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鑼鼓巷靠近後海。白天的南鑼鼓巷,沒有燈影霓虹的迷幻。在這裡穿梭於小街小巷,時光在這裡老去。來北京三四年,我去南鑼鼓巷的次數已經數不過來了(好吧,吃貨本質暴露無遺)此次去南鑼鼓巷選擇的是地鐵(廢話麼不是。。。),帶上我的ZenPone2,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地鐵口的建築還是仿古的
南鑼的牌坊,讓我們一起穿越吧
來我們一起了解下南鑼鼓巷吧,南鑼鼓巷南北走向,長約800米,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著,從南向北,西面的8條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東邊的8條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後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這些胡同在元朝時沒有名稱,名稱是明朝以後逐漸演變來的。如菊兒胡同,明代叫局兒胡同,後來改稱橘兒胡同,清代宣統時才稱菊兒胡同,後延續至今。南鑼鼓巷因其地勢中間高南北低,如一駝背人,曾叫羅鍋巷,乾隆15年(1750年)繪製的《全城全圖》改稱為南鑼鼓巷,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為輝煌巷。整個街區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
來張全景圖,南鑼鼓巷好大啊!不過大家一般逛的是主街,其實旁邊的胡同還是值得去得,那些胡同裡,也許還能找到一些清朝車水馬龍的痕跡。
往裡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稻香村,有沒有吃的衝動,我還是蠻喜歡他家的糕點的
哎呦,還有家上海女人的雪花膏,大上海,夜上海,我們一起遊上海
盛唐牡丹,喜歡古裝的社友可以來逛一逛,也許會有不小的收穫
鄉村記憶,在大城市生活多年的我,仿佛回到了孩童時代的場景,恍惚間,耳邊想起了蟲鳴蛙叫
天太熱了,來杯凍酸奶喝吧,我去,吃的太快,忘記拍照了,補一張店面的照片吧,是不是有種二師兄吃人參果的感覺,呵呵
女朋友看上的小飾品,作為男朋友的我,還能怎麼著,買買買(這敗家的娘們,不過細細想來,有人敗,也是件幸福的事)
小錘子敲了一千年,DuangDuang(羅老師的小錘子也快要敲響了吧),等待機情社的激情轉播啊
歐巴!韓國小吃都侵襲來南鑼了啊,吃貨們,走起啦
吉事果,味道超讚,眨眼間和女朋友就消滅完了。
玫瑰餅,雲南特色,鮮花能吃嗎?不敢嘗試
中外聞名的中央戲劇學院,其佔地面積真不算大,不過廟不在大,有神則靈,這裡培養出我國一代代的話劇與影視明星。陳寶國、陳道明、姜文、鞏俐、章子怡……都曾在這裡學習生活過。
中戲之門,時代感濃厚,據說每年招生的時候,帥哥美女雲集啊
一棵樹,咦,在哪裡?怎麼也沒找到那棵樹,難道被大聖扛走打妖怪了
帽兒胡同,帥氣的志願者!小鮮肉哦!(潘楠趕緊來吧)
魚兒水中遊,不對是豬食槽中遊……
咦,大聖沙師弟去哪裡了?
薩瓦迪卡,榴槤酥,聽著就口水直流
榴槤酥小哥,小哥有沒有人說你長的像小瀋陽啊~~哈哈哈
有沒有想要來一塊的,味道很棒啊
前恩寺胡同,仿佛回到了機情社那次三星手機的品鑑會,那次潘楠可謂是帥氣逼人啊
故地重遊,不禁感慨萬千,那次聚會的歡聲笑語仿佛還縈繞在耳邊,一切就像昨天發生的一樣,機情社加油,我們和你在一起
走在南鑼鼓巷的小胡同裡,能找到許多的古蹟,尤其是那份寧靜,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只有用心去體會,才能體會到時間在耳邊呼嘯而過,留下後人細細的去品味!
繼續沿著主街走,看到了許多的小吃
有沒有去吃一把的衝動
來了,這群吃貨,吃的都好香啊!大聖快來收了這群萌妖吧!
繼續前進,看見了一個胡同,菊兒胡同,難道裡面種滿了菊花,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就是在這裡拍的?求解釋……
我可不只是一個吃貨啊,青花的記憶,創可貼8,都是一些有特色的店鋪
逛了這麼久也該犒勞下自己的肚子了,小菊胡同有一家滷肉飯,可以免費續飯,而且味道超讚啊
吃完了,不知不覺逛到了後海這裡
大清郵政,就在後海邊上裡面還擺放著清朝時的布局,青銅的雕塑,向我們訴說著這裡發生的一切
後海標誌性的一塊石頭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不知不覺遊玩了南鑼鼓巷和後海,用ZenPone2拍攝了一天的照片,整體上對ZenPone2的成像效果非常滿意,尤其是暗光下,表現出乎意料,感謝機情社給我這個機會!在回去的路上,回想起一天的玩耍,被歷史古蹟所感染,感覺生命的歷程就像沙漏中的沙子,你自以為的人生坎坷,回頭再看,只不過是一掬細沙,和其他的並沒有什麼太多區別,但當沙子從沙漏中靜靜流淌下來,還是會讓人唏噓不已。南鑼鼓巷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讓你忽略些繁雜,拾起些回味,在捕捉擦肩而過的記憶碎片的同時享受著愜意。最後,祝機情社越辦越好,給這個世界增添點不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