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岸線退縮嚴重,由胖番薯變瘦地瓜

2021-02-28 臺灣那些事兒

    

   臺灣海岸退縮問題日益嚴重,黃金海岸邊布滿消波塊防堵,海岸美景因此變調。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海岸線長達1500多公裡,但全臺西岸北到南都出現海岸退縮現象,臺南北門、七股海濱50年來倒退1000米,黃金海岸20年退縮30米,海岸線退縮讓臺灣陸地從胖番薯變成瘦地瓜;臺當局預算不足,更缺乏長期且全面性的搶救計劃,紀錄片《洪水來了》恐在臺真實上演。臺灣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副教授董東璟強調,臺當局養灘不如波蘭,不能再持「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思維了。

  臺「經濟部」地質調查所監測全臺,發現至少12處海灘和沙洲正嚴重流失,過去30年,退縮了100到650米。董東璟表示,過去三四十年受到人為設施,如海岸工業區、港口興建等,以及天然沙源減少等因素影響,臺灣海岸侵蝕問題日益嚴重,氣候變遷加劇、海平面上升、颱風波浪和暴潮增強,可以預見未來狀況只會比現況更糟。人工設施充斥西部海岸線是海岸線消失一大主因。董東璟舉例,民眾憂心大水衝破堤岸造成淹水,於是築起更高的堤防,護岸水泥化之後,沙源被阻隔,自然越來越少。

  董東璟以臺南黃金海岸為例,20年來海岸線平均倒退30米以上,「水利署」在此進行海岸人工養灘工程,於離岸1、200米處放置消波塊避免沙子被帶走,黃金海岸以觀夕聞名,現在觀夕伴隨的是眼前的消波塊,海天一色消失。

  臺南社區大學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表示,沙子本就會流失,過去沙被颳走還會再回來,現因過度人工設施破壞大自然平衡,沙源補不進來有去無回。他以曾文溪口北岸防風林到七股「國聖燈塔」間的海岸線為例,今年9月間颱風豪雨襲擊沙子流失大半,臺南四草大橋一帶用肉眼即能看到道路比海水還低,失去沙灘,不只美景不見,未來數十年間,道路「晴天淹水」噩夢不遠。

  受衝擊的還有養殖戶及觀光業者生計,七股舄湖是臺南重要牡蠣養殖區,近年舄湖外側沙洲後退且出現缺口,大量土沙入侵舄湖,漁船航道淤積嚴重,退潮時水位降低,船筏有時還會擱淺海中。夾在北門舄湖、將軍漁港之間的馬沙溝濱海遊憩區,是臺南市唯一合格的海水浴場,由於沙灘流失,遊客愈來愈少。

  董東璟強調,過去臺當局推動墾丁後灣的海岸環境營造、高雄西子灣和臺南安平人工岬灣等,已見成效。安平秋茂園效法波蘭,施作人工岬灣讓沙子形成自然淤積,類似養灘,卻因臺當局預算有限無法持之以恆,未達預期效果;反觀波蘭,財政不如臺灣,當地政府卻願意每年花錢養灘。

  董東璟說,臺當局雖已開始重視但欠缺全面性作為,只挑幾個示範點施作且無配套措施,囿於預算不足,計劃無法長年執行,搶救海岸線不可能立竿見影,重點在「慢慢做、不要停」。晁瑞光建議,臺當局可善用蚵棚形成的天然浮島,當作保護沙灘的第一道防線。(選自中國臺灣網)

海峽導報臺海中心編輯

                                                  圖片均來自網絡

【臺灣那些事兒】最權威的「呆丸」君,臺灣的事兒全都懂!畫風隨時切換,您請隨意迷戀。

微信號:HXDBTW

按下去 成全#我們# ↓↓↓

相關焦點

  • 臺灣海岸線退縮嚴重 由胖番薯變瘦地瓜
    中國臺灣網12月1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海岸線長達1500多公裡,但全臺西岸北到南都出現海岸退縮現象,臺南北門、七股海濱50年來倒退1000米,黃金海岸20年退縮30米,海岸線退縮讓臺灣陸地從胖番薯變成瘦地瓜;臺當局預算不足,更缺乏長期且全面性的搶救計劃,紀錄片《洪水來了》恐在臺真實上演。
  • 臺灣:搶救消失的海岸線
    (資料照片)   在赴臺遊客心中,臺灣的原始海岸線是最美的風景之一,碧海藍天,細沙椰林,柔風拂面,世界忽然安靜下來,心中只剩純淨唯美。然而,想要體驗的遊客如今要趁早了,因為受多種因素影響,近年來臺灣的海岸線大幅後退,海洋生態資源面臨嚴重威脅,許多美景被大海吞噬,不斷消失的海岸線亟待搶救。
  • 臺灣海岸線退縮:最嚴重地區50年倒退1000米!
    環球網援引臺灣媒體報導稱,目前臺灣的海岸線正在不斷受到海水侵蝕,以往的沙灘被淹沒,最嚴重的地方,海岸線在最近50年裡退縮了1000米。臺灣經濟部、地質調查所監測數據顯示,全臺灣至少12處海灘和沙洲正嚴重流失,過去30年退縮了100到650米。
  • 臺南海岸線年年退縮"黃金海岸"不再美麗(圖)
    臺南市黃金海岸海岸線節節後退,海浪直逼岸邊船屋,岌岌可危。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曾是美軍度假勝地的臺南黃金海岸沙灘,美麗的沙灘已幾乎被綿延不盡的消波塊取代,「黃金海岸正快速消失!」  旗津海岸年年退縮  最嚴重處海岸退200米  高雄市旗津海岸是島內知名的觀光景點,因長期受波浪侵蝕,造成海岸線被衝刷、沙源大量流失,比10年前平均退縮了50米,嚴重處更多達200米。
  • 臺灣積極應對海洋環境汙染嚴峻考驗
    (資料照片)  在赴臺遊客心中,臺灣的原始海岸線是最美的風景之一,碧海藍天,細沙椰林,柔風拂面,世界忽然安靜下來,心中只剩純淨唯美。然而,想要體驗的遊客如今要趁早了,因為受多種因素影響,近年來臺灣的海岸線大幅後退,海洋生態資源面臨嚴重威脅,許多美景被大海吞噬,不斷消失的海岸線亟待搶救。
  • 臺灣民眾共同守護 別讓美麗的海岸線一一淪陷
    原標題:臺灣民眾共同守護 別讓美麗的海岸線一一淪陷   9月21日是國際淨灘日,臺灣《中華日報》當天發表社論,呼籲臺灣民眾展開更積極的作為,共同守護臺灣島海岸的無限美景。   社論摘錄如下: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旖旎多姿美景無限,近年來卻飽受破壞,幾乎已面目全非。
  • 臺報:臺灣民眾共同守護 別讓美麗的海岸線淪陷
    社論摘錄如下: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旖旎多姿美景無限,近年來卻飽受破壞,幾乎已面目全非。臺灣環境資訊協會日前公布九處最美麗的海岸,呼籲全體臺灣民眾共同守護,如果民眾不能停止對海岸的摧殘,及時採取護岸保育行動,海岸美景與自然生態很可能一去不復返。
  • 環保團體:臺灣海岸線垃圾估算達1424.7萬升
    中新網8月28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海岸線垃圾多是眾所周知的,但到底有多少?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通過全臺首次海岸快速篩選調查,估算出:如果以90升黑色大塑膠袋來裝垃圾,大約可裝滿15.83萬袋,累計1424.7萬升。
  •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美國冰川公園嚴重退縮(圖)
    在過去的百年間,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公園內冰川嚴重退縮。根據美國地質勘測局的研究,從1850年到1910年國家公園建立時,公園擁有150塊冰川,而到了2010年僅剩25塊。地質勘測專家預測,這座以冰川取名的國家公園將在10至20年內面臨沒有冰川的尷尬。沒有「水庫」冰川,將導致河流乾涸,環境溫度上升,高山草地退減,動植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樹種死亡。圖為8月7日拍攝的美國冰川國家公園。
  • 臺灣「中時媒體集團」成立:反「臺獨」不退縮
    臺灣「中時媒體集團」成立:反「臺獨」不退縮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31日 04:35 來源: 來源:新華社據臺灣媒體報導,為因應未來事業運作順暢,提升產品競爭力,臺灣「中時媒體集團」3月2日宣布正式成立,並作出重要人事調整。
  • 臺灣認養瓜地馬拉古蹟修復
    臺灣認養瓜地馬拉古蹟修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3日 23:07 來源: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7月13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瓜地馬拉十二日電,呂秀蓮今天參訪臺灣認養修復的安地瓜古城兩處修道院,對古蹟修復進度嚴重落後深表不滿
  • 臺灣綠島遭受嚴重油汙
    此間專家表示,綠島的重油汙染,對生態造成嚴重傷害,影響層面還會持續擴大,完全復原可能需要一年時間。今夏遊客到綠島北部海灘要當心踩著油塊。 此次油汙影響範圍擴及綠島北部及東北部約7公裡的海岸線,約佔綠島海岸線的35%。
  • 臺灣節目稱大陸人用洗衣機來洗地瓜洗菜
    臺灣的部分媒體,常常用一種刻板眼光來看待大陸。近日,臺灣某節目又語出驚人:「中國很多人買洗衣機,他不是用來洗衣服,他是用來洗地瓜、洗菜。」臺灣節目稱「大陸人用洗衣機洗地瓜」此言一出,大陸網友啼笑皆非,紛紛諷刺臺灣節目「啟蒙大眾」:「原來可以洗菜呀,我家的一直拿來和面的呢」、「印象中我家的洗衣機一直都是用來洗澡的
  • 臺灣綠島海岸遭重油汙染 綿延約10公裡長的海岸線
    ­  綜合港臺媒體報導,臺灣潛水勝地綠島約有三分之一海岸線遭到黑色機油汙染,沿岸生態面臨嚴峻挑戰。綠島鄉民憤怒不已,要求臺灣當局儘快想辦法清理,並且要找到相關船隻作出懲罰。­  臺灣「海巡署」東部地區巡防局綠島安檢所表示,10日晚上7點多接獲臺東縣綠島鄉民眾熱線通報,一艘可疑船隻3月9日10時至10時30分曾經通過綠島,整個綠島北面的海岸線與海底都被重油汙染,長約近10公裡的海岸線的沙灘、礁巖上都被重油覆蓋,海底也有汙染跡象,景象怵目驚心。至少佔了綠島海岸線的三分之一。
  • 歲月洗禮之風景-臺灣東北角海岸線
    ,地處地理板塊交界處的地震多發區,由歐亞板塊、衝繩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這裡就是臺灣東北角。距離臺北不遠,北面東海,東臨太平洋,故名東北角,是臺灣海岸線最美一段,沿北部濱海公路就可領略一番。公路的設計刻盡瀕海之故意,臺灣東北角海岸線如項鍊般串起了基隆、和平島、深奧、南雅、陰陽海、南雅奇巖、鼻頭角、龍洞灣、龍洞南口、金沙灣、鹽寮、龍門、福隆、石城、大裡、北關等景點。全長共約66公裡的海岸線路況平坦但走向蜿蜒,美景往往深藏在下一個拐彎的不經意處,稍有顧盼恍惚便失之交臂。
  • 臺灣海洋垃圾汙染嚴重 環保組織呼籲建立應對機制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電 (王捷先)有環保組織近日公布調查統計數據,通過走訪臺灣海岸線121個監測站,估計目前臺灣海岸上有超過1227萬公升體積的垃圾,重達646噸。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媒體報導,根據該組織的快篩調查,全臺灣海岸線的一半垃圾量集中在佔總數一成的13段海岸線上,其中以北海岸(基隆、新北、桃園)和西南海岸(彰化、雲林、嘉義、臺南)汙染最為嚴重;海洋廢棄物類型則以塑料瓶罐佔比最高,其次為發泡塑料與廢棄漁具。
  • 蒸地瓜、烤地瓜哪個好?營養師:這種高溫有致癌可能
    地瓜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纖維,提供人體熱量、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營養,升糖指數又比白飯低。但地瓜有蒸的、有烤的,臺灣新光醫院營養師李雨珊建議,蒸地瓜的營養素保留比較完整。而烤地瓜因為高溫炭烤,可能破壞較多營養素,且高溫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對人可能有致癌風險。
  • 臺灣一單親媽媽窮到僅剩7臺幣 兒子陪賣烤地瓜
    陳姓單親母親的兒子放學後都在旁陪伴賣烤地瓜,並靠著騎樓燈光「借光夜讀」。
  • 臺灣臺東176公里海岸線,無一處合格的戲水區
    全臺擁有最長一七六公里海岸線的臺東,如今竟無一處合格的戲水區。臺東縣卑南鄉杉原海水浴場一九八七年啟用,每年夏季都人山人海,曾被譽為臺東版的墾丁南灣。2004年業者蓋飯店,但因環評問題進入仲裁訴訟階段,從2016年停擺迄今四年多。臺東縣消防局統計,臺東近五年平均溺水事故十九件。
  • 臺灣13段海岸線汙染嚴重 塑料瓶罐垃圾最多
    中新網7月1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環保團體綠色和平11日公布臺灣海岸快篩調查結果,有13段海岸線的垃圾量約佔全臺海岸線的一半,其中以北海岸和西南海岸汙染最為嚴重;進一步統計垃圾類型則以塑料瓶罐為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