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看變化|稻城縣長:打造南北「雙子星」格局,「三化」發展全域旅遊

2020-12-11 四川發布

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9月9日,「一年看變化──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活動」走進稻城縣。稻城縣稻城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樊玉良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了稻城縣一年多以來推進旅遊扶貧方面的進展成果和經驗,以及應對和加快疫後旅遊復甦的舉措。

記者:去年,稻城縣成功入選四川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作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稻城也成功「摘帽」。請問樊縣長,稻城在旅遊扶貧方面主要採取了怎樣的做法?

樊玉良:稻城,作為一個以旅遊業為主的深度貧困縣,能在2018年底成功「摘帽」,確實離不開旅遊扶貧帶來的「紅利」。近年來,稻城立足資源稟賦,通過不斷地實踐總結,探索出全域旅遊助推精準扶貧的「132」稻城實踐,創成阿西村等6個「旅遊扶貧示範村」;通過政府貼息和提供分險基金,打造「鄉村民宿達標戶」75家;出臺《稻城亞丁景區旅遊門票分紅制度》,每年拿出固定比例的門票收入,補貼分紅亞丁保護區內4個鄉鎮農牧民,目前已累計發放各項補貼資金6000餘萬元,受益農牧民群眾9000餘人;全力打造旅遊扶貧樣板,稻城縣麻格同村的旅遊扶貧案例,連續2年作為全省唯一一個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減貧案例」。全縣貧困人口就業1300餘人,實現每個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貧困人口圍繞旅遊直接和間接收入人均超過6100元,佔總收入的64%。旅遊扶貧成為了脫貧攻堅的「幸福助推器」。

記者:現在稻城縣南部已經有稻城亞丁這樣的知名品牌,請問樊縣長,針對北部海子山地區有哪些發展舉措?

樊玉良:我縣北部區域主要以「旅遊+科技」為主要發展方向。目前,有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子午二期圓環陣太陽風射電成像望遠鏡、軍民融合1.8米光學紅外望遠鏡、風雲4號衛星對月觀測系統基地、地基太陽監測網等5個項目落地或選址我縣。天文公園以「一鎮三基地」(星空小鎮、海子山高海拔宇宙線觀測基地、色拉子午二期星原花海天文體驗基地、時空天文臺)作為主體項目,輻射範圍179平方公裡,估算投資89億元,輻射帶動5鄉2鎮。建成後的天文公園將成為我國唯一的大天文觀測集群和全球規模最大的天文科研基地,將有力推進稻城旅遊全域化、鎮村特色化、產業融合化「三化」發展進程,突破稻城旅遊季節制約,實現區域全域、全時、全景可遊,常年旺季,與亞丁景區形成「雙子星」格局,為稻城旅遊發展騰飛插上「科技」和「文化」的翅膀,全面引領稻城旅遊業轉型升級發展,建設國家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和世界頂級天文旅遊目的地。

記者:目前,雲南方向成為稻城旅遊發展中的新通道,稻城也在大力開發旅遊線路,請問樊縣長,稻城針對打通雲南方向的旅遊通道有哪些措施?

樊玉良:今年稻城為實現與雲南迪慶、麗江等旅遊區域交通無障礙通行、信息互通及客源互換,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實地考察,制定精品自駕旅遊路線。我縣成立「稻城縣香格裡拉鎮至雲南省麗江市、香格裡拉市、瀘沽湖旅遊線路考察小組」,主要考察稻城縣香格裡拉鎮至雲南省麗江市、瀘沽湖「金三角」旅遊區的旅遊線路宣傳工作,更好的向廣大自駕遊客提供精準的3條行車線路。二是合作推介,建立區域旅遊合作機制。攜手雲南共同打造區域旅遊品牌、建立區域旅遊合作機制、實現資源互換、推動區域內旅遊產業達成合作共識。三是暢通路網,打通跨界道路交通「動脈」。加強交通建設,協作推進,麗江至亞丁、迪慶至亞丁、瀘沽湖至亞丁的旅遊路已開通,形成大香格裡拉旅遊環線。

記者:稻城是如何應對和加快疫後旅遊復甦的?

樊玉良:雖然疫情爆發時我縣正值旅遊淡季,但稻城的旅遊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以稻城亞丁景區為例,今年1至8月,景區接待遊客29.1634萬人,同比下降52%。同時,涉旅行業也受到衝擊。

面對疫情,稻城縣委、縣政府積極出臺文旅業的恢復發展和市場提振計劃,制發涉旅商企扶助措施,大力減稅降費,加快旅遊復甦。截至7月底,我縣今年通過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已減免稅額726萬元,佔減免總額的34.1%。同時,我縣緊緊圍繞進一步優化「有地方遊、遊得舒心、吃得放心、住得舒適、購有特色、娛有去處、出行暢通」等功能布局,以「天府旅遊名縣鞏固提升、全域旅遊示範區、亞丁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廁所革命」五創聯動驅動本縣文旅業的恢復發展和市場提振。

其中,稻城縣多措並舉鞏固提升天府旅遊名縣創建成果,加力打造「桑堆河谷紅草溼地景區、金珠鎮色拉花海一日遊景區、桃花谷景區」等為引領的更多優勢景區景點。圍繞核心,加快亞丁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稻城縣還在積極推進桑堆河谷紅草溼地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創建。另外,紮實開展廁所革命新三年行動,配套出臺旅遊廁所積分制管理考核辦法,把廁所革命作為全域旅遊的基礎工程、民生工程來抓,抓緊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民生短板。

四川發布客戶端記者 劉鑫

相關焦點

  • 一年看變化 | 稻城縣長:打造南北「雙子星」格局,「三化」發展全域旅遊
    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 9月9日,「一年看變化──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活動」走進稻城縣。稻城縣稻城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樊玉良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了稻城縣一年多以來推進旅遊扶貧方面的進展成果和經驗,以及應對和加快疫後旅遊復甦的舉措。記者:去年,稻城縣成功入選四川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作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稻城也成功「摘帽」。
  • 一年看變化|稻城縣: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 迎來8個「蝶變」
    9月9日,稻城縣舉行首批天府旅遊名縣「一年看變化」新聞發布會,稻城縣委副書記、縣長樊玉良用8個「蝶變」與大家分享了稻城一年來的新變化、新看點。自去年4月獲得全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以來,稻城縣以全省文旅大會精神和「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戰略布局為統攬,加強硬體設施建設,加快品牌培塑提升,加力服務質量升級,全力提升天府旅遊名縣品質,美譽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 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巡禮·稻城篇|北望星空、南醉亞丁 雙子星助稻城...
    【綜述】北望星空、南醉亞丁 雙子星助稻城文旅高位再求進看流星、銀河、月亮上的環形山,辨認北半球夜空的獵戶座、大熊星座,看炫酷的星雲圖片,暢想宇宙的誕生和太陽系的命運……在稻城天文與宇宙學主題公園,我國唯一的大天文觀測集群和全球規模最大的天文科研基地
  • 炎陵縣縣長文專文:發展全域旅遊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湖南創新以縣域為基礎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在全域旅遊基地的建設路上,縣委、縣政府是基礎而龐大的執行者。湖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聯合紅網啟動「學習十九大·湖南旅遊工作巡禮」系列報導之二——「書記縣長談旅遊」,聽縣委書記、縣長如何談全域旅遊與旅遊扶貧。   旅遊強省,必先強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實踐為證,最好的全域旅遊時代,正在到來。
  • 稻城縣: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 迎來8個「蝶變」
    9月9日,稻城縣舉行首批天府旅遊名縣「一年看變化」新聞發布會,稻城縣委副書記、縣長樊玉良用8個「蝶變」與大家分享了稻城一年來的新變化、新看點。 稻城「蝶變」 變在全域旅遊新體驗 近年來,稻城加強旅遊業轉型升級,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
  • 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巡禮·稻城篇|北望星空、南醉亞丁 雙子星助稻城文旅高位再求進
    四川素有「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一說;盛名之下,作為首批天府旅遊名縣,稻城繼續高位求進,依託北部天文主題公園、南部亞丁景區,加快構建「兩圈一廊多點」的旅遊發展布局,通過打造「全域旅遊、城鄉提升、景區建設、服務環境」四個樣板,2019年全縣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9.52億元,增幅達27.38%,麻格同村的旅遊扶貧案例,連續2年成為四川省唯一入選的「世界旅遊聯盟減貧案例」。
  • 北望星空、南醉亞丁,雙子星助稻城文旅高位再求進
    【綜述】北望星空、南醉亞丁 雙子星助稻城文旅高位再求進看流星、銀河、月亮上的環形山,辨認北半球夜空的獵戶座、大熊星座,看炫酷的星雲圖片,暢想宇宙的誕生和太陽系的命運……在稻城天文與宇宙學主題公園,根據《稻城縣全域旅遊規劃》《稻城縣文化旅遊資源普查方案》等,全縣已新引進旅遊重點項目9個,協議引資15億元,桑堆河谷紅草溼地、德吉同景點、色拉花海、天鹿桃花谷等景區在陸續完善建設中。屆時,三步一觀、五步一景,既有一覽無遺的遼闊,也有縱深和餘味的全景化資源,將給遊客帶來更為驚喜的旅遊體驗。
  • 北望星空、南醉亞丁 雙子星助稻城文旅高位再求進
    【綜述】北望星空、南醉亞丁 雙子星助稻城文旅高位再求進看流星、銀河、月亮上的環形山,辨認北半球夜空的獵戶座、大熊星座,看炫酷的星雲圖片,暢想宇宙的誕生和太陽系的命運……在稻城天文與宇宙學主題公園,四川素有「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一說;盛名之下,作為首批天府旅遊名縣,稻城繼續高位求進,依託北部天文主題公園、南部亞丁景區,加快構建「兩圈一廊多點」的旅遊發展布局,通過打造「全域旅遊、城鄉提升、景區建設、服務環境」四個樣板,2019年全縣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9.52億元,增幅達27.38%,麻格同村的旅遊扶貧案例,連續2年成為四川省唯一入選的「世界旅遊聯盟減貧案例」。
  • 北望星空、南醉亞丁 雙子星助稻城文旅高位再求進
    四川素有「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一說;盛名之下,作為首批天府旅遊名縣,稻城繼續高位求進,依託北部天文主題公園、南部亞丁景區,加快構建「兩圈一廊多點」的旅遊發展布局,通過打造「全域旅遊、城鄉提升、景區建設、服務環境」四個樣板,2019年全縣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9.52億元,增幅達27.38%,麻格同村的旅遊扶貧案例,連續2年成為四川省唯一入選的「世界旅遊聯盟減貧案例」。
  • 山西交城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山西交城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龐泉溝自然保護區。日新月異的交城縣城。「一圈」即在平川130多平方公裡範圍內打造10個旅遊景點,重點打造休閒農業和文化旅遊;「一帶」就是以文峪河兩岸70公裡黃金旅遊帶和龐泉溝自然保護區為依託,打造全國知名的休閒旅遊度假區。「一圈一帶」構建起了山上山下遙相呼應、自然人文相映生輝、歷史現代交匯融合的現代大旅遊格局,進一步促進了農文旅資源深度融合。
  • 書寫全域旅遊發展新篇章
    驕傲和自豪的背後,是烏當區搶抓貴州打造「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貴陽入選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等天時之機,瞄準「山、水、林、泉、城」五大地標元素,科學統籌、精準施策,以「五全」促「五多」思路,奮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不懈努力。  起舞山水間,逐夢大旅遊。如今,烏當區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已顯,流光溢彩的美麗畫卷正在烏當大地鋪展。
  • ...這邊獨好———烏當區集聚資源打造大旅遊產業全域融合發展格局
    在春風中,這座生態城區步入了又一年的旅遊旺季。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淳樸的民俗風情……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人文景觀,賦予了烏當非凡的魅力。從久負盛名的溫泉旅遊,到方興未艾的鄉村旅遊,再到全域健康旅遊,烏當旅遊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
  • 深挖文化底蘊生態資源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9月15日,記者在淇縣採訪時了解到,為切實做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搶抓機遇,淇縣精心謀劃實施了17個重點項目,深挖文化底蘊和生態資源,全力打造景城鄉三位一體、融合互動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實現從「景點遊」向全域遊」的華麗轉身。依託豐厚資源 稟賦,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淇縣,古稱朝歌,因「喜迎朝陽、高歌黎明」而得名。
  • 南嶽打造「主客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樣本
    2016年11月,南嶽區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錄,2017年6月入選「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總目標,南嶽區委、區政府全面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統攬提出「三五一」工作思路,堅持以創促建,在體制機制、旅遊安全、旅遊惠民富民和全域共建共享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譜寫了「主客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南嶽樣本。
  • 甘孜州稻城縣:鞏固天府旅遊名縣創建成果,推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
    稻城縣委副書記、縣長樊玉良在新聞發布會現場講話。  9月9日,「一年看變化」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報導活動來到甘孜州稻城縣。稻城縣委副書記、縣長樊玉良在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圍繞該縣獲評天府旅遊名縣一年來取得的成果、積累的經驗,以及下一步的發展思路和舉措進行了介紹。  一年來,稻城縣堅持以四川省文旅大會精神和「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戰略布局為統攬,加強硬體設施建設,加快品牌培塑提升,加力服務質量升級,全力提升天府旅遊名縣品質,美譽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
  • 書寫全域旅遊發展新篇章,寫在烏當區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驕傲和自豪的背後,是烏當區搶抓貴州打造「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貴陽入選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等天時之機,瞄準「山、水、林、泉、城」五大地標元素,科學統籌、精準施策,以「五全」促「五多」思路,奮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不懈努力。
  • 烏魯木齊將打造成新疆全域旅遊示範區
    烏魯木齊將打造成新疆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6-11-04 10:40:36 來源:亞心網
  • 建州70載,稻城看變—— 「稻」不盡變化,「城」就香格裡拉之魂
    隨後幾年內,西安、重慶、廣州等地與稻城之間的航線接連開通,看不見的空中廊橋,將稻城這顆雪域高原「明珠」與外界緊緊相連,小池塘融入中國經濟大海。  空中的路多了。以稻城縣為中心,在中國大香格裡拉國際旅遊區內,分布有稻城亞丁、麗江三義、迪慶香格裡拉、昌都邦達、寧蒗瀘沽湖等四個旅遊機場,這些機場不僅本身開設有多條國內航線,而且相互之間也在逐步實現互航。
  • 河北武安快步邁向全域旅遊發展新時代
    在全域旅遊號角的指引下,武安加快城市和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由礦產資源型工業城市向生態型旅遊城市轉變,通過生態修復、加速建設旅遊項目、實施旅遊富民工程等,構建生態遊、文化遊、鄉村遊、休閒康養遊等多業態支撐的全域旅遊格局,快步邁向全域旅遊發展新時代。去年,武安共接待遊客2543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