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黃金種植帶的土層尚未融化 備耕緊鑼密鼓

2020-12-15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一年之計在於春,隨著氣溫回升,春季玉米播種期也在大江南北相繼到來。此時,長江以南已經開始育苗,黃河以北,特別是東北玉米種植戶的庫存玉米進入銷售末期,家住吉林四平市公主嶺市範家屯鎮馬家窪子村的玉米種植戶鄭向東告訴記者,「去年收的玉米都還沒賣,打算最近一兩周賣完。目前土層融化不到2釐米,這段時間已經開始檢修農機設備。」

玉米豐收了。資料圖 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凍土尚未融化備播工作已展開

三大主要糧食作物中的玉米,優勢產區集中在東北三省、內蒙古及黃河流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41284千公頃,產量達2.6077億噸,比上年增加1.4%。其中,吉林省因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主產區中的高產區,吉林玉米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14%,高於佔全國總產量10%的山東省和黑龍江省。

吉林省處於世界三大玉米種植黃金帶之一,而公主嶺又是黃金種植帶的核心。和河南、河北等中原省份種植的麥茬玉米不同,吉林省內各地玉米播種期按照積溫安排播種期,從4月下旬陸續開始,收穫是在10月15日前後,生長期長達6個月,這裡種出的加工玉米和鮮食玉米,營養價值高於其他地區。

家住四平市公主嶺市範家屯鎮馬家窪子村的鄭向東這段時間正忙著檢修農機設備,準備春耕。鄭向東說,「目前土層融化不到2釐米。這兩天在忙著購買農藥、化肥、種子,檢修農機設備。」

鄭向東的家庭農場種植面積在70-80垧地(相當於1000多畝)。「去年收的秋玉米都還沒賣,打算最近一兩周賣完。」他告訴記者,「今年仍打算繼續種飼料用玉米。玉米在我們這兒,一年就一茬,畝產能在1400斤左右,為了增加收入,種玉米的同時,套種大豆。」

據介紹,像鄭向東這樣的家庭農場自己備有大型農業機械,自家農場忙完之後,還可以向相鄰鄉鎮提供機械化種植服務,獲得多元收益。

專家從面對面授課改為線上指導

據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制定的2020年北方春玉米生產技術指導意見,今年北方地區熱量條件和土壤墒情較好,有利於實現玉米適期足墒播種和一播保全苗。專家提示,土壤化凍3-5釐米時頂凌鎮壓,保持土壤水分,防止跑墒。

對於玉米的植保,吉林的玉米種植戶一般會在播種結束後,打一遍除草劑。對病蟲害的防控,則是在玉米長出10片葉子的時候。「對我們來說,種玉米省心,前期底肥、除草工作做好後,其他時間基本不用管。」

玉米豐收了。資料圖 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讓鄭向東感到更踏實的是,公主嶺市擁有專業的玉米種植專家團隊。每年農曆春節過後,各級農業部門會組織種植戶進行培訓,今年的培訓也不少,只不過培訓形式從以往的面對面,改為網絡教學,隔著屏幕,指導農戶種地,回答農戶提出的各類問題。

按照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科學合理劃定玉米、稻穀、小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其中,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黃淮海地區以及汾河和渭河流域為玉米生產功能區,這一區域面積達4.5億畝。公主嶺市正是處於松嫩平原的優勢產區。當地玉米從品種到種植方式,都在發生改變。

鄭向東告訴記者,經常指導他們種玉米的是吉林農業大學農學院的專家,從品種選擇到農機旋耕深度,每一個細節都嚴格把控。「種出來的玉米不愁賣,價格也好於其他地區。」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危卓

相關焦點

  • 玉米:黃金種植帶的土層尚未融化 備耕緊鑼密鼓
    此時,長江以南已經開始育苗,黃河以北,特別是東北玉米種植戶的庫存玉米進入銷售末期,家住吉林四平市公主嶺市範家屯鎮馬家窪子村的玉米種植戶鄭向東告訴記者,「去年收的玉米都還沒賣,打算最近一兩周賣完。目前土層融化不到2釐米,這段時間已經開始檢修農機設備。」玉米豐收了。
  • 分享技術,鮮食玉米春季備耕怎麼弄?
    對播前備耕階段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土壤的選擇:鮮食玉米對土壤選擇的要求相對寬泛,在北方的沙壤、粘土、壤土等環境下均可正常生長。但是考慮到鮮食玉米較常規飼料玉米植株偏弱小,為了保證其生長過程中能夠吸收充足的養分和水分,因此種植區域以地勢平整、土層深厚、土壤肥力良好的地塊為宜。   2、優良品種的選擇:鮮食玉米品種目前市場上較多較雜,應選擇北京市或國家相同生態區審定通過的品種,同時注意其生育期長短及熱帶血緣的多少,以確定播種時間。
  • 黃金玉米帶的85天,帶你探秘「黃金」生長
    近年來,鮮食玉米逐漸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消費,而8月,正是鮮食玉米的豐收季,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點。很多人都知道鮮食玉米,但是你聽說過黃金玉米帶嗎?黃金玉米帶,即最適合鮮食玉米種植生長的黃金地帶,這裡生長的玉米相比其他地方有更好的口感和更豐富的營養價值。
  • 田間菌根真菌對玉米根系的侵染及受土層的影響分別是什麼?
    在磷肥長期定位實驗小區進行的研究發現,在0~20cm土層中,玉米根系的菌根真菌侵染率、叢枝豐度均在施磷量75kg/hm2時達到最低值,並且不再隨供磷水平的提高而變化,說明即使在磷肥高投入條件下,菌根真菌仍然能夠侵染玉米根系。以往的研究中,忽略了在田間條件下不同土層中速效磷濃度的差異。實際上,在磷肥高投入條件下,菌根真菌對20~40cm土層中的玉米根系侵染率顯著高於對0~20cm土層中的根系侵染率。
  • 這個黃金玉米帶為什麼聞名遐邇?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長春7月22日電(記者段續 薛欽峰)日照充足、黑土肥沃、平原廣闊u2026u2026位於吉林省的黃金玉米帶,與同緯度上的美國、烏克蘭玉米帶齊名,並稱「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優質的自然稟賦,勤勞的吉林人民,不斷進步的農業科技,讓中國的黃金玉米帶享譽世界。
  • 增城有序組織開展春耕備耕工作
    鬆土、開犁、播種、育苗,處處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擋不住春天的腳步,一年一度的春耕備耕時節如期而至。近日,增城區各地農村搶抓農時,開展春耕備耕工作。「我們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對農戶進行體溫監測,並且要求他們分散勞作,確保疫情防控、春耕備耕兩不誤。」小樓鎮農業辦主任張猛表示,今年小樓鎮預計種植早稻等糧食作物1.5萬畝,春種蔬菜6000畝。
  • 臨澤縣板橋鎮:暖陽映笑臉 春耕備耕忙
    該鎮對鎮領導和幹部包村工作及時進行調整,要求包片領導、包村幹部下村入戶,結合今年生產實際,與各村銜接落實今年春耕備耕計劃。圍繞農業結構調整,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特色農業開發等,深入村社、田間地頭,開展種植意向調查、政策宣講、技術培訓等活動,聘請農民技術員進村入戶,開展科技培訓,為農民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 玉米覆膜種植技術,這些方法很有用
    玉米作為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深受大家的喜愛,而且玉米在我國的種植也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現在在我國各地都有進行種植。你們的用途也是非常的廣泛,既可以做食品也可以做飼料,也可以做工業的原料材料。而且玉米在我國曾有珍珠玉的稱呼,那麼在種植的玉米過程當中有哪些是需要我們去注意的呢?
  • 疫情防控期間,涪陵馬武春耕備耕這麼幹!
    農資執法檢查當前正是春耕備耕季節,涪陵區馬武鎮從農資儲備、政策宣傳、農資執法、為民服務四個方面,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春耕備耕工作,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目前,該鎮轄區疫情防控期間備案審批通過的20多家農資經營公司(個體戶)農資儲備充足,其中儲備雜交水稻種子46噸、雜交玉米種子72噸、化肥4000噸、農藥30餘噸。目前,種植戶已經基本採購到位。結合當前開展的入戶走訪排查疫情、松材線蟲病疫木入戶清理等工作,向群眾廣泛宣傳新冠肺炎疫情科學防控知識、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惠農政策,發動群眾積極做好耕田整地等春耕備耕工作。
  • 新疆兵團第十師北屯市:春耕備耕打時差搶進度
    中新網兵團新聞3月12日電(劉強) 地處新疆北部高寒地區的兵團第十師北屯市,打時差搶進度,有序展開農資儲備、農機檢修和農企復工等春耕備耕工作。截至目前,師市已儲備各類化肥45870噸,完成總需求量的90%。
  • 春耕備耕有保障
    春風吹來,廣袤的土地逐漸甦醒,春耕備耕已陸續展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眼下正是春耕春管的關鍵階段,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要抓緊開展農事活動。受疫情影響,春季農業生產面臨壓力。
  • 田間地頭熱火朝天,萍鄉吹響春耕備耕「集結號」!
    ——翻土、施肥、啟隆、覆膜、定植,一道道種植程序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 不僅僅天井峰種養專業合作社,在另一片繁忙的田地裡,江西炎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年初規劃了1200畝蔬菜種植,趁春光正好,公司在高坑鎮富田村組織機械翻耕,開展蔬菜種植。
  • 天津進一步推進春耕備耕工作 保障糧食生產平穩有序
    央廣網天津5月13日消息(記者夏震宇)5月13日下午,天津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天津保障糧食生產,推進春耕備耕的最新情況。自2月份春耕備耕工作開展以來,天津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以穩產保供、農資保障、復工復產等工作為抓手,多措並舉,不誤農時組織春耕生產,推動農業生產平穩有序發展。
  • 錢春榮:「線上」服務助力春耕備耕
    來源:經濟日報當前,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春耕備耕號角亦吹響。農時不等人。為確保戰疫情、備春耕兩不誤,黑龍江省農科院研究員錢春榮採取「線上」零距離服務的方式,助力春耕備耕。2月27日,錢春榮參加了黑龍江省農村農業廳、省婦聯和省電視臺法制頻道聯合推出的《科技助農在線幫》現場直播節目,用通俗易懂、接地氣的講解,現場為農民朋友解答玉米種植問題,此次節目快手平臺同步直播,得到線上農民朋友和網絡平臺的一致好評。電視臺將直播剪輯成小段子,在網上播出,目前點擊量達2.8萬次,進一步普及了玉米種植的科技知識。
  • 漳州春耕備耕如火如荼 完成春播春種育秧溶田14.16萬畝
    雨水節氣剛過,全市春耕備耕如火如荼。記者昨日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2月20日,我市已完成春播春種育秧溶田面積達14.16萬畝,比增0.38萬畝;早稻播種23.77萬公斤,比增0.1萬公斤;春種大豆、玉米、花生等春播糧食、油料種植等均有序推進。
  • 宜春市農業局專家到慈化鎮指導調研春耕備耕暨中藥材春季種植
    中國江西網訊 胡根祥、餘建平報導:2月21日上午,宜春市農業局副局長熊期亮、區農業局總經濟師周詠懷等一行6人冒著綿綿細雨來到位於慈化鎮餘坊村的宜春市袁州區潤春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指導調研春耕備耕暨中藥材春季種植工作。
  • 「春」備耕|「立春」時節備耕忙
    綏濱農場有限公司早謀劃、早動手,積極作為,通過「鄰裡互助、有機無機戶結對、人工與機械清雪結合」等方式迅速投入到2021年備耕生產當中。在龍泉、東井、廣信、智遠、龍興等管理區種植戶已經開始清理大棚積雪進行扣棚作業,克服氣溫較低的實際,利用中午時段溫度回升的間隙,加緊水稻育秧大棚清雪扣棚,搶抓有效積溫,避免因疫情影響出現用工荒,為春耕生產打好提前量。
  • 土層厚疏鬆透氣,種植注意施肥不連作
    當然了,儘管馬鈴薯的生長需要比較多的光照,但馬鈴薯不耐高溫,而是喜冷涼的氣候,所以平時我們看到露天種植的馬鈴薯一般是在秋冬春三季,像現在是冬季,秋收後閒置的田地人們喜歡拿來種馬鈴薯。2、地下結馬鈴薯及膨大,土壤要深厚、疏鬆、透氣人們種馬鈴薯當然是盼著最後可以結多個、大個的馬鈴薯,而馬鈴薯植株結的馬鈴薯是在地下土層的,馬鈴薯要不斷膨大,要求土壤深厚、疏鬆、透氣,容易吸收肥水、氧氣來長個,又不能蓄太多的水,以免漚壞根須及塊莖,而這樣的土壤本身也利於人們給馬鈴薯進行培土,以免不斷膨大的馬鈴薯露出地面來沒有土層覆蓋而發綠
  • 「三高」問題困擾農戶春耕備耕
    新華網瀋陽4月1日電(記者張逸飛、汪偉、吳簫劍)3月的遼寧春寒料峭,剛剛經歷了去年大旱的農民卻不敢怠慢,已經熱火朝天地開始了今年的春耕備耕工作。但記者在多地調查了解到,春耕備耕中普遍存在的「三高」問題最讓農民頭疼。  一高:缺少抵押,銀行貸款門檻高  進入3月以來,朝陽縣波羅赤村的吳立寧每天都在「跑錢」。
  • 魁岐村紫玉米種植關鍵技術
    魁岐村紫玉米種植關鍵技術謝秀卿連江縣江南鄉魁岐村紫玉米種植歷史悠久,現在每年種植面積仍在 6.67 hm 2 左右,該品種屬鮮食玉米,在該村有廣泛種植,經濟效益都在 7.5 萬元根據 2019 年田間觀察記載,該品種播種期 3 月 1 日、出苗期 3 月 3 日、抽穗期 5 月 25 日、採摘期 6 月 10 日、成熟期 6 月 17 日,需肥要求 N∶K 2 O=1∶1 ;與雜交玉米相比,魁岐紫玉米生育期提早10 d 、株高相對矮小 50 cm 左右。現將魁岐紫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