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頻]臺北政府:選前之夜藍綠共用凱達格蘭大道
專題:海峽兩岸 CCTV.com消息(海峽兩岸):點擊觀看視頻>>>視頻截圖 26日,臺北市警察局同時核准了藍綠兩大陣營對凱達格蘭大道的路權申請
-
國民黨拿下2012選前黃金日凱達格蘭大道路權
國民黨拿下2012選前黃金日凱達格蘭大道路權 2011年12月09日 22:2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由臺北「凱達格蘭大道」更名談起
來源:直通臺灣 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大樓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2號,正門對面就是「凱達格蘭大道」。但這個路名是1996年由陳水扁改的,之前叫「介壽路」。今天就來談談這條道路變更背後深藏的意涵。關於凱達格蘭大道的命名故事
-
凱達格蘭與阿扁大道
陳水扁當上臺北市市長不久,介壽路又改名字了,叫凱達格蘭大道,其實還是那條大馬路。 你如果今天在臺北市街頭,任意逮住一位行人問他「凱達格蘭」是什麼意思,相信十個人裡有八九位搖頭說不清楚,或者會把凱達格蘭四個字前後錯置,發音錯誤等等。
-
[海峽縱橫]「凱達格蘭」大道的見證
數十個海外的「獨派」團體,在每年3月18日也要來這裡湊熱鬧,其中就有那麼一位「國策顧問」金美齡。他們發起所謂「臺灣站起來」大遊行,以紀念「3·18」這個歷史性日子。而隊伍最後照例要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結束其醜陋表演。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臺灣之子」還是「臺灣之父」,無論是島內的還是海外的,「臺獨」分子在自家門前耍把戲,總歸是小格局,難有成大氣候者。
-
臺灣反服貿抗議者到凱達格蘭大道遊行示威 超過11萬人集結
在佔領「立法院」的學生的組織與號召下,預計今日臺北會有超過10萬人到「總統府」門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進行示威。臺北政府已安排6000名軍警在附近維持治安,並安排了噴水車,憲兵也進入「總統府」待命。學生領袖號召大家要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進行抗議。在昨天馬英九的記者會上,他再次強調服貿不能輕易退出,如果退回服貿,國際上會認為臺灣很不可靠。
-
臺北市府與扁鬥法出新招 凱道加注反貪大道(圖)
,將凱達格蘭大道加注為「反貪腐大道」。(臺灣《聯合報》圖片) 人民網5月21日電 臺北市政府為反制扁當局不斷推進的「正名運動」,再出新招,決定將臺灣「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路牌加注「反貪腐大道」,並將廣場加注為「反貪腐民主廣場」。路牌加注案將在今天市府市政會議上通過施行。
-
臺北市政府:凱達格蘭大道改名「反貪腐民主廣場」
[內容速覽]為了反制臺灣當局把中正紀念堂強行改名,臺北市政府22日做出決定,把陳水扁辦公室前面的凱達格蘭大道改名為「反貪腐民主廣場」。 進入[海峽兩岸]>> 為了反制臺灣當局把中正紀念堂強行改名,臺北市政府22日做出決定,把陳水扁辦公室前面的凱達格蘭大道改名為「反貪腐民主廣場」。
-
臺灣聯合報:倒扁運動將在凱達格蘭大道提前
然而,隨著臺灣政治的蛻變,「介壽路」變成了人民示威發言的政治制高點,不論什麼訴求,動輒數萬數十萬人民開到「總統府」的面前;於是「介壽路」就有了「凱達格蘭大道」的況味。 社論指出,凱達格蘭大道同時具備了統治者展現威勢與人民表現力量的多元機能,儼然成為統治者與受治者分庭抗禮的競技場,甚至成為統治者與受治者針鋒相對的政治戰場。
-
由臺北「凱達格蘭大道」更名談起
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大樓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2號,正門對面就是「凱達格蘭大道」。但這個路名是1996年由陳水扁改的,之前叫「介壽路」。今天就來談談這條道路變更背後深藏的意涵。
-
臺灣《聯合報》:凱達格蘭大道已成臺灣的政治寒暑表
然而,隨著臺灣政治的蛻變,「介壽路」變成了人民示威發言的政治制高點,不論什麼訴求,動輒數萬數十萬人民開到「總統府」的面前;於是「介壽路」就有了「凱達格蘭大道」的況味。 凱達格蘭大道同時具備了統治者展現威勢與人民表現力量的多元機能,儼然成為統治者與受治者分庭抗禮的競技場,甚至成為統治者與受治者針鋒相對的政治戰場。
-
臺灣各地宗教界人士走上臺北街頭「點香」遊行
新華社臺北7月23日電(記者齊湘輝何自力)來自臺灣嘉義、桃園、臺北等地的上萬名宗教界人士23日下午走上臺北街頭,通過祈福遊行,表達維護傳統宗教信仰活動的訴求。 由臺灣雲林縣北港武德宮、臺北市松山霞海城隍廟等約百間宮廟組成的「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當天下午2時許,帶領上百頂神轎、逾萬名信眾從中山南路出發,繞行到臺當局領導人辦公場所門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聚集,神轎安座後供民眾膜拜,並在凱達格蘭大道點燃香火。 據悉,此次活動由北港武德宮發起,原本是抗議臺當局借推行「環保減香」之名行「滅香」之實。
-
臺北市府與扁鬥法出新招 凱道加注反貪大道(圖)
,將凱達格蘭大道加注為「反貪腐大道」。(臺灣《聯合報》圖片) 人民網5月21日電 臺北市政府為反制扁當局不斷推進的「正名運動」,再出新招,決定將臺灣「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路牌加注「反貪腐大道」,並將廣場加注為「反貪腐民主廣場」。路牌加注案將在今天市府市政會議上通過施行。
-
臺灣「黑衫軍」凱道反服貿 21萬人「總統府」前遊行(圖集)
今日(3月30日)下午,臺北發生了反「服貿」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從清晨開始,臺北「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及周圍就逐漸開始聚集民眾,學生領袖在「立法院」內號召民眾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進行遊行抗議。下午3時許,學生領袖陳為廷從「立法院」出發,搭車向凱達格蘭大道前進。下午4時許,民進黨「大佬」呂秀蓮也出現在現場。
-
臺灣百萬人民反貪試靜坐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
9月1日傍晚,「百萬人民倒扁總部」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反貪腐試靜坐活動。圖為發起人、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出現在試靜坐現場。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臺灣聯合報:倒扁運動將在凱達格蘭大道提前
然而,隨著臺灣政治的蛻變,「介壽路」變成了人民示威發言的政治制高點,不論什麼訴求,動輒數萬數十萬人民開到「總統府」的面前;於是「介壽路」就有了「凱達格蘭大道」的況味。 社論指出,凱達格蘭大道同時具備了統治者展現威勢與人民表現力量的多元機能,儼然成為統治者與受治者分庭抗禮的競技場,甚至成為統治者與受治者針鋒相對的政治戰場。
-
臺灣《聯合報》:凱達格蘭大道已成臺灣的政治寒暑表
然而,隨著臺灣政治的蛻變,「介壽路」變成了人民示威發言的政治制高點,不論什麼訴求,動輒數萬數十萬人民開到「總統府」的面前;於是「介壽路」就有了「凱達格蘭大道」的況味。 凱達格蘭大道同時具備了統治者展現威勢與人民表現力量的多元機能,儼然成為統治者與受治者分庭抗禮的競技場,甚至成為統治者與受治者針鋒相對的政治戰場。
-
臺灣秋鬥遊行聚焦「反萊豬」 「言論自由」隊伍挺中天
中新社臺北11月22日電 臺灣「秋鬥遊行」22日午後登場。今年有超過40個來自勞工、環保、消費者權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團體參與,主辦方稱最終參與人數達5萬。「反萊豬(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是今年遊行焦點。秋鬥遊行原是爭取勞工權益的遊行活動,後也針對多元議題表達訴求。近年通常在11月的周末舉辦。
-
臺灣秋鬥遊行聚焦「反萊豬」「言論自由」隊伍挺中天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臺北11月22日電 臺灣「秋鬥遊行」22日午後登場。今年有超過40個來自勞工、環保、消費者權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團體參與,主辦方稱最終參與人數達5萬。「反萊豬(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是今年遊行焦點。
-
臺灣各地宗教界人士走上臺北街頭"點香"遊行
新華社臺北7月23日電(記者齊湘輝何自力)來自臺灣嘉義、桃園、臺北等地的上萬名宗教界人士23日下午走上臺北街頭,通過祈福遊行,表達維護傳統宗教信仰活動的訴求。 由臺灣雲林縣北港武德宮、臺北市松山霞海城隍廟等約百間宮廟組成的「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當天下午2時許,帶領上百頂神轎、逾萬名信眾從中山南路出發,繞行到臺當局領導人辦公場所門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聚集,神轎安座後供民眾膜拜,並在凱達格蘭大道點燃香火。 據悉,此次活動由北港武德宮發起,原本是抗議臺當局借推行「環保減香」之名行「滅香」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