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周六被確定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今年8月份,榮成電視臺欄目組走進石島赤山,專題拍攝「大明神傳說」。現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赤山明神傳說」的前世今生講出來聽,以饗讀者。
(視頻源於榮成電視臺特別錄製)
在山東半島的東南端,在中國大陸距離韓國最近的地方,它瀕臨黃海,天高水闊,歷史悠久。
空靈的山韻水魄,厚重的人文歷史及濃鬱的民俗風情,成為中國膠東海岸線上最具魅力的旅遊景區。
赤山明神鎮山護海,威力無邊,保佑人間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其神通與功德深受信仰崇拜,一直是中、韓、日三國民眾廣泛信奉的海上保護神。
赤山,峰高谷幽,因山巖赤紅而得名,古有「海外仙山」、「神之故鄉」之美譽。
罕見天成仰面佛
水有龍則水奇,山有仙則山靈。據傳,赤山上就住有佛法無邊仙靈——赤山明神。
赤山明神居於赤山紅門洞,臨山面海,恩澤八方,以其慈悲救世的胸懷,神佑著海上和陸地的平安,是當地百姓極其崇拜和信賴的神靈。他還是集「山神、海神、商神」於一身的特殊仙靈,正是因為他功德浩蕩,佑澤海域、人間,因此,在中日韓三國廣袤疆土上,留下了一篇篇不朽的傳說。
傳說,紅門洞外的泥土沾有神明的靈氣,久病不治者來此祈求明神後,捻土入藥即可痊癒,十分靈驗。據《後漢書》記載,始皇並六國,於嬴政二十八年東巡成山,以求長生不老之藥。不料途中大病,命懸一線,李斯飛馬赤山,求得紅門洞前九撮土捻而為藥方,始皇服,立刻見效,重振君威。後來,古代北方貴族的亡靈都要請赤山明神來守護,以期明神庇佑起死回生、消彌罪過、解除痛苦,即便不能如此,也期望能福蔭家族子孫。
赤山主峰下的紅門洞
歷史記載,從事中、韓海上貿易的「海上王」張保皋也曾經多次得到神明的保佑。
張保皋,新羅清海人,於807年入唐從軍,武藝高強,深得將領喜愛,他在軍服役16年,功成名就後棄軍從商,在赤山浦一帶從事海上貿易,在赤山明神的庇佑之下,成功的開展了中、韓、日三國的海上貿易。
唐穆宗長慶三年,張保皋在赤山浦修建了法華院,供奉赤山明神。
海上王——張保皋
圓仁,鑑真大師的三世徒孫,在入唐求法之前,就已是日本天台宗師一位知名高僧。
唐文宗開成三年,東瀛天台宗三世座主圓仁隨遣唐使赴唐求法。
船入赤山南,神靈阻船入泊。雷聲炸耳,電閃刺目,厚厚的烏雲自山上向下壓來,圓仁則急忙祈祠:先祭霹靂神、住吉大神及海龍王,再祭此處的諸山島神各發誓願。就在祭「諸山島神各發誓願」時,雷鳴漸止,風起東南,烏雲漸去,船舶才得系居海中,第二天轉入赤山浦,落腳赤山院。
完成求法大業後的歸國途中,圓仁一行又遭海上劫難,幸大明神顯靈,方化險為夷,保全經書數百卷。
明神託夢圓仁大師
傳說,明神的府第紅門洞內有金箔十八扇和無數珍寶,一扇金箔就值山東的一半,而石碾子上的小米,全部都是金珠子,但凡和明神有緣的人或有求明神的人,從放牛娃、船夫、老嫗到僧侶、將軍、學者等,凡有求拜者,都能得到他恩惠和幫助,得福遠害,達成心願。
尤其在海上,每當漁民出海遇到惡劣天氣,遭遇狂風惡浪,會在船頭向赤山方向跪拜赤山明神,祈求佑護,海上平安,通常會風平浪靜。如若在夜間海上迷失方向,拜求於赤山明神,海上則會出現明亮的燈光束,指引漁民平安進入赤山港。
因此,自唐朝以後,赤山明神作為中國北方海上保護神深受沿海漁民的信奉參拜,赤山明神護國佑民的傳說家喻戶曉,並且千百年來在中日韓三國廣為傳頌。
明神傳說不僅是中韓日三國民間文化、宗教信仰交流的橋梁,還是日本和韓國的文藝作品創作的源泉,韓國的歷史小說《王道》,日本的日記體旅行記《圓仁入唐求法巡禮》都以赤山明神傳說為故事情節,使作品更生動,具有傳奇色彩和國際影響。
赤山明神的傳說在中日韓三國都有記述,並且張保皋回國後,又按赤山法華院建式,在新羅沿海建有兩座赤山院;而圓仁法師回日本後,其弟子也在京都附近建了一座赤山禪院,至今香火旺盛。基於共同信仰,將赤山院分建三國四處的事例,在世界民族文化交流史上實屬罕見。
赤山景區因為出身紅門洞的赤山明神而聲名遠播,成為馳名中日韓三國的旅遊勝地。「明神護佑,萬事成就」已成為沿海各界共同信仰。
眾仙朝拜明神圖
八方信眾朝拜大明神
赤山旅遊,因為有你會更精彩!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赤山旅遊」官方微信號,了解更多旅遊資訊!
旅遊熱線:0631-7326666
景區網站:www.chishan.cn
景區地址:山東·威海·石島
GPS定位:榮成市石島管理區西車村(赤山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