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單片機控制的帶鎖相環三路智能 同步採集卡設計

2020-12-18 電子產品世界


電力系統是數據採集系統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隨著電力系統進一步朝著「大電網、大容量、大機組」的方向發展,發、輸、配電過程要求高度自動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其對應的「發、輸、配」環節對相應的自動裝置、繼電保護裝置、故障檢測及診斷裝置等性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數據採集子(卡)系統作為這些裝置的「排頭兵」,其性能直接影響著這些裝置的整體性能,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個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電力系統中被測參數的特點:1)大都是周期性電量;2)實時性變量;3)同步性變量——主要指對稱三相電壓、電流等;4)變化快、隨機性強——主要是指一些幹擾性及故障性信號(如:電力傳輸線上浪湧電流、尖峰電壓等),同時現場幹擾信號多而複雜。因此,對數據採集子系統不僅要求結構上應進一步小型化、靈活化、專用和通用的有機結合以適應不同現場信號採集的需要,還要求其應逐步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自動化」以滿足採集系統實現「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多功能、多參數測量」等高性能採集和處理的要求。基於上述要求和目標,結合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特點,作者在「三路同步採集卡」設計過程中,在系統結構和採集技術上作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在系統結構上採用了性價比較為合理的「串並行結構」充分利用單片機體積小、結構簡單、現場適應能力強的優點以及其豐富的硬、軟體資源及卓越的性能優勢,使其實現了系統結構「微型、靈活」及測試過程自動化的要求;而在採集技術上依據被採信號的特點(三路頻率相同)引入了鎖相環技術實現了對採集信號頻率的自動跟蹤和系統採集速率的自動變換等;同時採用了軟體實現抗幹擾的方式——「數字濾波和設置陷阱技術」,從而提高了系統的抗幹擾性能。通過測試表明:該「智能採集卡」滿足了設計指標的要求,性能穩定且可靠。

1 系統結構及原理

1.1 系統結構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1054.htm

根據系統設計指標及現場測試的需要,本系統採用串並行結構(見圖1),同時考慮到遠程傳輸和數據處理的需要,本採集卡利用單片機的串行通訊口並配以相應接口可直接掛接到系統總線上以實現與上位機的實時通訊。

1.2 系統基本原理

與通常的數據採集系統相比,該系統中引入了鎖相環技術以實現三路信號的同步採集和採集速率的自動調節;另通過多路開關的有機組合在實現三路分時轉換的同時也實現了雙極性a/d轉換器量程的自動轉換,從而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和適應能力。

1.2.1 鎖相環技術

鎖相環技術也稱自動相位控制技術,於20世紀30年代發展起來,現已廣泛應用於通信、電子、測控等領域,其結構組成見圖2,主要由相位比較器(pd亦稱鑑相器),低通濾波器(lpf),壓控振蕩器(vco)組成。

其基本原理如下:pd將vi(t)與vo(t)的相位進行比較,產生一個與二者相位差成正比的誤差電壓vφ(t),vφ(t)再經由lpf濾波(濾除高頻分量),得到控制電壓vd(t),並加到vco的控制端使vco振蕩器輸出頻率f2向f1靠攏,直至δf=0,即f2=f1,從而實現vi(t)、vo(t)兩信號的頻率相同而相位差保持恆定(同步),即實現頻率自動跟蹤和相位鎖定。

1.2.2 集成鎖相環cd4046

鎖相環技術儘管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但由於組成鎖相環的是一些分離元件,因此使其成本高且性能低;同時由於其它一些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極大地限制了其大範圍的應用(早期主要應用於電視接收機的行掃描電路和供色度信號解調的副載波振蕩電路等),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隨著微電子技術及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製作低成本、高性能集成鎖相環電路/晶片得以實現。現在,鎖相環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如今已廣泛應用於工業、通信等領域。作為目前國內外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常見的集成鎖相環晶片cd4046,由於其集成度高、性價比高、多功能、易組合等優點而得到了廣泛使用,其管角排列及邏輯圖見圖3。

從圖3可知:vco的輸出可以經由一除法器進行n分頻後,再送至相位比較器ⅰ,並進而與vi進行相位比較,最後使f2′=f1,二者的相位差恆定,從而實現鎖相。由於f2′=f2/n=f1,可推得:f2=nf1,由此表明:儘管從局部看使用除法器完成的是分頻,但就鎖相環整體而言卻是實現n倍頻。本文作者正是利用cd4046的這一特性並配以三片可編程計數器晶片mc14522 構成120倍頻器(見圖4),從而實現三路信號在一個周波內完成120點同步採集。

2 系統設計

2.1 硬體設計

結合上述圖1所示的系統硬體結構組成框圖及測試性能要求,本系統選用當前較為流行的集成度較高的嵌入式8位單片機87c196nt作為主控器(並擴展了一片eprom-2764),a/d轉換器採用性價比較高且內含由三態緩衝器和鎖存器的12位ad1674集成晶片通過三片採樣/保持器新片lf398以及多路轉換開關cd4051和cd4052的有機組合實現三路信號的同步採集以及ad1674分時轉換和量程的自動改變120倍頻器由cd4046集成鎖相環晶片和整型放大器4069及三片可編程計數器mc14522組成;另外在通訊接口的設計上選用了當前較為流行的can串行通信接口。其硬體接線結構圖見圖4。

2.2 120分頻器設計

根據系統要求(在一個周期內完成三路共120點採集),本系統選用了鎖相環晶片cd4046和三片可編程計數器晶片(mc14522),其中三片mc14522按圖5所示接線圖連接。圖中個位所示計數器晶片的輸入端(cp端)接從第三路取樣後經4069放大器放大、濾波、整形後的輸出信號而其輸出接4046的phi1端。總的分頻係數n=100n1+10n2+n3,因此,只需給三片計數器置以相應的計數值便可實現相應的分頻係數。本系統要求n=120,根據接線圖可以分別向百位/十位/個位置計數值1、2、0(即通過單片機向其數據輸入端送二進位0001、0010、0000)便可實現120倍的分頻,而對於整個鎖相環來說則實現了120倍頻。

2.3 軟體設計

系統軟體部分主要是系統主程序、採集子程序、通訊子程序和數字濾波子程序等設計,其中採集子程序作為中斷子程序存在;數字濾波採用遞推中值算法;所有程序採用c語言編寫。

數據採集技術作為一門基礎性和綜合性相結合的技術,在當今迅速發展的資訊時代裡起著「基礎性和導向」作用,而隨著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控制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大力推動數據採集技術發展和大範圍應用的同時,也對實現數據採集技術的載體——數據採集子系統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使其進一步朝著微型化、智能化、柔性化方向發展。為此,結合電力系統參數測試的特點和要求,本文作者在設計「三路快速、高精度同步採集卡」過程中,圍繞以提高系統性能的目標從系統結構和採集技術兩方面都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經過測試表明:該「智能採集卡」性能穩定可靠,並具有較好的柔性和智能性,較好地滿足了設計指標和測試的要求。


相關焦點

  • 基於深聯華單片機的無線智能插座
    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網民數量達6.08億,網際網路普及率45.4%,基於以上分析,以及通用性方面的考慮設計了基於深聯華單片機的無線智能插座。安裝了ADSL寬帶的用戶簡單設置路由器以後就可以將插座接入網際網路,通過Android客戶端就可以實現遠程控制。該插座有四個單獨插座,用戶可以根據需求將需要控制的電器插到插座上。
  • 基於單片機的發動機尾氣參數採集系統的設計
    此設計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1 系統設計 本系統由上位機和下位機兩部分組成,下位機進行尾氣溫度、壓力的實時採集,並把採集到的數據傳送至上位機,上位機採用Visual Basic6.O進行編程,對下位機傳送的溫度數據進行顯示,繪製溫度曲線,並和上位機內存儲的柴油機車正常運行溫度進行比較,觀察者可以根據兩條曲線的不同判斷發動機是否正常運行。
  • 基於P89V51單片機和CD4051晶片實現4路智能溫控儀產品樣機的設計
    打開APP 基於P89V51單片機和CD4051晶片實現4路智能溫控儀產品樣機的設計 張愛民,林輝 發表於 2020-12-23 10:00:44
  • 改進的解耦雙同步坐標系鎖相環的設計與實現
    文獻先對各相電壓進行鎖相,然後再採用正負序分離的方法,獲得電網電壓中的正序分量,最後再採用常規的d—q鎖相。該鎖相方法能夠消除電網電壓不平衡造成的影響,並且對諧波電壓具有較好的抑制能力。文獻提出採用解耦雙同步坐標系的方法同時對電網中的正負序電壓進行提取,然後將正負序電壓進行解耦,可以很好地抑制電網中的負序電壓。
  • 基於ATmega48單片機和虛擬儀器技術實現井下多參數智能監測系統的...
    基於ATmega48單片機和虛擬儀器技術實現井下多參數智能監測系統的設計 王榮剛,王長乾 發表於 2020-05-09 10:04:53 1、引言 監測井下生產狀況參數包括監測礦井空氣中有害或危險成分
  • 基於PIC單片機的簡易數字示波器設計
    摘要:提出了利用PIC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的簡易數字示波器的設計方案。介紹了系統總體設計的體系結構,以及硬體和軟體的具體實現。 本系統將採集到的模擬信號經過AD轉換後變成數字量,利用單片機進行數據的處理儲存,轉換成LCD相應的X、Y坐標值和顯示數值。可以採用單片機和FPGA/CPLD的方式實現,由FPGA/CPLD完成採集、存儲、顯示及AD/DA等功能,即由FPGA/CPLD實現人機互動及信號測量分析等功能。
  • 基於WiFi的遠程視頻傳輸智慧機器人設計
    文中設計的WiFi機器人是以WiFi無線網絡為數據傳輸載體,實現實時控制、音視頻傳輸和圖像採集等功能的智能系統。經測試,該機器人可用於在反恐偵查、戰場C4ISR系統、消防救災、生命探測等民用及軍事領域。  WiFi是一種無線區域網運用技術,其出現以來,憑藉組網方便、易於擴展等特點,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 基於單片機控制的DC-DC變換電路
    1、系統方案設計   1.1、方案設計   本方案採用單片機為主設計測控電路。通過對DC-DC直流轉換器輸出電流進行監測,通過鍵盤輸入輸出電流設定信號,通過單片機輸出PWM信號與LM358比較器形成比較電壓,電流反饋閉環電路,從而對LM2596晶片進行控制,控制buck電路的接通關斷,以保證DC-DC的變換。升壓部分直接由LM2577電路控制穩壓其結構圖如圖1所示。
  • 基於單片機的可測溫式電子萬年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886.htm  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單片機STC89C52的可測溫式電子萬年曆,能實時地將當前時間和周圍的環境溫度顯示出來,並具有鬧鐘、秒表、語音報時的功能。
  • 14個基於智能交通的應用設計實例
    一種基於RFID的智能交通控制設計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RFID的智能交通控制,採用RFID技術檢測交叉路口附近的車輛,智能交通控制信號機根據採集到的車輛信息,選擇合適的 路口控制模式自適應地控制車輛通行時間,從而保證車輛通行質量。
  • 基於單片機的夫蘭克-赫茲實驗儀設計方案
    所以,夫蘭克-赫茲實驗儀中重點要控制UG1K、UG2P、UF電壓的大小並產生一個變化電壓UG2K和測出電流IP及電壓UG2P的大小。早期儀器中採用機械電位器調節UG1K、UG2K、UG2P、UF電壓,只能手動操作;而採用普通運算放大器弱電流放大,穩定性差。
  • 基於ARM7的畜牧養殖智能消毒機器人控制系統設計
    >機器人智能控制模塊、監視模塊、及無線網絡通訊模塊等三大部分組成。1.1 智能控制模塊 此模塊是智能消毒機器人的核心部分。採用的是嵌入式系統設計,可以準確高效地運行及處理數據。1.3 監視模塊 智能消毒機器人監視模塊通過單片機驅動舵機實現全方位的監視。視頻信號通過攝像頭來採集,信號轉換後將視頻的PAL信號傳輸至處理器,經無線網絡傳輸實時傳到客戶端。攝像頭的控制與智能控制模塊連接,攝像頭的運動受控制模塊的控制。1.4 驅動模塊 智能消毒機器人驅動模塊是通過可編碼的直流電機來驅動的。
  • 基於手機遠程遙控和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詳細的軟硬體...
    硬體由單片機擴展的存儲器、輸入/出設備以及各種實現單片機系統控制要求的接口電路和有關的外圍電路晶片或部件組成;軟體由單片機應用系統實現其特定控制功能的各種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組成。在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應不斷調整軟、硬體,協調地進行軟、硬體設計,以提高工作效率,當系統硬體和軟體緊密配合、協調一致,就可以組成高性能的單片機應用系統。
  • 基於單片機的多功能電子萬年曆設計(一)
    系統的硬體設計與電路原理  電路設計框圖  系統硬體概述  本電路是由AT89S52單片機為控制核心,具有在線編程功能、低功耗、能在3V的超低壓工作。時鐘電路由DS1302提供,它是一種高性能、低功耗、帶RAM的實時時鐘電路,它可以對年、月、日、周日、時、分、秒進行計時,工作電壓為2.5V~5.5V。
  • 基於AT89S52單片機的簡易數字示波器設計
    1 系統結構和工作原理  1.1 系統結構  該設計以AT89S52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由預處理電路(包括阻抗變換、程控放大、信號調理電路)、A/D數據採集電路、E2PROM存儲電路、功能鍵盤、LCD顯示電路以及電源等部分組成。系統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 單片機在微波功率控制技術中的應用方案
    為達到無極紫外燈在微波的激發作用下,能夠產生連續可變的光源,並且能夠較好地克服技術性與經濟性的矛盾,提高性價比,本文論述單片機微波功率控制技術。其中i/o埠為埠a,b和c,具有13個中斷源,三個定時器,兩個ccp(捕捉器/比較器/pwm)模塊、一個看門狗電路、一個並行從屬埠psp,集成了8通道a/d轉換器。pic16f87x系列既有spi和i2c主串行通信埠,又有usart異步串行通信埠。
  • 5分鐘了解單片機數據、地址、控制總線結構!
    3、控制總線 51 系列單片機的控制總線包括讀控制信號P3.7 和寫控制信號P3.6 等,二者分別作為總線模式下數據讀和數據寫的使能信號。 2、低8 位地址鎖存 通常的設計電路是使用8D 鎖存器74LS373 實現地址鎖存,74HC573 與之邏輯功能相同,只是引腳布局不一樣,使用74HC573 布線更容易。
  • 基於LabVIEW和CCD的光譜數據採集與分析設計
    因此,本文引入了新興的虛擬儀器技術,設計了一個基於LabVIEW的光譜分析及數據採集系統,使光譜分析系統整體性能有所提高,並且操作簡單,功能較強。2.系統設計2.1 系統結構根據光譜分析採集系統的工作流程,將整個系統分為光學系統設計、硬體設計及應用程式設計三部分工作。
  • 基於ARM7的多路韋根信號採集與處理
    在門禁、安防、樓宇自動化等領域中,各類身份識別卡(如磁卡、射頻IC卡)包含的ID信息經讀卡器(Reader)讀取後轉化為二進位數據,一般採用標準韋根(Wiegand)接口或串行通信方式與各類控制設備相連,以實現相應的管理和控制功能。與串行通信相比,韋根信號具有響應速度快、數據保密性及兼容性好的優點,應用較為普遍。
  • 基於單片機的GPS/電子羅盤測姿定位系統
    摘要:設計了一種基於GPS/電子羅盤的測姿定位系統。就測姿定位問題,本文基於單片機最小系統,設計了基於GPS/電子羅盤的測姿定位系統,將GPS與電子羅盤組合,利用多種信息源相互補充,構成了一種有多餘度和高精度的導航定位系統。它具有高精度、穩定、小型化、易操作等特點,為最終組合導航的實現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