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惠州召開的廣東省全域旅遊工作會議上,省旅遊局、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發布了首批10條廣東最美旅遊公路。位於汕頭、全長95公裡的東海岸大道—南澳大橋—南澳環島公路,以「粵東特區濱海城市、南國風情景觀長廊、宏偉南澳大橋、獨特恬靜的環島濱海旅遊公路」特色入選,這是粵東地區唯一入選的路線。
據了解,首批最美旅遊公路由各地行業主管部門推薦,省旅遊局、省交通運輸廳根據沿途自然文化資源環境、道路通達等級、旅遊配套服務設施和輻射相關旅遊景區村鎮等要素綜合評選而出。
那麼,東海岸大道—南澳大橋—南澳環島公路為何能打入最美公路十強?這條橫跨汕頭填海新城及廣東唯一海島縣的線路,沿途有何看點?近日,記者用鏡頭記錄了這條最美公路的獨特之處。
海天一色美景融入最美公路
從汕頭中心城區自西往東驅車行駛,穿越中泰立交橋進入泰星路,就來到了最美旅遊公路的起點——東海岸大道。
這條穿越整個東海岸新城的大道全長16.4公裡,雙向八車道設計,總投資44億元,是連接汕頭中心城區與南澳島的南國濱海景觀快速交通線。
沿著東海岸大道行駛,駕駛者時刻有著行駛在海平面上的美好錯覺。高大的大皇椰、婆娑的垂葉榕、琴葉榕……幾十種樹種交相輝映的10米寬中央綠化帶及兩側人行道綠化景觀帶,翠綠盈眸,處處展現出濃烈的南國濱海風情,成為東海岸大道最別致的自然裝飾;路的左側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右側是波光粼粼的碧海,在藍得令人心醉的藍天下,海天一色的美景形成一道悠長的風景線,好似敞開懷抱迎接每一位進入新城的客人。
東海岸大道之美,其實還不止迷人的南國海景,大道上3座貫穿其中的跨海大橋,也讓人感受到了都市新城的現代化魅力。937.2米的新津河大橋和1870米的外砂河大橋採用了梁拱組合結構建設,近600米的萊蕪大橋與南澳大橋隔岸相望,夜晚驅車行駛其中,一路清風送爽、霓虹閃爍、美不勝收,一通車開放就成為了當地的「網紅橋」。
除了一路風情一路景,東海岸大道還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快速通道。按照設計時速每小時60公裡計算,從入口處開始,只需10多分鐘即可駛完全程,抵達終點的南澳大橋入口處。
打造全域旅遊「黃金通道」
同樣是最美旅遊公路組成部分的南澳大橋,是南澳島連接外界的唯一陸路通道。這座於2015年建成通車的大橋,結束了過去人們進出南澳島依賴舟楫擺渡的歷史,是廣東省內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南澳大橋全長11.08公裡,大約有9341米的橋梁孤懸於海上,時速最高限定為60公裡/小時。
驅車駛上南澳大橋,海風習習,車輪滾滾。沿著雙向兩車道行駛,眼前大海無邊無際,青山隱隱約約,橋身如長龍伸向對岸,壯觀雄偉。行駛其中,讓人未踏足南澳島,已提前體驗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大自然魅力。
大約15分鐘後,車輛來到南澳大橋的盡頭,從這裡開始,就進入了最美旅遊公路最長的一部分——南澳環島公路。
作為廣東唯一的海島縣,旅遊資源豐富的南澳縣當前正圍繞汕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以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打造國際旅遊島為重點,積極對接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和濱海旅遊公路規劃的實施,加快謀劃和實施「三大環島工程」,打造彰顯生態旅遊島主題的特色項目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魅力之城。
環島公路是南澳縣最主要的交通線路,沿海島自然地形環島一周,全長65公裡。今年6月,南澳縣提前5個月完成環島公路改造工程,並完成南線20多公裡濱海旅遊公路建設。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充分開發環島海岸帶的旅遊功能,把環島公路沿線開發成為一條環南澳主島的觀景長廊。
沿著環島公路行駛,不僅可抵達宋井、青澳灣、金銀島、總兵府等景區,沿途還能看到新建成的啟航廣場、田仔地質公園、海絲文化廣場等環島景觀,這些景點與青山大海交相輝映,可謂一步一景。據了解,當前南澳縣通過濱海旅遊公路建設,為遊客提供便捷安全交通環境的同時,也展示南澳全域旅遊的實力,讓外來遊人盡情領略海島獨有濱海特色和深厚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