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一加8系列全渠道銷量正式破億,這距離它首次開售僅僅過去了10天。儘管劉作虎這次宣布敞開供應,但從4月17日首銷開始到27日宣布破億還是經歷了三輪脈衝,這從側面也不難看出一加8系列受歡迎的程度。就連劉作虎接受羅永浩採訪時自豪的心情都溢於言表「以前不怎麼看友商發布會,現在越看越有信心」。這句話如果換做其他手機品牌免不了被罵、被黑、被過度解讀,但是放在一加身上卻不會,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專注產品的品牌,它不吵架、不炒作,安心做自己。
從4月25日上手一加8 Pro到現在作為主力機已經使用了不到20天,在段時間一加8 Pro給我的感受是既有熟悉的味道又有不一樣的驚喜。縱使我從一加5T開始已經體驗過5款一加手機,但當上手這第6款時仍然感受到的是那種滿足感,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這個味道。
工業設計 - 手感依然不能將就
可能市場上沒有哪個手機品牌會像一加一樣對手感的苛求近似瘋狂。我們都知道手機行業進入5G時代幾乎所有手機都變得更厚、更重,原因既有5G功耗提升帶來的電池升級,也有無線充電、振動馬達等提升手機體驗的元器件伴生的重量和厚度的增加。
然而一加8 Pro在這些增加和提升的同時似乎忘記了增加相應的重量與空間,199g重量和8.5mm厚度似乎與其4G時代的手機沒什麼兩樣,將它握在手中一如你握持上一代的7T Pro或是7 Pro時的感受,就好像時間從未為一加留下過歲月的痕跡。這樣分量相對於這支6.78英寸還有無線充電的大手機來說,已經相當可以了,能看出一加在8 Pro上的精打細算到每1g重量和每0.1mm的厚度。
在機身設計上,一加8 Pro依然延續了7系Pro版的雙曲面屏幕,但和此前的設計相比這回的上下邊框似乎變得更小,打眼看去真像握著一塊黑曜石鏡面一般。即便點亮屏幕,下巴的寬度也足以讓你見識到COP屏幕封裝的魅力。有多誇張?下巴的寬度已經小到和上邊框接近了。
在三圍上,一加8 Pro除了有8.5mm的厚度還有165.3*74.3mm的長寬比,這寬度坦率的說還是略寬,小手或女士拿在手中還是稍顯費勁。但你如果了解到一加7T Pro和一加7 Pro的寬度是75.9mm就會意識到,一加8 Pro在不減小顯示面積的基礎上是多麼努力的又扣出了這1.6mm的寬度。當然,小手選手也可以選擇6.55英寸的一加8,它比一加8 Pro的寬度又窄了1.4mm。
在機身背部,經歷的一加7T系列短暫的後攝區域的圓形設計後,這回一加又在8 Pro上改回自己經典的豎向攝像頭排列組合。豎列攝像頭與一加logo和OnePlus產品名居中對稱,表現出了一加一貫的對稱美學。雖然在攝像頭區域的一側還有一顆濾鏡攝像頭和閃光燈,但這也無法打破一加8 Pro背部的對稱美感。不過也正是由於一加8 Pro的纖薄讓塞入7P鏡片的攝像模組有了更明顯的凸起,但搭配了一加原廠手機殼整體看就協調多了。
在背部工藝上,一加使用了第三代的AG霧面玻璃工藝,這種一加首創的化學蝕刻工藝讓一加8 Pro的背部不僅細膩順滑還不易沾染指紋與灰塵,它的細膩的質感摸上去似乎已經脫離了玻璃材質,但在光線掠過時仍然能看到一種獨特的漫反射帶來的光影效果。這樣的質感在青空配色和相同的中框顏色下閃動時顯得靈動而又有一種品質感。
屏幕 - 屏幕不止有120Hz值得吹
靈動的不止有霧面工藝的青空背殼,還有手機正面這塊極致的120Hz屏幕。雖然它搭載的是一塊三星AMOLED屏幕,但它的多項素質卻超越了三星自己手機的屏幕素質,由此可見手機屏幕確實是三分硬體七分調教。作為高刷新率屏幕的引領者和積極倡導者,一加曾經在一加7系列率先採用90Hz屏領先全行業,只用半年時間就將整個行業帶入到「要沒90Hz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的境地。
此次一加在8 Pro上將屏幕素質進一步提升,為這塊2K解析度屏幕帶來120Hz刷新率和240Hz觸控採樣率。刷新率的原理早在去年就屢次解釋在此的就不贅述,但一加8 Pro更高的刷新率為手機帶來更流暢的視覺體驗與更順滑的操控靈敏度毋庸置疑。無論是手指輕觸屏幕的滑動還是畫面動畫效果都沒有卡頓感,即便在每秒240幀的超慢動作視頻下檢驗,一加8 Pro也能感受到屏幕的流暢。
除了120Hz+240Hz,一加8 Pro的像素密度高達513ppi,這在視覺上完全看不到屏幕有像素點,整體畫面無論顯示什麼都渾然天成。而10Bit的色階、10.7億色彩顯示與最高1300nit的峰值亮度令一加8 Pro無論色色彩範圍還是屏幕亮度都相當頂級的。到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就連他的屏幕提供商三星手機的峰值亮度也就1200nit而已。除此之外,這塊屏幕還支持HDR/HDR10+的動態顯示空間,支持HDR10+也是優秀屏幕顯示手機的重要參數,凡是支持它的你會發現屏幕都不差。
除此之外,一加8 Pro還有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MEMC動態補償視頻插幀技術。這其實是一個應用於高端電視的技術,前面介紹Find X2 Pro時其實已經大致介紹過。它主要是對幀率不足的視頻通過算法進行動態插幀,以達到高刷新率的視覺流暢度。這需要處理器的超強算力,同時也需要屏幕的支持,這種功能單看可能不容易發現,但當我們在對一加8 Pro和其他一款手機在慢動作視頻對比拍攝時,你會發現即便在慢動作視頻中一加8 Pro的屏幕依然流暢。
除了這些一加8 Pro的屏幕還有啥?還有色準度。不少人在做手機對比時經常會提及蘋果的色彩還原度高,蘋果的屏幕顯示更真實,但他們不知道一加8 Pro在色彩的準確度上甚至是超過蘋果的。數據顯示,表示色準的JNCD的行業均值時不超過2,蘋果目前最新款iPhone 11 Pro Max為<0.9,而一加8系列則<0.8。對此我們專門找來了一個用來測試電視的4K紀錄片片段《地球脈動》對一加8 Pro進行了實際測試,結論是畫面無論明暗還是色彩過渡柔和且自然,畫面滑動和切換時沒有拖尾的痕跡,沉浸感強。在測試時甚至有小夥伴說就連有的144Hz屏幕也未必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我想這可能就是劉作虎打造這塊頂級屏幕的初衷吧。
影像 - 最頂級的拍攝系統
雖然一加8系列並沒有送測DxO,但這並非就說明一加的影像能力不行,在我看來一加8 Pro無論是成像能力還是對焦速度都堪稱上乘,甚至它的調教要好過此前任何一個時期的一加手機。
好的成像自然最主要的是硬體支持。一加8 Pro在攝像頭上搭載了後置四攝+前置單攝方案。在背部的四個攝像頭上,主攝採用的是一枚F/1.78光圈4800萬像素高感鏡頭,它的背後是索尼IMX689傳感器,這塊傳感器在OPPO Find X2 Pro那篇文章中曾介紹過,它是OPPO向索尼獨家定製的獨佔傳感器,但一加用當然沒問題了。和Find X2 Pro一樣,這塊1/1.43英寸的超大底傳感器,擁有4800萬直出時的1.12μm單位像素麵積和四合一1200萬輸出時的2.24μm單位像素麵積。由7組鏡片組成,支持OIS光學防抖,這也解釋出了為什麼一加8 Pro的攝像頭模組比以往更突出一些,很顯然外觀和成像效果張老闆選擇了後者。
超廣角鏡頭一加8 Pro採用了一枚F/2.2光圈120°拍攝範圍的4800萬像素鏡頭,它背後的傳感器是索尼IMX586。這塊在去年非常出名的傳感器底也同樣比較大,1/2英寸的傳感器單位像素麵積為0.8μm。此外兩個攝像頭分別為F/2.44光圈的800萬像素的長焦攝像頭和F/2.4光圈的500萬像素色彩濾鏡鏡頭。你沒看錯,一加8 Pro的第四顆鏡頭沒有用常見的潛望式長焦鏡頭或景深鏡頭,而是在寶貴的背部開孔上採用純物理的方式,用類似單眼相機漸變鏡的色彩濾鏡鏡頭,功能上做減法而提升拍攝效果,這也是張老闆的抉擇。
在變焦上,一加8 Pro支持3X混合變焦與30X電子變焦;對焦上一加8 Pro採用了全像素全向相位對焦+雷射對焦+反差對焦的混合對焦;而在視頻拍攝上一加8 Pro得益於曉龍865的加持還支持60幀的4K視頻和1080p的240幀慢動作視頻。就這樣的硬體條件真要送測DxO你覺得能排第幾?
當然你可能會說,DxO不重要,硬體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實的拍攝效果。你說的沒錯。
在使用一加8 Pro進行常規掃街拍攝時給我最明顯的感受是照片細節豐富,就比如我用3倍變焦拍攝這花時,不僅從花瓣到花蕊都清晰可辨,就連花蕊上沾染的柳絮(或楊絮)與花蕊中心的螞蟻觸角的細節都分毫不落的展現出來。不僅如此,除了鮮花的四周你也能看出焦外細膩的背景在翠綠色的襯託下讓主體物更加突出。能有這種效果一方面得益於手機鏡頭超大的傳感器能展現出更多的畫面細節;同時機身算法、7P鏡頭數量與濾鏡鏡頭的共同作用下讓畫面無論是主體物還是焦外都過渡自然、邊緣輪廓準確且色彩豔麗。
再比如在798拍攝的這張照片,拍攝時間接近晚7點半,此時太陽已落山店鋪周圍在樹林下呈現的十分昏暗。但一加8 Pro的大光圈+大底保證了傳感器的進光量,保證了這張照片的完整呈現。此外還得益於大底的四合一大像素輸出,讓這張照片即便在ISO3200處幾乎都看不到噪點。
而攝於22:21的這張夜景,縱使天色已全黑,但我們還是能從看到畫面細節,不過此時受進光量ISO已提升畫面上也出現輕微的噪點也實屬正常。
當然,和往常一樣郭老屍還是會送上一些隨手拍供大家參考,自然也都是無任何後期的。
性能 - 最不需要講的就是性能
其實每次在寫一加手機時都很糾結要不要測性能,因為在我來看,從我開始用的第一款一加手機至今只做旗艦的一加似乎沒什麼可說的。高通頂級晶片驍龍865外掛X55 5G基帶是今年旗艦機最常見的做法。整個手機,無論是拍攝功能的算法、屏幕效果的最大化,還是高速無線充電和Android 10的諸多功能都離不開這顆強大心臟的有力支持,要說這是目前這顆星球上最強的手機晶片並不誇張。
在內存版本上,一加8 Pro分別提供了8+128和12+256兩個版本,郭老屍手中的是12+256版本,它的運行內存採用的是LPDDR5高速內存,存儲內存採用的是UFS3.0高速快閃記憶體,這些也都是今年旗艦機的主流配置。
在我們進行的常規跑分工作上,一加8 Pro在安兔兔上跑分為583195分,位列第11位。而在遊戲測試上郭老屍反覆測試了目前主流手遊中資源消耗最大的《和平精英》,在對遊戲幀率和CPU溫度上看,一加8 Pro在滿幀60幀的《和平精英》中平均幀率59.9,這個抖動率還是相當穩定的;在真實遊戲的體驗中當打開極限幀率後遊戲就能立刻感受到幀率提升所帶來的流暢感。此外在溫度上,正常吃雞的二十多分鐘裡CPU平均溫度始終維持在55°左右,這個溫度也比較健康。不過《和平精英》沒有支持一加8 Pro的90幀率或者更高幀率模式略顯遺憾。
為了感受一加8 Pro在120幀下遊戲的感受,我還專門下載了從來不玩的QQ飛車,因為它與王牌戰士是目前僅有的兩款支持一加8 Pro 120Hz。
在QQ飛車的遊戲中我們能看到在賽車過程中幀率還是相當穩定的基本都維持在120幀,但每一局結束後的匹配對手再進入幀率幾乎down到谷底,這其實和吃雞也類似在進入遊戲時是最卡的,只不過吃雞卡一次能玩半小時,而QQ飛車只有兩三分鐘,但這並不是手機的問題。整體遊戲感受來看還是沒問題,無論過彎、漂移還是加速甚至撞牆都非常流暢,如果硬要挑毛病那就是遊戲消耗資源太少看不太出來高幀和低幀的明顯區別,希望後面一加可以將120幀生態圈布的更大,至少先讓《和平精英》走起來。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高速無線閃充。當前我們都知道各家都有自己的快充技術,從18W、27W一直到65W,最快半小時就能將電池從0%充到100%,但這都是有線充電,而一加首次加入無線充電就帶來個大怪獸,從0%到100%無線充電只要65分鐘的無線閃充。當然我從不認為無線充電一定是旗艦機的標配,即便今天也是如此,但我也承認確實無線充電是一個能大幅增加好感度的功能,尤其是像一加8 Pro的這個立式的快速無線充,簡直是辦公桌上的好伴侶。
除了性能體驗,一加8 Pro還有不少可以值得一提的功能或特點,比如它繼承了一加7系列的Haptic振動馬達,它震動有點像奔馳的懸掛雖然略硬但整體感非常強,每一次的觸屏猶如四面八方的彈簧同時彈起,絲毫沒有低端手機那種松垮的震動感;再比如一加一貫的全功能NFC無論是公共運輸出行支付還是門禁都輕鬆應對。但也有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和一加7T系列一樣一加8 Pro在通話時還是會出現誤觸情況,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臉太大了,但我相信這樣的問題是可以通過OTA解決的。
有話要說 - 自信的一加
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每年春秋兩季手機新品集中爆發時一加總是最後才祭出新機,用劉作虎的話說「看友商發布會越看越有信心」,這實際上也是對產品足夠自信的表現,真正產品力強的產品是不用蹭熱度、不用罵來罵去、更不用挖空心思的找一塊對方的短板猛攻。
一加8 Pro,擁有頂級屏幕、旗艦級硬體,一流的拍攝系統,手感好、體驗棒這樣的產品又有什麼理由會不自信的呢。從60Hz的順應市場到90Hz的引領市場再到120Hz顛覆市場,我們看到的一加每一部手機都是穩紮穩打。既不炒作,也沒有天花亂墜概念,就踏實的一步步的做不將就的體驗,這或許才是張老闆最真實的初心吧。
更多閱讀
OPPO Find X2體驗:史上最貴OPPO手機表現究竟如何
華為P40 Pro體驗:拍照的手機還是打電話的相機
iQOO 3體驗:性能猛獸的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