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簡介

2020-12-13 央視網

     

    【廣東省簡介】

    廣東省,簡稱粵,舊稱Kwangtung,現漢語拼音GuangDong,英文名Guangdong Provinc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廣東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省會廣州(舊稱Canton),轄21個省轄市,其中副省級城市2個(廣州、深圳),地級市19個。廣東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一面,內部有三大民系,與中國北方地區有很大的不同。近年來廣東亦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也是經濟教育發展最不平衡的省份之一。

    【地理位置】

    陽江風光廣東位於嶺南,中國大陸的最南部。東鄰福建,西連廣西,北與江西、湖南交界,東南和南部隔海與臺灣、海南兩島相望。陸域東起饒平縣大埕鎮的閩粵省界,西至廉江縣營子的粵桂省界,南自雷州半島徐聞縣的最南端,北達樂昌縣上旗頭村的最北省界;介於北緯20°12?-25°31?、東經109°45?-117°20?之間;東西相距約800公裡,南北距離約655公裡,接鄰省區有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澳門、香港。地處中國南部,北依南嶺山脈、東北為武夷山脈,南臨南海,海岸線3368公裡(不含島嶼海岸線)。全境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東北部和西部都有較高山脈,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多為低丘、臺地或平原,山地和丘陵約佔62%,臺地和平原約佔38%。主要山脈有蓮花山、羅浮山、九連山、青雲山、滑石山、天露山、雲霧山、雲開大山,多呈東北至西南走向,並與海岸線平行。集水面積在100平方公裡以上的幹支流河道共有640條,分屬珠江和沿海諸河水系,主要為東江、北江、西江和韓江;境內多年平均降水量1774毫米。

    【習慣劃分】

    廣東習慣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

    珠三角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江門、中山、珠海、以及肇慶的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市、四會市

    粵東:主要指潮州、汕頭、揭陽和汕尾,梅州和河源也通常劃歸粵東。

    粵北:清遠、韶關

    粵西:肇慶剩餘地區、雲浮、茂名、陽江、湛江

    【資源物產】

    廣東省面積為17.79萬平方公裡,其中宜農地434萬公頃,宜林地1100萬公頃。廣東水資源相當豐富,年降水總量3194億立方米,河川徑流總量達1819億立方米,加上鄰省從西江和韓江等流入廣東的客水量233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深層地下水60億立方米,可供開採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達4735立方米,大大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廣東為稀有金屬和有色金屬之鄉,全省己找到礦產116種,探明儲量的有88種。其中高嶺土、泥炭土、冶金用脈英石、水泥用粗面巖、鍺、碲的儲量列全國第一位,銀、鉛、鉍、鉈、鈾礦、獨居石、磷釔礦、玻璃用砂、油頁巖、飾面用大理巖和輝綠巖列第二位。廣東動植物種類繁多。屬於國家1級保護植物的有桫欏和銀杉2種,屬於2級保護的有白豆杉、水杉、野荔枝和觀光木等24種。此外,香蕉、荔枝、龍眼和菠蘿是嶺南四大名果,經濟價值很高。被列入國家1級保護的動物有華南虎、雲豹、熊猴和中華白海豚等22種,列入2級保護的有金貓、水鹿、穿山甲、獼猴和白鷳(省鳥)等95種。廣東海洋資源十分豐富。遠洋和近海捕撈以及海洋網箱養魚和沿海養殖的牡蠣、蝦類等海洋水產品年產量達374萬噸;海水養殖可養面積77.57萬公頃,實際海水養殖面積20.82萬公頃;雷州半島的養殖海水珍珠產量居全國首位。

    【民系】

    廣東三大民系

    廣東三大民系是指廣東漢族人裡的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們佔了廣東漢族人的大多數。三大民系的形成,是與三大民系先民入粵時間有先後、使用方言迥異、習俗各有特色分不開的。歷史上廣府與客家曾發生土客械鬥,而今天民系間已大體能和睦相處,但相互間還存在著一些微妙關係,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相互影響、相互融合。

    【語言】

    廣東本地的漢語包括粵語、臺山話、客家話、潮汕話、雷州話、韶州土語等,其中除土語外,其餘分別屬漢語七大方言中的粵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這三大方言的母語使用者約佔廣東本地人的45%、30%、25% 特別的,廣東的廣州話和梅縣話分別是漢語粵方言和漢語客家方言的代表音,可見廣東方言在漢語方言中佔據重要地位。

    來廣東工作的外省籍人士之間一般都是以普通話進行溝通,也有許多人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的生活與工作而學習粵語。其中以廣西籍人士的粵語水平最高。

    【文化薈萃】

    廣東具有歷史悠久而又獨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三大塊。廣東粵菜、潮州菜譽滿全國,粵劇、潮劇屬於中國的十大地方劇種;廣東音樂,潮州音樂雅韻飄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獷豪邁是南方藝林一朵奇葩。開平碉樓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客家圍屋被認為是中國漢人南遷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築,而潮汕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致。

    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全省文化產業總產出67.4億元,佔全國文化產業總產出的13.58%,居全國首位。廣州交響樂團為全國三大樂團之一,廣東實驗現代舞團為國際知名舞團。已建或在建的標誌性文化設施有省博物館新館、星海音樂廳、深圳音樂廳、東莞大劇院等。山區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躍居全國先列。在全國社會文化最高獎——「群星獎」評選中,我省連續兩年獲得總成績和金獎數全國第一。全國乃至亞洲首個水下考古基地設在我省。1997、2000、2001年均有項目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廣東音像城2002年銷售額達到16億元,佔全國批發量的70%。連續五年對外文化交流進出文化團體的總批次和總人數均為全國之首。但人均博物館,圖書館數量依靠低。

    【經濟】

    廣州城市風光以加工製造業和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

    2007年,廣東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創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改善人民生活,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要進展。

    初步核算,2007年全省生產總值30673.71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46.23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15938.20億元,增長16.9%;第三產業增加值12989.28億元,增長13.0%。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 9.7%,批發和零售業增長10.3%,住宿和餐飲業增長9.7%,金融保險業增長26.9%,房地產業增長13.7%,其他服務業增長12.9%。人均生產總值達32713元,增長12.9%。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3.7%,其中,城市上漲3.7%,農村上漲3.5%。分類別看,食品類上漲9.1%,菸酒及用品類上漲0.7%,衣著類下降1.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上漲2.0%,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4.0%,交通和通信類持平,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下降 3.1%,居住類上漲3.3%。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1.3%,其中輕工業上漲0.6%,重工業上漲2.8%;生產資料上漲1.6%,生活資料上漲 0.8%。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3.3%,其中燃料動力類上漲2.8%,黑色金屬材料類上漲7.0%,有色金屬材料和電線類上漲10.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2.4%。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9.7%,其中,穀物上漲6.4%,蔬菜上漲5.3%,水果下降0.6%,油料上漲16.2%,畜產品上漲23.5%。

    年末全省從業人員5450萬人,比上年增長3.8%。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13.0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4.4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36.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5%,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經濟結構不夠優化,資源、環境約束矛盾突出;食品、居住類價格漲幅較大,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難度加大;城鄉、區域發展仍不均衡。

責編:霍筠霞

相關焦點

  • 廣東省賴氏宗親會 | 簡介
    廣東省賴氏宗親會 | 簡介廣東省賴氏宗親會成立於
  • 廣東省行政區劃簡介
    自建國以來,廣東省整體的行政區划進行了多次重大的調整。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0月2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共設珠江、東江、西江、北江、粵中、南路、興梅、潮汕、瓊崖等9專區,共轄7市98縣,廣州市為中央直轄市。
  • 廣東省行政區劃簡介
    自建國以來,廣東省整體的行政區划進行了多次重大的調整。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0月2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共設珠江、東江、西江、北江、粵中、南路、興梅、潮汕、瓊崖等9專區,共轄7市98縣,廣州市為中央直轄市。
  • 廣東省鬱南林場簡介
    廣東省鬱南林場於2016年12月由原廣東省西江林業局西江、通門、大曆三個林場合併整合組建而成,是一個以生態保護和建設為主的廣東省林業局直屬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 廣東省陽山縣定點扶貧工作簡介 -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廣東省陽山縣定點扶貧工作簡介         1994年9月,國務院確定廣東省陽山縣國務院僑辦定點扶貧縣。絕對貧困人口由21843人(4031戶)減少到1881人(443戶),由佔全縣總人口49.1萬人的4.45%下降到0.38%,達到廣東省絕對貧因人口(年人均純收入按90年不變價500元以下)不超過1%的標準。全年脫貧人口19622人(3588戶),其中年人均純收入達1000元以上的佔89%。數據表明該縣已實現廣東省於1997年擺脫絕對貧困的總體要求。
  • 廣東省一級學校:汕頭林百欣中學簡介
    學校簡介   汕頭經濟特區林百欣中學創建於1988年秋,是香港知名實業家林百欣先生伉儷捐建的一所完全中學,是龍湖區重點中校,1995年4月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 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簡介
    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原名廣東省粵臺交流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於2002年8月29日經廣東省民政廳批准,12月18日召開成立大會,主管單位是廣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促進會是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由我省與粵臺交流的相關單位、團體和個人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
  • 颱風鸚鵡陽江登陸,陽江簡介,海陵島簡介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於6月14日8時50分以熱帶風暴級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預計14日至15日,南海西北部海域、廣東西部沿海將有6—7級大風,華南南部和海南島有大到暴雨。
  • 廣東省肇慶簡介
    肇慶是廣東省中西部、西江之濱一座美麗城市。北回歸線橫貫其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為21度左右。現管轄端州、鼎湖兩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四縣,以及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代管高要、四會兩市,行政區域1.5萬平方公裡,總人口391萬人。
  • 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農產品地理標誌簡介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張銳佳 溫麗萍)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農產品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惠州市惠興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李慧文。為大家介紹龍門的五個地理標誌扶貧農產品。龍門縣素有「米袋子」之稱,是廣東省產糧大縣之一。
  • 颱風鸚鵡陽江登陸,陽江簡介,海陵島簡介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於6月14日8時50分以熱帶風暴級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預計14日至15日,南海西北部海域、廣東西部沿海將有6—7級大風,華南南部和海南島有大到暴雨。
  • 廣東民聲熱線簡介
    《廣東民聲熱線》節目簡介  廣東《民聲熱線》是經廣東省委、省政府、省紀委批准,於2005年11月開播。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糾風辦、廣東人民廣播電臺聯合主辦,廣東省紀委宣教室、《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東電視臺協辦。
  • 廣東省江門市陳少白故居簡介
    1983年開展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陳少白故居被定為江門市文物點,1995年列為江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陳少白(1869--1934):原名聞韶,號夔石,1869年(同治八年七月廿日)出生於江門市外海鎮南華裡一個基督教牧師家庭。
  • 江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 - 領導分工及簡介
    簡介:馮建華,男,漢族,廣東江門鶴山人,1976年4月出生,1999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簡介:趙國裕,男,漢族,廣東江門蓬江人,1961年7月出生,1979年4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專學歷。
  • 廣東省中醫院
    基本情況:醫院名稱:廣東省中醫院所在地區:廣東省廣州市大德路111號醫院等級:三級甲等是否醫保:醫保簡介: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始建於1933年,是我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中醫醫院之一
  • 建議收藏|廣東省知名凍品水產批發市場名錄
    地址:湛江市霞山區愛國街道勝利長堤4號佛山市南海環球水產交易中心簡介:市場地處珠三角腹地,是廣州與佛山的中心樞紐地帶,銷售輻射佛山及周邊地區、粵西和廣西等省份。公司按交易品種的種類、特點、服務功能將其規劃為「六區一中心」(六區:海鮮綜合交易區、蝦蟹欄交易區、淡水魚交易區、塘魚交易區、冰凍品乾貨交易區、三鳥交易區;一中心:廣東省水產信息網絡中心。),建有大型的海鮮美食廣場和停車場,配有海水供應中心和功率強大的後備發電機組。
  • 寓意福壽雙全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
    合同編號:TGAM1811207藏品名稱:廣東省造光緒元寶規 格:直徑:3.9cm 重:約26.1g藏品簡介:此藏品為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錢幣正面珠圈內鑄有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珠圈外上鐫「廣東省造」四字,下鐫「庫平七錢二」五字,左右兩側分鐫蝙蝠圖案。
  • 建議收藏|廣東省知名凍品水產批發市場名錄
    地址:湛江市霞山區愛國街道勝利長堤4號佛山市南海環球水產交易中心簡介:市場地處珠三角腹地,是廣州與佛山的中心樞紐地帶,銷售輻射佛山及周邊地區、粵西和廣西等省份。公司按交易品種的種類、特點、服務功能將其規劃為「六區一中心」(六區:海鮮綜合交易區、蝦蟹欄交易區、淡水魚交易區、塘魚交易區、冰凍品乾貨交易區、三鳥交易區;一中心:廣東省水產信息網絡中心。),建有大型的海鮮美食廣場和停車場,配有海水供應中心和功率強大的後備發電機組。
  • 廣東省第四屆傳統龍舟爭霸賽即將在大澤牛勒河火熱開賽!
    6月3日(周一)上午,廣東省第四屆傳統龍舟爭霸賽將在大澤鎮牛勒河激情上演!;2018年廣東省珠三角聯賽第四名。比賽成績2016年6月獲廣東省第一屆傳統龍舟「新會稅收杯」爭霸賽第七名; 2016年奪取雙水鎮「江林海岸杯」龍舟邀請賽第四名;2017年6月獲廣東省第二屆傳統龍舟爭霸賽第七名;
  • 廣東省旅遊職業技術學校怎麼樣、好不好
    廣東省旅遊職業技術學校怎麼樣、好不好 2020-12-07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