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的傳統服飾是和服。許多小夥伴赴日旅行,也喜歡租賃和服,或在京都清水寺的街頭漫步,或在東京淺草寺求籤。
但和服的種類卻有不少,並且穿戴的年齡、時間和場合也頗有講究。
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和服基本的大類。
說起來,日本的和服和中國的傳統服飾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其中用高級紡織品縫製的衣服則稱作「吳服「。固定使用和服的稱謂是德川幕府之後,與西洋文化接觸中興起的概念。
「著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時代的狩衣等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
而為什麼稱為吳服呢?這個稱謂源於中國三國時期,因東吳與日本的商貿活動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傳入日本的緣故,開始出現此名。
在更加精確的層面上,吳服一詞是專指以蠶絹為面料的高級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會用「太物」來稱呼。
和服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到了奈良時代,日本遣使來中國,獲贈大量光彩奪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飾,至室町時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飾基礎上改進,而和服腰包則是受基督教傳教士穿長袍系腰帶影響而創造。
因此,也可以說和服的起源與中國、歐洲都有著一定的聯繫。
可以看到,吳服與和服其實並不是同等的,那些源於唐朝的服飾起初被稱為「唐服」。但至今,這兩種概念已幾乎重疊。
幾百年來,和服經過日本不斷的時代更替,其風格和花紋也更多樣化,分類更為詳細,日本人對於藝術的感知也在和服上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穿戴和服的配飾既講究又複雜,不同的和服也會配上不同的髮型,和服深刻吸引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探究和喜愛。
首先來說說女士和服的基本分類。
浴衣
江戶時代以前,和服的「浴」字是指「熱水」,那時候人們把和服稱作「湯帷子(yu ka ta bi ra)」。帷子指單衣,即用於單穿的衣物。
古時的浴室基本上都是蒸氣式的,和桑拿很相似。人們為了防止被牆壁和柱子燙傷,都穿著湯帷子入浴。
後來,人們逐漸改變了入浴的形式,洗浴時不再穿衣,而是浸泡在熱水中。
於是,這種和服便成為洗浴完畢後穿著的簡單衣物。
浴衣的穿戴較正式和服來說要隨意得多,一些配件都是可有可無的,穿著較為輕鬆。
通常在日本旅行時,溫泉酒店會提供一些浴衣供住客選擇和使用。
小紋和服
小紋,指的是只要是有反覆印染的紋樣的和服,整件和服都有花紋,但並沒有特定的方向或設計。
小紋和服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容易看到的,作為常服,可以在外出約會和購物時穿著。
無論是已婚還是未婚女性,皆可穿著。
色無地
「無地」的意思就是沒有圖案,「色無地」就是指在和服中,整件衣服僅有除了黑色以外單一色彩而沒有圖案的一類和服(黑色是喪服)。雖然沒有圖案,不過允許有織出來的暗紋。
已婚和未婚女性均可穿著。如果在色無地上綴有家紋,那麼它便是與「訪問著」同級的禮服;如果沒有綴上家紋,則是次級禮服,或者是日常服。而且如果使用黑色的腰帶,它又能作為次級的喪服。
色無地也很適合在茶會上穿著,因為茶道講求洗脫鉛華,平淡寧靜,所以色無地可以說是最符合茶道旨趣的服裝。
付下和服
付下和服可以看成是訪問著的簡化版,是對袖子,前後身,領子的圖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印染的和服的總稱。
比訪問和服更輕便舒適,可以在婚宴,聚會、茶會、拜訪客戶之類的場合穿著。
但較不適合正式儀式。
訪問和服
訪問和服的特徵是有真正的「絵羽(えば)」圖案——花紋圖樣橫跨整個衣踞,甚至整件衣服都呈現出連續的圖案。通常在褶邊、袖子的部分,甚至是在縫合處繪有花紋。
也就是說將訪問著整件攤開時,可看到完整的一幅大圖。
訪問著並沒有已婚未婚的分別。在社交場合訪問著算是一種較為正規的禮服。
在友人婚宴、派對、陪同入學典禮、茶會、同學會、相親等社交場合中均可穿著。
振袖和服
振袖是日本未婚女性的首選禮服,一般僅限女孩兒和未婚女子穿著。不過也有例外,就是男孩過七五三的慶祝禮服也是做成振袖的式樣。
振袖分為三個細目——小振袖(二尺袖)、中振袖(振袖)、大振袖(本振袖)。
大振袖為正禮服,有五枚家紋;中振袖為準禮服,正式程度僅次於大振袖;小振袖則是一般裝束。
日本未婚女性一般在成年禮、參加婚禮或是茶會時穿著振袖。
留袖和服
留袖和服的花紋僅出現在腰部以下,通常還鑲有金色或銀色的線條。
黑留袖就是黑色的留袖,為已婚女性最正式的著裝,未婚女性不能穿黑留袖;色留袖就是彩色的留袖,作為普通婦女的華麗禮服,用於宴會和各種聚會。
海老茶袴
明治時代,女子國民教育開始普及。明治時代學習院女學部長、華族女校校長、女子禮法家下田歌子把男子馬乘袴改造後的海老茶袴作為女子校服。
海老茶袴也多作為女子畢業著作為畢業典禮的禮服。
鞋子可以是正裝草履,也可以是靴子,配靴子是大正時期留下的穿法。
花嫁和服
花嫁衣裳為女性結婚時的服飾, 是最正式的禮服,源自江戶時代武家大禮服。
日本的傳統婚禮為神前婚禮;而花嫁衣是神前婚禮的必要穿著。
花嫁衣主要分為三種,包括色打掛、白無垢以及振袖(通常為大振袖),色調以白或紅為主。
喪服
喪服(五紋)便是在喪禮上穿的和服,全黑(除長襦袢外),包括腰帶等一些小物都是黑色。
帶家紋,屬於五紋和服。有些喪服沒有暗紋,有些帶有紗綾形、雲、蓮、流水、波等暗紋。
相對於女式和服的種類繁多,男式和服就相對來說簡單很多。
男子和服也分有正式和不正式兩種。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紋的羽織和袴為正式禮裝,即紋付羽織袴,羽織服地為羽二重,袴地為仙臺平。
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紋的打褂和袴也只作為略禮裝,可以隨便進行服裝搭配。小袖長著、浴衣則作為常服。
和服作為日本的傳統服飾,自然有著屬於它的時代印記和魅力。
若是去日本旅行時,嘗試一下當地的服飾,也可以留下一段獨特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