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單身阿姨買520㎡別墅,花183W爆改後同吃同住抱團養老!

2020-12-16 裝個好房子

記得點擊關注「裝個好房子」哦~

每天為你帶來裝修乾貨、改造新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

探尋美好居住方式,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

前兩年,日本國民臺NHK推出了一個記錄短片《7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

7位女性,年紀從71歲到83歲不等,其中6位終身未婚,1位單身離異。她們共同買了一棟公寓,組成養老姐妹團。

逢年過節,沒有愛人和親人的她們,都會一起慶祝,互相陪伴。

遇到緊急情況,只要按下牆上的SOS按鈕,每個房間都能收到警報。

這個紀錄片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也讓大家重新開思考「婚姻的必要性」和「有尊嚴的養老」。

而在麗江,也有5位單身女性,過著跟她們類似的生活。她們的故事,再一次告訴大家:不結婚,老了應該怎麼辦。

01

5位單身閨蜜,抱團買房養老

5人姐妹團的發起人是54歲的紀蓉、54歲的胡琳和55歲的蔡葵。

她們仨認識20多年了,因為都是單身,所以經常都是這家住幾天,那家住幾天,互相陪伴和照顧。

直到2017年,她們覺得年紀大了,也到了退休的年紀,於是商量過後,便決定找個適合生活的地方,一起去那裡養老。

但後來,又覺得人有點少,用蔡葵的話就是:

「都是成都人嘛,三個人連桌麻將都湊不齊。」

於是,她便找來了自己的同學李豔,胡琳也吆喝同學宋丹梅加入了進來。儘管李豔和宋丹梅是單身離異,也都有女兒,但她們從未想過老了以後要跟孩子一起生活。

就這樣,年紀相差不大的5個人,組成了養老姐妹團。

對以後要共同生活的這個地方,每個人也都有最美好的期待:要山清水秀、空氣要好、衣食住行都要便捷......

帶著這些願景,5個人1輛車,自駕去往四川大大小小的城鎮,開始邊旅行邊找房子。

不過選址過程並不順利,5個人各有各的想法,胡琳、紀蓉、李豔就喜歡回歸自然。而蔡葵和宋丹梅就考慮的要現實一些,總覺得年紀大了,還是要有配套設施,才能安心養老。

總之,就是很難找到一個各方麵條件都完美契合的地方,直到去了雲南麗江。

365天沒有霧霾、海拔也不高、生活醫療都很方便......四處考察後,5個人當即決定,就是這裡了。

沒過多久,她們又在機緣巧合下選到了離古城不遠處,一棟位於半山坡的房子,面積520㎡,可以俯瞰古城全景。

但遺憾的是,這棟房子有些殘破,庭院裡雜草叢生、房子上長滿了青苔、牆皮開始脫落、而且房間也不多。

沒法直接入住,但又太喜歡這裡,於是她們決定重建。

但第一次改造就碰了壁,她們自己找人做了基建,沒想到原建築的神韻全被破壞了,只剩下一股子「農家樂」的味道。

就在她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夢想改造家》為5姐妹的養老生活助了一臂之力。

02

引光入室,加入歲月痕跡

養老房的逆襲之路

這份沉甸甸的委託交到了設計師謝柯手裡。

▲設計師謝柯

好不容易有了設計師幫忙,幾位姐姐們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期待了,一股腦的說出了對新房子的種種期待:陽光不要太強烈、要有開放式廚房加島臺、每個房間儘量保持不同的風格、衣帽間可以大點、最好能配個健身房......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設計師在考察過後,發現了很多顯而易見的bug,但姐姐們的需求又很多,抱團養老的居住方式也比較特殊。

最終,設計師決定從動線、採光、隱私、安全性、格局規劃、建築外觀等幾個方面入手,讓房子「自然生長,留住歲月」。

拆除現有格局,重塑空間

抱團養老的根本需求,還是希望能緩解孤獨感,但現在的房子,卻只有客廳一處公共空間,互動性不夠。

▲一樓原布局

▲二樓原布局

另外,東西兩處樓梯,在二樓空間根本無法貫穿,動線非常不方便。

設計師將多餘的內牆拆除後,賦予了空間更多可能性。

一二樓釋放出了4個公共區域,讓姐姐們有更多的互動空間,同時在保證臥室數量的基礎上,還新增了客房。

內牆拆除後,原本東西兩側被隔離的樓梯形成連通,一二樓從封閉狀態,變成環形動線。

單身抱團養老,要確保隱私和安全

房子在安全性和隱私性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是房子入戶區,需要攀爬一段陡而窄的樓梯,這對於年紀越來越大的姐姐們來說,非常不安全。

另外房子北側還開了很多窗戶,但跟後面鄰居家間距大概只有1米左右。還跟鄰居的大門,以及二樓的窗戶、陽臺有很多對視,完全無法保證隱私。

這兩點,也是設計師考慮的重中之重。

門口的樓梯改變不了,只能將其加寬,單獨安裝扶手,提升安全性。

不過,關於入戶區,設計師還做了一個貼心設計。

雖說用進廢退,是養老房改造一個特別重要的理念,設計師也鼓勵膝蓋沒有問題的姐姐們把上下樓作為一種健身方式,但他還是在房子北側開了一扇入戶門,這樣避開走南邊的樓梯,也能直接進入室內。

室內的牆面拐角,都加裝了型材,做了圓弧處理。

為了確保私密性,設計師又將北側大開窗都進行了部分封閉,僅留了一些通風的小窗。

引光入室,360度享受當地美景

考慮到5位姐姐都是從外地來到麗江定居的,所以設計師想把當地最特色的部分融入她們生活裡。為此他還特地去拜訪了兩位在雲南的朋友,他們給到的答案是:陽光。

而這套房子,卻恰恰最缺陽光。

依山而建,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升高。北側離鄰居家近,採光受到遮擋,西向也沒有採光面。全屋最大的採光,只能依靠自家院子和屋頂。

但屋頂的玻璃天窗,會讓陽光直射,室內並不舒服,所以設計師乾脆直接將其封掉了。

然後把西側外牆內退了2米,牆體高度降低至2米,釋放了一個採光內庭。

再在面向庭院的房間中,做了整面的落地門窗,把麗江的景色和陽光恰到好處的引入室內。

這個內退出來的陽光天井,還是一個小花園。在和中庭花園遙相呼應的同時,還為一樓的客廳和公共區域增添了景觀。

除此以外,設計師還運用了大面積的窄邊框門窗系統,室內看風景的話,畫面感更好。

增添歲月感,讓房子融入當地環境

還有很明顯的一個缺陷是,麗江當地的建築都是磚木結構,但姐姐們買下房子後,重新做了基建,導致房子外觀與當地建築格格不入。

於是,設計師加入了很多有歲月溫度的元素。

比如年代久遠的回收木,紋理自然不說,穩定性也好,不容易變形,也比較環保。

包括房子的地板,也是選擇的實木材質,顏色、質感都比較溫潤,而且是雙層防水,耐磨防滑。

除了木材,設計師還在院落地面和房子外觀上用了水洗石,既增添了歲月的痕跡,也方便打理。

室內牆面在刮膩子的時候,還加入了石英砂,目的是讓牆面具有一種磨砂感,更貼合我們小時候的記憶。

03

歷時4個月

漆黑毛坯房完美變身內庭花園

歷時4個多月,漆黑毛坯房終於完成了向內庭花園的變身,5位姐姐帶著對新家的期待,迫不及待的回到了這個闊別已久的地方。

進門處,就凸顯了設計師的小心思。

特製的木紋復古門牌,自帶古色古香的氣息,光是這點,已經讓姐姐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了。當推開木質門,進入院內後,更是欣喜若狂,直呼:太漂亮了!

庭院的矮牆設計,與鄰居家的高屋瓦簷相得益彰,陽光自然而然的傾瀉而來。

院子裡鋪設了水洗石地面,和木質休閒桌椅搭配在一起,別有一種時光的溫度。

房子內部,之前的昏暗冰冷也一掃而光,溫馨又明亮。

一樓

餐廳+廚房+客廳+臥室+客房+2衛+1洗衣房

一樓景觀和光線最好的L型區域,融合了餐廳、廚房和客廳,寬敞又通透。

▲一樓改造後布局

客廳區採用沙發+木質椅子的搭配,滿足5個人對座椅的不同需求。

餐廳的木質餐桌,極具歲月感。除此以外,還在靠近落地窗的一側,放了沙發,打造了一個休閒區,院子裡的木質隔柵,剛好能夠遮擋一些陽光,避免直射。

考慮到麗江當地很少有人裝地暖,而是喜歡在家放火盆,於是設計師做了雙面壁爐的設計,既能成為客廳和餐廳的裝飾隔斷,又能保證兩個空間的溫暖感。

完全開放的廚房,與餐廳和院落形成聯通。再加上隨處可見的窗戶,將室外風景引入室內,讓這裡顯得格外明媚通透。

超大的儲物空間和操作臺面,再搭配島臺的設計,完全滿足5個人的日常需求。

除了這個公共區域外,設計師還新增了一個小型聚會場地。榻榻米的設計,讓姐妹們可以圍在這裡喝茶聊天。

更妙的是,這裡挨著設計師打造的陽光天井,透過窗戶就能欣賞花園美景,極度舒適。

緊挨著榻榻米室的,是一間光照充足的客房。從這裡,能直接去到小花園。

因為蔡葵對紫外線過敏且腿腳不好,所以一樓採光面朝東的房間,留給了她。

這個臥室可以說是360度觀景。坐在床前的沙發上,就能欣賞院落美景。要去院子裡的話也不用繞,玻璃門直接與室外相連。

牆壁一側,巧妙的開了一扇窄邊窗,將室外的柿子樹剛好框住,好似一副天然形成的畫框。

南側外牆,還做了遮陽簷廊,避免陽光直射。

除此以外,一樓還設有兩個乾濕分離的衛生間和一個儲物力超強的洗衣房。

二樓

會客區+靜室+4間臥室+2衛+2觀景陽臺

沿著木質樓梯往上,就是二樓空間。

二樓共有一大一小兩個公共區域以及4間臥室套房。同時還在二樓南側內退了兩個觀景陽臺,不僅增加了室內外聯動,還讓原本呆板的立面更有層次感。

▲二樓改造後布局

一處觀景陽臺,剛好位於樓梯盡頭。雖然面積不大,但也可以種點花花草草,坐在這裡發會兒呆。

位於二樓中心區域的,是會客廳,兼具了私密性和舒適度,可以看到麗江古城的全景。

另外一個公共區,是真正的靜室。沒有多餘的裝飾,兩個蒲團席地而坐,可以喝喝茶,安靜的待會兒。

4間套房雖說沒有做成各種風格,但是搭配外景,也是各有各的特點。

中間的這個,陽光景色就不用說了。一整面牆的衣櫃和柔軟的大床,完全能保證舒適的居住體驗。

但最吸引人的是,二樓的另外一個觀景陽臺跟臥室連通,站在陽臺上,伸手就能碰到院子裡的那棵大樹。

觀景陽臺的另一端,還與東側臥室相連。

這間臥室面積不大,但視野也很棒。窗戶邊上擺上一張梳妝檯,每天在陽光的滋潤下,描眉上妝,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西側臥室,原本是姐妹們最不看好的一間,認為它沒有光。沒想到,推開門一看,驚呆了,採光一點都沒受到影響。透過窗戶,還能看到一樓的小花園。

最後一間臥室,則是公認採光最好的一間。大大的落地窗,讓陽光自由自在的跑入室內,還有一個小陽臺可以觀景,非常舒適。

而且自帶衛生間,姐姐們想要的浴缸,也安排在了這裡。累了的時候,可以看著對面的老瓦房,舒服的泡個澡。

看完所有的房間,5位姐姐們便開始了搶房大戰,每間房都愛不釋手,瞬間變成塑料姐妹花。只能說,設計師真的是魔術師,183W的改造費,幾乎完美的滿足了所有人的需求。

設計師說:

「我沒有給你們裝那些適老化的設計,我覺得你們身體都好得很,用不上。」

的確,心態好的人永遠年輕。而且抱團養老,不一定全部設計都要適老化,只要適合每個居住者,就是最好的。

看完5位單身姐妹抱團養老的故事,你是不是對當下和未來的狀態,多了一份坦然?還是那句話,結婚或者不結婚,都是一種選擇,而無論哪種選擇,都不會絕對完美,但也不一定絕對糟糕。

本文案例及圖片由《夢想改造家》提供

相關焦點

  • 5個阿姨買520㎡別墅,花183W爆改
    最近,一個「乘風破浪」的養老姐妹團刷爆熱搜。平均年齡50+,來自四川的這五位單身閨蜜,通過改造老房,實現了「最美退休夢」,全網都羨慕哭了!「抱團養老」的故事要從三年前講起。55歲的蔡姐,養老團裡最有大姐大風範的姐姐。2017年的時候,她覺得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也是時候退休了。於是說幹就幹,喊上兩個有20多年情誼的好姐妹,一起組團養老。
  • 14個好友租下兩棟別墅,同吃同住,抱團養老
    耿姐與朋友們經常在合租別墅裡喝茶聊天搬進來後,我們把院子又重新整理了一遍。 平時打打牌,聊聊天,喝點小酒吃點飯,晚上唱一把卡拉OK。2017年,我在北京郊區平谷找到一個別墅小區,租下了20幾棟別墅,在微信朋友圈發起一個「抱團養老」的試驗邀請,租期是十年。
  • 5個單身閨蜜在雲南買了棟房子抱團養老 網友:羨慕哭
    養老的話題越來越受到關注  最近「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  一下衝上熱搜  網友們看完羨慕哭了  紛紛表示太美了  這不就是我要的退休生活!  一起玩了20年的閨蜜  這五位平均年齡50+的單身姐姐們  相識將近有20年  當她們在雲南買房  抱團養老的願望實現後  「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  衝上微博熱搜
  • 抱團養老!5個單身閨蜜在雲南買了棟房子 網友看了羨慕
    養老的話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最近「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一下衝上熱搜網友們看完羨慕哭了紛紛表示太美了這不就是我要的退休生活!一起玩了20年的閨蜜這五位平均年齡50+的單身姐姐們相識將近有20年當她們在雲南買房抱團養老的願望實現後「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衝上微博熱搜
  • 五位單身老阿姨合資183萬,在麗江買房養老,看到裝修我羨慕了
    都說靠人不如靠自己,很多老人都面對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養老,子女要是孝順還好,要是不孝順的話那真是晚年悽涼。不過也有不靠子女養老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丁克老人,還有緊追時代潮流的人逐漸老去,養老的方式也開始有了很多的變化。
  • 5個閨蜜買520平豪宅,「同居式養老」上熱搜:以後老了就這麼過!
    其中幾個人是單身,平時也經常住在一起。退休之後,索性打起了「一起養老」的主意。幾個姐妹能在一起做做飯,聊聊天,打打麻將,想想就覺得愜意。後加入的兩個阿姨都有過家庭,現在孩子也長大獨立了,但阿姨卻冷靜地表示:「我從來沒想過要和女兒一起生活。」
  • 四川50歲單身閨蜜團一起退休養老!赴雲南建造520㎡山間別墅
    簡單介紹一下來龍去脈~這一期講的,差不多就是五位四川的「老大姐」,由於都到了退休年齡,也是單身(其中有兩位有孩子,但均已工作),所以就尋思著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抱團養老,辛苦了多半輩子,也讓自己享受享受~從節目的點滴中可以看到,五位大姐的性格都很開朗,單身且自由,真的非常讓人羨慕。
  • 北京民宿定位的農村院子想改抱團養老,需接受市場檢驗
    在專門發布農村院子出租信息的美麗新鄉村公眾平臺的農房版,最近出現了一個北京懷柔慕田峪景區周邊的院子出租信息,這是某個民宿想要對出改成長租,但是因為出租年限只有6年,民宿投資者都想要更長的租賃期限,所以出租者也在考慮是否可以用於抱團養老?
  • 5個50+歲單身姐姐抱團養老?這是組團遊玩,前提是有錢且沒病
    老人們生活在一起,有話題聊,相互有個照應,節假日還可以一起去旅遊。 我們還在了解什麼是抱團養老,這5個50+歲單身姐姐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過上了讓我們羨慕的養老生活。
  • 杭州何阿姨在泰國清邁養老
    拿到駕照後,何阿姨立馬託朋友從日本代購了一輛原裝進口的鈴木50摩託車。在那個自行車還很稀罕的年代,騎摩託車是一件非常拉風的事情,何況還是個姑娘家。1987年,何阿姨又考了汽車駕照。喜歡摩託車,也喜歡汽車的何阿姨,天生就是個自由派。從學校退休後,並不像大部分中國老人一樣在家裡圍著子女團團轉,而是每年都會消失一段時間。
  • 三「頑童」鄉村租別墅抱團養老 邀請志同道合者加入 入住前需...
    他們並非院中別墅的主人他們來自三個家庭卻因為養老問題抱團而居。「子女都不在身邊人老了單獨住也孤單就在一起圖個熱鬧相互有個照應。」提議者——退休老人董伯告訴記者他們三人準備這兩周就收拾好屋子從石岐搬來左步入住新家。
  • 確定這是養老生活?5位單身姐姐抱團在麗江養老
    近日,成都5位「單身姐姐」在雲南抱團養老的事上了新聞,還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這是五位50+的姐姐,5人均為成都人,兩個人結了又離,三個從未結過婚,平均年齡55歲,互相陪伴,她們說沒覺得孤獨,彼此都是20年的閨蜜。
  • 「抱團養老」+「旅居度假」,總價90多萬起,收藏一座莫幹山
    已經在憧憬「抱團養老」了。而同住山村的「新村民」,許多是城裡的70、80後,最小的,甚至還有95年小姑娘。黃浦江邊老洋房,你只要有錢就能買,但莫幹山老別墅,你想都別想。而在潛山小築,走出那條清幽的依山南路,就是6.5萬方商業綜合體—-東城時代(預計明年4月開業),兩公裡就是德清體育中心,四公裡外,就是沃爾瑪超市,買個生鮮、看場電影、品個美食,繽紛的城市生活,撲面而來。
  • 5個單身閨蜜一起在雲南買了棟房子
    養老的話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最近「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一下衝上熱搜網友們看完羨慕哭了紛紛表示太美了一起玩了20年的閨蜜這五位平均年齡50+的單身姐姐們相識將近有20年當她們在雲南買房抱團養老的願望實現後「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
  • 5位50+單身姐姐抱團養老,理想老年生活!
    當然也可以幾個小姐妹抱團養老……不管你心沒心動,橘反正是心動了。就像上面五個姐姐求助《夢想改造家》為她們打造一個養老天堂。50+、單身、女性,不僅不需要對「大齡剩女」的憐憫或輕視,她們還提供了鮮活的案例:爽!都來不及!
  • 如何解鎖「先民宿後養老」的未來投
    也有網友紛紛@自己的閨蜜,相約一起買房養老!2018年,70後金杜,在廣州尋得一棟三層的毛坯房,和6個好閨蜜湊400萬改造,作為20年以後,她們一起生活的養老房。700平方,與眾不同的的白色玻璃屋裡,有30平方的開放式廚房,懸空玻璃房,大概有50平米,三面玻璃,站在中間,會覺得自己處於整個稻田中心,很震撼;木質桌椅,巨型榻榻米,隨處都可感受樸實的生活氣息。
  • 為什麼流行去清邁養老 清邁養老到底劃不划算?
    在那個自行車還很稀罕的年代,騎摩託車是一件非常拉風的事情,何況還是個姑娘家。1987年,何阿姨又考了汽車駕照。  喜歡摩託車,也喜歡汽車的何阿姨,天生就是個自由派。從學校退休後,並不像大部分中國老人一樣在家裡圍著子女團團轉,而是每年都會消失一段時間。  這些年,何阿姨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地。每到一座陌生城市,第一件事是買當地地圖。
  • 自願結伴 抱團養老
    在杭州餘杭區瓶窯鎮港東村一棟小別墅裡,有十多位「抱團養老」的老人,每天一起逛街買菜、跳舞、打麻將,如同多年老友。 「我們幾位老人自願結伴,抱團養老。」「抱團養老」發起人朱榮林說,2017年他通過報紙發布招募信息,邀請志同道合的老人到自家別墅抱團養老,每人每月支付千餘元的費用,嘗試共同生活的模式。他的目的只是想讓大家晚年生活不孤獨,有問題也可以相互照應。
  • 「50歲姐妹團花400萬建別墅養老」:經濟獨立的女人到底有多爽?
    她們有兩個共同的特點,(1)經濟獨立;(2)單身。其中有兩位女士是離異單身,另外三位是還沒有步入過婚姻。她們在生活中聊得來,並且有很多相同的興趣愛好,所以也是非常好的姐妹。對於老年生活,她們也曾做出很多設想。
  • 嚮往的生活:180萬山間別墅,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
    這是來自最新一期的夢想改造家,裡面的五位成都阿姨因為年紀大了,加上一直單身了有二十多年,覺得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也應該退休了,也不想去養老院或是被兒女照顧,於是幾個人一拍即合,在氣候、風光很好的地方找個房子,一起養老,互相還有個照應,跑了幾十個地方,做了測評,最終選擇定居在雲南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