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為代表的大裝置大平臺先後落地,以趙忠賢院士、王恩哥院士為代表的頂尖科學家不斷匯聚,以華為、生益科技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及高端產業陸續紮根……隨著國際化營商環境高地的輪廓愈加清晰,各種創新要素在松山湖及周邊高效流動,這裡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松湖之材」產業育成中心揭牌 松山湖管委會供圖
作為中國新一線城市的「後起之秀」,2020年,東莞營商環境綜合排名在全國經濟活躍城市中躍居第五名,政商關係健康指數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營商環境得到外界的充分認可,進一步增強了城市發展的底氣和信心。
作為東莞「創新城市」形象標杆地區,松山湖向來擔綱著招商引資「排頭兵」和深化改革先行先試「試驗田」的重任,近年來通過持續發力政務服務改革、推動科研創新體系建設、打造完備優質的要素環境,推動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出新出彩。2019年松山湖在全國高新區評價排名中位列21名,在全省地級市中排名第一,園區營商環境持續釋放新活力。
隨著松山湖功能區統籌發展按下「加速鍵」,松山湖高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必將帶動周邊九鎮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不斷出新出彩,構建起與一流灣區相適應的營商環境生態圈。
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 黃政正 攝
刀刃向內 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
走進松山湖政務服務中心,在等候區不僅有舒適的長沙發,還專門擺放了四椅一桌搭配的座位,供辦事群眾洽談公事。
「以前辦齊這些手續至少一個星期,現在只需一兩天就能拿到營業執照等企業開辦必需品。」東莞市卓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蔣先生說。
近年來,松山湖全面推進「一門式一網式」政府綜合服務建設,啟用松山湖一站式服務辦事中心,並在全市首推行政審批超時默認和限時辦結制度,完成129個事項改革,並成為全國最早開展電子商務企業集群註冊試點,政務服務改革成效明顯。
作為全市唯一試點正式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工作,松山湖將企業設立登記時間縮至1個工作日,大大提升政務服務效率。此外,,大型企業的擴建工程審批如今從以往的3個月減至4天。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許多企業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為進一步助力松山湖功能區「一園九鎮」企業復工復產,滿足企業辦事需求,在疫情防控期間,松山湖功能區在政務服務領域推出一系列措施為企業、群眾提供便利的政務服務。
其中,松山湖政務服務中心推出了「一窗通辦」註冊服務,向優質企業提供註冊登記(備案)全流程一窗通辦服務,協助提升企業開辦效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窗交件,一次通辦,拎包入駐」。
隨著松山湖功能區統籌推進,功能區管理機構承接了168項市級下放職責,並於2019年7月1日開始陸續下放,去年累計受理審批業務8萬多宗,審批時效總體上比原來提高12%。
通過一系列政務服務改革,松山湖功能區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同時,積極主動作為,最大限度地提升審批效率,打造響應型、服務型政府,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當前,松山湖功能區正攜手華為建設政務數據大腦和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力爭打造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的「數字政府」。
莞深通辦試點單位在松山湖揭牌 松山湖管委會供圖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深入,莞深人員交流日益頻繁,對兩地政務服務合作也提出了新要求。10月30日,深莞政務服務深化合作的首個試點——松山湖「深莞通辦試點單位」揭牌。兩地梳理首批含深圳市302項、東莞市335項的「深莞通辦」事項清單,開拓了網上通辦、自助終端通辦、綜合窗口通辦等渠道。
「莞深業務實現兩地互通後,基本每天都有企業代表或市民來窗口諮詢業務。」松山湖市民中心深莞專窗人員表示,目前窗口經過優化梳理,支持辦理189項異地業務,包括創業資助項目驗收、基礎研究項目驗收、小型微型企業培育資助項目等內容。接下來,東莞將以松山湖通辦試點作為排頭兵,複製經驗、創新方法,大力推進大朗、黃江等南部9鎮作為第二批試點,對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推動政務服務一體化聯動發展。
隨著大裝置大平臺的建設,華為等龍頭企業的遷入,一大批上下遊企業隨之而來,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這些成為松山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生動註腳。
今後,隨著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工作不斷推進,松山湖的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日益加快,這必將催生出更多新動能、新業態。
松山湖市民中心 松山湖管委會供圖
服務升級 提高優質項目承接力
「對於高成長性項目、高新技術企業,給予入園企業租賃場地免租18—24個月不等的扶持,降低優質企業進駐門檻。」松湖智谷產業園總經理夏裕雄介紹,松湖智谷的低成本空間場地一經推出,立即引起有志於進入大灣區的高科技企業關注。
今年以來,寮步松湖智谷、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等東莞市首批市重點招商園區(低成本空間)陸續揭牌,首批低成本空間成功推向市場,以前所未有的租金減免力度吸引高成長企業進駐。
「對於零犀科技而言,租金是重要的選址參考指標之一。」零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全國範圍了解考量分公司的落地選址,經過多方面的對比考量,零犀科技將松山湖作為落地廣東的重要選址參考地。「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等重點招商園區低成本空間項目的推出,帶給我們意外收穫,這讓我們有了更充足的理由進駐松山湖。」
低成本空間政策的實施,被市場認為是松山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能夠有效緩解租金上漲帶來的擠壓效應。隨著新業態加快形成,不少新興產業企業亟需低成本空間進行增資擴產。
「企業正在快速發展,公司在松湖智谷園區有自己購買的產權,同時又租了一部分產權,我考慮是否把企業目前場地進一步擴大,我不想失去這個機會。」東莞市瑞輝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鵬飛說,作為一家成長型企業,租金成本是關係到企業發展的重要方面,低成本空間讓企業有了更多選擇。
科研儀器共享 松山湖管委會供圖
科研成果的產生離不開科研設備的支撐,而對於成長型企業來說,購買先進的科研設備往往意味著成本將大幅度提升。為解決這一難題,11月24日,東莞市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在松山湖正式啟動。該平臺採用統一規劃、資源共享、市場化運作原則,搭建起政府與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間的橋梁,開展多層次的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大大節約企業科研生產成本。
此外,松山湖功能區還圍繞鎮村工業園改造提升,從全環節降低成本、全鏈條提高收益、多路徑創新模式、多舉措破解難題等五個方面,提出34條政策共86條措施,激活基層改革創新活力。
在產業幫扶、租金優惠、融資租賃、人才扶持等方面,松山湖功能區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優厚條件。例如,對新遷入的總部企業,最高給予1億元的落戶獎勵;對重特大項目,符合條件的最高給予7000萬元的效益貢獻獎勵、1000萬元的貸款貼息支持;對重點發展的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產業,松山湖實施強有力的租金補貼,租金最低可降至15元/平方米,是深圳同類政策性載體租金水平的約四分之一;
為提升服務人性化水平,提高訴求處理效率,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合理訴求,日前,松山湖開通「企管家」線上服務平臺,幫助企業找準政策、弄懂政策,打通現有的政策申報渠道提升政策兌現效率,企業可一鍵直達申報相應政策。對於企業在「企管家」提出的訴求,相關部門全程跟蹤、幫助企業協調解決。
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佳紛天地開業 黃政正攝
深度融合 打造活力多元的高品質新城
如今儘管已是秋冬季節,但松山湖內卻綠草如茵,鮮花鬥豔。在溪流背坡村,歐式建築,小橋流水,紅色火車……加上12個歐洲特色經典建築,讓人流連忘返。
「這裡很漂亮,不是景區,勝過景區!」中科院院士李國傑在東莞工作生活已有一段時間,這裡的生活讓他感到很滿意。
優質營商環境不僅帶動產業升級,更吸引全球高端人才落戶,這對城市配套提出新要求。為此,近年來松山湖不斷推進高水平醫院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以集團化辦學為抓手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逐步形成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善教育鏈條。目前,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正在抓緊開展前期工作,預計明年初動工建設,計劃在2023年開始招生。
當前,松山湖功能區「一園九鎮」的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配套建設正在加快,其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更是快馬加鞭。目前,東莞正在加快推動松山湖第二通道、環莞快速路三期、地鐵3號線等項目的規劃建設,重點謀劃打通松山湖和深圳光明區之間的軌道交通連接,同時打通松山湖功能區內部快速路網,與市內外城市主幹道實現互聯互通,著力建設高品質現代化都市。
隨著松山湖的城市配套日趨完善,優美的生態環境和現代化工作場所相融合,科技、人文與生態之美交相輝映。
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佳紛天地 黃政正攝
9月26日,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佳紛天地開業。極具潮流與未來科技感的開場創意舞蹈,現場湖水藍、粉色、黃色點綴的繽紛湖畔樂園氣息,為佳紛天地的初次亮相就奠定了潮玩、年輕的底色。
新一輪城市發展的邏輯正在發生變化,勞動力的流動遷移逐步轉向以文化、環境和服務要素為導向,從追求「有序」到追求「有趣有品質」。
根據規劃,社區將跟隨青年人的潮流,引進一批「網紅」品牌,吸引青年人居住和逗留;社區同時將全面實現智能化和5G全覆蓋,通過智能識別、精確導航等技術加強園區的智能化管理;在推動社區便利化方面,將在社區周邊建設中小學、醫院、公園等城市設施,加快社區人才公寓建設,為入駐人員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
隨著我國城鎮化發展進入「都市圈」時代,城市從產業和人口的空間布局上,也開始從過去的「大功能板塊分區」,進入「組團式」發展階段。
為滿足優質人才的發展需要,松山湖功能區正在以生態宜居、複合高效、活力多元為導向建設高品質新城,加大對公共服務設施、民生基礎工程的資源傾斜,全面夯實優質醫療教育、文體福利等民生工程的規劃建設基礎。
接下來,松山湖功能區將以標杆性的生活工作環境推動「產—城—人」融合,綜合調配「一園九鎮」資源,在更廣範圍實現資源要素供給平衡,對標廣深港澳等先進地區,創新城市環境治理,將松山湖功能區的城市功能融於山水之間,力爭成為大灣區中獨樹一幟的城市建設亮點。
【撰文】韋基禮 鄭國豪
【作者】 韋基禮 鄭國豪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