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體看青川】全域旅遊繪就富民新圖景

2021-03-02 廣元文廣旅

四川省青川縣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十三五」以來,全縣上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思路,將生態旅遊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全域旅遊發展新局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十三五」期間,全縣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3518.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56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0%以上。

「快看,那裡有一隻『熊貓』。」來自浙江的遊客李新靜被路旁融合了當地景觀、文化的「熊貓廁所」所吸引……廁所是一個旅遊城市文明的窗口,青川縣把旅遊公廁建設作為改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旅遊形象的文明工程和民生工程,投資2100餘萬元,建成A級廁所38座。同時,為提升接待能力,建成唐家河度假天堂、山谷原舍等特色酒店15家、星級農家樂300餘家,接待床位2萬餘個。

近年來,青川縣將旅遊作為「一把手」工程,以建設 「生態旅遊目的地」和「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縣」目標,形成了「思路圍繞旅遊調、規劃圍繞旅遊編、幹部圍繞旅遊配、資金圍繞旅遊籌」的全域旅遊聯動機制。先後出臺了《全域生態旅遊目的地發展規劃》《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關於加快綠色崛起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縣的決定》等一系列文件,調動各方面力量,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了全方位政策保障。

「十三五」期間,青川縣先後建成青竹江山水畫廊、姚唐鄉村旅遊走廊、茶觀路風情廊道3條自駕景觀道和環城綠道、環白龍湖綠道、青溪-陰平綠道3條城市綠道;蘭渝鐵路、西成高鐵建成通車,開工建設廣平高速;開通旅遊觀光巴士及旅遊專線12條46班次,實現車站、集散中心、景區無縫接駁。

為給遊客帶來良好的旅遊體驗,青川縣大力推進「網際網路+」建設,構建大數據中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8個,開發智能導遊APP,完成景區大數據接入和實時分析,遊客掃一掃二維碼,便可實現查看景區景點、聽景區介紹、汽車和火車時刻表、景區線上購票、線上預約停車等便民功能,實現「一部手機遊青川」。

設施的完善,旅遊產業得以提質增效,青川縣2019年成功創建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入選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

2021年1月,青川縣旅遊宣傳片再次登上「世界的十字路口」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納斯達克塔樓大屏幕。

「『美麗中國·生態縣域』國際宣傳片的播放,全面促推了青川優勢資源走出山門、亮相國際。為未來青川國際化宣傳推廣,拓展了全新視野。」青川縣相關負責人介紹,據時代廣場聯盟公布的數據來看,時代廣場每日有50萬+的人行道過。如果按人均3次抬頭計算,該片每天的傳播頻率就高達150餘萬次。

青川,是一部長長的歷史畫卷,這方泥土記載著璀璨瑰麗的華章典故,吟唱著先人們氣吞山河的豪邁胸襟,演繹著燦若星辰、撼天動地的不朽史詩;青川,是熊貓的家園,是世界動植物的基因庫,是世人心中的生態密碼箱,她蘊藏著中國生態密碼,也蘊含著中國人文密碼,是解讀世界生物演化歷史的鑰匙,全世界自然保護人士心中的聖地……「十三五」以來,青川縣以全域旅遊宣傳推介為抓手,賽事、節慶活動等為載體,電商、智慧旅遊平臺、新媒體等為宣傳平臺,在成都、浙江、重慶、西安等主要目標客源市場開展文化旅遊推介活動,針對城市社區、高校、旅行社、行業協會等細分客源群體開展精準營銷,逐步構建起常態化、立體化、全覆蓋的推廣體系,全面提升全域旅遊品牌影響力。

唐家河保護區榮獲第二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稱號,四川青川地震遺蹟獲國家地質公園授牌,白龍湖幸福島景區成功創建為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青川縣連續四年榮獲中國國家旅遊最佳生態旅遊目的地獎、鄉村振興旅遊目的地獎、全域旅遊目的地獎,2017年成功創建為省級旅遊扶貧示範區……這一項項榮譽,是對青川縣多年來發展壯大和品牌建設的充分肯定,進一步擦亮了「熊貓家園 大美青川」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到處都是雪,太美了,時不時還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邂逅,這裡真是人間天堂。」2021年1月7日,四川省第十一屆(冬季)鄉村文化旅遊節暨青川唐家河「聽冬雪•走陰平•尋熊貓」徒步活動在青川縣清溪古鎮拉開帷幕,銀裝素裹、萬裡雪飄,吸引了不少省內外的遊客前來探訪「世界本來的樣子」。


近年來,青川突出特色優勢,全域發力,力推「+旅遊」「旅遊+」理念,強化旅遊與文化、產業、康養等元素的融合,著力構建豐富的全域旅遊產品體系,促進旅遊業加快復甦,增強全域旅遊發展活力。

「十三五」以來,旅遊+產業方面,「汽車後備箱」工程蓬勃興起,藉助青川黑木耳、唐家河蜂蜜等七支地標產品,建成1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工業旅遊示範點,旅遊+一二三產業融合,潛力無限。

旅遊+扶貧方面,通過「生態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等,帶動79個貧困村21800餘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得到國務院扶貧辦充分肯定,入選文化旅遊部鄉村旅遊案例百則和聯合國減貧組織現場教學案例。

生態研學+旅遊,青川縣結合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制定觀鳥、觀動物研學旅遊標準,率先建立旗艦物種研學課程體系和自然研學導師體系,與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WWF(世界自然基金會)、GEF(全球環境基金)、華盛頓國家動物園、京山水等國內外社會組織常態化開展研學交流活動,青川正成為國際知名的研學交流平臺。

環境保護+旅遊,通過取締白龍湖網箱養殖,在全國首創城鄉垃圾處理12戶聯動機制,積極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示範社區建設試點,與水利部合作制定中國國家河流青川標準。

鄉村振興+旅遊,按照「一溝一品、一溝一景、一溝一特色」思路,建成了初心谷、幸福島、竹溪谷、仙霧茶海、邊城秘境陰平村等20餘個精品鄉村旅遊景點,實現鄉村旅遊全域化。

「十三五」以來,隨著特色旅遊節點和精品線路的推出,「旅遊+」「+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全縣旅遊產業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態勢,一個處處能旅遊、時時可旅遊、行行加旅遊、人人享旅遊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已經形成。

相關焦點

  • 青川:綠水青山高顏值 全域旅遊富群眾
    近年來,青川立足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提出了建設生態旅遊目的地和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縣的發展目標,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全域旅遊發展新局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 東湖評論:以全域旅遊為筆,建始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以前瞻性的目光去引領區域的高質量發展,就好比站在雄偉高地上去眺望遠方,主政者的眼界與信心,是決定「看多高」和「走多遠」的關鍵要素。出臺《建始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方案》《建始縣旅遊獎勵辦法》等系列政策文件;聚焦「人類起源地醉美金建始」形象定位;實施「五層開發」的全域旅遊「345工程」……建始堅持把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性和先導性產業,在高位統籌規劃和推進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
  • 東湖評論:以全域旅遊為筆,建始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以前瞻性的目光去引領區域的高質量發展,就好比站在雄偉高地上去眺望遠方,主政者的眼界與信心,是決定「看多高」和「走多遠」的關鍵要素。出臺《建始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方案》《建始縣旅遊獎勵辦法》等系列政策文件;聚焦「人類起源地•醉美金建始」形象定位;實施「五層開發」的全域旅遊「345工程」……建始堅持把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性和先導性產業,在高位統籌規劃和推進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
  • 全域旅遊奏響「富民曲」
    近年來,烏當區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自然資源,聚焦「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以「全域旅遊」帶動「全域美麗」,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助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走出了一條旅遊發展和群眾脫貧致富雙贏的有效路徑
  • 青川:打造精品景區 激活全域旅遊
    在山清水秀的青川 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散落分布在山水間 行走在青川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近年來,青川一直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建立健全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 「全域旅遊看江蘇」媒體專題採訪活動走進溧陽
    為全面展示江蘇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成果,總結交流各地在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中的亮點和創新做法,近日,「全域旅遊看江蘇」媒體專題採訪活動來到我市,人民日報、新華日報、中新社、中國縣域經濟報、《中國國家旅遊》雜誌、澎湃新聞、江蘇電視臺國際頻道、馬蜂窩等10餘家重量級媒體及中國攝影家協會知名攝影師
  • 南昌梅嶺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擘畫全域旅遊新圖景
    南昌梅嶺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擘畫全域旅遊新圖景 2021-01-08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朝天青川進入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評審環節
    7月24日,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評選會於23日舉行,全省24個候選縣申報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59個縣(市、區)申報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下一步,省文化和旅遊產業領導小組將根據評審結果,結合前期已完成的現場檢查、大數據評估、遊客滿意度抽樣調查與暗訪、主流媒體評價、行業組織評價等情況,按照有關程序報批,擬命名10個命名縣、遞補10個候選縣,並在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上授牌與公布。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文化旅遊發展,明確提出「文旅興市」發展思路,以發展全域旅遊為契機,深入推進旅遊品牌化創建工作。
  • 全域旅遊的浙江實踐:主客共享 富民增收
    如今,全域旅遊的進行曲已經在浙江大地鏗鏘奏響,各縣市區結合自身發展優勢,加快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多渠道促進「旅遊+」的多方聯姻,實現主客共享,富民增收,為全域旅遊添加了新的註腳,貢獻了更多的浙江智慧。
  • 為高質量發展加油助力 蘇州繪就全域旅遊新藍圖
    蘇州聚力打造黨委政府統籌推進、各級部門聯合推動、政府企業緊密合作和全民全域共建共享四大機制,實現綜合管理體制、產業發展模式、旅遊服務供給、市場監管機制和旅遊富民增收五大新突破,全面打響補齊留客要素短板、突破融合發展瓶頸、完善散客服務體系、探索聯合品牌之路和規範旅遊市場秩序五大攻堅戰。
  • 青川紅葉漸入觀賞佳期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風景如畫的紅葉(圖片由縣委宣傳部提供)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青川是全國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榮獲『中國最具魅力生態縣』、『 中國最美縣域』等稱號。」
  • 四川青川唐家河紅葉漸入觀賞佳期
    金秋的四川青川唐家河是一年中最浪漫的季節,大自然的神奇妙筆為唐家河披上了五彩的花衣。河谷兩岸火紅的楓葉和銀杏,在秋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踩著鬆軟的落葉,漫步其間,猶如徜徉在一幅油畫裡。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大熊貓公園核心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6%,有珍稀野生動植物2400餘種,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最佳保護地綠色名錄,是全世界野生動物遇見率最高的低海拔地區。由於海拔氣候等原因,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風景如畫,漫山遍野層林盡染,吸引大量省內外遊客來這裡賞紅葉、遇動物、品美食。
  • 「十三五」成就巡禮:梅縣區「旅遊+」跨界融合繪就全域旅遊新圖景
    「十三五」期間,梅縣區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加快推進景區建設和提檔升級,深挖資源優勢,推動旅遊業與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大小景區「串珠成鏈」,旅遊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湧現,遊客滿意度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今年11月,梅縣區上榜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全域旅遊大放異彩。
  • 青川首屆玫瑰花節邀您來打卡
    ,豐富青川旅遊市場,進一步提升「熊貓家園·大美青川」的知名度、美譽度。青川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本屆玫瑰花節以『玫瑰花海·扮靚鄉村』為主題。活動期間,還將舉辦科普講座、農事體驗等活動,從而讓更多的遊客認識、了解、感受到青川的生態資源、綠色產業和人文景觀。」
  • 【「十三五」成就巡禮】富民強縣 全域旅遊描繪遠安新畫卷
    「十三五」期間,我縣從統籌制定全域旅遊規劃,到建設精品景區優化旅遊格局,再到推進產業融合實現旅遊富民,一步步走得堅實。現如今,遊客來遠安選擇的景點增多了,在遠安停留的時間變長了,遠安旅遊的名片更靚了,鄉村群眾依靠旅遊增收致富了……
  • 【媒體看安義】全域旅遊「風」乍起 千年古村「潮」起來
    近日,新華社以《全域旅遊「風」乍起 千年古村「潮」起來》為題,對我縣全力打造江西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人民網、搜狐網、半月談、南昌新聞網等多家主流媒體同步進行轉載報導。現將原文刊載如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 以全域旅遊繪就新時代太湖最美畫卷
    自2017年創建以來,吳中區始終堅持以環太湖生態文旅帶為核心,以鄉村振興為根本,以江南古鎮古村落保護、傳承和發展為突破,全域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了「文旅融合、城鄉一體、主客共享」全域旅遊工作思路,探索「體制創新、品質引領,打造江南生活典範」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吳中樣本」。
  • 青川戰國木牘文化綜合體開啟生態康養旅遊新時代
    青川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有著獨特的生態優勢,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和人民群眾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在青川縣委縣政府看來,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必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對此,青川縣委縣政府堅持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統領,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立足生態優勢,創新發展模式,加快構建全區域、全季候、全要素、全產業、全社會的全域旅遊格局。2019年,在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錄中,四川省入選3個,青川縣與都江堰市、峨眉山市並肩入圍。
  • 《長三角全域旅遊綠色發展宣言》在浙江衢州發布
    在此次培訓班上,長三角三省一市文化和旅遊部門負責人共同發布了《長三角全域旅遊綠色發展宣言》。全域旅遊是中國旅遊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也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指出,在全域旅遊發展過程中,文化和旅遊部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現實路徑,以鼓勵示範區先行先試,推出一批全域旅遊示範典型。
  • 這,就是青川
    ,天然氧吧實至名歸青川是—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大氧吧,全域山水畫」,青川走出特色路青川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全域開發鄉村景觀景點建成一溝一品、一溝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