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篇(一)

2020-08-25 詩意中國行

相約西子湖畔

(上一篇:請點擊:)

註:相關旅遊景點信息見文末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同樣是人間天堂的杭州。

來到杭州,西湖是絕對不能錯過的。

我們前往西湖的時間有些晚,太陽都已經升起來了還沒有動身。到達西子湖畔的時候已經差不多要十點了。此時的西子湖畔,遊人如織。西湖之大,讓你無法想像,西湖景點之多,讓你眼花繚亂,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這迷人的西子湖畔,留下過流傳千古的文章。

西湖風光

西湖最出名的莫過於西湖「西湖十景「了。這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蘇堤春曉」和「斷橋殘雪」和「三潭印月」了。

北宋著名詩人蘇軾被貶官到杭州,為解決水患,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淤泥堆砌了一條橫貫南北的大堤。堤上建有六橋,遠遠望去,甚是好看。後人為了紀念蘇軾,將這條長長的堤壩命名為「蘇堤」。「蘇堤是連通西湖南北兩岸唯一的一條陸路通道,因此「蘇堤」也是西湖上一條絕佳的賞景地帶。在映波橋上停留片刻,在跨虹橋上駐足,整個西湖將會如畫般的展現在你的眼前。「蘇堤」從北宋始建至今,已走過了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蘇堤」兩岸,種植有大量的夾竹桃和垂柳,每到春季,粉色的桃花盛開,綠色的垂柳垂下長長的枝條,倒映在春水中,此時再配上薄霧蒙蒙,盡顯了西湖旖旎的柔美氣質,故「蘇堤春曉」名揚天下。

說完了「蘇堤」,我們再來說一說同樣是為了治理水患的另一條堤壩「白堤」吧。白堤原名「白沙堤」。其名聲大噪始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詩句中的「白沙堤」正指次堤。後人為了紀念白居易,便將這座堤壩稱之為「白堤」。「白堤」寬闊而敞亮,靠近湖邊垂柳依依,外層是各色的桃花,回望群山蒼翠無不比,眼前碧水依依,漫步在白堤,如在畫中遊一般。怪不得白居易「最愛白沙堤」呢。

在西湖的湖面上,有著傳統江南特色的搖櫓船,也有古風古色的手搖大船,我們選擇乘坐了一艘手搖船前往西湖中心的湖心島。湖心島上的景點內涵可真不少,「三潭印月」就夠你欣賞上半天了。只是我們來的不是時候,要是在曉月當頭,趁著濃濃夜色登島該是怎樣一番趣味啊。不過白天上島則有白天上島的樂趣。

「三潭印月」被譽為「西湖第一盛景」。想必「三潭印月」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我們人民幣一元錢的背面取景就取自這裡。「三潭印月」是西湖中眾多島嶼中最大的一個,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岸上金桂婆娑,綠化,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島南湖中建有三座石塔,相傳為蘇東坡在疏浚西湖時所建。三個石塔腹中空,每個球面提上都留有一個圓洞,若在一輪皓月當空,塔中燃起燈火,洞口的形狀印入水面,水面上便有了許許多多的月亮,真月亮和假月亮在此時便難辨真假,湖面上徐徐吹來涼風,夜景煞是迷人,故曰「三潭印月」。但是,我們在白天登島,便無緣欣賞這迷人的景色了。


西湖風光

看過「三潭印月」,再來看一看「平湖秋月」。對於「平湖秋月」而言,我們去的更不是時候。第一,我們去時正值盛夏,並非秋天。第二,我們去時正值太陽當頭,並非皓月當空。所以,在觀賞性上與秋天的夜晚肯定是差了不少。但是站在這裡的一座小亭中,面向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閉上眼睛,「平湖秋月」的景象浮現在眼前:彼時秋高氣爽,西湖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水面交相輝映,再加上徐徐吹過的晚風,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而此時放眼望去,西湖上波光粼粼,太陽當頭,酷暑難耐,「平湖秋月」的美景便只能在腦海中想像了。實在是有些遺憾。

從湖心島下來,我們又回到了長長的蘇堤上。在蘇堤上繼續漫步,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另一處景點「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將花、魚、港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一個紅魚池位於園中的南側,是全園觀賞的核心。池岸曲曲折折,池中堆積的土地成了一個個小島,池上設有一座曲橋,倚著橋欄向下看去,金色、紅色的鯉魚正成群結隊的向橋下遊來,讓我想起了柳宗元的「蹴而遠逝,往來倘乎,似與遊者相樂。」望著橋下這群可愛的魚兒,有誰不會心動而詩興大發呢?

花港觀魚

走到「蘇堤」的盡頭,大約過了晌午。我們匆匆吃過午飯,便去了著名的「雷峰塔」。」雷峰夕照」在「西湖十景」中也是相當出名的。到了「雷峰塔」前,抬頭仰望雷峰塔,塔前的石階使得塔本身變得遙不可及。登上幾十米高的石階,再向上仰望,才一睹了塔的真容。眼前所見」雷峰塔」並不是歷史遺蹟,而是後來在原塔基礎上復建的,原塔已經被罩在了新塔的地下。進入到新塔內部,首先見到的便是原塔遺蹟。望著這座塔僅存的根基部分,心生無限感慨,慨嘆歷史的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雷峰塔

從原塔遺址開始,一層一層向上爬,爬了大約兩層,終於到了新塔的地面。看到坐電梯上塔的人實在是多,我們便選擇了一層一層的登塔,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畢竟「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嗎,一下上到頂層,不知有多少風景會被略過。我們一層一層的向上爬,果然每一層所見之景都不盡相同。另外,不光是登塔所見風景不同,就是他每一層的塔身,所展示的故事也不同,但都是在說這同一個連續故事的部分,這個故事與「雷峰塔」的來歷有著很大的關係。根據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卻被海法鎮在了雷峰塔下。後來小青苦練法力,終於打敗了法海,雷峰塔轟然倒塌,白素貞獲救。雖然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但足以見證雷峰塔歷史之悠久。

雷峰塔上望西湖

終於爬到了最頂層,向西面俯視,整個西湖景區盡收眼底,很是壯觀。就是此時太陽還未落山,無法欣賞到「雷峰夕照」的美景。轉到東面望去,對面是大名鼎鼎的淨慈寺。那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出自對面的淨慈寺。隔著一條車水馬龍的的道路,站在雷峰塔上遠眺淨慈寺,淨慈寺被群山環抱,寺廟也是一層一層依山而建,遠望也很壯觀。

淨慈寺

對於另外兩個「西湖十景」中的「斷橋殘雪」和「平湖秋月,我們賞的就不是那麼仔細了。看到「斷橋殘雪」還是在我們從靈隱寺回城的路上,恰巧路過西湖,眼前是一大片盛開的正豔的荷花池,荷花池的盡頭是一座單孔石拱橋,便是斷橋。斷橋是西湖欣賞雪景的絕佳之地。「斷橋殘雪」名字的由來也和民間傳說《白蛇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正是《白蛇傳》這部民間傳說,為斷橋和其周邊的景物增添上了浪漫主義色彩。

看過「三潭印月」,再來看一看「平湖秋月」。對於「平湖秋月」而言,我們去的更不是時候。第一,我們去時正值盛夏,並非秋天。第二,我們去時正值太陽當頭,並非皓月當空。所以,在觀賞性上與秋天的夜晚肯定是差了不少。面向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閉上眼睛,「平湖秋月」的景象浮現在眼前:彼時秋高氣爽,西湖湖面平靜如鏡,皎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水面交相輝映,再加上徐徐吹過的晚風,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而此時放眼望去,西湖上波光粼粼,太陽當頭,酷暑難耐,「平湖秋月」的美景便只能在腦海中想像了。

對於西湖,其實我很想在冬天大雪紛飛時再來一回。不僅僅是要來看短淺,更重要的一點是明朝張岱的那篇《湖心亭看雪》深深打動了我的內心。在大雪紛飛的天氣裡,和朋友踏雪,駕著一曳扁舟,駛往湖心亭。在湖心亭裡,與友人「擁淬衣爐火」,喝著熱氣騰騰的茶,欣賞著雪落西湖之美景,這是何等的生活情趣啊!這種生活也是我畢生之嚮往。

張岱《湖心亭看雪》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錯的,西湖之美,美得讓人心醉,美的讓人無以言表,美得讓人流連忘返。


註:西湖風景名勝區不需要門票

*開放時間:全天

*建議遊玩時長:1-2天

*如果晚上有時間,可到西湖邊觀看「印象西湖」大型歌舞實景演出,導演為張藝謀。票價大約300多元起,需要提前預定。(僅供參考)

印象西湖實景演出

下一篇:請點擊:


相關焦點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
    蘇州和杭州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地區,氣候宜人並且蘇州和杭州都是長三角的經濟大市可謂富甲一方。這裡優越的環境,古時便有人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小橋流水、水上行船、青石板路上好似有歷史的車輪碾過,只留下淡淡的痕跡。隨風飄來的崑曲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
    杭州屬於江南,自古以來都很有名氣。人們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裡的杭,就是指杭州了。那麼杭州有什麼好的旅遊景點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吧。1、杭州西湖: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要去杭州遊玩的朋友都得去杭州西湖玩玩,看過白蛇傳的朋友都知道,許仙和白娘子的千年愛情神話故事。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篇(五)
    下面就來說一說距離杭州市區最遠的一個縣:淳安縣吧。淳安縣位於浙西,地處新安江和千島湖交匯處,也正是這兩條水系,造就了淳安之無限美景。新安江可能並不出名,但是千島湖應該名氣還是很大的。為了修建水庫,當年把山坳裡的人家都前移到了安全地帶(即在水庫蓄水的時候不會被淹沒),為此,淳安人民也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當時淳安古城也被淹沒在了今天千島湖的水域下面。水庫建成後,一蓄上水,所有的塵封往事都被淹沒在了水下,只留有一個一個山頭露出水面,就這樣,那些露出水面的山頭看起來就好像在水面上的一個又一個的島嶼,千島湖這個名字就應運而生了。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從什麼時候開始「蘇杭」並稱齊名的
    在中國各地的風土謠諺中,"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應該算得上是流傳最廣的了。 而關於它的來歷,目前研究俗語的人一般都只能舉出較晚的書證。其中引用較多的是《七修類稿》和《古今小說》中的記錄,但這已都是明代的東西。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聞名因為園林,杭州呢?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幾乎可以稱為我國地區諺語最為知名的一句。形容蘇杭(也就是江南地區)美麗富庶,堪比天堂。而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句話中的蘇杭也幾乎被人們默認成為蘇州和杭州兩個城市。作為兩個城市的宣傳標語,城市名片而聞名全國。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篇(四)
    「紅頂商人」即「官商」,通俗地講放在現在來說就是政府裡的官員,同時又兼有自己的一份家族產業(商人)。「紅頂商人」是兼具官員和商人兩個角色與一身的人。(說句題外話,其實徽州也十分的美麗,且徽州的文化底蘊更為深厚,到了徽州,你仿佛感覺自己好像在典型的中國山水水墨畫中遊你一般,白牆黑瓦,再配上小橋流水,是多麼精緻的一幅畫面啊。故明代詩人湯顯祖曾寫下過「一生痴情處,無夢到徽州」,這是對徽州多麼高的讚譽啊!)胡雪巖在早年跟隨母親來到杭州,便在杭州紮下了根,經過自己的不懈奮鬥,成為清代著名的徽商和「紅頂商人。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指的是哪個地方?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的出處,這句話出自宋朝範成大的《吳郡志》中,可能是因為唐朝詩人任華的詩句「人謂爾從江南來,我謂爾從天上來。」但這句詩並不是在稱讚江南的美麗景色,而是在稱讚懷素的書法之「顛」。這句詩也被許多人誤解為稱讚江南美景,但原文的意思並不是這樣,希望大家注意。當然也不能斷定這種說法在宋朝前就不存在。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天堂蘇州和杭州誰更對得起這個稱號?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天堂蘇州和杭州誰更對得起這個稱號?「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出自宋代範成大的《吳郡志》。蘇杭,其中蘇杭的「蘇」指的就是江蘇蘇州。「杭」就是杭州了。這兩個地方都是有名的富庶之鄉,也是江南的典型代表。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麼生活在蘇州好?還是定居在杭州好?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麼生活在蘇州好?還是定居在杭州好?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也就是說蘇州和杭州兩地可以與天堂相提並論,那麼,究竟是生活在蘇州好呢?還是定居在杭州好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蘇州和杭州都是國家新一線城市,也都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蘇杭兩地在古代都被稱作為「人間天堂」,都給人一種「小家碧玉」的感覺。在網友們評出我國休閒宜居的城市排名當中,蘇杭基本上都是旗鼓相當。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一個充滿人文與美景的城市
    在我國各地流傳的諺語中,「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應該算得上是流傳最廣的了。出自宋代範成大《吳郡志》,意在讚嘆江南美景,可與天堂相媲美。蘇杭二州是江南景色的代表,白居易晚年的一首詩中寫道:「江南名郡數蘇杭,寫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猶苦憶,我為刺史更難忘。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篇(二)
    上一篇:請點擊:(註:相關旅遊景點信息見文末)醉於虎跑夢泉,逍遙山中靈隱提起杭州,靈隱寺是必不可少的。泉前有一方形池塘,四周石欄環繞,池中山石疊罩,傍依蒼松,間以花卉,如盆景一般。遊人至此,可坐於泉邊的石頭上,可倚靠在泉邊的圍欄上,往這一池泉水,細細品茶,頤神養性,雅興倍增。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品一品宋詞中的杭州美景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一句婦孺皆知的民諺。說的是以蘇杭為代表的江南,可與天堂媲美。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唐朝詩人任華曾說:「人謂爾從江南來,我謂爾從天上來。」後來白居易任杭州、蘇州刺史,飽覽當地美景,寫下「江南名郡屬蘇杭」的詩句。或許從唐朝起,蘇杭就和天堂仙境產生了聯繫。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人間絕色之杭州
    今天且給各位小夥伴們帶來素有「人間絕色」之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寶藏之地:杭州。 傍晚杭州,絕美於此 第一天:抵達浙江杭州——民棧住宿(別有風情)——當地美食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幾句話你怎麼理解,蘇杭是指的哪裡呢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指的是蘇州和杭州的合稱。蘇杭地名的由來,隋文帝統一南北,改吳郡為蘇州,改錢唐郡為杭州。蘇州,中國著名旅遊城市,古稱吳,現簡稱蘇,擁有姑蘇、吳郡、吳中、東吳和平江等多個古稱和別稱。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和杭州,誰才是遊客心中真正的天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出自宋代範成大的《吳郡志》,蘇杭,其中蘇杭的「蘇」指的就是江蘇蘇州,「杭」就是杭州了。這兩個地方都是有名的富庶之鄉,也是江南的典型代表,白居易曾稱頌:「杭土麗且康,蘇民富而庶。」那麼問題來了,蘇州和杭州,誰才是遊客心中真正的天堂?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真的不及長安的燈火輝煌?
    很多人眼裡,蘇杭和長安,都是相當不錯的。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見蘇杭一直都是人們眼裡宜居勝地,無論是從氣候還是環境上,都特別適合人們生活。不過對於長安,一直以來給人們的印象都是古都,畢竟這裡曾經是漢唐古都,也是西北最為繁盛的城市。如果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及長安的燈火輝煌,其實這樣的說法有失公允,蘇杭和長安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不能簡單地做對比。
  •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你心目中的天堂是哪個呢
    Hello,大家好,這裡是隨心情更新旅遊文章的路上有話說,我是你們的朋友:小路。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蘇州與杭州皆是「天堂」的代名詞。那蘇州與杭州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被稱為「可以與天堂相媲美的城市」呢?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買張票來杭州走一走,感受這裡的時代變化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買張票來杭州走一走,感受這裡的時代變化旅行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次放鬆,是從一個高強度的生活走入到一個稍微輕鬆的生活裡。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旅行更像是一次學習的過程,因為你來到了不同的地方,就會對這裡的景色和這裡的城市建設感興趣,也給了自己再一次努力的動力。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居然是這樣來的
    供圖:本書作者及《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編輯部播講:浙江之聲主播 姚錚、伏一晨 、何毓珉推文撰寫、編輯:李振陽、吳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杭州成了南宋的都城?壹「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們現在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對杭州的高度讚美,杭州也有了「人間天堂」的美譽。《從都城走向天城》一書中說,最早這一說法,其實流傳於金軍士兵營帳中。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和杭州,誰才是你心中真正的天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旅遊,我想通過雙腳走祖國的錦繡河山,我們國家有很多景點,每個景點都有自己的特色,發揮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我們國家現在也產生了很多旅遊城市,例如,有重慶、成都、西安、蘇州、杭州等任何城市都可以買到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