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輔導員變「機長」。
原標題:南航新生報到模擬機場登機
昨天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生開學報到的日子,這所以「航空航天」聞名的高校用自己獨有的特色來歡迎新生,校園裡到處都是「航空」和「高科技」的氛圍。身穿制服的「空姐」站在報到區的旁邊給學生發著登機牌,新生報到儼然是一次「飛行體驗」;90後美女輔導員變成「機長」,站在宿舍門口設立的「登機口」旁邊逐個「CHECK IN」。通訊員 王宇寧
揚子晚報記者 楊甜子 文/攝
報到 好似一場「飛行體驗」
90後美女輔導員成「機長」,新生報到模仿機場登機
從跨進學校大門的那一刻開始,南航經管學院的新生林坤達到學校報到的過程無疑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飛行體驗」。沿途的指示路標全都被做成了飛機登機牌的模樣,而到達了慧園三棟的宿舍區時,林坤達意外的發現自己也領到了一張「登機牌」,只是這張登機牌的樣式分外特別,航班名稱叫做「經管啟夢號」,登機日期則選在了正式開學的9月8日。
而在登機牌的另一面,湖藍色的底色中還專門開闢了一個區域「輔導員對你說」,裡面寫上了輔導員的寄語,同時還有親筆籤名。一位身著制服的「空姐」站在一旁,笑吟吟地對林坤達說,「歡迎登機,歡迎來到經管學院,希望能夠度過愉快的四年。」言語之中還頗有幾分「正牌空姐」的架勢。記者看到,林坤達的「登機牌」上寫著「超越自然的奇蹟總是在對厄運的徵服中出現。」
而「終極」的「登機體驗」在宿舍門口。林坤達的輔導員劉旭站在了宿舍門口,身後的指示牌上寫著「登機口」三個大字,同時還標明了劉旭的身份,「機長:劉旭」。對於這樣極為個性化的「新生報到」,林坤達很是驚喜。
記者了解到,這樣的「飛行體驗」式的新生報到便是這位美女「機長」劉旭的創意。「登機牌的目的地便是孩子們的夢想,等到孩子們在『登機牌』的目的地上填上自己的夢想後,我會對『登機牌』進行回收,同時每年都會發給他們看一看,在提醒他們的同時也有便於我們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職業生涯發展內容。」雖然自己也是位90後,但劉旭已經對怎樣規劃學生的未來有了頗為成熟的構想。
登記 智慧通知書「一刷搞定」
高科技晶片藏入通知書,登記註冊免去常規報到繁瑣程序
新生報到,少不了的便是各種排隊和填表。但記者昨天在南航新生報到現場發現,各大學院的報到處卻不見一處排隊長龍。原來,一筆一划填寫表格登記的方式已經完全被另一種高科技的「智慧晶片」取代。南航在今年的新生錄取通知書發放過程中率先使用了「智慧錄取通知書」的模式,在每位學生的錄取通知書中暗藏了一種叫做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晶片。「我們事先在晶片裡存儲了姓名、考生號等加密的考生個人信息,新生報到刷一下通知書就行了!考生所有信息會自動顯示在電腦上,不用再人工錄入。」晶片發明者,南航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博士崔益軍說。
記者在民航學院宿舍樓下的新生報到處看到,原本需要經過核對新生信息,錄入新生信息,查詢到新生學號及其報到材料,在材料堆中尋到對應新生的資料等幾個極為繁瑣的步驟才能完成的新生報到程序在「智慧錄取通知書」的簡化下完全可以由兩個人就輕鬆搞定。在信息採集的電腦旁多了一個小小的刷卡機,只要在機器上輕輕一刷,考生的所有信息便全部顯示在了電腦中,查詢和核對信息十分方便。考生在領取了自己的校園一卡通後便正式完成了報到,整個過程還不到一分鐘。
不光是「智慧錄取通知書」,計算機學院也將各種「代碼」搬到了迎新區域。新生完全可以懷揣著自己編寫的代碼和學長們在開學第一天就「交手過招」。來自安徽的「信息達人」陳心悅便在和學長的過招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我的代碼才100多行,容易卡殼,還要改進喲。」
鏡頭 「開學第一課」學會洗窗簾
「用洗衣粉洗過之後還要再衝一下,既然要洗,就一定要洗乾淨。」這是記者昨天在南航22棟學生宿舍裡看到的場景。上大學前從沒洗過衣服的西安學生王博航正在媽媽的指導下清洗宿舍裡的窗簾,漂過之後還不忘使勁擰一擰。「宿舍裡剛來了我一個人,所以就想把窗簾洗洗,宿舍裡也打掃打掃。」王博航告訴記者。對於兒子的獨立,王媽媽十分欣慰,「我們坐了一夜的火車來到南京,孩子真的開始長大了。」王博航是南航自動化學院的新生,而他的舉動也將被記錄在自動化學院的「I can」新生自立行動中。
在今年的高校新生報到中,不少高校都打出了「獨立」的倡議,而南航的新生也不例外。在宿舍樓的電梯裡,記者還遇到了四川籍的學生小吳,他是一個人拖著箱子來到南京的。因為報到的速度遠遠快於自己的預期,所以騰出了一大截時間的小吳決定坐著校車到南航的明故宮老校區逛一逛。「熟悉一下新校園,我一個人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