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縣漁船出海禁令的解除,近日,沉寂了一個多月的崇武國家級中心漁港逐漸忙碌起來,不少漁船開始陸續出海作業。
3月1日下午,記者在崇武國家級中心漁港碼頭看到,一艘漁船正靠在碼頭邊上,隨船一起進港的有近千斤梅子魚、巴浪魚、小帶魚等漁獲,漁民們有條不紊地把漁獲搬上岸。漁民告訴記者,海上捕魚主要受季風和洋流的影響,現在雖然不是最好的捕魚期,但正是梅子魚、小帶魚的捕撈旺季。
當前還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崇武國家級中心漁港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安全,對即將出海的漁船進行全面消毒,及時掌握船員的個人防護、身體狀況等信息,同時檢查漁船的防疫物資準備情況和設備安全,確保船隻消毒達標和船員身體健康才能出海。
崇武鎮港墘漁業分管幹部 張惠波
「我們要求這個船東出港的話要到村委會報備,就是說出港的人員名單要給村委會。另外每次進出港的話都要報備入港人員情況,每次出港要測量體溫,包括在船裡面,他們在作業的過程中每天也要進行兩次的測量體溫。在船上的話一個是要戴上口罩,第二個因為船的空間比較狹小,也要注意消毒。」
為支持漁業復工復產,我縣推出相應鼓勵措施,如扶持海洋捕撈漁船建造,支持養殖設施漁業升級改造,對已完工並通過驗收的漁船,提前撥付上級補助資金及縣級配套補助資金。對新投放的養殖、捕撈、加工等小微企業及個人貸款可享受駐惠安各銀行機構推出的多項優惠政策。
此外,在疫情結束前,鎮村兩級還將繼續積極引導在家船員與有意向開工的船東船主對接,引導船東船主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聘用外來船員復工復產。
崇武鎮港墘漁業分管幹部 張惠波
「接下來一個舉措是積極協調生產過程中的務工人員,幫他們協調購買一些比較緊缺的如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資,他們有向我們鎮、村反映的話,我們都會儘量協調他們配足這些必要的防控物資。第二個就是,我們也會引導當地的船民儘量投入到家鄉的生產建設中。因為現在我們本村村民出去務工的難度比較大,加上我們這邊人員也緊缺,所以我們儘量做工作,讓他們留在本村,加大漁業的復產復工。」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我縣大部分漁船歇業了一個多月,但自復工以來,崇武國家級中心漁港恢復生產情況總體向好,據統計,2月29日當天,就有233艘漁船出海作業,2月21日開漁至今累計產量超36萬斤,漁業生產目前已基本恢復。
惠安縣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