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重慶
重慶,唯一在西部地區的直轄市,也是四大直轄市中最大的一個。很多人都說,重慶是一座詩意的城市,她的名字隨著時光,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中。千年來,有數不盡的詩人在這裡題詩,一抒心中的情感。在這樣一個直轄市的東北部,還有一個「驕傲」,那就是奉節,古稱夔州,2017年被授予「中華詩城」的稱號。「天下第一快詩」《早發白帝城》、「天下第一律詩」《登高》、「天下第一情詩」《竹枝詞二首》(其一)均寫於此地。
千廝門大橋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重慶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重慶
《早發白帝城》
唐代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上離開白帝城的時候,正是彩霞滿天,李白的心情,也是陽光燦爛。此刻,別說是千裡江陵,就算是萬裡江陵,他認為一天也能到達。這是一種理想願望,是一種迫切的心情。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迴蕩,他的小船,他的人生,和對未來的期待像一葉輕舟,早已駛出了萬重山巒。此刻,站在我們面前的仿佛是二十年前,剛剛離開蜀地的那個少年,再一次走出巴蜀,走向屬於他的整個世界。李白的偉大在於,不僅在少年時代能為我們寫出「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更重要的是在烈士暮年,依然能為我們展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經四川。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
武隆天坑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重慶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重慶
《夜雨寄北》
唐代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本詩所寄的「君」關切地問著他的歸期,他也不知道歸期是何期。今夜秋雨綿綿,秋夜漫漫,獨處異鄉,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瀝瀝,在心頭漫溢。但是,想到有一天,可以與「君」「共剪西窗燭」,一起聊聊今夜的這場雨,瞬間就覺得此刻的巴山夜雨變得溫情脈脈。
這首詩寫於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李商隱的上司鄭亞遭到政敵的陷害,被貶謫到循州去做刺史。李商隱也受到牽連,由水路一路北還,流滯巴蜀,思念長安的親友,故作此詩。
洪崖洞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重慶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重慶
《登高》
唐代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鳥兒在一片蕭瑟肅殺的「渚沙」之中飛舞盤旋。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杜甫,拖著年老多病的殘軀獨自登上高臺,愁腸百結,以致於白了頭髮,傷了身體,失了流年,壯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緒,綿延不絕。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秋天,五十六歲的杜甫,時在夔州。重陽節那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解放碑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重慶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重慶
《竹枝詞》
唐代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楊柳青翠,江水平靜清澈。在這美好的環境裡,少女忽然聽到對岸小夥子的歌聲,從江邊傳來。但是她並不清楚對方的心意。因此她想到:這個人有點像黃梅時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西邊還下著雨;說它是雨天,東邊又還出著太陽。是晴是雨,真令人難以捉摸。
《竹枝詞》是四川東部一帶的民歌,多寫男女愛情和三峽的風情。公元822年(唐穆宗長慶二年)正月至公元824年(長慶四年)夏,劉禹錫在夔州任刺史,作《竹枝詞》十一首。這是其中一首。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重慶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重慶
人民大禮堂
三千年江州府,八百年重慶城!重慶,寄託了不知道多少詩人的歡喜與離愁,也不知道還埋藏著多少未知的動人故事。詩詞中的山城,清新怡然,靜謐美好,我們渴望永遠沉醉於其中,不想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