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萬裡)疫情過去,春光宜人,五一將即,周末來臨。親們節假休閒哪裡行 零陵古橋處處好風景。
走進2000多年歷史文化的古郡零陵,好似走進一道美麗風景,好似走進一片綠色森林,好似走進宜居發財的風水寶地,好似走進了一座繁大的旅遊、休閒、平安、和諧、文明、美麗無比的幸福之城。這裡古村古院星羅棋布,古街古巷千姿萬景,古橋古路直通兩廣,古色古香伴你行程。下面給各位介紹永州市零陵區保存完好的十處古石橋,不知你去過、見過沒有,相信去了一定會給你帶來好運、好景、好心情。
1.田家灣石拱橋 歷史悠久
位於永州市零陵區大慶坪鄉田家灣村唐代鹹通年間修建的、至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的古代石拱橋,而沒有絲毫鬆動跡象、巍然屹立,實屬罕見。
據考古專家對古石拱橋全面仔細察看該橋做工以及鏨子鑿雕的圖案現場鑑定橋建於唐朝鹹通年間。石拱橋做工精製,建造講究,是永州市乃至湖南省至今發現修建時間最早、保存時間最長、保存最完好的石拱橋之一。
現場目睹石拱橋,為單拱石橋,全是用上等青石鑿雕後加桐油拌石灰硬砌而成,整個橋拱高5米,跨度為8.6米;橋面通長12.6米,寬3.2米。據該村今年94歲的唐甲善老人講述,此橋修建於唐代鹹通年間一點不假,他清楚記得該橋曾刻有一塊一米高左右的石碑豎在橋右邊,上面刻有「大唐鹹通年間修建」字樣,文革期間被毀至今下落不明。據悉,該古石橋是古代通往廣東、廣西的官道。(圖/文 楊萬裡)
2.鼎仙廟石板橋 彰顯文淵
永州市零陵區水囗山鎮牛塘尾村鼎仙廟自然村一座至今保存完好、橋面平整、長達110米的清代乾隆初期建的石板橋。迄今已有120多年歷史,這也是永州市乃至「兩廣」發現保存最長的古石板橋之一。這座名叫鼎仙廟的古石板橋平圴地面高約為1米,有56個石橋墩,由寬0.8米、厚0.4米和48塊長短不一的長方青石板搭建而成。其中,最長一塊青石板為3.1米、約5噸多重,最短的一塊為1.1米。(圖/文 楊萬裡)
3.大和坪方石橋 文化燦爛
永州市零陵區石巖頭鎮大河坪村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一」字古石橋,橋長59.8米,至今已有300年之久的歷史了。
這座古石橋由8塊長方形巨大青石和9個三角形青石墩搭成的石板橋,每一塊長方形青巨石上下方均鑿有防滑細花紋,其中最長一塊石板長7.6米,寬均為1.2米,厚均為76釐米左右,最短一塊為6米,每一塊石板的左右側上方均鑿有四至八個小園孔,每塊石橋板重約5噸至10噸,整個古石橋雖經幾百年風雨霜雪和炎炎烈日依然非常平穩,雄偉壯觀,可想而知當時古石匠們的工藝是如此精雕細刻,手藝超群。
經永州市文管所考古技術人員和區文管所專家對石橋橋墩,橋面,橋涵,橋孔和石橋的風化程度等多方鑑定推斷,該橋應該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公元1663——1718年),是永州市零陵區境內目前發現保存最完好、單塊方石最重、最長的罕見古石橋。(圖/文 楊萬裡)
4. 三百年石拱橋 巍然屹立
地處永州市零陵區石巖頭鎮石巖頭村,有一座橫跨石期河的3拱石橋,始建於乾隆初年,至今已有300餘年歷史了。橋長55米,寬5米,由「福、祿、壽」三拱組成,橋拱高8米。建築所用石頭均為四方形青條石發拱砌成,最大石料重量達2噸以上。橋面由青石板鋪蓋,橋欄由長形條石護砌。橋的兩端各設13級臺階上橋。整座石拱橋全部由青石硬砌而成,建築時沒有使用任何黏合劑。文物專家說,如此長度、如此大跨度的石橋,全部使用「幹砌」法,在省內現存的石橋中亦屬罕見,這也是零陵區保存最雄偉、最弘大的一座石拱石。
據對村史有研究的唐俊傑老人介紹,石巖頭村地處湖南通往廣西的官道上,每天往來人員多。為解決過河難問題,村民於清代乾隆初年,自發修建石橋。據唐氏族譜記載,為建此橋,先後有上百族人踴躍捐款。村裡精壯勞力義務投工,從河上遊3公裡取石,將石頭系在木頭上沿河而下運來,歷時3年建成。目前,石橋已經安全通行300餘年無事故。(圖/文 楊萬裡)
5.明初石拱橋 堅如磐石
在永州市零陵區水口山鎮馬子江村有一座保存完好、明代初期建的石拱橋,該橋長12.5米、寬3米、高約5米,保存完好的青石拱橋。橋上左側邊有一高3尺的四方石碑,石碑上密密麻麻刻有捐款修橋人的姓名,由於年代久遠、石碑風化,捐款修橋人的姓名無法辨認。經文物專家按照的拱橋的造型、結構、模式和工藝初步推斷,該橋建於明初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了。
該石拱橋做工精細、建造講究、橋面平整,拱橋全是用上等長方形青石料發拱硬砌而成,每一塊青磚結構嚴緊,巍然屹立、堅如磐石,實屬罕見。
該橋自西向東排列,當時是永州零陵通往廣東、廣西商人經商運貨的主要官道之一。 (圖/文 楊萬裡)
6.零陵愚溪橋 神得岀奇
在永州市零陵區越東風大橋右轉往萍陽南路(湖南科技學院方向)700米左右,愚溪臨瀟水口,現代單拱橋下有一古代雙拱石橋,這座橋歷史悠久,是永州八景之一。這橋就是唐代的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將「冉溪」改名的「愚溪」橋。
愚溪橋長約30米,寬5.3米,東西兩端護欄寬0.35米,高0.9米,拱徑為8米,橋高6米,整個橋全用大青條石砌成,始建於明代中期,在古代該橋是通往沙溝灣、荷葉塘,富家橋、黃田鋪、鳥塘鋪等方向的交通要道。(圖/文 楊萬裡)
7.馬子江石拱橋 美不勝收
永州市零陵區水口山鎮馬子江村發現的明末清初年間修建的三拱石橋,橋長31米、橋高約3.2米,有4墩3拱、跨徑約18米、每拱內長約5米,兩端寬4.6米。該橋自西向東排列。石拱橋當時是通往廣東、廣西商人經商運貨的主官道,其作用和意義可想而知。(圖/文 楊萬裡)
8.文屯湯家橋 休閒佳地
湯家橋位於永州市零陵區河西的石山腳街道文屯村境內,始建於明末清初,至今近370多年歷史了,該石橋共2拱硬砌而成,橋長32米,寬5米,高6.5米。這裡還是周末休閒垂釣的好地方。(圖/文 楊萬裡)
9.鄭家橋歷史 色彩斑斕
鄭家橋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至今近250年歷史了,該石橋共3拱,全長30米。橋上建有休閒涼亭,涼亭由約3尺大的8根木柱子支撐而成,涼亭兩旁各有一條長6的木板凳供來往行人休息,涼亭全木瓦結構。由於年代久涼亭上莊已兩次修繕。鄭家橋在古代這裡是通往兩廣的官道之一,鄭家橋東面古代有縫紉店、鐵匠店、飲食店、夥鋪、日雜店等各種商鋪百餘家。
鄭家橋位於零陵區城東的郵亭圩鎮鄭家橋村境內,從零陵城驅車36公路即可到達。(圖/文 楊萬裡)
10.橫屋石拱橋 港通湘江
橫屋石拱橋位於永州市零陵區黃田鋪鎮儀林寺村境內,迄今為止,是永州境內保存最完好的單拱石拱橋之一。
該石拱橋引橋長18米,寬5米、高約6米,建於明代祟禎時期永曆十二年(即1658年),至今已有360年歷史了。石拱橋全是由上等長方青石通過精雕細鑿硬砌而成,且每一塊石磚上都刻有四方條型圖案。(圖/文 楊萬裡)
【來源:永州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