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共有16個皇帝,絕大多數十分奇葩,比如明熹宗朱由校沉迷於做木匠活、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嘉靖皇帝沉迷於修仙問道等等,而今天我們來介紹明朝第一昏君——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年僅9歲就當上皇帝,國事主要由太皇太后張氏把持,而且還有三位號稱「三楊」的賢臣(楊士奇、楊榮、楊溥)輔佐,在太皇太后和「三楊」的幫助下,此時的大明王朝國力十分強盛,經濟繁榮、邊防穩定,小皇帝儼然成為了老百姓口中的一位少年明君。
然而不久後,太皇太后張氏駕崩,三楊也相繼去世,小皇帝朱祁鎮開始寵信太監王振,大明王朝開始走下坡路,而少年天子朱祁鎮也慢慢長成了一個熱血皇帝。此時大展天子雄風的機會來了,瓦剌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時年20來歲的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攛掇下躍躍欲試、準備御駕親徵、一展手腳。
於是便在倉促之間拼湊了20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御駕親徵。軍隊數量的確不少,但軍政事務、大權全部由宦官王振專斷獨行,行軍路線屢屢改變、糧草供應不夠、士兵士氣低沉、軍心動搖,當明軍來到土木堡時,瓦剌大軍追上來了,皇帝等人被困在了土木堡、水源被掐斷、陷於死地、軍心動蕩,瓦剌大軍發動進攻,明軍被一舉殲滅、幾乎全軍覆沒,66名大臣戰死,連皇帝朱祁鎮都被捉了俘虜。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被擁立為皇帝,瓦剌揮師攻打北京,于謙率軍進行北京保衛戰、擊退瓦剌。後來瓦剌將被俘皇帝朱祁鎮還了回來,朱祁鎮被尊為太上皇,被軟禁失去自由7年。之後,朱祁鈺病重,臥病不起,石亨、徐有貞等人率領兵馬救出了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重新成為了大明皇帝。
第二次當上皇帝的朱祁鎮開始搞清算,弟弟朱祁鈺不久去世,大功臣于謙被處死,清洗朝堂、殺諸多有功之臣。這些大功臣沒有死在土木堡之變之中,也沒有死在北京保衛戰之中,卻死在了自己皇帝朱祁鎮的手裡,令人唏噓!之後,他又給宦官王振平反、建廟祭葬招魂。
朱祁鎮恩怨不分、敵友不辨,是非不明,為人則涼薄陰狠,為君則罪孽深重,心胸狹隘、睚眥必報,是大明朝最差勁、最昏庸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