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野外防蛇指南大全(建議收藏)

2021-02-08 徒步中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雪線之上



走入山野,你最可能遇到的野生動物,也許就是蛇了。蛇是山野中的原住民,而人只是山中過客。


與蛇相遇

蛇和人一樣,只是自然界普通的一員。只要走進山野徒步露營,你就難以避免與蛇相遇。


不期而遇——行山時與蛇不期而遇,恐怕是很多山友都有過的遭遇。走著走著,腳下可能就有一條蛇橫穿而過。不用緊張,因為蛇也只是路過,會很快溜走。



蛇會怕人,但有時候又會出現在營地附近。吸引它的並不是人,而是營地散發的熱量。它並不是專程來咬你,也會很快離開。


不請自來——蛇是為了取暖而來營地,不是為了來咬人,遭遇人也會選擇逃離。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它自身熱量容易散失,所以容易被睡袋、帳篷的熱量吸引。



5月8日,李女士與家人到南堤西路露營。下午2時,李女士突然聽見孩子發出一聲驚叫,趕忙鑽出帳篷查看究竟。看見一條大蛇慢慢向帳篷靠近,有大約2米長。「那條蛇一直衝我們的帳篷爬過來。」  (來源:《遼瀋晚報》,2016/5/10)


不期而遇,不請自來。在山野中,你很難避免和蛇接觸。因此,很多人「談蛇色變」,因此惶恐不安不敢去露營;毒蛇咬人會致命,有的人因此認為蛇是邪惡生物,在戶外四處拋撒防蛇藥,見到蛇就追趕擊斃。


但蛇並非妖魔鬼怪,恐懼和對抗並不是相處方法。因為蛇並不會主動攻擊人,正確的防蛇之道是:學會與蛇相處。


無論行山還是露營,都可能遇見蛇,蛇類的生活區域本就與城郊有所交集,當我們去山裡露營走線時,更是主動走入了蛇的世界。


走入蛇的世界

走入蛇的世界,深入了解蛇,是與蛇和平共處的基礎。登山者的活動範圍,與蛇的活動範圍有很大交集,你喜歡走線露營的地方,蛇也喜歡;你喜歡登山的時間,蛇也活躍。所以夏秋季戶外容易遇蛇。


郊區也有蛇——相比於大型野生動物,蛇分布廣泛,不需要深山老林,即使你在郊區山野,甚至草木繁盛的公園,也可能遇到蛇。



毒蛇離城市並不遙遠,很多咬傷都發生在郊縣。


作為華北地區惟一的毒蛇救治療中心,我部在2011年共接診收治262餘例毒蛇咬傷患者。其中腹蛇咬傷 237例,主要是北京郊區縣、河北承德等地患者,佔到85%以上。(來源:《2011年北京及周邊地區毒蛇咬傷救治情況回顧分析》,作者趙曉東,載於《臨床急診雜誌》)


除了郊區,蛇的生活範圍比想像的大。


與蛇共處山野——走線露營都喜歡生態良好,自然環境優美的區域,這些地點也是蛇類活動的天堂。除了雪線之上難覓蛇的蹤影,你去各地走線都可能遇到蛇。


北方地區毒蛇以蝮蛇為主,去小五臺、海坨都可能遇到。南方則有竹葉青,銀環蛇,五步蛇等多種毒蛇,潮溼的線路,如船底頂,神農架等南方路線,遇蛇的現象更為普遍。



蛇在乾燥的環境和潮溼的環境都有分布。一些蛇生活在沙漠,會出現在西北的大漠之中;許多蛇類都可以下水遊泳,容易與在水邊露營的山友相遇;即使在海邊紮營,也逃不出蛇的活動範圍。


眼鏡蛇科中海蛇亞科約有50種蛇終身生活於海水內。 (來源:《中國蛇類》,趙爾宓著。)


在地點上,蛇的分布廣泛讓你不得不防。而在時間上,蛇活躍的時間也是你走向山野的時候。


蛇的活動時間——防蛇也分時間,比如冬季就不用防蛇。蛇活躍的季節也是登山火熱的夏秋季節。在一天之中,蛇也會選擇涼爽的晨昏,夜晚活動,而雨後初晴時蛇也活動頻繁,這是因為洞穴中過於潮溼,蛇需要新鮮空氣。


夏秋是蛇的活動季節,攝食和繁殖多在此進行。(來源:《中國蛇類》,趙爾宓著。)


一些山友喜歡夏季夜爬,躲避炎熱天氣,但夜晚通常是部分毒蛇出洞的時刻。因為夜晚涼爽,而且很多小動物都是夜晚活動,部分毒蛇通過熱量感應捕食,所以夜晚遭遇毒蛇的可能性更大。


蝰科許多毒蛇,眼鏡蛇科的金環蛇,銀環蛇,遊蛇科的鈍頭蛇等都是夜出活動,都與攝食對象的活動有關。(來源:《中國蛇類》,趙爾宓著。)



正是因為蛇分布廣泛,活動時間與登山交集,因此登山者是最容易遇蛇的群體之一。蛇就生活在山友身邊,但遇到蛇,並不代表就一定會遭到攻擊。


蛇為什麼咬人

想要與蛇和平共處,首選是了解蛇的習性,其次,也要清楚蛇為什麼咬人。事實上,蛇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除非是被激怒進行自我防衛。


以毒蛇為例,毒液是一種用於捕食的寶貴物質,不到萬不得已,蛇並不願意浪費到人身上。


蛇也怕人——相比於人防蛇,蛇更應該防範人類。蛇的主要食物是小型哺乳動物,昆蟲和鳥類,人類在它眼中是龐然大物。


蛇也怕人,多數一般不主動攻擊人。毒蛇的毒液和毒牙是幫助消化和捕食的工具,當毒蛇咬人時也不一定放出使人嚴重中毒的毒液。 (來源:《蛇傷的防治》,中科院動物研究所,作者:黃祝堅)



自衛攻擊——蛇攻擊登山者,是因為登山活動打擾到了蛇的正常生活。登山者途徑灌木草叢時發出擾動,或者行山時踩到了抱卵繁殖的蛇,讓蛇認為是攻擊行為,於是出於自衛攻擊。


毒蛇咬傷是當人無意觸及毒蛇時,毒蛇表現的防禦反應。(來源:《中國蛇類》,趙爾宓著。)


幼蛇對大個體動物的攻擊行為可能主要是基於防禦性的。(來源:《尖吻蝮和舟山眼鏡蛇初生幼體的捕食性攻擊行為》,作者:林植華等,載於《生態學報》,2010.30(9))



清楚了蛇為何咬人,便不難理解防蛇的首要原則了:保持一顆尊重之行,避免驚擾到蛇。


防蛇原則:保持尊重,避免驚擾

既然蛇咬人是出於自衛。因此我們要與蛇相處,最重要的是對蛇保持尊重,敬而遠之:遇到蛇時,不挑逗就不會被咬;面對蛇做一些私密事時,避免圍觀獵奇;看到蛇的巢穴,敬而遠之。


避免挑逗——在山野中遇到蛇,一般不會發生蛇主動咬人的事件,大多數蛇都會選擇離開。但是有的山友為了發朋友圈,不讓蛇離開,結果把蛇逼急了只能咬人了。



在路上遇到蛇時,保持一顆尊重之行。不去冒犯蛇,便是防蛇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避免圍觀——有時候,你遇到的蛇可能不會主動離開。這多是因為它們正在忙私密事,如果你好奇圍觀,很可能被攻擊。蛇在一些狀態下處於高度警惕之中,性情也較為暴躁。比如雄蛇「鬥舞」(combat dance)現象,兩條雄蛇尾部纏繞,頭部昂立。或者雌雄蛇纏繞交配,雌蛇抱卵產仔等情況時。這些情況下最好繞道離開。



遠離蛇窩——蛇不會自己打洞,一般是把鼠類洞穴佔為己有。所以你如果看到鼠洞、樹洞,就可能是蛇窩。



行山時,除了遠離蛇之外。當你行走在茂密的草木中時,怎樣避免腳下的誤會?


行走時防蛇方法

和平相處是防蛇要義,但蛇也不懂人話,有時候人的一些無心之舉可能被誤解為攻擊,從而被蛇咬。所以防蛇還需要裝備與技能。


蛇的咬傷部分發生在手足四肢,行山時需要全副武裝。其次,利用踏步行走的方法,也可以有效地震懾蛇類。


咬傷部位:以手、足、臂、腿多見。  (來源:《109例毒蛇咬傷臨床綜合救治分析》,作者:程青等,載於《臨床急診雜誌》


262餘例毒蛇咬傷患者。其中四肢咬傷259例。(來源:《2011年北京及周邊地區毒蛇咬傷救治情況回顧分析》,作者趙曉東,載於《臨床急診雜誌》)


裝備防蛇——蛇的攻擊範圍有限,在蛇頻繁出沒地區徒步時,長衣長袖,手套是必要的防範裝備,即使蛇牙會穿透,也起一定的阻礙作用。足部是防範的重點,高幫登山靴和長褲是好選擇,必要時可以攜帶雪套。



踏步防蛇——蛇對振動非常敏感,在視線受限,草木茂盛的區域徒步時,可以踏步前進,通過地面振動驅離周圍的蛇類。面對可能藏蛇的灌木和石塊,利用登山杖敲擊振動也可以使蛇提前溜走。



蛇之所以怕振動,是因為蛇沒有耳膜,不能接收空氣傳遞的聲波,不能聽到一般意義上的「聲音」。但是蛇在爬行時緊貼地面,所以對從地面傳遞過來的振動非常敏感,使蛇能根據振動做出行動預判。



穿戴防蛇裝備,大踏步驅散蛇類,登山者通過這些主動的行為避免與蛇發生衝突。當你翻山越嶺抵達營地後,視野開闊起來,但並不代表蛇的防範已經結束。


營地防蛇方法

不去驚擾到蛇,主動驅散蛇自然可以與蛇互不相犯,和平共處。但你的營地可能也是蛇喜歡的地方,蛇可能「不請自來」。面對不請自來的蛇,你要對營地加以檢查,注意防範。


營地檢查——在營地,山友的一些不經意的舉動可能恰好就驚擾到蛇。蛇在休息時喜歡藏在巖縫,石堆,掉落的樹枝下,以獲得一種安全感。手伸入石縫,搬動石頭,撿拾柴火,這些無心之舉可能就會驚動蛇的藏身之所,也容易遭到攻擊。




隨手關帳篷——熱量對蛇很有吸引力,而你的睡袋就是熱量聚集的地方。在出入帳篷時,養成隨手拉合內帳拉鏈的習慣。蛇並不會咬開帳篷,只要關好了,它就進不來。



慎用防蛇藥——市面上有很多防蛇藥,通過刺激性氣味驅離營地周圍的蛇。但是關於雄黃或防蛇藥是否有效?是否對所有蛇類都有效?對蛇和自然環境有怎麼樣的影響?目前沒有看到權威資料。



寫在最後

蛇並不恐怖,它只是一種生活在山野中的動物。一定意義上,是登山者闖入了蛇的家園。人終究是山野的過客,面對蛇,保持尊重,不去打擾,就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郊野到荒原,蛇類廣繁衍。

夏秋晨昏多,毒蛇常夜行。

蛇本怕人類,咬人屬自衛。

尊重不招惹,繞開洞穴行。

手足要防範,踏步保平安。

拾柴要小心,緊閉帳篷門。


文:市長 圖:熊貓彩電/小強  編輯:宇昕/腰子


防蛇藥有用嗎?

講講你的經驗和看法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徒步中國》活動

↓↓

相關焦點

  • 野外防蛇措施與蛇傷治療方法
    我把在網上(AA戶外運動網、綠野、富陽論壇、四川旅遊熱線、網上蘭溪、荔風戶外、沙洲戶外俱樂部、綠士論壇、山水行戶外運動俱樂部等)、書上查到的資料和一些朋友的經驗整理後,分成「蛇的防範」,「被蛇咬傷後的處理」,「蛇的知識」,「其它毒蟲」,「網友的遇蛇經歷」幾個主題陸續發到貼子裡,希望經驗豐富的驢友給予建議和指正。
  • 與危險動物說拜拜 野外防蛇措施與蛇傷治療
    第一部分蛇的防範:  一、行軍防蛇:  1、除眼睛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蛇體時,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
  • 野外露營需要準備什麼物品?
    帳篷帳篷是露營必備的物品,由於帳篷直接影響睡眠質量,可以根據戶外的地點、季節的變化去選擇合適的帳篷,有條件的朋友,建議選擇質量好,防風防雨,透氣的帳篷。背包根據露營的天數可以自行選擇合適規格的背包,背包往往是最適合野外露營地包類,不僅方便而且容量大。建議選擇分隔的背包,可以將所需品分類放置。
  • 在野外遇到蛇怎麼辦?
    我們去野外郊遊的時候,最怕的事是什麼,無非就是迷路和遇到蛇,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在野外遇到蛇時該怎麼辦。第一,如果距離蛇的距離相對較遠的話,那麼慢慢地往後退開,一定不要發出大的響聲,以免驚動其他東西導致蛇的異動。
  • 乾貨~建議收藏|雲南旅遊防坑指南
    如今的旅行,在很多人旅行中眼中,那可算是「處處是坑」,「時刻踩雷」的危險境地,而雲南旅遊更是被報導和傳成了旅行「雷區」,還對於一位智慧的旅行者來說,智慧出行:防坑、避雷,一切都是要依靠智慧來理性出行,所以,今天小坑哥為大家特意整理了一篇乾貨——雲南旅遊防坑指南
  • 夏天來了,這份「防蛇攻略」一定要收藏好!
    蛇一般不會主動向人發出攻擊,除非它認為受到了威脅,所以遇到蛇特別是毒蛇的時候,不要驚動它,而應避開其注意力,緩慢退到安全地帶。2. 不要自行驅趕,千萬不要自行拿棍棒驅趕或抓捕,萬一被蛇追趕,要跑曲線。3. 甕中捉蛇。
  • 收藏!壯觀App「空中課堂」觀看指南發布(手機+電視+電腦)
    > 在「壯觀課堂」頻道同步免費播出。 …… 針對大家的疑惑, 小編整理了一份最全 壯觀客戶端「空中課堂」觀看指南, 大家趕緊收藏!
  • 「防蛇攻略」一定要收藏好
    蛇一般不會主動向人發出攻擊,除非它認為受到了威脅,所以遇到蛇特別是毒蛇的時候,不要驚動它,而應避開其注意力,緩慢退到安全地帶。2. 不要自行驅趕,千萬不要自行拿棍棒驅趕或抓捕,萬一被蛇追趕,要跑曲線。3. 甕中捉蛇。
  • 印度-亞洲大陸碰撞帶野外地質考察指南
    特別是,現今很多學者都認為,蛇綠巖在很大程度上都與弧前盆地的形成有關。因而,該區也是檢驗蛇綠巖形成機制的最佳場所。對於南側的蛇綠巖,它基本沿雅魯藏布江分布,並以日喀則一帶的日喀則蛇綠巖最為著名。此處我們只是強調,該蛇綠巖是研究新特提斯洋擴張的重要素材,而該大洋的擴張與消亡歷史對青藏高原來說無疑至關重要。蛇綠巖的南側經常出現混雜堆積,其變形強烈,巖塊類型複雜。
  • 戶外運動教練羅格:遇水講溺水急救 有草說防蛇訣竅
    羅格喜歡在大自然課堂中教給孩子和家長生存知識。他開設的課程有點特別,有趣味爬樹、滑索繩降、消防逃生、防溺水、防墜樓、防狗咬等。每一次開課,家長都搶著報名,孩子們在玩耍一樣的課程中得到了生存訓練。4年來,羅格教給10000多名孩子各種生存知識,他說:「孩子的平安成長比成功更加重要。」開發體驗式安全教育課程「不在車前跑,不在車後留,不在車邊站,不在路邊玩。」
  • 去泰國最實用的避坑指南,建議收藏,第一條有些「重口味」
    提前做好攻略,這是必須的,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去泰國最實用避坑指南,可以讓你保持頭腦清醒,在不觸怒當地人的情況下,也不會被心術不正的人坑蒙拐騙,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第3個:去泰國住酒店,在使用馬桶之前,先不要急著打開蓋子,一定要先衝馬桶,因為泰國的蛇和蟲子比較多,有時候會通過下水道爬入酒店馬桶,所以泰國的馬桶基本上都是蓋著的,在打開之前,一定要先衝水,避免發生蛇蟲傷人事件。第4個:如果你穿著裙子,還有吊帶,短裙,那麼就不要走入任何一個寺廟,這樣是不禮貌的行為。
  • 泉州蛇咬傷人數猛增 海都教你今夏如何防蛇(圖)
    知蛇防蛇,夏季來臨前,海都為您整理了這份防蛇數據和提醒。  這400多名患者中,竹葉青蛇是最常見的「兇手」:  No.1 竹葉青蛇 80%  No.2 眼鏡蛇 5%  No.3 五步蛇、銀環蛇、海蛇、龜殼花蛇、蝰蛇等 15%  蛇的種類:泉州分布毒蛇12種  泉州市林業局野動站工作人員表示,蛇喜歡呆在隱蔽、潮溼的地方,多在雜草叢生、樹木繁茂
  • 野外徒步旅行、野營、生存、求生技巧大全
    其中徒步山地(叢林)穿越是最基本的形式,徒步穿越能力是一切穿越活動的基礎。由於野外穿越往往選擇那些地形較為複雜,人跡罕至,沒有任何指示標誌的地區,這就需要隊員之間發揮團隊精神,互相幫助,共度難關。夏季野外活動裝備清單  個人裝備:防水電筒或頭燈、軍用水壺連飯盒、45升以上背包、防護眼鏡(可用太陽眼鏡代替)、野外旅遊服裝(可選擇保溫排汗內衣、抓毛絨外套、顏色鮮豔防撕風衣、防撕快幹兩用長短褲)、高筒防水靴、保暖排汗棉襪、聯絡應急用哨子、行軍小刀(瑞士軍刀)、旅行帽、棉紗或皮手套、塑料薄膜袋、塑料涼鞋(涉水時替換用)、防潮墊、羽絨或多孔棉木乃伊式睡袋、備用電池4個、防水運動表、指南針
  • 廈門這些地方蛇最多 市民三伏天如何防蛇
    專家稱,夏季也是蛇的交配期,這時候蛇頻繁出沒,尋找交配對象。加上,蛇愛吃的青蛙老鼠也漸漸多了,蛇的活動較為頻繁。根據近年蛇類的活動區域,晨報記者了解到,蛇主要出沒在靠山、森林多的區域。如狐尾山、仙嶽山等植物茂盛的地方,蛇容易出沒。上李水庫等地方,有時也有蛇出現。環島路、曾厝垵等地方餐飲店多,常會引來老鼠,蛇也容易出沒。遇到了蛇怎麼辦?
  • 蛇為何會脫皮?在野外看到蛇脫皮要快速脫掉外套,有道理嗎?
    蛇為何會脫皮?在野外看到蛇脫皮要快速脫掉外套,有道理嗎?在很小的時候農夫就聽過這種說法了,在成長的過程中,也不止一次聽身邊的人這樣說起過。還記得有一次和村裡的幾個小夥伴去山裡面玩,然後就在我們村裡的石山附近,發現了一條蛇正在慢悠悠的脫皮。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短文閱讀練習題大全!題型難度適中,建議收藏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短文閱讀練習題大全!題型難度適中,建議收藏小學一年級的語文學習難度不算太大,大部分內容都是較基礎的,比如生字詞的認識、句子句型的掌握、看圖寫話的寫作和短文閱讀練習題。為了幫助大家,老師今天專門整理了,人教版一年級語文短文閱讀練習題大全!題型難度適中,建議家長們替自己的孩子收藏好,並監督其勤加練習。人教版一年級語文短文閱讀練習題大全
  • 開江森林警察大隊開展新置森林防滅火裝備培訓、訓練課堂
    為全面提升全縣森林防滅火辦案偵破綜合業務能力,加強森林防滅火辦案人員對辦案基礎設施建設和執法裝備的使用水平,提高預防處置森林火災偵破保障能力。近日,開江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組織全體民(輔)警、職工,開展對新購置裝備的理論知識與實操培訓,進一步全面提升大隊火案偵破能力。
  • 《原神》野外寶箱解鎖大全
    原神手遊中我們經常都可以在野外遇到許多寶箱和各種機關,這些都是玩家們經常見到的,需要我們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解鎖。那麼這些寶箱怎麼解鎖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野外常見寶箱機關解鎖方式匯總一覽,快來一起看看吧!
  • 野外旅行(救生、求生、技巧)收藏起來
    、軍用水壺連飯盒、45升以上背包、防護眼鏡(可用太陽眼鏡代替)、野外旅遊服裝(可選擇保溫排汗內衣、抓毛絨外套、顏色鮮豔防撕風衣、防撕快幹兩用長短褲)、高筒防水靴、保暖排汗棉襪、聯絡應急用哨子、行軍小刀(瑞士軍刀)、旅行帽、棉紗或皮手套、塑料薄膜袋、塑料涼鞋(涉水時替換用)、防潮墊、羽絨或多孔棉木乃伊式睡袋、備用電池4個、防水運動表、指南針、衝氣睡枕、保溫鋁膜、登山杖、綁腿、防蟲頭罩、蠟燭或螢光棒、安全頭盔
  • 夏天來了,蛇就容易進院子,怎麼防蛇比較好?
    現在除了是農忙的時候,也是蟲蛇土洞的時候。不管是現在剛出來的蟲子,還是現在剛出來的蛇,其毒性都是非常大的。所以現在在田間地頭勞作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安全才好。除了田間地頭,可能會出現蛇,就是我們這些農家小院子,也可能會爬進來一條蛇。前段時間去老丈人家玩,中午吃完午飯以後,我正準備去餵家裡的小狗時,就發現一條花皮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