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作為全球知名國際學校,惠靈頓公學的教育理念已被其他國家接受和借鑑學習,在談及「培養什麼樣的學生」時,Julian Jeffrey從惠靈頓公學五大特質──積極、慎思、獨立、個性和包容為切入點,並結合自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就「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教育」進行了闡釋。他表示,「五大特質並不是簡單文字概述,而是培養一個合格學生的全過程,最終目標是:培養合格的國際社會公民。」
記者:惠靈頓五大特質(特質「Five I」)具體指的是哪些理念?它最終是需要達到怎樣的目標?
Julian Jeffrey:惠靈頓五大特質(特質「Five I」)是積極(Inspired)、慎思(Intellectual)、獨立(Independent)、個性(Individual)、包容(Inclusive)。具體講為:積極,學生養成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在他們步入社會時,能夠啟發鼓舞他人。同時,這也是惠靈頓特質的核心支柱;慎思,學生必須能夠批判性地思考問題,進行深層次的學習;獨立,鍛鍊學生的認知、人際、學習技能以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個性,培養學生的個性將體現在我們的課程與課外活動中,學生能夠充分發現、發展自己的才能、熱情和興趣;包容,惠靈頓學生畢業後得到的不是精英階級、特權及排他性等標籤,而是行善助人的良知和道德觀。
五大特質體現了英國惠靈頓公學「教育為人生」的辦學理念和培養合格的國際社會公民的最終目標,天津惠靈頓國際學校也如此。
記者:五大特質實施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Julian Jeffrey:學生的培養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要想讓學生能夠在惠靈頓的培養中成才並走上社會,前提是學會接受。對家長來說,要認可惠靈頓公學的教學理念、價值觀及管理體系,讓他們將這些理念「植入」到自己的思想當中。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惠靈頓這個「大家庭」中來。
這也同積極這一核心特質不謀而合。因為積極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積極的態度,才可以開展後續的學習任務。學校也一樣,不僅要培養學生在學校的積極態度,同時也要培養他們在畢業後走上社會後,能夠積極地做到接觸社會、適應社會,能夠在社會中立足。
記者:個性化培養,會與惠靈頓的特質相衝突嗎?
Julian Jeffrey:不會,這反而會形成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個性,老師要關注到學生的經歷和關注點。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進行個性的培養。這裡所指的個性培養,並不是特立獨行。而是讓學生學會處理問題的獨到之處。因為五大特質之一的獨立,鍛鍊個人認知、人際關係、學習技能以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同時,學生學會應對日新月異的世界,並在其中茁壯成長。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要區分獨立與自私。
記者:面對中國教育背景,學校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嗎?
Julian Jeffrey:作為一所開在天津的學校,我們在正常的教學中,對中國文化的涉及是非常注重的,畢竟這是一所在中國的學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同時,雖然我們的老師都來自英國,或者是具有英語背景的國家,但是對於天津惠靈頓學生的教學,學校並沒有「生搬硬拽」。同時,學校開設了中文部,以應對教學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記者:教師喜歡接受學生提出質疑,對此,您怎麼看?
Julian Jeffrey:批判性思維在學校很受歡迎,發問精神在教學中是一種正常的存在,並受到鼓勵。在高年級學生中,學校會定時安排辯論活動,這已形成特定的習慣。
我個人認為,對於一個問題看法,沒有對錯之分,只是對個人持有的觀點不同而已。相比灌輸式教學,惠靈頓採用批判性教學會更多一些。「批判性教學在學校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主動去質疑和討論,才能更深層次學習。多角度全面的學習,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會更多。」
記者:作為知名國際性學校,惠靈頓五大特質是否「放之四海而皆準」?
Julian Jeffrey:我認為,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標準,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個學會積極、慎思、獨立、個性和包容的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會被認可,並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