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1800年前,三國時期出了兩位風華絕代的美人。1800年後,皖、豫、鄂、浙四地關於「二喬」籍貫之爭的新聞鬧得滿城風雨。二女究竟唱的是豫劇還是黃梅戲,操的是中原調調還是吳儂軟語,四地各執一詞。美人籍貫的確立到底有何意義?「二喬故裡」又有多少文化、商業價值?四方各有各的主意,專家各有各的說法。
四個「老家」都有說法
三國時的大喬和小喬合稱「二喬」,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大美女,分別是三國東吳霸主孫策和大將周瑜的妻子。唐代著名詩人杜牧《赤壁》中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更是讓這二喬家喻戶曉。有文獻記載說這兩位大美女是安徽潛山人。最近,二喬的籍貫似乎又出現了一點新問題,浙江義烏、湖北嘉魚還有河南商丘這三處都紛紛拿出證據,請專家考證二喬的故鄉在自己這裡,並且宣布說要打造二喬故裡、二喬公園、二喬故裡休閒園等一系列旅遊項目。四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作為二喬故裡,安徽潛山有史料可考。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周瑜傳》記載,周瑜和孫策在公元199年攻佔皖,即今安徽潛山一帶,並分別娶小喬、大喬為妻。現在潛山據說仍有二喬當年生活遊玩過的喬公莊園,附近還有二喬梳洗用水的胭脂井。
河南商丘爭奪的切入點在二喬的父親喬玄身上。依據也是《後漢書》中有《喬玄傳》,稱喬玄字公祖,梁國睢陽人。而後漢時的「梁國睢陽」,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這樣,商丘人稱喬玄是「俺老鄉」,好像有那麼點根據。父親是商丘人,女兒自然也錯不了。
湖北嘉魚人稱,二喬的父親是喬玄,喬玄是漢末名臣。早年,他曾寄居在「沙陽堡」一個中醫家,後來,娶了該中醫家的千金,生下了大喬、小喬。而這個「沙陽堡」,就是現在的嘉魚縣,因此,可以說:喬玄是在嘉魚結婚的,或許,大喬小喬也是在嘉魚出生的。水邊上的娃子水性好,因此也就有了二喬「洗遍溫泉」一說——至少,嘉魚是二喬的「外婆灣」。
浙江義烏西南山區的赤岸鎮有個喬亭村,喬亭到處都是大小喬的影子,有關二喬的地名、傳說,在喬亭實在是舉不勝舉。義烏人稱,這裡就是三國時東吳國丈——喬公的老家,是大美人二喬的故裡。
「小喬墓」也有兩個
安徽廬江小喬墓據說建於東漢年間,現墓址位於安徽廬江縣城內。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居守廬江,扶養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臺、列臺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於兵亂,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2001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岳陽小喬墓又名二喬墓,在嶽陽樓北面。據光緒《巴陵縣誌》引明《一統志》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後卒葬於此。」又引《戊申志》載「墓在今廣豐倉內。或小喬從周瑜鎮巴丘,死葬蔫。大喬不應此。」《巴陵縣誌》又載「瑜所鎮巴陵在廬陵郡,非今巴丘。」又裴松之註解《三國志》稱:「瑜留鎮之巴丘,為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瑜病卒之巴陵,為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嶽陽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證。
專家說「其實是利益之爭」
「聽到這樣的消息,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爭名人、傍名人是不少企業、地方的傳統項目。2003年,襄陽和南陽爭奪諸葛亮躬耕地,紛爭曠日持久;還有炎帝故裡的爭議、文武赤壁的交鋒等等;今年8月,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李白故裡』之爭,雙方眾說紛紜,近乎對薄公堂。當然,全國各地你爭我搶『二喬故裡』,其背後來自於旅遊、文化產業產生的巨大收益不言而喻。籍貫之爭,說白了就是利益之爭。藉助於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傳說,居然也想做出旅遊大蛋糕,實在是被金錢迷惑了眼。正在進行的似乎是學術爭議,其實就是借話題撈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教授徐藝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徐藝乙說:「中國大部分旅遊風景區都有一定的歷史故事,當然歷史資源越豐富,可說道的就越多,越能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有確定的故事,就去豐富、宣傳它,沒有也不要去牽強附會,做好該做的。與其爭論歷史上傳說的點點滴滴,還不如實實在在做好本地確鑿的文化挖掘。」
「借文化,特別是家喻戶曉的名人來拉動旅遊,關鍵是力求『雙贏』。有利於『二喬』相關名勝古蹟的保護,加快對三國人物歷史資料的研究和挖掘速度,促進傳統歷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是最重要的。」徐藝乙說。
聶燦
來源:深圳商報
責任編輯:王佳
共1頁
相關文章
文化熱點
更多文化365
編輯推薦
文化博覽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