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精心挑選各類文創產品中國文字博物館供圖
甲骨文十二生肖記帳本張遂旺攝
開發一座城市的文創產品,也是在講述這座城市的文化故事。
文創產品,即文化+創意+產品。文化如何融入產品中?以何標準研發出受到遊客喜愛的文創產品?「一片甲骨驚天下」,安陽作為文化資源大市,近年來在文創產品創新開發上持續探索,走出一條較有特色的文創新路。
不論是殷墟、中國文字博物館、紅旗渠、太行山大峽谷,還是「網紅地」的倉巷街,都在深入挖掘文化的精髓內涵,以文旅融合形式,打造本土「爆款」文創產品。
這些精美的文創品,既讓遊客留得住,也讓城市更加「靚」起來。
留住歷史記憶文創產品玩出新花樣
在人們的印象中,安陽文創產品不外乎三大件,「仿製的青銅鼎、甲骨文片,還有易經複製品。」一位從事導遊工作的朋友這樣說,「這些產品只能擺放在家中欣賞,缺乏適用性」。
國慶期間,記者在安陽殷墟博物苑、中國文字博物館、袁林、倉巷街等旅遊景點參觀遊覽,顛覆了以往傳統記憶。
「這支書籤裡鏤空的圖案是文峰塔,那支是羑裡城!真是太精緻了!」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參觀時,一位遊客連聲讚美。
走進該館遊客服務中心,甲骨文系列書籤、明信片、帆布包、冰箱貼……220多平方米的大廳,紀念品琳琅滿目。
東側的主題郵局裡,一群遊客興高採烈地挑選自己心儀的生肖郵戳。「我屬鼠,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就選一張有甲骨文『鼠』字的明信片作為紀念。」一位遊客說。「在甲骨文的故鄉,明信片寄回家具有非凡意義。」旁邊的朋友插話。
在倉巷街3號院,安陽博物館和安陽方舟禮品火柴廠正聯合舉辦火花藝術珍品展。《鯨背觀瀾》《龍山積雪》《安陽老八景》火花,一處處美景令人神往。
「這可不是普通火柴,這是文化創意新品。」該企業市場開發部經理趙越動情地說。
一件件生動活潑、充滿特色的文創產品,融入了歷史文化元素。在喚醒人們敬重歷史的同時,實現了遊客把「歷史帶回家」的願望。
探索文化應用文創產品融入新生活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遊客服務中心收銀處的櫃檯上,擺放著兩摞小圓桶,旁邊還有牛、蛇、雞等動物模型。
「這是餅乾嗎?」「這是『食文——甲骨文曲奇』十二生肖餅乾。在吃當中,就可學到甲骨文化。」營業員解答了記者的疑惑。
「『吃瓜』『單身狗』『醉了』……我們平常說的流行語竟然能和甲骨文相結合。」在倉巷街的陳楠工作室內,遊客們正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在微信上下載「甲骨文有表情」等表情包,並不時傳來陣陣驚嘆聲。
「與朋友鬥圖時,還能在無形之中促進我們對甲骨文的識記。」遊客小郭對甲骨文表情包豎起了大拇指。
6年前,安陽博物館就開發了別具一格的文創產品。「我們依託館藏文物,衍生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產品:紙質類、金屬類、水晶樹脂矽膠類、紡織品類等,從『實用』和『創意』角度設計產品,頗受消費者喜愛。」安陽博物館館長周偉說。
登記牌、甲骨文雨傘、青銅器雲雷文膠帶、甲骨文撲克牌……從吃到用,安陽文創產品可謂包羅萬象,從束之高閣的文化紀念品,變身為文化與藝術屬性兼具的百姓日用品。
把握時代脈搏讓文旅畫卷精彩起來
「新文創」正慢慢推開安陽文旅融合的大門。
「我準備買幾個甲骨文鑰匙扣帶給朋友們,這個太『中國』了。」正在殷墟博物苑內的商店挑選文創產品的美國小夥John說。
「文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
2018年9月,安陽市提出將文化旅遊培育成千億級產業,加快打造文化旅遊發展新格局,為文創產業大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去年,安陽市文化旅遊交出亮麗答卷,先後接待國內外遊客4967.82萬人,旅遊總收入603.1億元,同比增長19.06%。
前不久,安陽市舉辦十佳「安陽禮物」評選活動。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的彩棉、殷商古色古香的茶具、紅旗渠剪紙、甲骨文牛角梳……共計185種充滿地方文化元素的產品參與網絡評選。投票平臺累計訪問量達136萬人次,投票達78萬人次。中國文字博物館也連續三年舉辦文創產品大賽。
文創產品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安陽文創產品下一步如何發展?
從事11年文創產品開發的中國文字博物館文化產業部開發科科長杜華說:「同質化現象嚴重是目前文創市場上的通病,要想在眾多文創產品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找準文化點,在尊重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產品的功能和形態完美結合起來,才能開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創產品。」
安陽殷都文化研究院院長劉志偉坦言:「開發具有安陽風味的文化創意產品,是一個系列工程,需要人才、資金等更多扶持政策來培育該產業。」
「文物背後的故事是吸引遊客的重點。開發者設計文創產品時還應結合生活、科技等要素,研發出適應當下社會發展新形勢的文化產品。」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副館長李寬生說。
「以文化為靈魂,以創意為動力,以創新為核心,依託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將文化元素、創意要素和知識要素與安陽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做大做強文化創意產業。」安陽市市長袁家健說。
安陽,文創產品正青春。伴隨著越來越多新奇有趣的文創產品不斷走出去,安陽,這座古老的城市也越發靚麗。(記者張遂旺本報通訊員趙陽)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