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荒」沒變「口罩慌」,日本的底氣在哪裡?

2020-12-21 新民晚報

向中國伸出援手的日本,眼下也正經歷著「口罩荒」。

據日本媒體援引日本衛生材料工業聯合會數據報導,日本國內家用口罩近10億個庫存,在短短一個多月裡已經告罄。但觀察人士指出,「口罩荒」並未在日本社會引發劇烈的「口罩慌」。

日本社會的冷靜,也反映在一枚小小的口罩上,在自然災害頻發的歷史中折射出太多情緒:平日,它是距離的意味,是人們禮貌自律的「日常」,此刻卻是跨越國境的「聯結」象徵。遠近之間,也許更加值得感佩的是,日本人對於災難的「危機意識」: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但今天要做好準備——從一枚口罩開始。

看得見的「日常」

對於不少日本人來說,小小的口罩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在無數個場景下,可以看到口罩滿滿的存在感:地鐵車廂,它是上下班高峰期的安全感;身體抱恙,它是利他利己的社會禮儀;餐館飯店,它是服務業的質量保證……更別提每年春天困擾日本人的「花粉季」,琳琅滿目的口罩會佔據藥妝店、便利店的顯眼角落,成為一種特別的「季節風物詩」。日本是名副其實的「口罩大國」。據日本衛生材料工業聯合會統計,2018年日本全國的年產量約為55億枚,其中家用口罩近43億枚。這一年,按照諮詢公司富士經濟的測算,在買口罩這件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上,日本人一共花了358億日元之多。在外界眼裡,尤其對於歐美人來說,日本人戴口罩的社會氛圍,顯得不可思議。事實上,口罩在日本的存在,可以追溯到明治時代初期。當時的口罩以黃銅絲網為芯,主要用於防塵。但回顧歷史,與疾病的抗爭,是促使口罩風潮席捲日本列島的主要原因。

1918年大流感時的美國西雅圖,沒帶口罩的人被拒絕乘坐電車。

1918年,西班牙流感肆虐世界,日本全國超過2300萬人被感染,死亡人數據說達40多萬人。慘痛的一幕促使口罩在日本流行。有評論指出,這也讓日本國民認識到,國家的發展並不僅僅意味著簡單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還包含著國民認識的深刻轉型。此後,每出現一次大規模的傳染病,口罩在日本的銷量便攀上新高。

歷史上戴口罩的日本女性

而上世紀80年代以來,「花粉症」在日本的流行進一步促進了口罩在普通家庭中的傳播。「花粉症」被稱為日本的「國民病」,據說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對花粉敏感。

日本口罩的細分功能令人咋舌

細分的需求、對細節的重視和充分的市場競爭,催生了日本口罩產業的繁榮。事實上,除了安全和衛生方面的考慮,口罩在日本人的「日常」中演化出了更多特殊的功能。在某些場合,口罩的意義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為了安全和健康,甚至還有了裝飾和心理上的撫慰作用,這些被認為是特定人群的「口罩依賴症」。所以有人說,口罩之於日本人,就像一件「鎧甲」。

「有備無患」是種義務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儘管面臨「口罩荒」,不少日本企業、地方政府和機構仍然向中國捐贈了自身的防災儲備物資。據悉,還有東京的兩家公立醫院直接向中國的地方醫院進行「點對點捐助」,並且婉拒接受採訪。

日本最新捐贈的物資。日中醫療協力機構供圖

歷史上的典故,今天出現在救災物資上。日本捐贈給中國的口罩,和這些溫暖的詩句,讓人格外感慨。

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些口罩多在短短數天內籌措而來。一些來自市場零售,還有不少是企業、政府等自身的物資儲備。日本社會對口罩的態度,也許跟日本式的責任思維有關:管好自己,儘量避免給他人添麻煩。這種折射在戴口罩——這樣一件平凡小事背後的高度自律感,在崇尚集體主義文化的日本,醞釀出了對待危機的態度: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有義務做好自己的事。更重要的一點是,功夫下在平時:從最壞處打算,踏踏實實地做好準備,才能有備無患。有理由相信,正是這種把災難應對「日常化」的處理,給了公眾更多信心。在這樣一種社會氛圍之下,「有備無患」漸漸成了一種事實上的全民義務。日本茨城縣中部的水戶市,最近向中國重慶市捐贈了5萬隻口罩。據日本媒體披露,這5萬隻是從該市15萬隻常規的防災儲備口罩中撥出的。據報導,水戶市常住人口為27萬人。

水戶市市長高橋靖在致重慶的慰問信中,對正在緊張防控疫情的重慶人民表示衷心慰問,祝願中國防控疫情早日取得勝利,重慶市民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以此觀之,日本城市的人均口罩儲備量可見一斑。除了政府儲備,算上民間力量的儲備,這一數字實際應當更為龐大。實際上,從流感到「花粉症」,公共衛生的防護意識和國民自律,逐漸上升為日本社會的共識。歷經多年,口罩逐漸從「疾病防護用品」演化為成「日常用品」。

重視「每一個人」作用

不僅僅是口罩。在日本,防災儲備和訓練是一個社會性的全民課題。地震、海嘯……日本人,對於災難並不陌生。讓外界印象深刻的,往往是他們在災難面前的秩序感。這種秩序感並非憑空而來。有專家指出,從公眾感受的角度,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仿佛都「突如其來」,然而從應急管理的角度,對災害的日常化管理,應該是常態。日本政府2016年發布的《防災4.0專家提案》說得更為直白:當大災害來臨時,不要坐等政府來救你,因為你的家園被摧毀的同時,醫院也被摧毀了。除了公共應急資源的「公助」,公民和企業的「自助+互助」要成為應對災害的主體,讓每個人、每個機構把防災作為自身的課題。頒布於上世紀60年代的日本《災害對策基本法》,從防災基礎設施和水土保護工程建設、防災教育和防災訓練等方面,對災害的預防作了詳細規定。從此,每年的防災日,日本全國各地都要組織成千上萬民眾參加預防災害演習。有關組織還會向民眾發放防災知識介紹材料,介紹應對突發災難的辦法。

日本的防災演練

防災意識,還可以從企業的選擇上得到映照。除了政府的應急管理體制,日本民間企業一直是防災應急的重要一環。一個生動的案例與「吃」有關。在日本電商平臺上,防災食品種類則多達5200多種:洋蔥風味的乾麵包,加水即食的咖喱雞肉飯,保質期五年的牛奶糖……而對於日本幾大食品製造巨頭而言,如何將日常食品升級為「防災系列」,是近年的一個新業務重點。分析人士指出,「防災食品熱」與人們防災意識的增強有關。日本「鑽石在線」網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半數的日本網民表示,有計劃購買防災食品以備不時之需。除了物質上的準備,防止災難記憶的風化,也是日本當下面臨的「危機意識」課題。

日本的企業、學校都會定期舉辦防災演習

對不曾目擊災難的大多數「旁觀者」來說,災民們的遭遇是自己永遠無法感同身受的「彼岸」。因此,一直居於「此岸」的人們處於「記憶風化」的傾向之中。「必須阻止災難記憶風化。」當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後,日本批評家東浩紀認為,災難記憶是一項「遺產」,有著重要的現實價值:記住那些傷痛,提醒人們居安思危——除非每個人都去努力、去為自己的安全負起責任,否則災難仍將降臨。今天,當我們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發生在鄰國日本的這些故事,除了讓人感慨,還可以是一面鏡子。

(文中圖片GJ、網絡綜合)

撰稿 深海星

責編 杜雨敖

相關焦點

  • 解決世界「口罩荒」,難題在哪裡
    美國衛生部長亞歷克斯·阿扎近日在談及美國口罩儲備問題時稱,目前國家戰略儲備只有3000萬隻口罩,但醫護人員的口罩需求為3億隻,而義大利、日本等國口罩庫存也都「見了底」,全球口罩的缺口正越來越大。林焰偉告訴記者,該公司此前15%的醫用口罩產能出口日本、韓國、歐洲等地,但疫情之後全部停止。最近韓國、日本、新加坡的客戶都試圖購買口罩,「但國內缺口還十分巨大,根本不可能有多餘口罩出口」。
  • 口罩消費大國面臨「口罩荒」:自製口罩掀熱潮 縫紉機也賣斷貨
    口罩第一消費大國面臨「口罩荒」據日經新聞網報導,作為全球最大的口罩消費國,日本每年的口罩產量和進口量都在55億個以上,且還能有8億個的庫存。然而,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日本國內出現了嚴重的「口罩荒」。
  • 日本京都部分醫院面臨「口罩荒」:醫務人員一周只能用一隻口罩
    圖源:京都新聞【海外網3月23日|戰疫全時區】據日本《京都新聞》23日報導,隨著新冠疫情的擴大,日本京都的一些醫院正面臨著口罩不足的困境。在京都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醫務人員每周口罩的使用數量僅為一隻,這也引發了一些醫務人員的不安與爭議。據報導,在感染風險較高的醫院裡,通常醫生和護士一天會換幾次口罩, 「一周只能用一隻口罩,這在衛生上是不可行的」,一名在京大醫院工作的女醫生呼籲道。
  • 口罩出口歐美國家的認證要求概覽
    2020-03-03 13:53 在疫情爆發的當口,「口罩「生意,成為關注焦點。目前,中國疫情趨緩,歐洲、日本、韓國和義大利感染人數持續上升,伊朗則以極高的病死率引發全球關注。民眾的不安情緒,將會將會幾何級地放大全球口罩需求。
  • 日本人把口罩玩上了天!金槍魚口罩、冰鎮口罩、防水透明口罩……
    日本開始賣冰鎮口罩了?口罩不是不能沾水嗎?別急,此冰鎮非彼冰鎮,所謂的冰鎮口罩原理其實非常簡單,通過飲料自動販賣機把口罩降溫售出,因為售出時的溫度只有4度,媒體給起了個生動形象的名字:冰鎮口罩。之所以有冰鎮口罩的誕生,是因為售賣口罩的地區日本山形縣有獨特的「冰鎮文化」,在這裡,連拉麵和洗髮水都會被拿來冰鎮。
  • ​投桃報李 日本九州華僑華人向福岡市回捐口罩
    中國網3月4日訊 隨著日本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蔓延,各地出現「口罩荒」等防護用品供不應求的情況。此時,中國各界紛紛對日本伸出援手,在日華僑華人也積極採取行動,為日本各地的社區捐贈口罩等防護物資。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3月2日,日本九州華僑華人青年會向福岡市市政廳捐贈了大約2000枚口罩。該會會長付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日本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援助了中國。作為秉承中國人知恩圖報優良傳統的在日華僑華人,我們也應該對日本社會作出回報。」據悉,這批口罩原本是日本九州華僑華人青年會成員在疫情暴發初期,為在中國的親戚友人購買的。
  • 美國求購口罩被拒,日本議員拍賣口罩牟取暴利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BWC中文網百家號一天前獨家撰文《美國求購口罩被拒,美國人:可悲,中國口罩將成硬通貨》提及,美國、歐洲、日本等經濟體經濟向來是以逐利為目的,這就形成了這些經濟體以資本為出發點的許許多多「利己主義者」。特別是在新冠病毒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進一步大幅蔓延的情況下,這一弊端則第一時間凸顯了出來。
  • 蔡英文當局難解「口罩荒」,反而批評馬英九韓國瑜柯文哲戴口罩
    新型肺炎疫情籠罩之下,幾乎每一名大陸網友都知道,「戴口罩」是抵禦病毒的「重中之重」,大街上有人不戴口罩,必會遭到「側目」。然而在臺灣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公眾人物戴口罩出現在鏡頭前,居然會被民進黨攻擊,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英國人開始慌了?口罩難求,男子超市購物戴上浮潛面罩和呼吸管
    一些人戴起了口罩,有些更加小心的人則戴起了防毒面具。而日前,英國一位男子的防護裝扮更是在網上引起了不小水花。網友:他以為他呼吸的空氣來自哪裡據英國《太陽報》3月19日報導,日前,在英格蘭曼徹斯特的一家大型超市裡,有一名男顧客的特別裝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 日本九州華僑華人青年會向福岡市捐贈約2000個口罩
    中國僑網3月4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自從中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日本各界在第一時間對中國伸出援助之手,及時送上各種抗疫物資與防護用品。他們所做的一切,都被中國以及華僑華人們看在眼裡。如今,日本也受到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地陷入「口罩荒」等防護用品不足的境地。「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日本各類防護用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中國各界紛紛對日本伸出援手,在日華人華僑也站了出來,積極採取行動,為日本各地的社區捐贈口罩等防護物資。
  • 什麼是n95口罩?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多少錢哪裡能買到
    市面上常見的口罩可以分為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和普通棉紗口罩。  其中醫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層,從外到內分別是防水層、過濾層、舒適層,舒適層是一層紗布,佩戴時白色的紗布朝內,藍色的防水層朝外,有金屬片的一邊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掛上雙耳後捏緊金屬片和鼻子貼合,撫平兩頰,使口罩和面部之間儘量不留縫隙,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擋70%的病原菌。
  • 東京迪士尼將關閉 n95口罩 一次性醫用口罩哪裡能買到 購買口罩
    對於這次疫情的控制情況,日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加,這是全球第三家因新冠疫情關閉的迪士尼樂園,日均客流量約9萬人次。此前一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呼籲所有學校從3月2日起暫時關閉,以阻止病毒傳播。日政府還敦促取消或減少大型聚會和體育賽事兩個星期。不僅受疫情影響,近日迪士尼CEO突然離職還引發了該公司股價震蕩。
  • 是口罩還是面具,為什麼日本人熱衷戴口罩?
    這段時間,口罩成為中國人必備品,而在有「口罩大國」之稱的日本,也出現口罩緊缺情況,以至於專家上電視教民眾自製口罩。 而在日本,口罩幾乎是生活必需品。在日本公眾場合總能看到戴口罩的人,眼鏡店甚至會以「戴口罩不起霧」作為眼鏡賣點。在中國興起面部識別技術時,就曾有網友調侃,這招在日本行不通。據日本衛生材料工業聯合會數據,2018年度(2018年4月-2019年3月)本國生產11.1億隻,進口44.3億隻,合計共55.4億隻,扣除庫存後,全年度消耗口罩55.21億隻。
  • 天太熱口罩戴不住怎麼辦?日本發售「冰鎮口罩」
    原標題:天太熱口罩戴不住怎麼辦?日本發售「冰鎮口罩」「冰鎮口罩」通過自動販賣機出售(朝日新聞)[海外網5月3日|戰疫全時區]日本東北地區3日迎來了高溫天氣,多地氣溫超過30度。為了應對高溫天氣,山形縣的一家企業開始發售「冰鎮口罩」。
  • 我在日本買口罩
    在藏王溫泉小鎮,幾乎走到哪裡都瀰漫著一股硫磺的味道,這全要歸功於隨便走幾步就可見的大大小小的湯池。小鎮裡最愛的一處在溫泉神社,紅色的鳥居配著白皚皚的積雪,寂靜又深遠。在青森,我終於開始做了一些關於日本口罩的功課。大體上,日本口罩的過濾效果可以分為BFE, VFE和PFE三種。BFE(細菌過濾效率)可以過濾3μm的花粉和病毒飛沫。
  • 在蕾絲口罩和泳衣口罩之後,日本人已經製作出「高達口罩」了
    比方說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自製蕾絲口罩」---這是一款出自日本小姐姐之手的口罩,從外形可以看到它與內衣有著極為相近的感覺,也正因此曾在相關資訊版塊引起不少宅男的討論,紛紛刷出想要購買一款的說辭,而製作它的小姐姐也因為這款蕾絲口罩走紅在海外的社交平臺之上。
  • 郵寄口罩到日本:疫情期間如何寄口罩去日本?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可以說人類被「打得」措手不及,作為普通人,與病毒「作戰」總得有武器,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提高個人防護意識,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受新冠病毒感染範圍擴大的影響,在日本口罩持續缺貨。近日,日本推出口罩半成品,讓民眾在家自製口罩。
  • 最全日本口罩攻略,附13款口罩專業評測,遠離假口罩和無效口罩
    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日本口罩小弟不才,花了半天時間搜索相關資料,寫成這篇科普文,就是為了讓大家詳細了解國外口罩的一些基本情況,避免花了大價錢卻買到了假口罩或無效口罩。因為時間倉促加上語言翻譯等原因,有些不到位或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在評論裡指出,這篇科普文僅僅針對目前比較熱銷的日本口罩,對於美國口罩、歐洲口罩、韓國口罩等僅有參數介紹,具體的情況還得大家自己去了解了。
  • 日媒:日本九州華僑華人青年會向福岡市捐贈約2000個口罩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自從中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日本各界在第一時間對中國伸出援助之手,及時送上各種抗疫物資與防護用品。他們所做的一切,都被中國以及華僑華人們看在眼裡。如今,日本也受到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地陷入「口罩荒」等防護用品不足的境地。「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日本各類防護用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中國各界紛紛對日本伸出援手,在日華人華僑也站了出來,積極採取行動,為日本各地的社區捐贈口罩等防護物資。
  • 日本一項口罩測試:這樣戴,外部細菌「洩露」率100%
    口罩能幫我們阻擋病毒,但如果脫戴方法不當,會大大降低它的防護作用。日本MBS電視臺一檔節目做了測試發現,錯誤的佩戴方法,會使口罩的過濾作用大大降低。《生命時報》整理4個脫戴口罩最容易犯的錯誤,並教你如何正確使用,讓口罩更有效發揮防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