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證實已開始從美國進口石油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明斯克5月15日電(記者魏忠傑)白俄羅斯外交部長馬克伊15日證實,白方已經開始從美國進口石油。這是白方尋求石油進口多元化的舉措之一。

  馬克伊當天在白外交部網站發表聲明說,從美國進口石油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年2月訪白期間與白總統盧卡申科達成的共識,進口美國石油是白石油進口多元化和保障今後本國煉油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他說,白方將與美國在石油領域的合作視為國家能源安全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雙方經貿投資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白俄羅斯國家石化康採恩新聞發言人季先科當天介紹說,一艘油輪14日開始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博蒙特港裝貨,這艘裝載8萬噸石油的油輪將於17日出港並在6月初抵達立陶宛克萊佩達港,之後通過鐵路運至白俄羅斯北部新波洛茨克市納夫坦煉油廠。

  由於缺乏石油資源,白俄羅斯主要依靠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白俄羅斯多次表示,將努力實現石油進口多元化,減少對俄羅斯石油的過度依賴。近期,白俄羅斯已從挪威、亞塞拜然和沙烏地阿拉伯購買一定數量石油。

相關焦點

  • 白俄羅斯為啥敢向俄羅斯叫板?要廉價石油不給,美國竟主動送上門
    ,白俄羅斯在2020年開始全面的倒向了美國。  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突然翻臉了!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美國的能源生產商已準備好以有競爭力的價格,為白俄羅斯提供全部石油的供應量,並且美國石油十分廉價。」  俄羅斯向白俄羅斯提供石油的合同於2019年12月31日終止。此後,雙方一直在商討延期,由於供應和運輸價格的分歧,導致了俄羅斯向白俄羅斯延期。 1月4日,俄羅斯恢復了對白俄羅斯的石油供應。但是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繼續指示政府制定替代供應方案。 1月26日上午,第一批挪威石油,約3.5萬噸到達了白俄羅斯,在白俄羅斯煉油廠加工。
  • 無視美國「禁令」,中國進口石油已成定局,專家:這才是大國風範
    美國是非常霸道的一個國家,他們因為自身的經濟實力以及科技水平比較發達,這些年在國際上面也是發布出了很多的禁令,然而此前我國則是無視了美國的禁令,石油進口已成定局,專家們更是對此表示:這才是大國風範!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這又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 無需美國點頭!中國進口委內瑞拉石油已成定局,不會讓其錯付
    在近段期間,隨著我國市場逐漸恢復,我國進口委內瑞拉的石油已經成為定居,也不需要美國點頭同意就行。這次我國關鍵時刻的雪中送炭,定不會讓委內瑞拉錯付。由於我國近年來各行各業不斷提升,對石油資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加大,由於我國資源含量並不是很多,所以每年都會從別國進口大量的石油。委內瑞拉被美制裁如今,很多一些國家的石油存儲量是非常多的,比如沙特、伊朗、委內瑞拉等國家。
  • 俄羅斯禁止進口白俄羅斯800種奶產品
    俄白為牛奶撕破臉皮近日,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關係持續惡化。在上周兩國因貸款問題發生衝突後,俄官方又宣布,因質量問題,禁止從白俄羅斯進口800多種奶製品,白俄羅斯總統隨即指責俄發動「貿易戰」。白俄羅斯奶製品佔據俄羅斯進口奶製品市場70%左右,專家擔心,俄羅斯此舉將會使白俄羅斯預算收入減少10億美元之巨,這可能會造成兩個盟國關係破裂,並使白俄羅斯全面轉向西方。俄羅斯《觀點報》9日報導,俄聯邦總防疫師奧尼先科表示,俄方已從6日起開始陸續禁止從白俄羅斯進口800多種奶製品。奧尼先科說:「這些產品都未達到2008年12月正式生效的有關奶產品的健康標準。」
  • 現在還有哪些國家從伊朗進口石油?
    石油對伊朗來說,意味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因為伊朗很大一部分收入都主要來源於石油出口,但是最近幾年伊朗一直被美國制裁。從2019年5月2日開始,美國停止了8個國家從伊朗進口石油的豁免權,以達到0封伊朗石油出口的目的。
  • 我國一年進口石油超5億噸,全球第一,還有哪些是石油進口大國?
    那麼,全球前五大石油進口國和出口國都是哪些呢?全球前五大石油進口國第一名:中國我國的石油資源其實也不算少,石油產量在380萬桶/日左右,比大多數產油國的石油產量都要高。不過由於我國對石油需求量大,自產石油遠遠滿足不了需求,2019年我國的原油進口預計會超過5億噸,相當於1007萬桶/日,進口石油是我國自產石油的兩倍多。第二名:美國美國的石油消耗量其實比我國還要多,但由於美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產油國,石油自給率較高,所以進口的石油才會比我國少。
  • ...這意味著美國美國將需要從其他地方進口重質石油,而加勒比海...
    文 / 爾東琛2021-01-10 14:50:10來源:FX168 【原油策略師Julian Lee:美國對沙特原油的進口不會長期為零】2020年最後一周,美國對沙特的石油進口量35年來首次降至零,但預計不會長期維持。
  • 中國從美國進口361萬噸石油,是去年的13倍,網友:離不開中國!
    美國是當今世界的第一大經濟體,在多項領域都領先著世界,不過,在今年嚴峻的形式下,我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國際上的國家都陷到了泥潭裡面,減少了國際上的經濟貿易,我國在今年的11月份裡面就向美國進口了361萬噸的石油。
  • 越南出口石油大賺21億美元,中國是越南石油最大進口國
    越南石油資源豐富越南從70年代開始就大力開採海洋的石油資源和天然氣資源,越南聯合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歐洲一些國家共同開採海洋石油,越南已經在海洋打下了一千多口油井用來開採石油,越南這幾十年共開採海洋石油1億噸,天然氣資源1.5萬億立方米,大賺250億美元,越南每年開採出3000萬噸石油資源
  • 中國從美國進口361萬噸石油,暴增13倍!網友:果然離不開中國!
    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並且在諸多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是,在今年的嚴峻形勢下,我國的表現可謂是非常出色,更是一度得到了聯合國的認可。現在國際上有許多國家都陷入了泥潭,今年11月份我國從美國進口361萬噸石油。
  • 白俄羅斯總統向俄羅斯喊話:白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人將保留一個祖國
    白俄羅斯盧卡申科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白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人將保留一個祖國。盧卡申科他補充說,當白俄羅斯在總統選舉後開始經歷來自西方的壓力時,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總統已經吸取了教訓。顯然白俄羅斯又開始呼籲白俄羅斯-俄羅斯聯盟。
  • 盧卡申科:俄羅斯合併到白俄羅斯,我當國家領袖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一個月來,圍繞天然氣石油能源貿易問題,盧卡申科和普京多次會談,在索契召開的第三輪次俄白兩國經濟談判無疾而終,沒有達成任何成果,事後,盧卡申科甚至都沒有和老朋友普京告別,就拂袖而去了。對於此,西方國家不斷渲染,聲稱普京正在逼盧卡申科就範,促成俄白合併。
  • 石油貿易奇人楊慶龍
    被譽為中國傳奇石油交易商的楊慶龍,從20世紀90年代就帶領珠海振戎從海外開拓出一條中國與伊朗的石油貿易之路。  經珠海振戎公司內部人士向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證實,原珠海振戎總經理楊慶龍6月20日(上周五)因食道癌病逝,享年62歲。上述內部人士稱,之前楊亦曾患有骨癌。
  • 禁止進口印度豬肉是為何?印度石油……
    禁止進口印度豬肉是為何?印度石油……|中國為何禁止進口印度豬肉?【中油網】訊:5月28日,據我國有關部門消息,5月27日起禁止直接或間接從印度輸入豬、野豬及其產品。早在2013年,中印籤署《水牛肉市場準入諒解備忘錄》,但印度水牛肉至今無法進入中國市場。
  • 白俄羅斯對中國公民有條件免籤!
    據報導,該命令稱:「持有有效多次往返申根籤證或歐盟某國籤證,並持有入境起5日內從明斯克起飛離境機票的越南、海地、甘比亞、宏都拉斯、印度、中國、黎巴嫩、納米比亞和薩摩亞的公民將可免籤入境白俄羅斯。」報導稱,白俄羅斯總統的這份命令可為80個國家的公民簡化入境程序,旨在促進商務人士、旅客和持有普通護照的個人赴白俄旅行。
  • 印度面臨大「油荒」,提前向拜登討許可證,期盼允許進口伊委石油
    近些年來,印度與美國的關係愈發緊密,儘管當下美國正面臨「改朝換代」的過渡階段,印度方面也已經開始與美國新政府——拜登政府接觸,希望能夠與其建立密切的關係,並且希望拜登能夠在一些事情上予以特殊待遇,助印一臂之力。
  • 41600萬噸,中國石油進口大漲12%!沙俄開啟「爭奪賽」
    全球疫情蔓延期間,即便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但大多數國家經濟尚未恢復,石油需求依舊不振,唯有中國「黑金」胃口大開,成為產油國的最大的金主,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原油進口數量為41600.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2.7%。而年關將至,沙特和俄羅斯更是卯足了勁,激烈爭奪「中國年度第一大供油國」的寶座。
  • 2018,俄羅斯石油產業重回黃金時代?但美國石油產量創下了近50年新高
    據美國能源情報署1月30日消息,去年11月美國石油日產量逼近1004萬桶,僅略低於1970年11月創下的紀錄,這意味著,美國石油產量已回升至47年前德克薩斯州石油熱潮鼎盛時期的峰值水平,前一段時間因油價低迷而暫時受挫的頁巖革命再度點燃。 受此消息影響,近來持續上漲的原油價格出現小幅波動,再次回到70美元下方。
  • 美國、中國、俄羅斯、伊朗、印度、沙特、巴西等國的石油產量對比
    來源:南生今世說據美國能源署的報導,美國的石油日產量又創新高——今年9月份的平均石油日產量再度超過1200萬桶,已接近1247萬桶(約為1246.3萬桶/日)。而去年同期是約為1150萬桶,同比增加了近100萬桶,穩居全球第一名。
  • 沙特打響石油價格戰!中國作為最大石油進口國,會帶來什麼影響?
    當日,美國原油期貨收跌9.43%,報41.57美元/桶,創2015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布倫特原油期貨收跌8.86%,報45.56美元/桶。沙特希望減產維持高油價,但俄羅斯卻不同意。出乎意料的是,為了表達不滿和讓對方重回談判桌,第二天,沙特意外宣布石油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