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伊豆,是讀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
「俊秀的天成山,茂密的樹林,清冽的甘泉,濃鬱的秋色,嫋嫋的炊煙...」
「南伊豆是小陽春天氣,一塵不染,晶瑩剔透,實在美極了。在浴池下方上漲的小河,承受著暖融融的陽光。」
這個美麗又有點悽涼的初戀故事,就發生在日本著名的溫泉之鄉伊豆半島,於是便即把伊豆列入2016年關東之旅的目的地之一,不知道自己是否也能跟書中的「我」一樣遇到一群江湖藝人,與他們結伴同行。
那段時間,我有個女友正在橫濱的一所大學交換學習,於是特地買了好幾包她最愛的周黑鴨去看她。
蹭吃蹭喝兩天離開後,我們先坐伊豆急去了伊東站,然後買Dream Pass去了本次伊豆之旅的主要目的地下田。
從下田站出發步行5分鐘就是寢姿山自然公園,坐纜車上山。
山不大,沿著步行道慢慢逛一圈也就半小時左右,站在山頂可以俯瞰下田灣和伊豆七島,「群山和天空的顏色都讓人感到了南國風光」,我也仿佛聽見遠方微微傳來了咚咚的鼓聲,閉上眼側耳傾聽,尋思鼓聲通過哪裡到這兒來,不知道是不是有藝人路過,會不會有男人女人們熱鬧的歡笑聲。
下山後,在車站買了一塊酥脆香的炸肉餅,一邊吃一邊逛下田古鎮。
下田是幕府末期開港的港鎮,著名的黑船事件就發生在下田港。
小鎮的房子看著有點像江戶時代的,川端康成說「對於沿伊豆地區相模川各溫泉場串街的藝人來說,下田港這個城市總是旅途的故鄉——漂浮著使他們戀戀不捨的氣息。」
離開小鎮回到車站坐酒店免費車到伊豆急酒店,立馬先去泡了溫泉,整個人都元氣滿滿,果然下雪天和泡溫泉最配!
預訂的是和式房間,超大,睡一大家子都綽綽有餘。
窗外就能看到白濱海灘,那是明早看日出的地方,喝一杯煎茶,暖暖身子。
看到電視裡說這是54年來東京地區首次在11月下初雪,感覺賺到了,本來這趟是來賞紅葉看銀杏的,沒想到意外賜我們一場早到的初雪,人生處處有驚喜,就好像旅途中偶遇的美食一樣,總是能帶給我意想不到的快樂!
第二天的雲是立體的,太陽升起的時候,霞光萬丈,美極了,前幾日的陰雨天帶來的壞心情頓時一掃而光,就為這一刻,這趟也沒白來!
綿長的白色沙灘為無垠的碧波增添了更多魅力,衝浪者不必等到夏天,隨時都可以與大海深情相擁,初冬的清晨,就看到有人迎著朝霞玩衝浪,還有隨處可見的烏鴉。
看完日出,回酒店房間補了個回籠覺,飽餐一頓後出發去距離老城區約半小時車程的爪木崎海岸。
如果你好奇為什麼青年會追隨舞女來到天涯海角,等你到了爪木崎海岸就就能得到答案。
爪木崎海灣最美的季節是春夏兩季,二月的野生水仙花、蘆薈花,五六月的紫陽花,七八月盛夏時節又是一年中最歡快的「浴場時刻」。
然而此時此刻,我們享受著難得的清澈與寧靜,一座孤零零的白色燈塔被黑褐色的火山柱狀節理簇擁著,海水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藍,放眼望去,世界一片蒼茫。
又一次回到下田站,在5號站牌等去堂島的東海巴士去伊豆半島的西邊的堂島看日落,到的時候時間還早就先在車站的休息所吃了茶泡飯。
百度上說,茶泡飯,顧名思義就是用茶水泡米飯,還說江南一帶通常喜歡用熱茶水來泡冷飯,再配上鹽、梅幹、海苔等配料。
茶泡飯是日本引以為豪的傳統料理,在日本飲食文化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最初起源於日本的平安時代,也就是中國的唐朝。
茶泡飯口感向來清新,最大的優點就是所有食材不經過高溫熱油處理,方便、快捷, 一碗茶泡飯愣是讓日本人吃出了「於粗茶淡飯之間尋求茶米固有之趣」的怡然心境。
日本的茶泡飯是分為兩種的,飯館裡的一般用日式玄米茶或煎茶來泡飯,家裡做的話只用最普通的綠茶或烏龍茶,然後都用放入一些紫蘇葉、昆布、梅子幹、海苔調味。
茶泡飯也並非是日本獨有的,《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就曾這樣寫:
「寶玉卻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瓜齏忙忙的咽完了。」
飯後,看夕陽無限好,然後坐堂島巴士到修善寺站,再轉伊豆箱根鐵道駿豆線去三島。
換車時看到放學回家的學生,有時真的很佩服日本的女孩子,這麼冷的天,上面穿那麼多,下面都是短裙光腿,究竟是為了美還是鍛鍊堅強的意志,反正我不知道,只是默默地拉上了大衣的拉鏈。
伊豆真是個人少景美的好地方,再見,伊豆,我還會再來的!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