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農民看病一年最高可報銷15萬

2020-12-17 環球網

醫療保障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要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辦醫。

改革觀察

三年新醫改,廣東初步建立了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框架。十八大之後,如何推動醫改進入深水區、解決看病難題,成為焦點。

最近,廣東啟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醞釀推廣深圳醫改經驗,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連日來,分管衛生工作不久的副省長林少春又到揭陽、湛江、茂名等欠發達地區密集調研基層醫改。他感慨地告訴記者:「我在基層工作了9年,深知農民兄弟看病不容易,省裡將加大投入,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硬體和人才建設,進一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全省公辦基層醫院「吃公糧」

「三年醫改,廣東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初步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省政協副主席、省衛生廳廳長姚志彬介紹。

據介紹,近年來,廣東人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全省居民期望壽命達到76.1歲(全國73.0歲),比2007年提高0.8歲;孕產婦死亡率從2007年的17.8/10萬下降到14.3/10萬(全國26.1/10萬),嬰兒死亡率從6.3‰下降到3.9‰(全國12.1‰)。居民健康指標位居全國前列,部分指標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緩解「看病難」,廣東全面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公益性體制逐步建立。全省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公益一類管理,重新核編定崗。實行績效工資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職工月均收入由改革前的2916元上升至3528元。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實行零差率銷售,並逐步將村衛生站納入實施範圍。

緩解「看病貴」,廣東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城鄉醫保一體化。全省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7%,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準由2007年的52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以上,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由最高6萬元提高到15萬元以上。農村居民醫療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社區居民將有「家庭責任醫師團隊」

「下一階段是我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攻堅時期。」姚志彬透露,全省衛生系統將重點抓好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向縱深發展、加強衛生人才和信息工作這四項工作。

按照廣東省衛生事業「十二五」規劃,廣東將提高新農合保障水平。到2015年基本實現門診統籌全覆蓋,將門診常見病、多發病及重性精神病門診費用納入統籌補償範圍。提高住院報銷補償比例,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75%以上,封頂線15萬元以上。推行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工作,適當擴大病種範圍,提高對門診特殊病種和住院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

為緩解農民看病難,廣東將積極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健全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到2015年,實現鄉鎮衛生院、村衛生站全覆蓋。100萬人口以上的縣(市)力爭有1所醫療機構達到三級醫院水平,各地級以上市至少有1所三甲醫院,全省建有若干家民營三甲醫院。縣域內就診率力爭達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城市居民看病也將更加方便。廣東計劃將政府舉辦的一級、部分二級醫院轉型或改制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確保每個街道或每3萬至10萬服務人口有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逐步建立社區首診、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制度。建立「家庭責任醫師團隊」制度,建立「守門人」制度,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新格局。

改革行記

從郵電醫院到南醫三院 「改嫁」高校,企業醫院變身三級醫院

公立醫院改革是當前醫改的難點、焦點。廣東省衛生事業「十二五」規劃提出,鼓勵部分國企所屬醫院轉制,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緩解群眾看病難。

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的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簡稱「南醫三院」),是一個鮮活的改革樣本。5年前,其前身廣州郵電醫院只有150張床位,190多名工作人員,無專科特色,僅依靠體檢業務維持運營。轉制「嫁給」南方醫科大學,尤其是著名骨科教授金大地來到該院任院長後,醫院逐漸發展成為以骨科為龍頭的三級綜合醫院,醫療年收入從原來的3000萬元增長到42000萬元,床位增至1000張,大大緩解了周邊群眾看病難。

人才破局:廣發英雄帖引進50多個高級專家

南醫三院黨委書記胡海源還記得5年前剛到醫院時的冷清情景。「醫院位於深巷中,我剛開始開車來,轉了兩次才找到。手術只能做到闌尾炎、剖宮產,服務對象基本就是住在棠下的外來務工人員,繳費處和藥房都裝了鐵絲網。」

2008年有了大轉機。在業界聲望甚高的南方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金大地,被南方醫科大學領導班子委任為南醫三院院長。他提出:必須實幹興院,從人才方面撕開一道口。

首先解決「老郵電」員工的問題,40歲以上的職工,以待遇換崗位,讓他們各安其命。17名40歲以下的郵電系統年輕醫生被派到南方醫科大學幾個附屬大醫院進修。如今,他們很多已是醫院重要科室的骨幹力量。

有了廟,還得有和尚會念經。金大地提出,在全國範圍內廣發英雄帖:先後從南方醫院、珠江醫院調入20餘名專家教授,從湘雅醫學院、國內知名大學附屬醫院,甚至從國外引進人才,如著名的骨科專家蔡道章、腎內科專家鄒和群、婦產科專家郭遂群。5年間,該院共引進50多個高級職稱專家,技術骨幹隊伍中碩士以上學歷者達61.8%。

改善環境:貸款建廣州最大單體門診樓

如何改善病人就醫環境,是一個大問題。醫院蝸居在深巷,房舍低矮陳舊,而不遠處就是中山大道,高檔社區密布,居民健康服務需求高,可謂「冰火兩重天」。

金大地設想,若在路口建一棟新門診樓,配上500張病床的新住院大樓,可吸引番禺、中山、東莞等地病源。巧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天府路口部分工廠陷入困境,要賣地獲得周轉資金。他當即召開全體職工會議,決定貸款3.25億元,購買這些工廠建新門診樓,解決醫院巷子深、地盤小的問題。

事情很快上了軌道。在連續施工奮戰268天後,高8層、佔地20多畝的歐式門診大樓趕在廣州亞運會開幕之前投入使用。這至今還是廣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單體門診樓,沒有圍牆,路口寬闊。醫院還聘請南方醫院和珠江醫院各專科退休專家前來開診。業績明顯提升:醫院開放床位數增加500%,門診量增加300%,住院量增加417%,手術量增加540%。

「我們缺錢,但公立醫院必須堅持公益性。我們堅決不過度醫療、不開大處方,甚至檢查還給打折,採取的辦法是讓利做量。」金大地說。

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評價,南醫三院由「企業醫院轉為事業單位,新的管理模式、新的領導班子將原來的企業醫院帶出泥濘,走向發展。如今已經脫胎換骨,成為廣州地區潛力無限的大型綜合性醫院,特別是廣州東部居民的首選醫院」。

專家連線國務院醫改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院士曾益新: 要吸引全科醫生到基層醫院

廣東近年醫改工作成效顯著,「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思路清晰、目標明確,三項目標完成都不錯。特別是「保基本」,初步建立了全覆蓋的醫保體系,報銷比例不斷提高,報銷手續也越來越簡化。目前主要的薄弱環節是基層醫院缺乏真正經過嚴格訓練的全科醫生。建議廣東出臺優惠政策,在待遇、戶籍、職稱等方面給予傾斜,吸引全科醫生下基層。

專題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陳楓 曹斯

通訊員 孫健 陳曉霖

相關焦點

  • 新農合要如何報銷,報銷的標準和比例是多少?農民朋友可悉知
    只要每年到達11月,各個村的村幹部就開始有行動,他們會組織去通知所有的農民繳納下一年的新農合。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我們國家的新農合現在的收費標準是每個人220元,當農民朋友交了這筆錢,在下一年裡得病之後,就能夠得到報銷。
  • 新農合規定農民可享受這四大福利!為何醫院卻不報銷?
    因此,國家為了更好地保障民生,減輕農民的看病負擔,近幾年在農村醫保上建設越來越重視,並且專門為農民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此來解決農民看病的問題。那麼今年新農合的推行,更讓農村醫保有了進一步的完善,為我們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們帶來了醫療上的4大福利,但有些農村朋友會疑惑,為什麼明明交了醫保費用,卻扔不能報銷?今日小編就把關於農村醫保問題給大家說清楚,往後再看病就可以避免此類問題!
  • 新農合報銷力度加大!但這些費用是不報銷的!農民要多注意
    新的一年馬上就要來了,我相信很多農民朋友都已經預交了明年的新農合。今年的新農合雖然比去年價格上漲了40塊,但是這是對於我們自身的一個保障,小編希望大家都能夠去購買。而且現在農村的新農合已經與城市的醫療保險並軌,以後看病報銷比例會更高報銷的種類也會更多。現在的新農合已經變成和城市一樣的社保卡,看病和報銷也都更方便了。
  • 正規醫院可以報銷,為什麼很多農民卻選擇去私人診所看病?
    最近幾年,國家對農民越來越重視了,特別是關係到醫療、養老這方面。為了給為國家奮鬥了一輩子的農民們一個幸福的晚年,國家的政策是一部接著一部,比如補繳養老,比如新農合等等。特別是新農合!今年,新農合繳納費用就比往年有所增加,並且報銷的比例也隨之加大。
  • 醫院開自費藥農民吃不消 最高報銷低大病不敢治
    沒辦法,他將爹送到市裡一家大醫院就診,病情是大有好轉,可花了7000多元醫藥費。對種地的農民而言,這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可由於不是在當地醫保指定醫院治療的,一分錢也報銷不了。他還說,「喘必治」治療哮喘挺好的,可是,當地醫保指定醫院(藥店)都沒有,到外地藥店買也不能報銷。
  • 2021低保報銷標準出爐:1萬住院費能報銷多少錢?你知道嗎?
    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2021低保報銷標準出爐:1萬住院費能報銷多少錢?你知道嗎?正因如此,許多農民寧願將自己的日子過得苦一些,也決不讓自己的子女過得寒酸,即便是自己生病了,也捨不得花錢買藥吃,更不要說去醫院看病了,對於許多農民朋友而言,醫院就是個花錢的地方,所以他們更希望病情會慢慢好起來。
  • 青島公辦幼兒園最高收費862元 最多可報銷50%
    青島新聞網2月23日訊(記者 朱穎)今天下午,市財政局教科文處處長鄭娟做客青島政務網「網絡在線問政」欄目時透露,目前,我市公辦幼兒園的最高收費標準為862.5元,最高可報銷431元;另外,市財政對新創建的省級十佳、示範和市級十佳、示範幼兒園,分別按照每所幼兒園10萬元、8萬元和8萬元、5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
  • 新農合政策這五類人可以免費看病,這五種情況不能報銷!
    有農民朋友反應近幾年新農合的費用不斷上升,但是報銷範圍也擴大了。我國自2002年起就在農村實行新農合,以此來解決農民看病貴、看病少的問題,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投資解決農民基本醫療衛生問題。一、新農合政策五類人免費看病此外,國家還給予一些貧困家庭相關的優惠政策,比如有五類人是可以免費看病的,不需要支付新農合費用也可以享受新農合政策。
  • 今後新農合醫保可在城裡醫院直接報銷了,這可真是個好消息!
    以後去醫院看病,直接結算自費部分,不用先墊付再報銷了。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已經整合,現在統一叫做城鄉居民醫保。原來參加了新農合,看病也能報銷大部分費用,還能拿到一筆大病保險賠付。但不在城裡看病時,需先墊付所有費用,再拿醫院出具的證明回所在地報銷。
  • 農民辦好這張卡,異地就醫才能報銷,別等新農合交錢,那時就晚了
    然而,這也只是一群人而已,我們國家還有很多人,看病沒錢,養老沒錢,結婚也沒錢。這就是農民常說的3大難,看病難、養老難、結婚難。農村與城市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以前城裡人有社保卡,而農村卻什麼都沒有,農民要是生了一場大病,卻沒錢看病的,農民心裡真的很苦!不過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三農的問題,出臺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
  • 海南與9省市區實現異地醫保報銷 異地看病不用再墊付
    本報海口4月4日電 (記者李紅梅)日前,海南省醫改辦公室、社保局宣布,海南已與9省市區共16個統籌地區實現醫保異地就醫結算,這意味著海南省級參保人、統籌區內的參保人,可以在對方區域內實現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看病時,不用再墊付錢,也不用把看病單子拿回到參保地報銷。海南是與其他省市實現異地就醫結算最多的省份。吉林長春市退休職工張桂芝,從1997年開始在海南海口市定居。
  • 新農合對農民有什麼好處?
    2021年新農合的繳費日期截止到2020年的12月,新農合的繳費時間都是在前一年的最後一個月截止。各地普遍繳費日期在9月到12月份之間,集中繳費時間出現在12月份。新農合是以農民自願參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互惠共濟的醫保制度,主要是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本方式。
  • 都說城市醫保比新農合報銷更高,到底兩者的區別在哪?
    看病所需要的費用等,不管是對於經濟條件稍好的城鎮居民來說,還是對於經濟條件稍顯薄弱的農村居民來說,都是一種經濟負擔;因此,為了緩解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看病貴的問題,國家推出了城鄉醫療保險制度和新農合制度;在大多數人眼中,尤其是在農村農民看來,始終是認為城鄉醫療保險的報銷額度要比新農合高得多
  • 廣東居民期望壽命達75.3歲 達中等發達國水平
    南方日報記者昨天從廣東省衛生廳獨家獲悉,「十一五」期間全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快速,廣東居民期望壽命已達75.3歲(男性72.4歲,女性77.8歲),主要健康指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按照規劃,到2015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均籌資水平有望達到400元以上,住院費報銷比例進一步提高,農民看病個人支付比例降到30%以下。
  • 新農合對於農民來說有哪些方面的好處
    有些農民對新農合醫療不是很了解,年年都要繳費,就會問,新農合究竟要交多少年才不用交,難道是終生都要交嗎?其實,新農合是交一年的費用只能保一年,需要終生繳費的。而職工醫保只要交夠25年就可以享受終生退休待遇,不用再交費。新農合交一年保一年,需要終生繳費,能給農民提供最基本的醫療保障,新農合對於農民來說有哪些方面的好處?
  • 在兒童醫院門診看病 可用醫保卡報銷啦 -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訊 (魏然) 近日,記者從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了解到,在該院門診看病,持哈市醫保卡掛號(醫保參保地在哈市、呼蘭、雙城、阿城),門診費用醫保能報銷了,一個年度內最高支付限額360元。對此,該醫院相關工作人員對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新農合報銷後,醫藥費超過這個標準將會二次報銷,不知道就虧了
    新農合只是農民基礎醫療保障,從保障待遇方面考慮,新農合是一項基礎而且利民的惠民政策,雖然報銷的時候有「門檻費」,出院時也能真真正正的按比例報銷一部分。而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是農民必不可少的大病保障,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政策才是真的解決農民看病貴,看不起病的難題。
  • 2020年新農合繳費和報銷的注意事項,農民朋友要知道!
    導讀:2020年新農合繳費和報銷的注意事項,農民朋友要知道!看病難,看病貴是廣大農村居民最大的聲音,隨著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改變了這一現況,看門診可以報銷、買藥可以報銷、住院可以報銷等讓農民切實感受到給農民帶來的實惠,看病難、看病貴也已經成為過去式。
  • 首批澳門居民今領珠海醫保卡 內地看病可報銷
    從今天起,他們不僅在珠海可以持卡看病報銷,甚至在內地任何一家與珠海醫保聯網醫院都可以享受醫保結算待遇。「小小一張卡,民生關係重大,體現了內地政府對澳門同胞的關愛,太暖心了」!梁健昌樂呵呵地說。跨境可以參加醫療保險,前所未有!
  • 2019新農合的最新報銷標準是多少?怎麼報銷?很多農民都不懂!
    看病治療畢竟關乎到所有民眾的生活現狀問題,很實際;更何況,對於廣大農民群眾來說,繳納合作醫療費用也是切切實實存在的事實,每年村長都會去到每位農戶家庭中,告知要開始繳納新農合費用了,繳完以後,生病住院等都是可以報銷的;那麼,今年農村合作醫療的最新報銷標準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