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暗示什麼?

2021-01-11 繪畫視界

中國畫,簡稱國畫。它是反映中國美術傳統特色的畫種。原來泛指中國繪畫,到了明末,是為了區別於傳入中國的西方繪畫而出現的概念。

國畫大致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畫科,主要有工筆、寫意等畫法。主要工具材料為中國特有的毛筆、硯、墨、紙張及絹素等。展示形式可分為捲軸、冊頁、屏幛、扇面等多種形式。

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超越形似而重在神韻,以鉤皴點染、枯溼濃淡、疏密繁簡、計白當黑等表現手法描繪景物圖像,結構布局不拘於西方繪畫的焦點透視,講究色、墨、空與點、線、塊的變化對比,倡導「以書入畫」、「以書鑑畫」等獨特審美觀念,與書法、篆刻乃至詩詞藝術的緊密結合,奠定了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同時,也確立了國畫的品評標準。

國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審美情趣,國畫是一個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色的繪畫表現形式,是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藝術種類,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結晶,表現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獨特的繪畫材料和表現手法經過幾千年發展早已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重要畫種,在世界畫壇自成一個體系。

國畫在漢代傳統的基礎上獲得了發展,佛教、儒學、玄學對文藝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此時儒學的影響已減弱。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

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宗教畫達到了頂峰,並出現了世俗化傾向;人物畫以表現貴族生活為主,並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徵的人物造型。傳世最早的絹衣畫真跡,是隋朝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這是一幅山水捲軸畫,由歷代宮廷珍藏保存至今,也是現存最早的山水畫。

五代兩宋又進一步成熟而且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而文人畫的出現及其在後世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作觀念和表現方法。

明代繪畫流派紛呈,各領風騷。明初君主通過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為國家的統一,社會的安定和生產力的恢復發展提供了保證,至明嘉靖、萬曆年間,經濟文化趨於繁榮昌盛,生產力水平已經達到封建社會的高峰。傳統的科學技術成果逐步得以總結,並蘊含著走向近代的因素;思想文化領域燦爛繁盛,並產生新的變化。

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和風俗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漸穩定,文化藝術領域空前繁榮,湧現出很多熱愛生活、崇尚藝術的偉大畫家,歷代畫家們創作出了名垂千古的傳世名畫。

十九世紀末,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環境中出現了流派紛呈,不斷改革創新的局面。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隨著西方美術的大量引入和反封建鬥爭的深入,改革中國畫成為新的時代潮流,通過變革傳統中國畫來創造新的,適應時代需要的新美術。

相關焦點

  • 外師造化 中得心源——張利畫作《春山溪水長》品賞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人張璪與畢宏交談說的亙古常新的經典格言。如果說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把對大自然的表現從善的領域中解脫出來,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則擺正自然與審美之間的主客觀關係,向著審美的高層次線索上升。
  • 這是我對「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
    今看一文,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是唐代畫家張璪(zao)所提出的藝術創作理論)。文章中講出「師造化」比「師古人」更為重要,認為「師造化」更能接近畫面所要求的「氣韻生動」。「中得心源」更是解釋為大膽的「藝術加工」。我卻認為這篇文章的解釋片面性、狹義性,更是對美術創作的一種誤導。
  •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大愚書畫中的佛道之辯
    文/周序雨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研習書畫者經常秉行的理論命題,蔣勳曾經對此話解釋說「中國山水畫當然不只是一種外師造化的客觀,還有中得心源的主觀性在內」,我的老師大愚對此也有著相似的看法,他認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其實是三種結合,一是客觀存在和主觀理解的結合;二是景物與心境的結合
  •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原文@姚速速 載於中讀App("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畫家張璪的一句流傳至今的畫論。不僅對作畫,對任何與自然相關的文藝創作都相當有益處。)幾個小時之後,得知了科恩的死訊。我疑惑的,是大自然的變幻莫測,究竟可以給人類的精神世界帶來什麼。
  •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創作理論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創作理論意境說「意境說」先出現於文學批評領域,後來繪畫中也引入了「意境」的概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創作理論。「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內心的感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說藝術創作來源於對大自然的師法,但是自然的美並不能夠自動地成為藝術的美,對於這一轉化過程,藝術家內心的情思與構設是不可缺少的。
  • 同自然之妙有——書法藝術中「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內涵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自唐代唐代畫家張璪提出之後,便成為後世藝術創作的重要理論指導,「造化」指的是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創作者內心的感悟。對於圖畫而言,甚是形象,圖畫師於自然,畫師加以構設,有神有形;而對於書法而言,似乎略顯抽象。作為文字,書法如何師於「造化」呢?
  • 十二屆國展三體入展者楊科雲談書法:書法之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餘習書廿載有餘,常以行書見長,偶習諸體,不求聞達,但得隨心。餘為行書者,非真非草,離方遁圓,於自然率性處見真意。書法之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變化者生命之動象也。此作雖不逮,然求其變化,求其率意。假以時日,若能法我兩忘,才是絕妙。
  • 從幾米的漫畫看繪畫的純真本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在書中,作者介紹了在電腦上作畫之前先要了解的畫筆、紋理素材以及色卡。畫筆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基礎畫筆,指的是輔色加刻畫用筆,是我們在繪畫過程中最常使用的功能畫筆。帶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幾米的繪畫作品之所以風靡世界,因為他在畫作中透露出來的現代人內心深處不為知的情感困惑,是都市人共同的心聲,這也來自幾米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
  • 溫和而深藏個性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畫家清然國畫作品欣賞表情,基本淡淡的,彬彬有禮卻沒有太多語言,一點沒有文化界誇誇其談的作風,回味作品,就是這種感覺。俗語說說字如其人,畫如其人,講的正是這種契合。人很謙虛,這個謙虛可不容易。畫家清然國畫作品欣賞眼神裡是那種能看到別人的優點,能知道自己站在哪裡,也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在這個基礎上,仍然謙謙有禮的謙虛。很難得。
  •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書畫名家歐陽舉子做客江蘇之聲會客廳
    前幾日接到歐陽老師的電話,他要出畫集,讓我寫一篇文章,不敢動筆,介於某種習慣下文中鬥膽直呼老師其名。已過不惑之年的畫家歐陽舉子,其實筆墨已經爛熟在他的心中,看他的中國畫作品,物象在他筆下通過作為經驗的筆墨後在宣紙上呈現,在畫面中體現了他對於理想中的國畫追索過程。
  • 王寧萬裡長城國畫作品欣賞 筆墨淋漓盡致 彰顯浩然正氣
    王寧萬裡長城國畫賞析:  龍抬頭之步步高升 王寧長城國畫新品《中華之魂》【萬裡長城是中國的文化象徵,歷史悠遠,昭示著中國的未來長盛不衰,精工細作,大師推薦,展現古今藝術及風水精萃,氣勢磅礴,寓意深遠!】《中華之魂》是王寧老師大幅山水畫精品作品 。這幅作品的構圖簡介、清新、沉穩中透豪情、大氣中顯雅致。
  • 「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今在重慶...
    7月11日上午,一場有關中國山水畫創作的研討會在重慶美術館舉行,這也正式拉開了「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的序幕。7月11日,重慶美術館「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開幕研討會現場本次展覽由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重慶美術館、當代嶺南藝術研究院主辦,共分為兩大部分。
  • 中國的傳統繪畫中的藝術特點與發展
    中國國畫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國畫的藝術創作和思想內容,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意識和審美情趣,充分體現了國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聯繫的政治、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什麼是中國畫的傳統?對此,我們請教了易從字畫商城李經理,他根據中國畫發展的特點,將其概括為以下五點:  一、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是中國畫創作的一個重要原則。中國字畫講究氣韻、追求意境。一個畫家應具備「畫得像」的功夫。但如果作品有形無神,那麼即使畫得再像也不是中國畫所要達到的目的。有形無神的畫是存在的,而有神無形的畫是不存在的。寫形是為了傳神、為了暢神。
  • 藝術展現「造化」之工,2020善意設計場——造化·Re Design邀請展...
    12月25日,2020善意設計場——造化·Re Design邀請展在深圳畫院美術館開幕,展覽通過19位藝術家創作的15件作品,展現了疫情之後,藝術家在藝術觀念、生活方式上的反省與反思。同時,也延續了善意設計場系列活動持續多年以環保生態的美學思想造福人類的宗旨。科技與未來、環保與生態、地球與可持續發展,這些主題在本次展覽中通過「造化」這一主題得以呈現。
  • 中國傳統文化,國畫藝術,宋代畫家的講究
    本文乃作者江郎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宋代畫家很講師承,同時,他們也遵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原則。北宋範寬初學李成,但「雖得精妙,尚出其下"(《名畫評》),他深有感觸道:「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心。」
  • 展訊|春華秋實 ——滕憶雁國畫作品展即將於時代美術館開幕
    關於展覽「春華秋實」滕憶雁國畫作品展作品展期牛育民媒體支持中國網、中國經濟網、中國文物網、鳳凰網、新浪網、光明網、網易、騰訊、搜狐網 、新浪網、雅昌藝術網、卓克藝術網、搜藏網、號外藝術網、中藝書畫網、人民美術網、環球文化藝術網、市場星報、中新網 、書畫世界、市場星報 、中安書畫網
  • 師造化——當代山水畫寫生創作轉化研究展在中國畫美術館開幕
    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董子龍)2018年9月8日下午,由中國畫創作研究院主辦,中國畫美術館、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青年畫院、北京藝投文化聯合承辦的「師造化——當代山水畫寫生創作轉化研究展」在中國畫美術館隆重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