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那個曾經忍受十級痛苦等待你呱呱墜地的她又迎來的新的節日,你是否準備了禮物去給母親?是一個漂亮的項鍊?一份自己做的烤麵包?還是一張賀卡或是一句口頭祝福?
每年你母親都會經歷這個日子,如果你是女生想必將來你也會過上這個特殊的節日,那麼你知道母親節的由來嗎?
母親節起源於美國。1906年5月9日,美國費城的安娜·賈薇絲的母親不幸去世,她悲痛萬分。在次年母親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組織了追思母親的活動,並鼓勵他人也以類似方式來表達對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後,她到處遊說並向社會各界呼籲,號召設立母親節。她的呼籲獲得熱烈響應。1913年5月10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案,由威爾遜總統籤署公告,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這一舉措引起世界各國紛紛仿效,至1948年安娜謝世時,已有43個國家設立了母親節。
這便是母親節的由來,源自一名平凡的女孩為自己母親爭取了一份特殊的紀念。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對彼此深愛與不舍。
很多孩子出生不久母親因病去世,而有些孩子則更加不幸,母親死於難產,他們自出生起便沒有了母親,一份生命的離去換來了另一個生命的新生,而很多母親便是這樣離開來詮釋自己的母愛悲壯而偉大。
當然大部分孩子是從小有母親的,那麼你該如何做呢?一張賀卡或是自己精心挑選的小禮物?收到它的母親必然會高興一天,那麼你想讓自己母親天天高興嗎?
很多時候因為意見不合,孩子往往跟母親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對立。彼此在吵完後又覺得後悔而又不想道歉,這是生活中常常看到的場景。我想絕大多數母親的出發點是希望孩子更好,只是有時候這種方式孩子無法接受。最常見的就是報補習班孩子不肯上便引發了糾紛,個個母親都望子成龍。只是犧牲孩子大部分時間去學補習班,孩子不樂意,他們更願意去在閒暇時間玩放鬆自己。
對母親來說,應該及時去注意孩子自己的時間與學習時間的平衡,不可過分去剝奪孩子的時間,而對於子女來講要想贏得一定合理的時間又不讓自己母親失望,那便是在平時認真學習,考好證明自己學習能力以及自己的自立能力,這樣母親就可能不會過多幹涉你,因為幹涉源於一種擔心,擔心你無法處理好事情,無法學好,本質上是對孩子進行引導,只不過方法方式是否對路值得考究。
母親節送禮是一種形式,而是否平時讓母親省心才是關鍵。想要彼此天天微笑,那麼作為孩子就一定要做好自己本職,放養的前提是省心,如果天天只想著玩,那何談放養,那叫放縱。所以想要更多的自由和快樂必須要讓自己母親省心作為前提。你長大後也該避免下面兩種情況。
大部分孩子成家立業後會懂得報效自己的父母,因為生兒育女後的他們明白了父母的不易,而有些人卻甘願當吸血蟲。這群人叫啃老族,他們天天吸食父母的汗血來換取自己的無所事事,可憐天下父母,還是任勞任怨,這一切源於溺愛,溺愛到嬌生慣養,懶惰不想勞動。
還有一種新型不孝,便是把孩子拋給父母,自己每個月給點錢便不聞不問了,父母沒有給這些人帶孩子的義務,而在自己本該休息的晚年依然承受著一份養育孫子的任務,這對父母來說是不公平也是不孝的。你的父母養育了你這麼多年盼著你成家立業,安逸的修養卻被你無情地奪走,很多父母只能強顏歡笑不得不繼續辛苦著,他們希望有天孩子功成名就後讓他們有真正安享晚年的機會,可這些為事業而不顧孩子的人連孝都做不到何談去做好大事呢?
母親節不是為了單純的送禮,而是告訴你有這麼一位母親一直守護著你,當他們暮色沉沉時,你也應該去守護他們,哪怕是常回家看看也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滿足,真正的孝敬應該是發自內心無時無刻的關懷,形式主義的孝只會刺痛父母漸漸衰老的心!
最後,祝所有母親母親節快樂,希望今後你們能受到自己養育許久的兒女真正發自內心的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