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行思|老鼠和米老鼠待遇為什麼不一樣

2020-12-26 燕趙都市報

去年夏天,我去了一趟迪士尼樂園,不是為玩刺激超爽的各種遊戲,而是想驗證一下「高峰」管理。

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迪士尼樂園把所有員工,從扮演米老鼠、唐老鴨的,到售貨員、清潔工都叫「演員」。所有的人,在一起為遊客編織一個完整的夢。為了讓每一位遊客達到完美的高峰體驗,他們制定了嚴苛的規定,比如對扮演米老鼠演員的要求是,你不能只扮演米老鼠,你必須就是米老鼠。只要有遊客在,演員就不允許把頭套摘下來。

說來慚愧。小時候我生活在鄉下,伴隨童年的除了父親手中的黃荊棍,更多的是鐵環、煙盒、石子、杏仁……20世紀80年代末,鄉村通電了,家裡卻買不起電視。待我走出鄉村,已然長大,對動畫片不再「感冒」。所以,儘管米老鼠和唐老鴨誕生都快百年了,我卻一次也沒看過——哪怕是在電視上。當然,更不知道米老鼠還分男米奇和女米妮。

那日,我以為我淡定的心,能抵抗世俗熱鬧的誘惑,哪知一到迪士尼門口,同樣被激情和尖叫點燃。

米老鼠造型實在太乖巧,不,可愛!對,只有可愛才能準確表達我第一眼的直觀感受。眼前,一個身穿唐裝的米老鼠,高約一米六七,鼻子小小的,嘴巴大大的,圓圓的眼睛差不多佔了臉部的三分之一,左右各三根睫毛,齊刷刷向上,痛快淋漓地彰顯著老鼠的頑皮和機靈。

一瞬間,我仿佛看到一個可愛的孩童。

後來我從上海回來,不經意讀到關於米老鼠的文章,才知道米老鼠的設計,果真有一種「幼態持續」的理念。

簡單地說,就是長不大。米老鼠誕生九十多年,每一年都是「小乖乖」形象。保持幼態的米老鼠,看起來更乖巧,也更符合觀眾的期待。

人很多時候是看臉說話的,喜歡讓人產生憐愛的事物是人的本性。有些動物長大後與小時候形成強烈反差,由此體驗了一把天上地下的待遇。德國的柏林動物園,曾有一隻新出生的小白熊,實在是太可愛了,每個人都沒有辦法把眼光從它身上挪開。很多電視臺都過來拍攝關於它的片子,柏林市的市長每天都要看看它,還有一位部長主動向動物園要求,要做小白熊的監護人。可一年之後,小白熊長成100多公斤的「小夥子」了,再也沒有幼年時圓滾滾可愛的外形,一下子就被人冷落下來。

現實中的老鼠,也經常被攆得鼠竄狼奔。

小時候,每逢正月十二,我和幾個堂哥堂弟會拿著舀水的木瓢,手持木棍,在房前屋後轉悠。堂哥領頭喊:「十二夜,敲破瓢,敲起老鼠不長毛,生一窩,落一窩,落它一個光窩窩。」待到最後一句,我們一起把木棍插向柴堆,一起吼:「落它一個光窩窩!」

在家中,父親發現老鼠身影,天明趕集必定要買回老鼠藥。後來怕雞呀、鴨呀中了誤傷,便買回老鼠夾,丟上一點苞谷做誘餌,放在老鼠出沒的洞口,只待第二天打掃戰場。

說來奇怪,老鼠這傢伙儘管招人恨,但卻是文藝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元素。《聊齋志異》中,人鼠相戀的故事寄託著書生的美夢;《三俠五義》裡,五位英雄全部冠以鼠名,老鼠成了俠義的化身。除了米老鼠,人們還把老鼠和貓作為歡喜冤家搬上銀幕,讓全世界的億萬兒童,再次見證了老鼠的機靈。

無疑,老鼠是靈性的。它嗅覺敏感,身體靈巧,穿牆越壁,行走如飛。這一特性,被某些國家的人們發掘,老鼠成了排雷英雄,成了診病高手。事實上,老鼠為人類認識自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的基因與人極其相似,為此,在實驗室它替人類先行嘗試了疾病生成和治療的痛苦,也為心理學家的某個結論提供了有力佐證。

但為什麼現實中的老鼠人人喊打,而藝術化的米老鼠如此讓人喜歡?

忽然想起一個「憨兒」概念。所謂憨兒,說是一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一腦子道德觀念,頭腦簡單,一看到不道德的現象就衝上去打抱不平。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都有過這樣的「憨兒」,比如金庸筆下的郭靖,王寶強飾演的唐仁……這樣的「憨兒」,給人樂趣,讓人歡喜,不用防備。事實上,他們一個個心如明鏡,洞察秋毫,能力出眾,大智若愚,知道怎麼憨,什麼時候憨,憨到什麼程度。

回想米老鼠,它大大的眼睛,壞壞的微笑,表現出來的就是「憨兒」般的特質,本質上還是老鼠,人對它的態度卻迥然。現實中的老鼠一看就賊精賊精的,讓人心生防備。一樣是老鼠,卻因外在形象、行為不同改變了命運。當然,這話有些偏頗。

從老鼠到米老鼠,是不是暗含了人類一個認識上的潛規則?那就是——要讓人接納,最好有一張愚忠的臉,天使的笑,而不必把尖酸刻薄寫在臉上。或者說,即使我們擁有卓爾不群的內心,也要用美好的方式表達。

是不是呢,還是有些不敢確定。

(廖天元/文 刊於燕趙都市報2019年7月29日第13版)

相關焦點

  • 米老鼠可以風靡全球,我們民間故事中的老鼠,為什麼卻經常是壞蛋
    最有名的就是米老鼠形象和《貓和老鼠》了。上世紀50年代出現的米老鼠,是迪士尼公司最成功的動畫形象,大腦袋,大耳朵的米老鼠總是身穿一件紅短褲,一雙大大的黃鞋子,帶著白手套,一直以快樂,輕鬆,隨和的形象活躍在熒幕上,之後風靡全球,受到世界各地孩子們的喜愛。至今米老鼠的卡通形象仍然受到孩子的喜愛。
  • ...舒克和貝塔|貓和老鼠|小老鼠|斯圖亞特|奧斯谷|米老鼠和唐老鴨|...
    沒有那麼可惡反而多了幾分有趣《貓和老鼠》《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是米高梅電影公司於1939年製作的一部動畫 。《舒克和貝塔》《舒克和貝塔》是根據童話大王鄭淵潔的作品改編,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1989年製作的一部動畫作品。小老鼠舒克一生下來就註定背上了「小偷」的罪名。小老鼠貝塔從降生開始,小花貓咪麗就一直跟蹤它。機緣巧合,舒克認識了貝塔,成了好朋友。分別開著飛機和坦克幫助他人,戰勝海盜,最後保衛了人類和平的故事。
  • 一隻美國老鼠(米老鼠)在中國的奇妙之旅
    但是,大概沒有一個愛看電影的人不知道華德·狄斯耐的《米老鼠》吧?」她預言並堅信卡通畫在將來有美好的前景。那時,年輕的米老鼠紅遍美國,後又風靡全球。這隻美國老鼠登陸中國後,也開始了它在中國的奇妙之旅。另一位動畫先驅秦立凡,原與楊左匋一樣,在上海英美菸草公司畫活動滑稽片,1927年赴美從事《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製作。到了1930年代,迪士尼的動畫片已是全球動畫產業中當之無愧的翹楚。米老鼠來到中國後,也刺激了中國動畫片事業的發展。此時的中國雖處於抗戰的艱苦歲月中,但在動畫產業取得的傲人成績卻令人刮目相看,遠超日本等亞洲國家。
  • 除了《貓和老鼠》和《米老鼠》,鼠年營銷該怎麼玩出新意?
    在百事的這支廣告裡,老鼠其實不是重點,而是以打老鼠為線索,引出「家,是回憶的寶藏」、「那些你遺忘的,總有人為你悄悄珍藏」、「過年了,把樂帶回家」等主題,通過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建立起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情感紐帶。不過,我想說的是,廣告裡的老鼠也太萌了吧,一點也不讓人討厭,怎麼捨得打它...
  • 米老鼠最早期的形象,看上去和可愛完全不搭邊
    在以往我們的印象中,米老鼠的形象應該是這樣的,米老鼠作為迪士尼最經典的卡通形象之一,收到了無數小朋友們的喜愛,而米老鼠之父就是華特·迪士尼,他創作出米老鼠這一形象純屬偶然,在火車上閒的無聊時,突然想到為什麼不畫一個可愛老鼠的形象呢?
  • 唐老鴨和米老鼠
    片名:《唐老鴨和米老鼠》沃爾特•迪斯尼的卡通王國裡有許多可愛的卡通明星,其中資格最老、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角色,無疑應當首推米老鼠。米老鼠誕生於1928年,到2008年,米老鼠已經有80歲了。雖然米老鼠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其魅力卻始終未曾稍減。不知道米老鼠陪伴過多少小朋友的童年,帶給多少小朋友無盡的歡樂。米老鼠,這隻全球最知名的「老鼠」,早已成為沃爾特•迪斯尼卡通王國的招牌和重要標誌。
  • 各國的代表性老鼠:美國的米老鼠,日本的皮卡丘,中國的是誰呢?
    各國的代表性老鼠:美國的米老鼠,日本的皮卡丘,中國的是誰呢?老鼠在現實生活中式非常令人討厭的存在,畢竟是四害之一啊,但是把他們動漫化之後,沒想到居然這麼可愛。再也不是賊眉鼠眼的盜賊,反倒是變成了了小精靈鬼的樣子。
  • 童年經典的米老鼠和唐老鴨,還有人記得嗎
    這是一部風靡全球的動畫片,其創始人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沃爾特迪士尼,主要人物就是米老鼠和唐老鴨了,後來還有大狗布魯託。早在1922年的時候,華特曾成立了一家歡笑卡通公司,但由於沒有錢又沒有什麼人脈,公司的運轉非常的艱難,有一天他發現了一隻小老鼠,那隻小老鼠本來是偷吃麵包屑的,由於華特沒有趕走它,它似乎極通人性的開始跟華特玩耍。
  • 從老照片中,看迪士尼米老鼠的演變,那時候的米老鼠怎麼那麼可怕
    迪士尼如今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名望,當然他們現在的產業也不僅僅是卡通,還有一系列的相關影視,由迪士尼創造出來的卡通形象有很多,最為著名的應該還是米老鼠,可以說迪士尼和米老鼠是相互成就。這個卡通角色從上世紀二十年代末誕生以來,直到現在都是很多小朋友最喜歡的形象,可以說是相當成功。
  • 米老鼠是怎麼來的
    一切,都源於一隻八十歲的老鼠  【米奇·八卦】  米奇老鼠小檔案  英文名:Mickey Mouse   暱稱:米老鼠   出生日期:1928年11月18日   出生地:美國加利福尼亞   經典衣著:紅色襯衣、短褲和黃色鞋子   口頭禪
  • 米老鼠:為什麼米奇出道多年熱度依然很高?迪士尼只是其中因素
    說到米老鼠相信大家應該直接會想到一個大腦袋,而且有這兩個大耳朵的米奇。米奇自從出現以來就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熱度,就算是衰減的話也僅僅只有一點,現在依然是很多人喜歡的對象。但是他能夠火到現在到底是因為什麼呢?製作的用心為什麼說是製作的用心呢。
  • 米老鼠見證中國
    1984年,中央電視臺首次引進動畫片《米老鼠和唐老鴨》。當時,華特·迪士尼公司一位剛剛就任的董事長親自來到北京,與當時的國家廣電部商談引進事宜。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引進美國動畫片,可是美帝國主義啊!」給米老鼠配音的董浩反覆強調「美國」兩個字。他推測說,有領導因此承受了不小的政治壓力。最終的拍板者,很可能是鄧小平。
  • 米老鼠無處不在,鼠年聯名為何如此匱乏?
    比如Gucci的米老鼠聯名,層疊的米老鼠形象布滿了各個經典包袋,溫暖的橙與棕的選色容易勾起人們對過去的回憶。這樣的限定款在如今如火如荼的中國奢侈品市場大受追捧並不意外。但界面時尚在小紅書上也看到不少消費者評價道「醜哭了」、「好老氣」、或是「好好一個包,上面印個大米老鼠,立刻顯得很廉價。」
  • 動漫中的五個「老鼠」:米老鼠最可愛,第一個古靈精怪卻招人喜歡
    動漫中的五個「老鼠」:米老鼠最可愛,第一個古靈精怪卻招人喜歡老鼠可以說是生活中人人喊打的存在,因為它們的存在並沒有什麼作用,相反只能夠給人類帶來無限的煩惱,從古至今皆是如此,然而不同的是在動漫中老鼠卻並非如此,它們成為人類的好朋友,好幫手,變成可愛的化身
  • 紀念米老鼠登上大銀幕90周年 JR九州推出米老鼠主題列車
    紀念米老鼠登上大銀幕90周年 JR九州推出米老鼠主題列車(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4月24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九州鐵路公司(JR九州)宣布將於5月17日推出迪士尼米老鼠主題九州新幹線列車(博多站-鹿兒島中央站區間)。
  • 米老鼠原型其實是一隻兔子
    如今在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卡通角色「米老鼠」在這一天誕生了。前天,這隻全世界「粉絲」最多的老鼠度過了80周歲的生日。  1928年11月18日,《汽船威利》登陸大銀幕。如今在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卡通角色「米老鼠」在這一天誕生了。前天,這隻全世界「粉絲」最多的老鼠度過了80周歲的生日。儘管米老鼠的「半退休」狀態已經維持了好久——最近兩年內,它都沒有在大銀幕上露過面。
  • 陪伴你童年的米老鼠 今天滿87歲啦
    華特迪士尼動畫製作公司利用這份復刻品重製了這部動畫片;時隔87年,這段6分鐘的無聲動畫將於12月12日再次上映。從動畫中不難看出,米老鼠的形象同長耳朵的幸運兔奧斯華十分相似。1928年迪斯尼在紐約的經紀商迫使他放棄原來的工作室而另起爐灶,焦急萬分的迪斯尼在乘火車回家的路上苦思再創造一個新的卡通形象來重新開創他的事業。經過一番斟酌推敲,他決定以小老鼠莫提墨為主角。當他把這個打算告訴他的妻子後,妻子直覺地不喜歡莫提墨這個名字。
  • 美國老鼠
    或許正因如此,「米老鼠」以及《貓和老鼠》才會問世,也才會如此長盛不衰吧米老鼠當迪斯尼樂園項目獲準進入上海的時節,我正在波士頓的住所與偷米的鼠輩鬥智鬥勇。卡通裡的那隻米老鼠讓人愛不釋手,可現實中的洋老鼠卻是老奸巨猾,讓人恨得牙痒痒的。我租住的房子是一座三層的木結構小樓,聽房東說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種老房子是老鼠們喜歡光顧的老巢。
  • 當貓和老鼠、米老鼠唐老鴨成為過去,美國的孩子現在看什麼動畫?
    早期的國產動漫和外國動漫相比差距並不大,有葫蘆娃,黑貓警長等優秀作品產生,但是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國產動漫漸漸後勁不足,差距日漸被拉大。只要我們提起美國動畫,首先想到的便是迪士尼動畫片,米老鼠和唐老鴨,貓和老鼠,變形金剛等等這些足夠經典的動畫。但是這些動畫也有了很長的年份,現在的小孩子已經鮮少會去觀看,那麼現在他們在關注些什麼呢?
  • 小老鼠的「黃粱一夢」,蘇州芭蕾舞團《胡桃夾子》有點不一樣
    《胡桃夾子》是柴可夫斯基三大經典芭蕾舞劇之一、俄羅斯芭蕾學派的典範,不僅每年聖誕和新年盛演不衰,更是無數次吸引世界範圍的編導改編重現。蘇州芭蕾舞團也有一版《胡桃夾子》。和常規的舞劇不同,這一版《胡桃夾子》將主角換成了原本是反派的小老鼠,描繪了小老鼠瑪麗在聖誕之夜的「黃粱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