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已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力不容小覷,而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中國各個城市的努力貢獻。而中國人口眾多,地貌廣闊,即便我國機場數量已經達到了150多個,依然滿足不了人們的使用需求。於是我國就準備用填海造陸的方式來修建海上機場,斥資265億,超越日本成世界之最。
大連金州灣新機場,我國花費265億建造的世界最大海上機場,預計2020年完成一期建設,這將成為我國大陸首座海上機場,大連金州灣新機場規劃填海造陸20.87平方公裡,預計建設4條跑道,先期開工2條,飛行區等級按照4F標準建設,足以滿足世界最大客機A380起降,機場一期完工後可滿足旅客吞吐量3100萬人次以上,屆時大連金州灣新機場也將榮膺世界最大海上機場稱號。
填海造陸是將原本的海域、湖區或海岸轉變為陸地,多適用於山多、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是為市區擴展空間造陸的有效途徑之一,很多城市都有此項目,例如日本關西機場是整座百分百填海而成的機場。但是我國這座金州灣新機場投入使用後,面積將超過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機場日本關西國家機場,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機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之最。
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採取離岸填海建造人工島方式建設,擬規劃填海造陸面積20.87平方公裡,填海區域呈長方形,長6.54公裡,寬3.5公裡,填海圍堰總長21公裡,離海岸最短距離為4.5公裡,建成後起降世界最大客機空客a380並成為世界最大的海上機場。該機場總建設期為5年,預計投資263億,新機場選址毗鄰201/202國道,瀋大高速,距離大連北站、汽車站只有15分鐘車程。
由於旅客吞吐量增長迅速,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已經超負荷運行,經過三期改造後,其運輸能力也在2016年左右達到飽和,2012年年初,大連開始興建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項目。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的建成會緩解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的客流,2020年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的正式通航標誌著大連是將正式邁入一個城市兩個飛機場的時代。
雖然這是我國的第一個海上機場,但是在國際上海上機場的建設早已經有先例,比如國土資源緊張的日本,就建設了關西機場,經濟十分發達的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分別建設了第三機場和拉瓜迪亞海上機場,這三個機場早就已經投入正式運營。而我國的海上機場,就是借鑑了他們成熟的建造技術的同時,又經過各種地質學家和機場設計師不斷的根據我國的地質條件進行調整,選擇了最適合我國建設的新方法。
之所以這個海上機場選擇大連,而不是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主要是出於實際的需要,大連是一座旅遊城市,每天的客流量非常大,而且大連的周水子機場已經處於飽和,無法再進行擴建;其次就是因為大連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大連是一座海濱城市,海岸線綿長,海域面積廣闊,非常適合建造一個海上機場。