,其中石斛39個、天麻3個、中藥材混合種植9個、重樓3個、銀杏4個、草果10個、山葵3個、木瓜1個、淮山藥1個、金銀花1個、金鐵鎖1個、茯苓1個、三七1個,實現入社農戶2299戶。2014年引導界頭謝家山金鐵鎖種植專業合作社與雲南白藥(000538,股吧)集團籤訂了金鐵鎖種植購銷協議,由專業合作社「統一規劃區域、統一品種安排、統一物資供應、統一技術模式、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市場價格、統一對外銷售」的模式發展金鐵鎖種植基地300畝,黨參100畝。

  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達成了合作協議,形成了強有力技術支撐;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合作的騰衝天麻種植技術研究及天麻產業化開發項目有序推進,科研初見成效,一是建設了年生產100萬袋天麻菌種廠一個,現已生產蜜環菌三級種20萬袋;二是生產常用蜜環菌一級菌種70支,二級菌種1800瓶;萌發菌菌種350袋,分離培養本地野生蜜環菌菌種10管,純化試管6支。收集當地闊葉樹種32種,選出了27種適合蜜環菌生長的騰衝當地樹種;三是西山壩試驗基地培養菌材面積600平方米,培養菌材約25000餘根;四是完成有性繁殖播種500平方米,天麻無性繁殖實驗,種植白麻20平方米,均為野生天麻。五是五個國有林場共計培養菌材1200噸,18000平方米,可供種植天麻100畝左右。

  一是引進了雲南斛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沙壩林場、林業技術推廣站合作建設生態石斛產業項目,項目概算投資2億元,計劃建設石斛仿野生種植5000畝,建設石斛博覽園、石斛生產加工區,規劃用地26畝,目前已完成仿野生石斛種植580畝,培育金線蓮種苗200萬株,培養羊肚菌菌種15000袋,預計10月種植羊肚菌50畝,完成投資3100萬元,。二是騰衝縣百合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大河林場合作的林下中藥材種植項目,已達成合作意向,項目計劃發展林下中藥材2550畝,概算投資1億元。三是與臨滄老闆達成了燈盞花產業項目合作意向,在騰衝註冊成立了雲南雲南騰衝高榮藥業有限公司,2014年煙後在界頭流轉土地500畝進行示範種植,目前已完成種植400畝。並在中和建設了50畝燈盞花種子繁殖基地。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衡水市安平縣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
    扮美環境 提升產業 完善機制  衡水市安平縣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衡水市安平縣按照「村要美、民要富」的目標,大力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全力打造環境、提升產業、完善機制,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成效顯著。
  • 我省中藥材產業亮點頻現
    全省各地集中力量建設中藥材示範園、現代園區、產業大縣和特優區,加快構建燕山、太行山中藥材產業帶和冀中平原、冀南平原、壩上高原產區「兩帶三區」格局,中藥材種植規模逐年擴大,種植萬畝以上大縣(市、區)達到44個,規模化、集約化種植達到92%。巨鹿金銀花和枸杞、涉縣柴胡和連翹、承德熱河黃芩等中藥材特色產業,已經成為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區域性農業戰略產業。 生產方式向綠色生態轉變。
  • 丹寨縣:農業園區「三措施」創新發展出實效
    、州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丹寨縣農業園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聚焦產業革命「八要素」,踐行「五步工作法」,立足資源環境優勢,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搶抓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重大機遇,堅持政府引導、以農為本、創新發展的原則,紮實推進園區快速發展,園區發展質效顯著提升。
  • 讓農民過上幸福生活——金塔縣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成效顯著
    讓農民過上幸福生活——金塔縣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成效顯著酒泉日報記者 周愛玲 通訊員 劉雅雯近日,記者來到金塔縣大莊子鎮,街道乾淨,居民點整齊,蔬菜大棚錯落有致,廣場上,村民正在健身。這充分體現了金塔縣近年來激發內生動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顯著成效。戈壁蔬菜鼓了錢袋子看著自家溫室種出的黃瓤西瓜,大莊子鎮頭墩村2組村民李思武和妻子苟香蘭笑逐顏開。
  • 康縣太石鄉: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太石鄉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以村莊基礎建設為抓手,以服務民生為宗旨,優化整改村落環境,建設村史館、文化廣場等節點,取得了生態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齊頭並進的成效。柑柏村作為美麗鄉村建設點,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謀劃,採取多種措施,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為了確保柑柏村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按照「合理規劃、分步實施、典型示範、穩步推進」的原則,鄉黨委、政府按照縣委1號文件上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意見的要求,制定了太石鄉2019年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細化項目,量化目標,為科學實施規劃奠定了基礎。
  • 瀕危中藥材供需矛盾5年內緩解
    為此,《規劃》提出了2020年的發展目標:中藥材資源保護與監測體系基本完善,瀕危中藥材供需矛盾有效緩解,常用中藥材生產穩步發展;中藥材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質量持續提高;中藥材現代生產流通體系初步建成,產品供應充足,市場價格穩定,中藥材保護和發展水平顯著提高。
  • 虎耳草豐收 村民樂開懷 小吉場鎮大力調優產業結構,讓中藥材種植...
    在小吉場鎮德勝村,80餘個大棚連片種植的虎耳草基地,卻迎來了收穫的季節。3月25日,德勝村的虎耳草種植基地裡,村民們拿著小刀來回穿梭。村內前來務工的20餘名村民正在基地負責人的帶領下,忙著起根、裝筐、晾曬虎耳草藥材,四處一派繁忙景象。「我們去年5月開始動工割草、起壟、種植,到今天為止已經完成了80餘個大棚的種植。」
  • 內蒙古蒙中藥材種植持續火爆
    據董事長王介瑛介紹,內蒙古盛凱源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藥材種植及技術諮詢、技術推廣、技術開發、指導及轉讓、特色養殖、藥材加工、養生養老產業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公司。盛凱源農業藥材種植基地主要在包頭固陽、呼和浩特近郊、烏蘭察布市商都、化德等地,主要種植紅花、黃芪、黃芩、大黃、甘草等多種中草藥。
  • 慶陽市西峰區:中藥材種植開闢增收路
    西峰:中藥材種植開闢增收路 每日甘肅網9月23日訊據隴東報報導(記者盤小美 通訊員張恆堯)連日來,在西峰區後官寨鎮路堡村地佑眾禾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藥材地裡,30多名村民正忙著採挖、拉運、分揀芍藥。
  • 富強鄉中藥材種植示範園區:特色種植助增收
    7月9日,在富強鄉特色中藥材種植示範園區,種植戶正忙著除草,這裡種植的中草藥品種多樣,包括菟絲子、四季玫瑰、黃芩、板藍根等數十種。由於中草藥經濟效益高,發展態勢好,「特色種植」逐漸成為了富強鄉的新名片。園區位於松濱村,種植面積600畝。
  • 大慶市大同區高臺子鎮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為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著力改善民生,年初以來,大慶市大同區高臺子鎮大力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近日,高臺子鎮中藥材試驗示範基地,正值牛膝、黃芪起收,豐收的大地上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他們興高採烈的介紹,按現在的市場價格估算每畝黃芪可以達到近2000元的純收入,牛膝可以達到1500元的純收入。據了解,這片中藥材試驗示範基地佔地面積100畝。
  • 涼山現代農業園區扶貧促進快帶動強
    園區以生豬養殖和花椒種植為主導產業,年出欄生豬1.32萬頭,生豬糞汙通過管網布局消納到周邊3000畝花椒基地,實現豬+沼+椒有機循環發展。2018年6月,昭覺縣天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昭覺縣政府直屬農投公司合資組建昭覺縣虹谷拉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涪昭現代農業園項目的建設經營。園區採取「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群眾參與」模式,以高山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同時開展產地加工、農旅結合,建設一二三產融合產業園區,並於2019年通過了「州級產業園區」評定。
  • 木子店鎮洗馬河村:能人聯手創業,打造中藥材種植特色村
    5月6日,在木子店鎮洗馬河村鄭才輝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正在務工的貧困戶笑著說道。洗馬河村位於李峰山下,巴水源頭,山清水秀,環境宜人。發展產業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洗馬河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大力支持致富能人鄭才輝、肖思球等人創辦中藥材種植基地,通過發展產業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 市水產研究所「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一)舟山大黃魚產業創新發展成效顯著。舟山是大黃魚的故鄉。為重振舟山大黃魚輝煌,實現舟山大黃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期間,市水產研究所從野生大黃魚採捕、大黃魚種質庫構建、新品系選育、規模化繁育、病害防治、良種場建設等重大新技術、關鍵環節入手,先後承擔了《浙江省農業新品種選育重大科技專項——耐低溫大黃魚新品系選育及養殖示範推廣》、《舟山岱衢族大黃魚產業創新發展》、《大黃魚快速生長家系選育的初步研究》、《耐低溫大黃魚新品系選育及養殖示範推廣》、《大黃魚等海水魚類育繁推一體化主體培育
  • 瀕危中藥材供需矛盾5年內緩解
    為此,《規劃》提出了2020年的發展目標:中藥材資源保護與監測體系基本完善,瀕危中藥材供需矛盾有效緩解,常用中藥材生產穩步發展;中藥材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質量持續提高;中藥材現代生產流通體系初步建成,產品供應充足,市場價格穩定,中藥材保護和發展水平顯著提高。
  • 內蒙古額爾古納邊檢站「菜籃子」成效顯著
    額爾古納邊檢站「菜籃子」成效顯著  央廣網內蒙古7月14日消息(通訊員 蔣滎)經過兩個月的建設、摸索、育苗等工作,近日,內蒙古公安邊防總隊額爾古納邊檢站首次培育的大棚種植成效顯著  在這瓜果飄香,琳琅滿目的大棚種植基地裡,遍布了邊檢站官兵奮戰的足跡,全體官兵克服執勤任務重、種植經驗缺乏、建設資源有限等困難,用勤勞的雙手圓滿完成大棚種植建設全過程。大棚基地將服務官兵生活,紮實推進後勤保障,為基層官兵提供健康、綠色的果蔬。  據悉,該站大棚於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經過地方農技專家指點和走訪友鄰單位交流,官兵們終於吃上了可口的果蔬。
  • 生物醫藥系列報導丨從規模種植到精深加工 曹縣青崗集鎮打造中藥材...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芳  曹縣金銀花產業園集金銀花種植、收購、深加工、銷售於一體,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立足建設山東省單體面積最大的優質道地中藥材種苗培育及種植基地,為全面延伸中藥材產業鏈,金銀花中藥飲片產業化項目已經啟動,預計投入使用後,整個園區將具備2000噸中藥材加工和500萬株中藥材種苗的培育能力
  • 安徽農民種植中藥材,發展5年終見成效,用農家特產回饋專家
    後來,從藥材種植區來了一位農技專家,過來幫忙診斷小麥病蟲害,當他得知常保鋒的糾結後,果斷建議他種植中藥材,並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一是這裡的土壤非常適合;二是緊靠中藥材市場,種植出來的中藥材不愁銷路;三是他有現成的種植經驗,這些都可以免費指導;四是中藥材種苗供應充足,至少不會上當受騙;五是可以經常去中藥材種植區感受種植氛圍,
  • 神仙樹種植示範園區規劃
    五、區域範圍及規模:佐龍鎮已建成神仙樹種植示範園區1155畝,其中花壩村680畝(其中公司農戶栽種280畝),正溝村390畝(其中公司農戶栽種130畝),黃興村85畝。神仙樹食品加工廠正在建設中,預計2020年初正式投產。
  • 大山裡也能挖出「金疙瘩」中藥材種植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何首烏、薏苡仁、太子參、前胡、鉤藤、決明子等藥材種植地上,矗立著醒目的指示牌,上面清楚地標註著藥材的來源和功效。「這是符合國內GAP及國外GACP規範的中藥材示範基地。」昌昊金煌中藥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定翔說,昌昊金煌公司在貴州省丹寨縣興仁鎮建立了中藥材育苗中心和示範種植基地,採用「品牌帶產業、企業帶基地、合作社帶貧困戶」的「三帶」模式,發展了大批合作社帶動藥農種植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