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巨頭GNC是如何被管理層玩死的?

2020-12-24 格隆匯

作者:格隆匯·IAMBIGBROTHER

保健品巨頭GNC HOLDINGS(GNC)12月21日暴跌23.06%...

如果把GNC的股價走勢拉長,你就會發現,所有想著抄底的人都悲劇了,有多少埋多少…從2013年開始,GNC的股價近乎腰斬,後來有所反彈,但也沒有回到從前的高位,從2015年開始一路下跌,在最高峰的58.65美元跌倒現在的3.77美元,跌幅高達93.57%!!!!

跟GNC一樣也是賣保健品的康寶萊(HLF)的股價雖然波動幅度比較大,但是也處於上升狀態,沒有像GNC一樣一蹶不振。

而港股市場中的健合國際(1112.HK)自收購了澳洲保健品巨頭Swisse之後加上扛過了「奶粉供給側」,股價也走出低谷,一路上升。

那問題來了,同樣是賣保健品的GNC,還是一個老牌保健品,有忠實的客戶,有良好的銷售渠道(全球都有門店),本應躺著賺鈔票,為何會落得如斯田地?

很明顯,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一、一代宗師

1935年,David Shakarian在美國匹茲堡成了一家專賣販賣健康食品的小店,叫Lackzoom,主要販賣一些比較健康的穀物類早餐還有三文治,受到當地人們的喜愛,沒多久就開了第二家分店。到了1936年遇到洪水災難,使得David的兩家商店被徹底摧毀,但他並沒有放棄,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災難結束後,他選擇在相同的地點再次開了兩家門店,並在短短的五年內用了6家門店。到了60年代,當人們開始接受天然食品和更好的食物營養觀念後,David決定在其他州開店,在此時他把名字改成GNC(General Nutrition Center)。

之後GNC開展了快速成長的步伐,生產製造維他命、礦物質補充品、食品、飲料以及化妝品。

直到今天,GNC在全球50多個國家共有9000多家專賣店,1500餘款創新產品。

產品多種多樣,養顏美容、心腦血管、體重管理、母嬰營養、肝腸胃、泌尿生殖等。

保健品它不同於服裝或者食品飲料,可替代性沒有那麼強,而且門檻高,不是所有保健品牌都能為消費者所接受,畢竟是吃緊肚子裡的東西,尤其是這種類似藥丸的產品,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都會格外謹慎,一般都選擇大品牌,老品牌,最好還是國外的。

比如市面上最暢銷的幾個保健品品牌,blackmores、swisse、康寶萊,都是有著幾十年歷史的,blackmores成立於1930年,siwisse是1960年,康寶萊是1980年。

所以,按照GNC這個架勢,良好的品牌,好的行業趨勢(老齡化人口持續上漲,80、90後熱愛保健),GNC走成這樣,全靠管理層為了討好投資者,實力作死…

▌二、激進的回購

此前市場上有種說法,之前那輪美股的牛市是回購出來的。金融危機之後,QE大放水,市場上的資金成本低得可怕,美股開始出現大面積的出現回購,2013年是美股的回購高峰年,當時在道瓊指數30家成分公司中有26家都有股票回購的記錄,而回購的金額佔總市值的比例也極高,達到近1500億美元,佔當時近5萬美元總市值的超過3%。

而保健品巨頭GNC也是回購中的一員,只是它屬於非常勇猛的一員,在回購路上越走越遠,借錢都要回購。

GNC從上市第二年開始就不停地回購股票,回購股票花的錢比上市募集的錢還要多,從2012年開始,合計使用資金16.6億美元回購,而當年IPO也只募集了2.6億美元。公司的總股份也從2011年初的1.03億股減少至2017年10月的6900萬股。

而上市之後的GNC每年經營活動賺進的現金平均是2億美元,最高的時候為3.5億美元。整體的發展趨勢符合消費品品牌的穩健發展趨勢。

消費品品牌主要的開支都是三費,資本開支其實相對較少,因此是有餘力去回購股票的,但GNC管理層作死的地方就在於上了超高的槓桿進行回購…

GNC從2012年開始,長期負債不斷增加,到了2016年長期負債高達15億,而這個負債中,有13億是在2019年3月到期的,另外有2.5億為可轉換債券。

一直以來,GNC的負債率都不低,長期在70%以上徘徊,在負債回購的推動下,到了2016年就超100%了…

前期的不斷回購,推動了GNC的EPS的增長,但是到了後期由於經營情況出現了壓力,回購推股價的故事就開始崩了,2016年索性就擺爛砍商譽,一把把EPS做到-4.12美元。

這是負債推動的暴跌,不是經營黑天鵝的暴跌,這種暴跌,在美股誰抄底誰悲劇…

▌三、負反饋啟動

如果這家公司的經營尚好的話,是可以依靠經營性現金流去覆蓋負債,但是近幾年GNC的經營狀況也較為遜色。

首先是營收,在2013年的時候到達高峰,2014年開始下滑;但是如果細看,其實在上市之後的GNC在經營商並沒有什麼大的突破,可以看到,從2011年-2016年,每年大概就是25億元左右的營收,較為停滯

而淨利潤方面,也是在2億美元以上,最高去到2.6億美元,最差就是2016年的負2.8億美元,主要是因為2016年調整商譽,如果拋開這個資產減值的話,淨利潤大概為2億美元。

GNC的存貨周轉天數也從2012年開始不斷增加。

本來GNC的管理層是搞了一個表面看起來天衣無縫的計劃,借錢回購,賺錢還錢。看起來就像我們平時用信用卡消費,然後把用每個月的工資去填信用卡的坑,然後繼續用信用卡消費,如此循環。時間長了,你就發現,你用的錢越來越多,你的坑越搞越大,某天,你工作沒了,或者你被扣工資了,你下個月就狗帶了,舊的錢沒還上,新的錢又來了。

而GNC也是如此,管理層去借錢回購,股本註銷,EPS上去,股價上去。但是,公司的經營難免有起伏,增速一下來,負債回購的故事就崩壞了,GNC現在的經營是舉步艱難,因為它負債實在太高了,容錯率變小,一不小心,前面就是萬丈深淵。

另一方面,保健品其實跟護膚品是一個概念的。它最重要的除了研發,就是廣告。而廣告是拉動這些產品消費增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力量,因為它們就是一種「玄學」類型的東西,你廣告做得越好,消費者就更加樂意:「我就買來試試吧。」

而GNC的營業支出跟營收的走勢差不多,表面看起來是合理,實際上是你付出多好,你就有多少收穫。沒錯,這裡,筆者就是懷疑GNC不捨得花錢打廣告。

據筆者目前了解,GNC暫時沒有代言人;而同行Swisse的代言人是妮可基德曼和範冰冰,GNC輸了不止多少條街了。

不過也難怪,GNC本身沒錢,借錢,借來的錢卻不是拿去經營公司,而是拿去回購,推動股價一時的增長,哪有錢來打廣告,不打廣告,誰知道?誰買?

▌小結

一個公司的管理層,理應是立足長遠的為股東服務,但是總是有一些管理層為了所謂的短期股東利益,不是用心經營而是在財技上動腦筋,為了短暫地推動股價而激進的借錢回購,最後把好好的一個品牌給毀了…

與GNC相反的是合生元的管理層,當時收購Swisse的時候,合生元也有很高的負債,截至2016年12月31日,集團的負債率是77.5%,而到了2017年上半年的時候,負債率已經降至71.93%。那個時候,合生元也是舉步艱難的,奶粉賣不動,澳洲保健品要進入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不是容易的事,但是最後也扛過去了。合生元(現H&H國際控股)的管理層也表示,未來會進一步還清負債。

一個好的消費品品牌,沒有好的管理層,終究還是會被玩殘。

GNC就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雖然依然是保健品巨頭,但是銷量已經好幾年都停滯不前了,現在還有資不抵債的壓力,就算GNC想做改變,也找不到資金了,負債已經打滿了,股權融資這種時候肯定被狠狠的砍一刀…未來的路不好走啊…

不過還有最後一種可能,那就是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直接把公司給收購了…

相關焦點

  • 從保健品巨頭到申請破產,GNC如何發家,又何以至此?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從保健品巨頭到申請破產,GNC如何發家,又何以至此?6月24日,美國老牌保健品公司GNC表示已申請破產保護,並計劃關閉7300家門店中的1200家。消息傳出後,GNC與其最大股東哈藥,連帶著整個保健品行業,瞬間成了討論焦點。GNC成立於1935年,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品專業零售商,不僅在美國擁有國民級認知,許多中國消費者也曾有代購或海淘過GNC旗下保健品的經歷。
  • 保健品巨頭GNC申請破產背後:中資競購保健品執念
    保健品巨頭的下坡路「範本」GNC總部現在仍舊位於其發家的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主營健康和保健產品,包括維生素、礦物質和草藥補品、運動營養產品和減肥產品。持續下滑的業績、債臺高築,讓曾經的保健品巨頭市值嚴重縮水,2013年12月,GNC股價為56美元/股,隨後一路下滑至目前的0.664美元/股。中國「金主」疫情之前一些已經岌岌可危的大型實體零售商,苦苦掙扎後紛紛倒在了新冠大流行之下。
  • 「李維華講特許經營」GNC保健品連鎖經營的六度起落啟示
    回顧85年來的六度起起落落,GNC的成敗其實都值得我們研究與借鑑,不僅是對於保健品、藥品類企業,對於其他行業也同樣具備巨大的研究與借鑑價值。按照時間發展順序,我們一起來看一看,GNC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坎坷或輝煌人生:一、誕生。1935年。GNC的第一家店(Lackzoom)在匹茲堡開門營業。
  • 關於香港最火的保健品,你知道多少?澳洲Swisse VS 美國GNC
    消費者委員會 (852) 2929 2222 海關24小時熱線(852)2545 6182如果怕買到假冒的Swisse保健品,可以考慮一下美國頂級保健品GNC,在香港設有店鋪,效果也很好!想了解更多產品功效,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品可以登錄香港GNC 官網http://www.gnclivewell.com.hk/chi/index.htm
  • 國際保健品巨頭GNC破產重整,國內知名藥企踩雷
    原本經營就遇到挑戰的國際保健品巨頭GNC,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下,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走到了申請破產重整的地步。哈藥股份6月24日公告稱,GNC Holdings Inc.GNC跌落神壇作為國際知名的保健品、營養品等膳食營養補充劑品牌,GNC在全球50餘個國家和地區擁有9000餘家零售門店,提供1500餘種健康類產品。來源:GNC官網近年來,受到美國本土市場比重下降及消費者喜好變化等的影響,GNC業績並不盡如人意,多年出現虧損,公司債務負擔日益加劇。
  • 「全球保健品一哥」GNC衰敗記,給企業上了一堂課
    保健品行業在國民認知裡,一直是高利潤的行業,也被國民視為家庭「常備藥」(雖然在國家市場監管層面屬於「食品」類)。但到底什麼原因讓百年品牌、全球保健品行業的一哥,在自己的商業版圖裡一步步走向窮途末路?唇齒相依的全球化時代,GNC的衰敗給中國的保健品行業帶來哪些警示?
  • 哈藥20億收購GNC在美國獲批 但保健品生意並不容易做
    成立於1935年的GNC是美國最大的保健品品牌之一,中文名稱「美國健安喜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4月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GNC以營養補充劑和保健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 並經銷第三方同類產品。
  • GNC――中國資本也救不活的全美第一保健品品牌
    成立於1935年的GNC,是美國最知名的保健品品牌之一,於2011年4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曾連續20年被評選為美國最大的營養品專業零售品牌。此前在全球50餘個國家和地區擁有9000餘家零售門店,提供1500餘種健康類產品。在美國各大城市的商業中心,幾乎都能看到GNC的身影。
  • 香港合生元收購澳洲保健品巨頭Swisse控股權
    中國日報網9月21日電 據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導,9月17日(周四)晚間,澳洲方面多方消息證實,香港BIOSTIME合生元(1112.HK)擊敗同樣來自中國的弘毅投資(Hony Capital)與上海醫藥(Shanghai Pharma),最終奪標,成功收購澳大利亞著名保健品公司
  • 美國最大保健品GNC破產 哈藥股份還能靠保健品救市嗎
    儘管哈藥股份聲稱美國最大保健品公司GNC的破產重組對中國業務沒有影響,但不可否認,20億元的投資失利對業績呈下滑趨勢的哈藥股份而言並不是好消息。為緩解業績情況,2018年2月,哈藥股份以19億元收購GNC的40.1%股份,並成立合資公司,以期獲得固定收益的同時補足產品線,發力保健品業務。
  • 澳大利亞保健品巨頭盼中資出手收購?
    近日,關於我國乳製品巨頭蒙牛收購澳大利亞貝拉米的消息引起熱議。卻不知,除了貝拉米之外,許多澳大利亞嬰幼兒奶粉企業看重了中國強勁的消費需求,都在盼著中國資本的搭救。據媒體9月30日報導,澳大利亞保健品巨頭澳佳寶( Blackmores)的最大股東Marcus Blackmore表示,目前正在中國尋找合資夥伴,以幫助其重新振興業務,並承認被中國公司收購「一直是首要考慮」。隨著我國的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此前曾有報告預計到2025年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將達到2900億元。
  • 澳大利亞如何監管保健品生產
    新華社雪梨6月18日電 題:澳大利亞如何監管保健品生產  新華社記者張小軍 匡林  澳大利亞保健品在全球市場上佔有巨大市場份額,樹立了健康、自然和原材料純淨的良好形象。從政府管理的角度,澳大利亞對保健品的一些監管方法值得借鑑。
  • (以下簡稱「GNC」)於美國東部時間6月23日下午4點...
    【美國保健品巨頭GNC破產重整】原本經營就遇到挑戰的國際保健品巨頭GNC,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下,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走到了申請破產重整的地步。哈藥股份6月24日公告稱,GNC Holdings Inc.
  • 如何在倫敦買保健品 英國保健品品牌推薦
    很多中國遊客喜歡買保健品,畢竟這些在國內賣的很貴。英國什麼保健品好?那麼在英國有哪些值得購買的本土英國最好的保健品品牌呢?
  • 無限極致女童心肌損害,繼權健華林之後,又一家保健品企業出事
    無限極致女童心肌損害,繼權健華林之後,又一家保健品企業出事,對於保健品總算是出手了,保健品躺著數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權健和華林這些保健品的老闆都被抓了,刑拘,無極限的老闆有看新聞的話,估計都在準備跑路了,無極限的老闆是李錦記的老闆,就是賣醬油的,你指望一個賣醬油的能做出什麼靈丹妙藥
  • 哈藥「牽手」全球最大營養品零售商GNC
    GNC是美國最大的保健品品牌之一,產品涵蓋維礦基礎類營養、運動健康營養、草本植物提取營養劑等領域,銷售網絡遍及全球55個國家及地區。2011年,GNC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開拓電商、直營店、健身房等三大渠道。  哈藥投資完成後,將成為GNC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持有後者約40%的普通股。
  • 網際網路行業老年社區分析,老年社區怎麼玩,如何進軍老年市場
    網際網路行業老年社區分析,一個微信公眾號,如何進軍老年市場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老九,今天給大家講一講網際網路行業中老年市場是怎麼做的,如何進軍中老年市場?一.老年市場的行業巨頭-糖豆廣場舞首先不得不說的就是目前網際網路行業裡面的一個巨頭網站,很多人可能都忽略了這樣的一個巨頭企業叫做糖豆廣場舞,它是隱藏在中老年社區裡面的網際網路行業巨無霸。
  • 玩跨界?賣啤酒的三得利要賣保健品了治療宿醉麼
    玩跨界?賣啤酒的三得利要賣保健品了治療宿醉麼 三得利此前主要憑藉啤酒產品開拓中國市場。
  • 泰航之「死」:暹羅第一國企,全球TOP10航空巨頭,是這樣把自己給玩殘的……
    藉助泰國優越的亞洲航空樞紐地位,加之泰國80年代蓬勃的經濟發展,泰航成為了亞洲第一個進行「全球布局」的國際航空業巨頭。泰航的航線,覆蓋全球32個國家,62個國際機場,勢力範圍遍布世界各大洲,是東南亞航空業中僅次於新加坡航空的霸主級玩家,也是東亞通往歐洲、北美的主要直飛航司。
  • 萬寧、屈臣氏暗戰藥品保健品市場
    昨天,萬寧中國CEO謝長安透露:今後將提高保健品、藥品在萬寧的產品結構份額。        在日化界,屈臣氏、萬寧、康是美等幾大連鎖巨頭中,多覆蓋了個人護理、食品、藥品三大板塊,而各自的比例卻有所不同。其中,屈臣氏的藥品佔20%~25%的比例;萬寧以食品、化妝品為主,藥品只佔5%左右;而康是美的藥品比例則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