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煙臺海參鮑魚」驚豔巴蜀大地 26戶企業籤訂供貨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
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此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 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煙臺市26戶 企業與成都市採購商籤訂供貨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成都市50多戶經銷商與煙臺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
煙臺海參吸引成都眾多經銷商
2日下午,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內賓朋滿座,商賈雲集。記者在在推介活動現場看到,鮮美的海參、鮑魚、大蝦、牡蠣以及海鮮乾貨等名優海產品 琳琅滿目,參展人員熱情洋溢地招待著來往客商。展臺上,一個個體型飽滿的海參吸引著眾多經銷商的目光。本次推介會上,煙臺市35戶知名企業 參加推介活動,12戶企業做了介紹。
「我們訂購的這幾款海參產品,受市場歡迎度很高。」從事海產品批發十餘年的成都龍之躍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君告訴記者,本次展會上,他與 煙臺明品海參有限公司籤訂了1000—1500萬的經銷合同。李君告訴記者,他經營海產品有十多年時間了,之所以選擇煙臺的海產品,是因為煙臺的 海產品品質非常高,質量有保證,在市場上銷售很受歡迎。
來自煙臺長島的山東南隍城海洋開發有限公司的"國鮑1號",作為全國首座坐底式深遠海智能化海珍品養殖網箱一經亮相,引來眾多參展商的關注。 南隍城海洋開發公司總經理張凱告訴記者,本次亮相產品以主要是三款鮑魚深加工產品為主,分別為"國鮑1號"鮑魚花膠雞、"國鮑1號"鮑魚佛跳牆 、"國鮑1號"鮑汁糖心幹鮑,其食材均選自黃渤海交界的國家一類純淨無汙染南隍城海域的皺紋盤鮑,經中國大酒店名廚調製燉煮而成,深受成都酒 店青睞。
推介會上,不僅有高檔的煙臺名優海珍,還有像海蠣子、海帶等價格親民的大眾消費海產品。煙臺海陽勤潤果蔬種植合作社的總經理常光波,帶來 了煙臺特產海蠣子,快遞到家50元5斤,吸引了不少眼球。「開展半小時,已經對接了三四個天貓淘寶平臺商家,成都專供酒店的最大經銷商天天海 鮮也表達了合作意向。」常光波告訴記者。
成都餐飲企業聯合會執行會會長謝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煙臺海域環境非常好,成都酒店廚師非常看好煙臺海產品,需求量非常大。現在在成 都,對煙臺海參的認可度也很高,請客吃飯,如果有煙臺海參或鮑魚、大蝦等大件,是非常有面子的。所以這次煙臺市政府組織這場推介會非常及 時,讓我們可以和煙臺的名優廠家直接對接,暢通供應渠道。
煙臺是國內最大的海參集散中心
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副局長鄒積浩向到場的客人介紹說,煙臺市橫跨黃海、渤海,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岸線長1038公裡,生態環境優良, 生物資源豐富。北緯38度附近,光照充足、波流平緩,淺海和潮間帶海洋生物1000多種,其中魚蝦貝藻參等資源近400種。近年來,煙臺市累積投入 海洋牧場專項建設資金1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00億元,海洋牧場建設總面積達到110萬畝,居全國首位。
鄒積浩介紹,本次參展的煙臺名優海產品眾多,代表了煙臺絕大多數地域名牌。煙臺現已獲得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證明商標、保護登記38個,其中 萊州梭子蟹、煙臺海參、煙臺鮑魚獲保護產品稱號,長島幹海參等16個產品獲證明商標。煙臺海腸、煙臺扇貝、煙臺大菱鮃等13個產品獲地理標誌 保證登記。同時,煙臺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海參育苗基地、海參加工基地、海參集散中心。煙臺還擁有中國魷魚加工中心、中國金槍魚交易中心等海 產品深加工配套集散地,交易優勢明顯。
鄒積浩介紹,煙臺海參素以參體飽滿、色黑刺多、肉糯滑爽、口感極佳而聞名。作為全國唯一的「海參苗種之鄉」,煙臺九成以上海參是野生育苗 後在適宜海域底播自然生長,「煙臺海參」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十三五」以來,煙臺市累計投入放流資金近2.5億元,增殖放流魚蝦蟹貝 參等苗種50億水產苗種單位,為漁民增收12億元。
近年來,通過推進現代海洋牧場建設、推廣原生態底播增殖技術等方式,煙臺的海參品質不斷提升,產業迅速壯大。全市擁有規模以上水產加工業 戶385家,近一半從事海參加工銷售,年加工量近15萬噸,約佔全國的近80%。2019年全市海參產業鏈產值160億元,產業規模約佔全國2/5。目前, 在煙臺市加工銷售的海參產品產值超過300億元。「煙臺海參」先後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品牌價值達到42.37億元 。
26戶企業籤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
推介會上,成都、煙臺、福建三地企業實現對接,成都龍之躍商貿有限公司、煙臺明品海參有限公司、福建康蒸燕食品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 議,成功籤約訂單。煙臺市26戶企業與成都市採購商籤訂供貨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成都市50多戶經銷商與煙臺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
「政府『搭臺』做服務,通過精準營銷,讓企業『唱戲』做主角,把我們的海參品牌推到當年成都,爭取了不少新訂單、新意向,開拓了一個新市 場。」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強副總經理滿意地說。
「2018年,煙臺市明確了建設海洋經濟大市的目標定位,全市凝心聚力推動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現代漁業、濱海旅遊已成為年產值超千億的大產 業,通過深耕海洋牧場,開展『護漁』『亮劍』『清網』等執法行動,強化水產品質量監管,守護一片生態海洋,建設海上『綠水青山』,歡迎成 都企業到煙臺投資創業、經貿合作。」鄒積浩表示。
目前,煙臺市已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1處、省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2處,是擁有國家級海洋牧場最多的地級市,全市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達到 520億元。培育優勢主導品種,發展生態高效養殖,是煙臺現代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全市已建成21處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其中,國家級水 產原良種場7處,數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各類苗種年產值25億元以上。名貴魚年產量達到2.7萬噸、產值12億元,煙臺成為全國最大的名貴魚陸海 接力養殖基地。
「簡短的推介會,讓大家熟知了仙境海岸,領略了海底牧場。」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黨委書記、理事長陳相堂向與會者介紹,明年8月27日,煙臺 將舉辦世界海參產業博覽會,屆時海參、螃蟹最為肥美,煙臺歡迎你。
(來源:大小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