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光榮傳統 接續團結奮鬥 雲南少數民族文學事業蓬勃發展

2020-12-10 民族時報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李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雲南少數民族文學事業也成績斐然,為祖國的文藝繁榮發展、為各民族的大團結作出了重要貢獻。彩雲之南的藍天下,民族文學百花綻放,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未來,全省廣大少數民族作家和文學工作者還將繼續發揚光榮傳統、接續團結奮鬥,不斷開創新時代雲南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的新局面。

■回望過去成績斐然

「雲南少數民族文學是雲南文學的強項,雲南民族多也最有特點,是雲南文學創作的源泉,為雲南作家進行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深厚的素材。歷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雲南獲獎的作家作品數量是全國最多的。」今年85歲的雲南省作協原主席曉雪說。

曉雪告訴記者:「到現在,我為全國17個少數民族的93位作家、詩人、評論家寫過專題評論文章,這些人大多數都是雲南的,老中青三代都有,三代作家共同努力,雲南少數民族文學完全可以努力走在全國的前列。」

正如曉雪所言,雲南少數民族作家隊伍在全國來說民族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結構合理、老中青梯次完整。截至2020年,有雲南省作協少數民族會員737人,佔雲南省作協會員總人數2394人的30.79%;有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會員130人,佔全省中國作協會員總人數305人的42.62%。這兩個比例,一個接近三分之一,一個超過三分之一,在數量規模上充分說明,雲南少數民族作家已經成為全省文學事業發展繁榮的骨幹力量。

今年,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3位雲南少數民族作家獲獎。據統計,從1976年至2020年的十二屆評選中,雲南少數民族作家獲獎累計104人次,數量為全國之最,其中:李喬、張長、曉雪、那家倫、魯若迪基等少數民族作家多次獲得這一獎項。

如今,雲南25個少數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知名作者,白族、彝族、納西族、哈尼族還形成了本民族作家群體。雲南15個特有少數民族,不僅有本民族的中國作協會員,而且還都有作家獲得駿馬獎。雲南少數民族文學工作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多年的努力,在不斷蓬勃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雲南少數民族文學之林枝繁葉茂、創作成績斐然。

■立足當下壯大隊伍

魯若迪基是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族詩人,曾兩次獲得駿馬獎,他現在在麗江市文聯工作。今年,他當選為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在談及今後雲南人口較少民族的作家培養、作品創作問題時,他滿懷信心,認為雲南人口較少民族的作家、作品在中國作協、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作協的關心支持下,會得到提升和發展。

魯若迪基給記者講了許多近年來各級作協關心支持雲南人口較少民族作家、作品發展的事例:「中國作協在紀念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時,在魯迅文學院專門舉辦少數民族作家培訓班,雲南有16個作家參與,這些學員中就有普米族、布朗族、阿昌族等人口較少民族的作家。去年,紀念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時,中國作協又專門舉辦56個民族作家共同參與的魯迅文學院高研班,雲南的人口較少民族作家也參與其中。此外,雲南省作協去年還專門舉辦了雲南人口較少民族作家的培訓班,這在過去是沒有的。每年,省作協和魯迅文學院合作,專門開設雲南少數民族青年作家培訓班,都在關注著、培養著雲南人口較少民族的作家。省作協的刊物《邊疆文學》所組織的各種活動,也邀請雲南人口較少民族的作家參與。此外,在評獎、扶持作品的申報上都密切關注著人口較少民族的作家。」

「我的每一步成長都和省作協的關心、扶持分不開。我一直在尋找屬於自己的寫作路子,恰好在我困惑、迷茫時,2013年省作協推薦我到魯迅文學院參加第八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通過這次培訓,我的寫作方向越來越明確。從此,我就開始走上了寫作的轉型之路,開始寫大題材。我當時著手寫《茶馬古道記》,作品寫了一部分後,就開始申報中國作協重點扶持作品,省作協幫我把這部作品申報上去,經過專家評審,最終如願成為中國作協2015年度少數民族文學重點扶持作品,給了我很大的鼓勵,為我的寫作帶來了很大動力。後來《茶馬古道記》獲得駿馬獎,這些都與省作協的關心、扶持是分不開的。我的詩集《神性滇西》和《穿過一小塊人間》先後也被省作協推薦申報中國作協2017年度少數民族文學重點扶持作品和2020年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也都如願申報成功。此外,省作協還推薦我參加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和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會議,讓我有機會出去和省外的作家在一起交流和學習,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正因為省作協給我的寫作提供了一片肥沃土壤,我的作品才得以開花、結果。」白族詩人何永飛說。

魯若迪基是雲南少數民族文學的中堅力量代表,何永飛是雲南少數民族文學的年輕力量代表,像他們這樣的少數民族作家,雲南還有很多。雲南少數民族文學發展的沃土,一直壯大著一批批少數民族作家隊伍。

■展望未來接續奮鬥

「雖然雲南少數民族文學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我們也要對雲南少數民族文學事業客觀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有清醒認識。目前,雲南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少數民族作家作品還不夠多,不足以代表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較高水平;各少數民族文學發展不平衡,有的少數民族還缺少有代表性的本民族作家,有的少數民族作家隊伍出現斷層現象,有的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長期處於低迷狀態。」雲南省作協主席範穩說。

據了解,為持續繁榮發展雲南少數民族文學事業,雲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聯合出臺《關於繁榮發展新時代雲南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的意見》,提出加強少數民族文學發展項目建設等措施,主要包括:出版項目方面,每年在全省範圍內遴選5位少數民族作家,扶持其作品出版,發現和培養少數民族優秀作家。培訓項目方面,每年至少舉辦1期雲南少數民族作家培訓班,在全省範圍內遴選45名左右、有一定創作潛力的青年少數民族作家參加培訓,夯實雲南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基礎;積極創造條件,讓更多少數民族作家有外出學習、交流機會,並參加全國性培訓班;加強與國家民委、中國作協的匯報溝通,力爭更多高水平培訓班落地雲南。少數民族作家作品研討項目方面,每年至少組織1次重點少數民族作家作品研討會,邀請國內知名評論家,對雲南少數民族作家作品進行研究和評價,搭建起雲南少數民族作家走向更寬廣舞臺的橋梁。少數民族文學理論研究項目方面,加強雲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和理論評論工作,研究雲南少數民族文學發展經驗和面臨的問題,關注少數民族作家特別是青年作家的創作,每年確定並資助有較大價值的選題,推動加強理論評論建設,推出系列研究成果。

範穩表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雲南少數民族文學工作將發揚光榮傳統,接續團結奮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題主線,堅持走中國特色少數民族文學發展道路,著力完善推動少數民族文學精品創作生產,加強少數民族文學隊伍建設,完善推動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增強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滿足全省各族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轉載請註明來源《民族時報》

相關焦點

  • 2020雲南少數民族文學工作會在昆召開
    會議現場 黃磨西 攝  雲南網訊(記者 黃磨西)11月16日,2020雲南少數民族文學工作會在昆明召開,來自全省16州市文聯、民宗委(局)負責人及全省少數民族作家代表近50人出席會議,共話雲南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發展。
  • 多民族 一家人 好日子——我國世居少數民族最多省份雲南民族團結...
    新華社昆明9月25日電 題:多民族 一家人 好日子——我國世居少數民族最多省份雲南民族團結進步記事  新華社記者字強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
  • 雲南祿勸法院用司法護航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雲南祿勸法院用司法護航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祿勸縣法院供圖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8名雙語法官中有4名彝苗雙語法官是祿勸本土成長起來的,他們知民俗、懂傳統、解民情,能很好地使用民族語言定紛止爭。「我們的雙語法官們用少數民族語言架起溝通的橋梁,通過雙語審判確保訴訟中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司法實踐中踐行公平正義,在工作中的細微之處維護民族團結,助推實現各民族間的交通交流交融。」楊文昆如是說。雲南祿勸法院用司法護航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 雲南:15個世居少數民族文史叢書首發
    11月25日,《雲南特有民族百年實錄》舉行了首發式,這部雲南特有民族文史叢書有15個分冊、共1500萬字。雲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管國忠介紹,雲南省政協對雲南15個特有世居民族近百年的歷史、文化和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匯集實錄,客觀地反映了雲南每一個特有民族百年來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反映了各特有民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生的滄桑巨變。從這套書中,可以追溯雲南省各特有民族悠久的歷史淵源,領略魅力無窮的民族文化,看到建國以來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蓬勃發展。
  • 方徵: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的發展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繁榮,民族傳統體育是文明發展的結晶。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把做好體育工作作為振奮民族精神、增進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內容。民族體育是以體育的方式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窗口,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就。
  • 星河灣黃文仔董事長善行無疆,積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
    作為星河灣的董事長,黃文仔先生一直以來積極履行黨的民族政策,十分關心和支持廣東連南、西藏林芝等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通過精準扶貧和教育幫扶等方式,致力於為少數民族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維護民族團結進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 民族團結 和諧雲南
    在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的政策上,對人口較少民族加大了扶持力度。2007年下發的《雲南省人事廳關於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少數民族地區、艱苦邊遠地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尤其是招聘少數民族人員)或國家政策有規定的,招聘條件可適當放寬,經報招聘工作主管機關批准,可採取特殊的方式進行招聘。
  • 雲南保山:奏響邊疆民族團結交響曲
    「直過民族」的扶持發展、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安置工作,加快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打牢堅實的物質基礎。截至今年9月,全市13個少數民族村寨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2個村寨和1個小鎮被命名為雲南少數民族特色村鎮。1個市(縣級)、12個鄉鎮、150個村(社區、自然村、村(居)民小組)獲首批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示範單位稱號。37個單位、41名幹部群眾榮獲全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稱號,受到國務院和省政府的表彰。
  • 保山市高位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縱向發展
    近年來,保山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重大決策部署,認真謀劃部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認真履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新時代民族工作歷史使命,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積極探索散居民族地區發展模式,切實加快民族地區脫貧發展步伐,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 【民族團結】你應該了解的民族團結小知識
    11、黨的民族工作的主題是「兩個共同」,「兩個共同」是指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12、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 雲南民族團結進步這5年:多民族 一家人 好日子!
    雲南有2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1/3是全國世居少數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這是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為雲南作出的新定位、賦予的新使命這是雲南各族群眾共同繁榮發展的堅實腳步也是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綻放的磅礴力量
  • 民族團結一家親,一起學習民族團結小知識~
    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學習民族團結進步相關的小知識吧~~1、黨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團結進步方向是什麼?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2、《憲法》對我國多民族基本國情是怎麼概括的?
  • 雲南「十三五」期間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成績單」出爐
    趙嘉 攝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大局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雲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全國發展戰略大局的重要任務。「十三五」期間,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親相惜,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
  • 雲南大理創建52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全面推進民族工作
    央廣網大理4月15日消息(記者 李騰飛)據云南省大理州州委常委、州委統戰部長、州委政法委書記許雲川介紹,大理注重用示範引領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創建了2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20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鄉鎮、52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56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9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
  • 民族團結一家親|快點看過來!民族團結進步小知識
    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學習民族團結進步相關的小知識吧~~1、黨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團結進步方向是什麼?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2、《憲法》對我國多民族基本國情是怎麼概括的?
  • 雲南少數民族高考考生志願填報重要提示
    、西南民族大學、雲南民族大學、西藏民族大學這5所。(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門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國少數民族藝術、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宗教學、生態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個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歷史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1個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科研基地(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
  • 雲南25個世居少數民族的心靈訴說
    人民網昆明12月20日電 (李發興)新中國成立70年來,作為全國世居少數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雲南省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奮鬥、開拓進取,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 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小知識
    9.我國民族工作的主題是(兩個共同):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10.新時期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原則是(三個離不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11.17.我國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民族平等;維護民族團結;實施民族區域自治;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尊重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尊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18.我國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祖國統一。
  • 民族團結知識百題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55.我國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則: (1)堅持民族平等; (2)維護民族團結; (3)實施民族區域自治; (4)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 (5)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6)尊重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 《民族文學》哈薩克文版在烏魯木齊首發
    10月20日,民族文學雜誌社、新疆文聯、新疆作協在烏魯木齊聯合主辦了《民族文學》哈薩克文版創刊首發式,在這個喜迎收穫的季節裡,為哈薩克族的作家和讀者奉上了一份分量厚實的禮物。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主席艾斯海提·克裡木拜在首發式上的講話中指出,《民族文學》哈薩克文版的創刊,對新疆多民族文學事業來講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