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 40 Pro旗艦手機是賣一臺少一臺,因為採用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手機不超過900萬臺。因此這款手機在華為官網售賣7000元,配置是8GB+256GB。不過因為手機晶片數量有限,因此華為不敢一下子放出太多手機存貨,細水長流是華為的銷售策略。
筆者剛才到華為的官網看了一看後才發現,原來華為這款Mate 40 Pro和之前小米官網幾款性價比高的手機採用了一樣定時搶購的方式開賣手機。筆者認為華為作為國內手機業界老大,難道打算學習雷軍的饑渴營銷了?其實筆者自己就是用國產安卓手機的,因為國產安卓手機簡單好用,但最主要還是手機的價格便宜。不過最近美國商務部已經鬆口了,目前美國已經允許AMD、英特爾、聯發科等曾經為華為供貨的廠家可以向華為繼續供貨了,不過此次供貨不包括16nm、10nm、7nm、5nm技術的產品,而且美國允許臺積電的28nm成熟製程向華為供貨,但老舊的製程無法為華為的手機製造晶片。不過天舞絕倫之路,或許華為未來的手機會向聯發科採購成品晶片,不過自研手機晶片是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達到西方國家的水平。
不過作為我們消費者來說,小米和華為都是國產品牌手機啊,沒有一家手機廠敢說自己的零部件都是國產的,因為科技都是外國人發明的,而「拿來主義」向來是科技界一貫的作法。讓我們再來看看同樣做手機的小米公司吧,起初小米因缺少資金又想獲得市場熱度,所以每出一款新手機時都儘可能壓低產品的價格讓自己的產品性價比爆棚,所以每當小米推出旗艦手機時價格都賣得比華為便宜,自然消費者就去小米官網搶購,每當新產品發售三個月裡都很難搶到,基本上要過半年左右才可以在電商平臺以官方指導價買到該款手機。
今年因消費者更換5G手機的願望不強烈,自然沒有哪手機廠家願意搞饑渴營銷,畢竟以這個模式銷售手機後,當消費者開始覺得厭倦後基本上就不會想買那款手機了。不過華Mate 40 Pro又另當別論了,畢竟人人都知道5nm的麒麟9000晶片是絕版貨嘛,話說你願意拿出7000元買華為Mate 40 Pro 手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