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張弼士博物館在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底完成博物館項目並開館。據悉,張弼士博物館的開建,將獻禮張弼士先生誕辰180周年,是大埔縣活化利用名人名居,充分發揮名人效應的最新舉措,對大埔鄉村旅遊及經濟發展將起到重大促進作用。
張弼士博物館效果圖
按照規劃,張弼士博物館用地4230㎡,建築面積2647㎡,分為5棟建築,建築主體投資金額約2300萬元,整個項目建設將抓住「文脈、商脈、綠脈」三條景區規劃主脈,以弘揚客家文化、客商精神,講好中國故事為切入點,引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創新展示形式,吸引遊客眼球。
張弼士博物館效果圖
為了激活張弼士故居資源,大埔縣將以光祿第和張弼士博物館為核心,整合周邊村莊、山坡、河流、農田,以客家民俗文化和客商精神文化為載體,以田園自然風光和張裕酒文化為平臺,構建富有地方特色、客家民俗風情濃鬱,集民俗與自然、遊覽與休閒於一體的旅遊景區,進一步激活張弼士故居旅遊區動能,助力鄉村振興。
張弼士故居旅遊區文化街、美食街規劃圖
目前,張弼士故居光祿第的提升工作也同步進行,圍繞這座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的客家圍龍屋,將規劃建設地下酒窖、張弼士廣場銅像、漳溪河親水景觀、水上竹排等設施。
張弼士
張弼士(1841~1916年),原名肇燮,別名振勳。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人,是著名的客屬華僑實業家,愛國僑領、近代中國「實業興邦」的先驅、張裕葡萄酒創始人,出生於1841年,18歲時隻身闖蕩南洋,事業獲得驚人的成功,成為南洋華人首富,資產高達8000萬兩白銀,比當時清朝國庫年收入7000萬兩還多1000萬兩,被稱作中國的「洛克菲勒」。
1892年,張弼士開始到國內投資設廠、實業興邦,是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生產的先驅。除了創辦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外,張弼士先後在國內興辦了10多家現代工業公司。據專家學者考證:張弼士是中國第一輛拖拉機的製造者,第一批工業化國產機器制磚廠、玻璃製造廠、機器織布廠的創始人。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