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0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28日,第二屆三晉青光眼高峰論壇在山西愛爾眼科醫院舉行。論壇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全國的十餘位國際、國內知名眼科專家齊聚,交流青光眼診療新進展。
太原市醫師協會眼科分會會長、愛爾眼科山西省區視網膜、玻璃體病首席技術專家賈亞丁教授做了大會發言。北京同仁醫院王寧利教授、王濤教授、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張秀蘭教授、石家莊市第一眼科醫院唐廣賢副院長、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劉旭陽教授、愛爾眼科山西省區戴超教授、山西省眼科醫院趙軍梅教授、唐桂蘭主任、山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春芳主任以及太原愛爾眼科醫院夏翠然教授等全國知名眼科專家進行了學術分享。
本次論壇圍繞臨床上疑難複雜性青光眼的診療難點展開,包括多種複雜難治性青光眼的操作展示、聯合手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高眼壓症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微創青光眼手術的精準選擇等。與會專家旁徵博引、各抒己見,不同觀點相互碰撞,現場學術氛圍活躍。
微創手術是本次論壇的討論熱點之一,包括亞太眼科協會主席、北京同仁醫院王寧利教授、山西省眼科醫院趙軍梅教授、愛爾眼科山西省區戴超教授在內的三位專家現場分享了微創青光眼手術。戴超教授介紹,在青光眼治療方面,微創手術是國際上新興的一種手術方式,是未來幾年的主流發展趨勢。微創手術可以大大減小青光眼患者的手術創傷,用最小的損傷達到最好的效果。傳統的濾過性手術創傷大,且併發症難以控制,適用於中晚期青光眼患者的治療,而微創手術大大減輕了患者術後的併發症,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可以讓早期青光眼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第二屆三晉青光眼高峰論壇在上一屆論壇的基礎上繼續創新。除了大師級別的學術對話,論壇的另一大亮點是一批中青年眼科醫生登上高級別學術交流活動舞臺進行病例展示,由專家進行點評。
愛爾眼科山西省區副總院長戴超教授介紹,近年來中國青光眼領域的臨床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特別是青光眼診斷治療技術步入了微創、精細化時代。但青光眼知識更新很快,青光眼方向仍有很多疑難臨床、科研問題亟待業內專家給予解釋,並給出一定的解決方案。本次第二屆三晉青光眼論壇邀請了全國乃至國際上優秀的眼科專家來晉,他們高水準、強密度的精華分享、思維碰撞,給予了我省眼科醫學工作者新思路、新方向,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接觸到國際國內頂級專家,對提高山西眼科醫生青光眼的整體診斷和治療水平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希望我們山西的醫生能緊跟青光眼的進展步伐,提高臨床診療水平。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人群達2182萬,位於世界首位。204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將達到1.11億。「視力小偷」青光眼是21世紀重要挑戰之一,是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造成患者終生失明的威脅極大。戴超教授介紹,到目前為止,青光眼的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也可以將眼壓降低,但已經死去的視細胞沒有辦法再恢復,視神經就像很多根綁在一起的電線一樣,視神經纖維大概有100萬-150萬根,損失了一部分雖然還可以通電,但是視野會變小,就算控制了眼壓,已經損失的視野卻沒有辦法恢復。因此青光眼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避免視神經出現明顯的損害。
為幫助山西省貧困家庭的青光眼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針對青光眼患者的公益項目「青光俠」於去年啟動。該項目由青光俠專項基金出資人陳霆遠先生聯合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山西省內各愛爾眼科醫院承擔醫療技術支持,項目救助總額32萬元。論壇期間,陳霆遠先生也來到現場,就項目內容及進展情況進行了分享。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第二屆三晉青光眼高峰論壇在山西愛爾眼科醫院舉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